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超柔多股并合碳纤维复合芯导线及导线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2-17 21:09: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超柔多股并合碳纤维复合芯导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层铝线(1)、多股碳纤维复合芯(2)、保护层(3),所述多股碳纤维复合芯(2)中:以其中一个碳纤维复合芯(4)为中心,其余碳纤维复合芯(4)均布在所述一个碳纤维复合芯(4)的圆周方向上形成所述多股碳纤维复合芯(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柔多股并合碳纤维复合芯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股碳纤维复合芯(2)外包裹有所述保护层(3),所述外层铝线(1)设置于所述保护层(3)外。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柔多股并合碳纤维复合芯导线,其特征在于,碳纤维复合芯导线线芯由7根、19根、37根或者61根所述多股碳纤维复合芯(2)组合而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柔多股并合碳纤维复合芯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铝线(1)为铝或铝合金构件,所述保护层(3)为树脂、编织纤维物或者铝、钢材料组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柔多股并合碳纤维复合芯导线,其特征在于,多股碳纤维复合芯导线的截面形状包括:圆形、梯形、s形、z形中任一种。6.一种导线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如权利要求1

5中任一项所述的超柔多股并合碳纤维复合芯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检测装置包括移动式收集检测车,所述移动式收集检测车包括:第三检测组件(101),所述第三检测组件(101)与固定底座(48)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导线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收集装置(102)、第一检测组件(103),连接套杆一(52)安装在固定底座(48)上,所述收集装置(102)与连接套杆一(5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检测组件(103)与连接套杆二(50)固定连接;行走轮(51),所述固定底座(48)下端设有若干组所述行走轮(51),所述固定底座(48)中部上端与安装柱一(52)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柱一(52)内壁下端为中空结构(53);驱动电机一(54),所述驱动电机一(54)设于所述中空结构(53)中并与所述固定底座(48)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一(54)输出端与螺纹杆二(55)固定连接,螺纹套筒(56)下端贯穿所述安装柱一(52)并与其上下滑动连接,所述螺纹杆二(55)与所述螺纹套筒(56)螺纹连接;固定板一(57),所述固定板一(57)下端中心与所述螺纹套筒(56)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一(57)上端中心与安装柱一(58)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柱一(58)两侧设有相同的驱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包括:液压杆(59),所述液压杆(59)与所述安装柱一(58)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液压杆(59)与第一连接杆(6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60)下端与连接套杆二(50)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一(57)贯穿所述连接套杆二(50)并与其左右滑动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导线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检测组件(101)包括:第三检测组件外壳(10)、传动腔一(13)、传动腔二(14)、传动腔三(15)、检测腔(16)、碾压腔(45),所述第三检测组件外壳(10)外壁上端固定连接有入料口(12),所述第三检测组件外壳(10)内壁开设有通道(11),所述入料口(12)与所述通道(11)连通;所述传动腔一(13)内设置:电机一(17),所述电机一(17)与所述传动腔一(13)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电机一(17)输出端与曲轴(18)上端固定连接;转动套(19),所述曲轴(18)与所述转动套(19)转动连接,所述转动套(19)与铰接杆
(20)一端铰接,所述铰接杆(20)另一端与第一固定块(21)铰接,所述第一固定块(21)与切刀(22)固定连接;所述切刀(22)贯穿所述通道(11);所述传动腔二(14)内设置:螺纹杆一(23),所述螺纹杆一(23)上端与所述传动腔二(14)内壁上端转动连接,所述纹杆(23)下端与电机二(24)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电机二(24)固定连接于所述传动腔二(14)内壁下端;螺纹套一(231),两组螺纹套一(231)对称设于所述螺纹杆一(23)两端,所述螺纹套一(231)与所述螺纹杆一(23)螺纹连接;l型连杆(25),所述l型连杆(25)一端与所述螺纹套一(25)固定连接,所述l型连杆(25)另一端贯穿所述传动腔二(14)内壁与滑动盒(26)固定连接,所述滑动盒(26)与传动腔二(14)右侧外壁上下滑动连接;所述检测腔(16)内设置:第一连杆(27),所述第一连杆(27)一端与所述滑动盒(26)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27)另一端与安装块一(28)转动连接;电机三(29),所述电机三(29)内嵌于所述安装块一(28)右端,所述电机三(29)输出轴与盛放台(30)固定连接;第二连杆(31),所述第二连杆(31)上端与所述检测腔(16)后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31)下端与平衡台(321)连接;加热盒(32),所述加热盒(32)右侧壁与所述检测腔(16)右端壁固定连接,所述加热盒(32)左侧壁设有开口,所述加热盒(32)内设有加热元件(33);所述传动腔三(15)内设置:锥齿轮一(34),所述曲轴(18)下端贯穿于所述传动腔三(15)并与所述锥齿轮一(34)固定连接;从动轴(35),所述传动腔三(15)后端壁转动连接有从动轴(35),所述从动轴(35)上固定连接有与所述锥齿轮一(34)啮合的锥齿轮二(36);皮带轮一(37),所述从动轴(35)固定套接有皮带轮一(37),所述传动腔三(15)后端壁转动连接有转动轴(38),所述转动轴(38)上固定套接有皮带轮二(39),所述转动轴(38)与凸轮(40)固定连接;所述皮带轮一(37)与所述皮带轮二(39)之间通过皮带(41)连接;压块(42),所述压块(42)上端与伸缩杆一(43)下端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一(43)上端贯穿所述传动腔三(15)并与其上下滑动连接,所述伸缩杆一(43)外表面套接有第一弹簧(44),所述第一弹簧(44)两端分别与所述压块(42)上端和所述伸缩杆一(43)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凸轮(40)转动可推动所述压块(42)向下移动;所述碾压腔(45)内设有:第四电机(46),所述第四电机(46)与所述碾压腔(45)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四电机(46)输出端与碾压锟(47)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碾压锟(47)右端与所述碾压腔(45)内壁转动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导线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装置(102)包括:
固定杆一(61)、固定杆二(62),所述固定杆一(61)和所述固定杆二(62)与所述连接套杆一(49)下端固定连接;驱动电机二(63),所述驱动电机二(63)与所述固定杆二(62)左侧壁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二(63)输出轴贯穿所述固定杆二(62)侧壁并与驱动套(64)左端固定连接;第一转杆(65),所述第一转杆(65)左端贯穿所述驱动套(64)左端并与其左右滑动连接,所述驱动套(64)和所述第一转杆(65)均开设有螺纹槽(66),连接螺母(67)与所述螺纹槽(66)螺纹连接,所述连接螺母(67)通过所述螺纹槽(66)将所述驱动套(64)和所述第一转杆(65)连接;调节块(76),所述第一转杆(65)右端与所述调节块(76)固定连接,所述调节块(66)开设有凹槽一(77);伸缩杆一(68)、伸缩杆二(69),所述伸缩杆一(68)和所述伸缩杆二(69)上下对称设置,所述伸缩杆一(68)和所述伸缩杆二(69)两端分别伸入对称的两组所述调节块(66)的所述凹槽一(77)内,所述伸缩杆一(68)和所述伸缩杆二(69)两端与所述凹槽一(77)上下滑动连接;驱动电机三(70),所述驱动电机三(70)固定连接于所述凹槽一(77)中部,所述驱动电机三(70)输出轴与螺纹杆三(71)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三(71)外表面套接有螺纹套三(72);第五连杆(73)、第六连杆(74),所述第五连杆(73)和第六连杆(74)对称设置,所述第五连杆(73)一端与所述伸缩杆一(68)下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五连杆(73)另一端与所述螺纹套三(72)转动连接,所述第六连杆(74)一端与所述伸缩杆二(69)上端转动连接,所述第六连杆(74)另一端与所述螺纹套三(72)转动连接;第二转杆(75),所述第二转杆(75)与右侧的所述调节块(76)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杆(75)右端贯穿卡接套环(78)和所述固定杆一(61);所述第二转杆(75)与卡接套环(78)所述固定杆一(61)左右滑动连接;所述卡接套环(78)通过l型连接杆(83)与所述固定杆一(61)固定连接;所述卡接套环(78)由柔性外壳(80)、卡接槽(81)、调节螺栓(82)组成,所述柔性外壳(80)内壁开设有一圈所述卡接槽(81),所述柔性外壳(80)右侧固定连接有上调节把手(801)和下调节把手(802),所述调节螺栓(82)贯穿所述上调节把手(801)和下调节把手(802)并与其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转杆(75)外壁设有一圈卡接杆(79),所述第二转杆(75)穿过所述柔性外壳(80)且所述卡接杆(79)与所述卡接槽(81)一一对应。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导线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组件(103)包括:固定杆三(83)、固定杆四(84),所述固定杆三(83)和所述固定杆四(84)上端与所述连接套杆二(50)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三(83)和所述固定杆四(84)下端分别与滑轮一(85)和滑轮二(86)转动连接;安装柱二(87),所述安装柱二(87)与所述连接套杆二(50)中心下端固定连接,上碾压轮(88)和下碾压轮(89)与所述安装柱二(87)前壁转动连接;安装柱二(87)左右两侧设有对称的调节结构,所述调节结构包括:
从动轮一(90)、从动轮二(91)、从动轮三(92),所述从动轮一(90)、从动轮二(91)、从动轮三(92)呈三角形设置,所述从动轮一(90)、从动轮二(91)、从动轮三(92)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柱二(87)前壁,从动轮一(90)、从动轮二(91)、从动轮三(92)位于上碾压轮(88)和下碾压轮(89)之间一侧;安装柱三(93),所述安装柱三(93)与所述安装柱二(87)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柱三(93)为中空结构;直线电机(94),所述直线电机(94)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柱三(93)内壁下端,所述直线电机(94)输出端与制动块(95)固定连接,所述制动块(95)与所述安装柱三(93)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制动块(95)与所述从动轮二(91)和从动轮三(92)接触。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柔多股并合碳纤维复合芯导线及导线检测装置,外层铝线、多股碳纤维复合芯、保护层,多股碳纤维复合芯中:以其中一个碳纤维复合芯为中心,其余碳纤维复合芯均布在所述一个碳纤维复合芯的圆周方向上形成多股碳纤维复合芯,本发明通过将传统的只由单根碳纤维复合芯构成的线芯改进为由多根碳纤维复合芯组合而成的线芯,使得相对传统而言,每根碳纤维复合芯的直径减小,弯曲时产生的弯曲应力也就减小,故能提高整体的韧性,而且可使弯曲时的曲度不集中在一处,具有结构紧密,导电率高等优点。导电率高等优点。导电率高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王清明 朱砚 周政敏 张勇 刘艳明 候艳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鑫源恒业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17
技术公布日:2021/12/16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