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光学膜、背光模块以及光学膜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2021-12-17 21:2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光学膜,其特征在于,包括:量子点胶层;第一屏蔽层,所述第一屏蔽层设置于所述量子点胶层的一面;第二屏蔽层,所述第二屏蔽层设置所述量子点胶层的另一面;第一塑料层,所述第一塑料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屏蔽层背对所述量子点胶层的一面;以及第二塑料层,所述第二塑料层设置于所述第二屏蔽层背对所述量子点胶层的一面;其中,所述第一屏蔽层以及所述第二屏蔽层各自是由阻隔涂料所形成,所述阻隔涂料包含水、异丙醇、碳酸氢纳、有机酸以及压克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其特征在于,以所述阻隔涂料的总重为100重量百分比,所述水含量为30wt%至70wt%,所述异丙醇含量为5wt%至15wt%,碳酸氢纳含量为5wt%至15wt%,有机酸含量为5wt%至20wt%,所述压克力含量为10wt%至30wt%;其中,所述阻隔涂料的ph值呈弱酸性,且所述ph值介于5.0至6.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克力选自于由甲基丙烯酸四氢糠酯、丙烯酸硬脂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丙烯酸月桂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丙烯酸十三烷基酯、烷氧基化壬基酚丙烯酸酯、四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600)二甲基丙烯酸酯、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乙氧基化(10)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乙氧基化(20)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及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所构成的群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子点胶层包含光起始剂、散射粒子、硫醇以及压克力,以所述量子点胶层的总重为100重量百分比,所述光起始剂含量为1wt%至5wt%,所述散射粒子含量为10wt%至30wt%,所述压克力含量为20wt%至70wt%,所述硫醇含量为15wt%至65wt%。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起始剂选自于由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苯甲酰异丙醇、三溴甲基苯砜及二苯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氧化膦所构成的群组,所述散射粒子为0.5微米至20微米且经表面处理的压克力或二氧化硅或聚苯乙烯微珠,所述硫醇选自于由2,2'-(乙二氧基)二乙硫醇、2,2'-硫二乙硫醇、三羟甲基丙烷三(3-巯基丙酸酯)、聚乙二醇二硫醇、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乙二醇双巯基乙酸酯及2-巯基丙酸乙酯所构成的群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塑料层与所述第二塑料层的材料各自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7.一种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光单元,所述导光单元具有入光侧;至少一个发光单元,至少一个所述发光单元对应于所述入光侧;以及光学单元,所述光学单元对应于所述入光侧,并位于所述导光单元与至少一个所述发光单元之间,所述光学单元包括:量子点胶层;第一屏蔽层,所述第一屏蔽层设置于所述量子点胶层的一面;第二屏蔽层,所述第二屏蔽层设置所述量子点胶层的另一面;
第一塑料层,所述第一塑料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屏蔽层背对所述量子点胶层的一面;以及第二塑料层,其设置于所述第二屏蔽层背对所述量子点胶层的一面;其中,所述第一屏蔽层以及所述第二屏蔽层各自是由阻隔涂料所形成,所述阻隔涂料包含水、异丙醇、碳酸氢纳、有机酸以及压克力。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以所述阻隔涂料的总重为100重量百分比,所述水含量为30wt%至70wt%,所述异丙醇含量为5wt%至15wt%,碳酸氢纳含量为5wt%至15wt%,有机酸含量为5wt%至20wt%,所述压克力含量为10wt%至30wt%;其中,所述阻隔涂料的ph值呈弱酸性,且所述ph值介于5.0至6.7。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克力选自于由甲基丙烯酸四氢糠酯、丙烯酸硬脂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丙烯酸月桂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丙烯酸十三烷基酯、烷氧基化壬基酚丙烯酸酯、四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600)二甲基丙烯酸酯、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乙氧基化(10)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乙氧基化(20)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及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所构成的群组。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子点胶层包含光起始剂、散射粒子、硫醇以及压克力,以所述量子点胶层的总重为100重量百分比,所述光起始剂含量为1wt%至5wt%,所述散射粒子含量为10wt%至30wt%,所述压克力含量为20wt%至70wt%,所述硫醇含量为15wt%至65wt%。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起始剂选自于由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苯甲酰异丙醇、三溴甲基苯砜及二苯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氧化膦所构成的群组,所述散射粒子为0.5微米至20微米且经表面处理的压克力或二氧化硅或聚苯乙烯微珠,所述硫醇选自于由2,2'-(乙二氧基)二乙硫醇、2,2'-硫二乙硫醇、三羟甲基丙烷三(3-巯基丙酸酯)、聚乙二醇二硫醇、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乙二醇双巯基乙酸酯及2-巯基丙酸乙酯所构成的群组。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塑料层与所述第二塑料层的材料各自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13.一种光学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在第一塑料层上涂布阻隔涂料;在第二塑料层上涂布所述阻隔涂料;将量子点胶层设置于所述第二塑料层上,且所述第二塑料层上的所述阻隔涂料贴附于所述量子点胶层;将所述第一塑料层设置于所述量子点胶层上,且使所述第一塑料层上的所述阻隔涂料贴附于所述量子点胶层;以及进行固化程序,以使多个所述阻隔涂料固化,而于所述第一塑料层与所述量子点胶层之间形成第一屏蔽层以及于所述第二塑料层与所述量子点胶层之间形成第二屏蔽层;其中,所述阻隔涂料包含水、异丙醇、碳酸氢纳、有机酸以及压克力。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光学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所述阻隔涂料的总重为100重量百分比,所述水含量为30wt%至70wt%,所述异丙醇含量为5wt%至15wt%,碳酸氢
纳含量为5wt%至15wt%,有机酸含量为5wt%至20wt%,所述压克力含量为10wt%至30wt%;其中,所述阻隔涂料的ph值呈弱酸性,且所述ph值介于5.0至6.7。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光学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克力选自于由甲基丙烯酸四氢糠酯、丙烯酸硬脂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丙烯酸月桂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丙烯酸十三烷基酯、烷氧基化壬基酚丙烯酸酯、四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600)二甲基丙烯酸酯、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乙氧基化(10)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乙氧基化(20)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及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所构成的群组。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光学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子点胶层包含光起始剂、散射粒子、硫醇以及压克力,以所述量子点胶层的总重为100重量百分比,所述光起始剂含量为1wt%至5wt%,所述散射粒子含量为10wt%至30wt%,所述压克力含量为20wt%至70wt%,所述硫醇含量为15wt%至65wt%。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光学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起始剂选自于由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苯甲酰异丙醇、三溴甲基苯砜及二苯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氧化膦所构成的群组,所述散射粒子为0.5微米至20微米且经表面处理的压克力或二氧化硅或聚苯乙烯微珠,所述硫醇选自于由2,2'-(乙二氧基)二乙硫醇、2,2'-硫二乙硫醇、三羟甲基丙烷三(3-巯基丙酸酯)、聚乙二醇二硫醇、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乙二醇双巯基乙酸酯及2-巯基丙酸乙酯所构成的群组。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光学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塑料层与所述第二塑料层的材料各自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光学膜、背光模块以及光学膜的制造方法。光学膜包括量子点胶层、第一屏蔽层、第二屏蔽层、第一塑料层以及第二塑料层。第一屏蔽层设置于量子点胶层的一面。第二屏蔽层设置量子点胶层的另一面。第一塑料层设置于第一屏蔽层背对量子点胶层的一面。第二塑料层设置于第二屏蔽层背对量子点胶层的一面。第一屏蔽层以及第二屏蔽层各自是由阻隔涂料所形成,阻隔涂料包含水、异丙醇、碳酸氢纳、有机酸以及压克力。由此,本发明的光学膜、背光模块以及光学膜的制造方法可起到阻隔水气及氧气的功效。功效。功效。


技术研发人员:廖德超 曹俊哲 廖仁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亚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11
技术公布日:2021/12/16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