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熊蜂蜂王的储王盒的制作方法

2021-12-15 13:4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熊蜂储运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熊蜂蜂王的储王盒。


背景技术:

2.熊蜂是众多野生植物和设施作物的重要传粉昆虫,在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发展中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熊蜂个体大、吻长、浑身绒毛、飞行速度快,在对设施作物授粉时具有耐低温、耐高温、不飞逃、不撞棚、采集力强、授粉效率更高的优势。全球已知的熊蜂种类约为260种,我国已发现并报道的约有125种,是熊蜂种质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新西兰、澳大利亚、智利等农业发达国家早已将熊蜂为作物授粉作为农业生产关键技术措施之一,但我国在熊蜂授粉技术的开发利用方面研究较晚,尚未得到全面普及。我国本土熊蜂资源未被完全开发,尚未实现熊蜂商品化,过度依赖进口熊蜂、人工繁育体系不够成熟是熊蜂授粉技术未能得到良好推广的关键因素之一。建立完整的人工饲养繁育熊蜂体系,开发利用本土熊蜂资源,加快熊蜂商业化进程迫在眉睫。
3.捕捉、驯化野生熊蜂蜂王是实现人工饲养繁育的第一步。研究人员一般选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到林区、山区用捕虫网捕捉越冬后刚出巢觅食的野生熊蜂蜂王,将捕捉到的蜂王运回饲养室再进行下一步措施。熊蜂的蛰针没有倒钩,可反复蛰人,在捕王、储运的时候要格外小心。并且,在野外储运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产卵蜂王的身体健康、减少体能消耗以及防止蜂王飞逃、缺氧窒息、多个蜂王间的相互咬斗等事情发生。
4.现有技术中,一般用瓶、罐、试验室离心管或箱子进行野生熊蜂蜂王的储运,但是目前的上述储运方式存在储运数量和储运质量无法同时保证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熊蜂蜂王的储王盒,其通过盖板与多个开设有通气孔的储王格的配合,不仅能便于蜂王放入和取出,还便于单独地保存多个熊蜂蜂王,从而能有效地避免蜂王相互接触而造成的咬斗问题,进而能同时保证储运数量和储运质量,并且也便于根据多个储王格的收集状态实时地观察蜂王并蜂王数量的统计。
6.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熊蜂蜂王的储王盒,包括:
8.盒体,盒体包括沿第一方向并排设置的多列储王格组件,每个储王格组件均包括沿第二方向依次设置的多个储王格,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呈夹角设置,每个储王格上均开设有与外界连通的通气孔;
9.与多列储王格组件一一对应设置的多个盖板,每个盖板均活动地设置于盒体,用于打开或关闭对应列的储王格组件的每个储王格。
10.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每个盖板均沿第二方向滑动地设置于盒体。
11.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盒体上设置有沿第二方向延伸设置的多个压板,每个压板均与盒体之间形成有沿第二方向延伸的滑槽,每个盖板的两侧均与任意相邻的两个滑槽沿
第二方向滑动配合。
12.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盒体包括盒本体、设置于盒本体内且沿第一方向并排设置的n个第一分隔板,以及设置于盒本体内且沿第二方向并排设置的m个第二分隔板;
13.每个第一分隔板均沿第二方向延伸布置;每个第二分隔板均沿第一方向延伸布置;且多个第一分隔板和多个第二分隔板交错设置,以共同与盒本体之间形成(n 1)列储王格组件,且每列的储王格组件包括(m 1)个储王格;
14.熊蜂蜂王的储王盒包括沿第一方向并排设置的(n 2)个压板,其中,位于两端的两个压板分别于盒本体固定连接,位于中间的n个压板与n个第一分隔板一一对应地固定连接。
15.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盒本体包括底板和盒框架,盒框架包括两个第一侧板和两个第二侧板,两个第一侧板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且设置于底板沿第二方向的两侧,两个第二侧板沿第二方向延伸设置,且设置于底板沿第一方向的两侧,且两个第二侧板位于两个第一侧板之间,每个第二侧板的两端均分别与两个第一侧板固定连接;每个第一分隔板均沿第二方向延伸布置于两个第一侧板之间;每个第二分隔板均沿第一方向延伸布置于两个第二侧板之间;且多个第一分隔板、多个第二分隔板以及与盒本体之间形成(n 1)*(m 1)个储王格,底板与每个储王格相对的位置上均开设有至少一个通气孔;
16.(n 2)个压板中位于两端的两个压板分别与两个第二侧板固定连接。
17.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压板与第二侧板之间,以及压板与第一分隔板之间均通过紧固件紧固连接,紧固件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紧固件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
18.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盖板的第一侧面设置有第一标记;
19.或者,
20.盖板的第一侧面设置有第一标记,盖板的第二侧面设置有与第一标记不同的第二标记。
21.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每个储王格内均设置有用于盛装花粉的花粉罐;
22.和/或,
23.每个储王格内均设置有用于补充糖饲料的补充棉片。
24.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盒体均包括盒框架和与盖板相对的底板;盒框架为木质材料;底板在远离盖板的方向上具有依次设置的内层透明层和外层可动层,内层透明层与盒框架固定连接,外层可动层为木质层,且外层可动层与盒框架可拆卸配合,以在与盒框架分离时通过内层透明层透出每个储王格的内部环境。
25.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熊蜂蜂王的储王盒还包括可伸缩肩带,可伸缩肩带的两端分别通过一个安装组件与盒体的两侧连接;且每个安装组件均包括扣合设置的弹簧扣和拉手;弹簧扣和拉手二者中的一者设置于可伸缩肩带,二者中的另一者设置于盒体。
26.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至少具备以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27.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熊蜂蜂王的储王盒,包括盒体和多个盖板;盒体包括沿第一方向并排设置的多列储王格组件,每个储王格组件均包括沿第二方向依次设置的多个储王格,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呈夹角设置,每个储王格上均开设有与外界连通的通气孔;多个盖板与多列储王格组件一一对应设置,且每个盖板均活动地设置于盒体,用于打开或关闭对应列的储王格组件的每个储王格。
28.该熊蜂蜂王的储王盒通过盖板与多个开设有通气孔的储王格的配合,不仅能便于蜂王放入和取出,还便于单独地保存多个熊蜂蜂王,从而能有效地避免蜂王相互接触而造成的咬斗问题,进而能同时保证储运数量和储运质量,并且也便于根据多个储王格的收集状态实时地观察蜂王状态并进行蜂王数量的统计。
附图说明
2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3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熊蜂蜂王的储王盒的结构示意图一;
3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熊蜂蜂王的储王盒的结构示意图二;
3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熊蜂蜂王的储王盒的结构示意图三;
33.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熊蜂蜂王的储王盒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一;
34.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熊蜂蜂王的储王盒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二;
35.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熊蜂蜂王的储王盒的局部剖视图。
36.图标:100

熊蜂蜂王的储王盒;101

盒体;103

储王格;105

通气孔;107

盖板;109

压板;111

滑槽;113

第一分隔板;115

第二分隔板;117

底板;119

第一侧板;121

第二侧板;123

紧固件;125

第一标记;127

花粉罐;129

补充棉片;131

外层可动层;133

内层透明层;135

长槽;137

可伸缩肩带;139

调节扣;141

拉手;143

弹簧扣。
具体实施方式
37.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38.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9.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4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41.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
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4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3.相关技术中,通常通过瓶、罐、试验室离心管或箱子进行野生熊蜂蜂王的储运,但是这种储运方式若单独存放熊蜂,则存在存放数量少的问题,若多个熊蜂同时放置,又容易相互咬斗,容易缺氧窒息,存在体能过渡消耗的问题,使得熊蜂的储存质量和储存数量难以同时得到保证。有鉴于此,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熊蜂蜂王的储王盒,其能同时保证熊蜂蜂王的储存质量和储存数量。下面对该熊蜂蜂王的储王盒的结构进行详细地介绍。
44.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熊蜂蜂王的储王盒100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熊蜂蜂王的储王盒100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熊蜂蜂王的储王盒100的结构示意图三;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熊蜂蜂王的储王盒100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一。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熊蜂蜂王的储王盒100,该熊蜂蜂王的储王盒100主要用于放置熊蜂蜂王,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用于存放其他种类的蜜蜂或物品,本实施例不做限定。并且,在本实施例中,该熊蜂蜂王具体包括盒体101和多个盖板107。
45.详细地,请再次参阅图1至图4,在本实施例中,盒体101包括沿第一方向(也即图4中的ab方向)并排设置的多列储王格组件,每个储王格组件均包括沿第二方向(也即图4中的cd方向,也为垂直于ab方向的另一方向)依次设置的多个储王格103,每个储王格103的底部均开设有与外界连通的通气孔105。
46.由于熊蜂主要分布在地理位置比较偏僻,离市区较远的山区、林区或人类活动较少的自然保护区,一次需捕捉几十甚至几百只,数量较多。因此,通过这样设置,盒体101包括多个储王格103,多个储王格103可同时存放多个熊蜂蜂王,能保证储运数量和收集捕捉的效率。并且,通过通气孔105的设置,使得整个储王格103更透气,从而能为每个熊蜂蜂王提供更多的氧气,以能减少窒息情况出现。另外,由于熊蜂蜂王个体之间具有不同的气味,多个蜂王放在一起会相互咬斗,引起蜂王受伤或死亡,因此,熊蜂蜂王单独地存放于一个储王格103内,因此可减少其由于相互接触而出现的咬斗情况,能节省蜂王的体力,保证储运质量。且通过一个盒体101即可完成多个蜂王的单独存放,相较于单独地携带多个玻璃瓶而言携带和操作均能更便捷,从而也更能节省工作人员的体力,提高工作效率。另外,由于一个储王格103可对应放置一个熊蜂蜂王,因此根据每个储王格103的存储状态可实时地观察蜂王状态,并统计蜂王的数量,从而便于提高统计和收集效率。
47.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整个盒体101包括六列储王格组件,每列储王格组件包括五个储王格103,因此整个盒体101总共包括30个储王格103,可用于存放三十只熊蜂蜂王。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根据需求可以增加或减少储王格组件的数量,也可以增加或减少每列的储王格组件所包括的储王格103的数量;同时,第二方向也可以为与第一方向呈其他夹角设置的方向,本实施例均不做限定。
48.详细地,在本实施例中,多个盖板107与多列储王格组件一一对应设置,也即一列
储王格组件对应设置一个盖板107,盖板107活动地设置于盒体101,用于打开或关闭对应列的储王格组件的每个储王格103。也即,一列的储王格组件的多个储王格103的打开和关闭通过一个盖板107实现,且由于盖板107与盒体101滑动连接,因而也便于通过驱动盖板107相对盒体101运动以方便熊蜂蜂王的放入和取出,从而充分地保证作业效率。
49.也即,本实施例提供的熊蜂蜂王的储王盒100通过盖板107与多个开设有通气孔105的储王格103的配合,不仅能便于蜂王放入和取出,还便于单独地保存多个熊蜂蜂王,从而能有效地避免蜂王相互接触而造成的咬斗问题,进而能同时保证储运数量和储运质量,并且也便于根据多个储王格103的收集状态实时地观察蜂王状态并统计蜂王数量。
50.请再次参阅图2与图4,在本实施例中,每个盖板107均沿第二方向滑动地设置于盒体101。将盖板107设置为与盒体101滑动配合,使得可通过抽拉盖板107带动盖板107相对盒体101滑动,从而实现每列储王格组件的多个储王格103的打开和关闭。同时,滑动配合的设置,可在封闭每列储王格组件的部分储王格103的同时打开另一部分储王格103,因而其不会影响已经存放了熊蜂蜂王的储王格103的封闭状态,也不会造成已经存放的熊蜂蜂王的飞出,能有效地保证熊蜂蜂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从而进一步地保证熊蜂蜂王的质量。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每个储王格103对应设置一个盖板107,也可以将盖板107设置为与盒体101转动连接以打开或封闭储王格103,能保证熊蜂蜂王的储运质量即可,本实施例不做限定。
51.详细地,请再次参阅图2至图4,为了实现盖板107相对盒体101的滑动,在本实施例中,盒体101上设置有沿第二方向延伸设置的多个压板109,压板109和盖板107均呈薄片板状结构,每个压板109均与盒体101之间形成有沿第二方向延伸的滑槽111,每个盖板107的两侧均与任意相邻的两个滑槽111沿第二方向滑动配合。也即,通过压板109的设置,使得压板109与盒体101之间能形成滑槽111,从而使得盖板107能在滑槽111内滑动,进而能打开和关闭对应位置的储王格103,以方便向储王格103放入熊蜂蜂王或从储王格103中取出熊蜂蜂王。
52.更详细地,请再次参阅图4,在本实施例中,盒体101包括盒本体、设置于盒本体内且沿第一方向并排设置的n个第一分隔板113(本实施例具体为五个第一分隔板113),以及设置于盒本体内且沿第二方向并排设置的m个第二分隔板115(本实施例具体为4个第二分隔板115)。
53.其中,盒本体呈长方体或正方体状结构设置,每个第一分隔板113均沿第二方向延伸布置于盒本体内,每个第二分隔板115均沿第一方向延伸布置于盒本体内。且五个第一分隔板113和四个第二分隔板115交错设置,以共同与盒本体之间形成(n 1)列储王格组件(也即图4所示的六列储王格组件),且每列的储王格组件包括(m 1)个储王格103(也即图4中的五个储王格103),从而以形成30个储王格103,以存放30只熊蜂蜂王。同时,熊蜂蜂王的储王盒100包括沿第一方向并排设置的(n 2)个压板109(本实施例具体为七个压板109),其中,位于两端的两个压板109分别于盒本体固定连接,位于中间的五个压板109与五个第一分隔板113一一对应地固定连接。
54.通过这样设置,使得压板109能与盒本体快速地配合形成滑槽111,从而便于盖板107能沿滑槽111运动以打开或关闭储王盒。同时,由于盖板107的两侧均能与一个滑槽111配合,因而盖板107滑动时的稳定性和平稳性也能得到有效地保证。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
当储王格组件或储王格103的数量发生变化时,压板109和盖板107数量也可以随之进行调整,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55.更具体地,请再次参阅图4,在本实施例中,盒本体包括底板117和盒框架。其中,底板117呈长方体状结构,盒框架与底板117的形状适配,且呈长方体或正方体框架结构。盒框架包括两个第一侧板119和两个第二侧板121,两个第一侧板119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且设置于底板117沿第二方向的两侧,两个第二侧板121沿第二方向延伸设置,且设置于底板117沿第一方向的两侧,且两个第二侧板121位于两个第一侧板119之间,每个第二侧板121的两端均分别与两个第一侧板119固定连接,以使得底板117、两个第一侧板119和两个第二侧板121能围成长方体状或正方体状结构。
56.同时,每个第一分隔板113均沿第二方向延伸布置于两个第一侧板119之间;每个第二分隔板115均沿第一方向延伸布置于两个第二侧板121之间。且多个第一分隔板113、多个第二分隔板115以及与盒本体之间形成(n 1)*(m 1)个储王格103(也即图4中的30个),底板117与每个储王格103相对的位置上均开设有至少一个通气孔105,以便于每个储王格103内的熊蜂蜂王均能通过对应位置的通气孔105进行呼吸,降低蜂王在储运过程中的死亡率。
57.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七个压板109中,位于两侧的两个压板109分别与盒本体的两个第二侧板121通过紧固件123紧固连接,位于中间的五个压板109分别与盒本体的五个第一分隔板113通过紧固件123紧固连接,紧固件123可选择为螺钉、螺栓或铆钉等,能紧固连接即可。同时,位于中间的五个压板109与第一分隔板113之间设置的紧固件123大致位于压板109的中间位置,以使得中间的五个压板109的两侧均能形成一个滑槽111,从而便于与两侧的两个盖板107配合,以节省成本的同时保证盖板107的稳定性,从而避免蜂王飞逃。
58.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紧固每个压板109的紧固件123的数量均为多个,例如图4中每个压板109均通过六个紧固件123紧固,多个紧固件123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以充分保证压板109安装后的稳定性,从而保证其与盒本体之间能形成稳定地滑槽111,以保证盖板107运动的平稳性和稳定性,以保证熊蜂蜂王储运工作的正常进行。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紧固件123的数量还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调整和选择,能保证压板109与盒本体配合后的稳定性即可,本实施例步骤赘述。
59.请再次参阅图3,在本实施例中,盖板107的第一侧面设置有第一标记125,第一标记125可以为图案,也可以为凸起柱或凹槽或开孔等标记,通过第一标记125的设置,使得用户在使用时若此盖板107对应的一列储王格组件已经装入了熊蜂蜂王,则可将盖板107带有第一标记125的一面朝上放置,以提醒用户此列已经装入了蜂王,而还未装入蜂王的盖板107则可以将其第二侧面朝上,以供用户识别。通过这样设置,使得在野外等环境条件下用户能快速识别哪些储王格103装入了蜂王,一方面便于后续蜂王的放入作业的进行,另一方面也便于直接计数蜂王的数量,例如第一侧面朝上的则标识此列已经有五个蜂王,从而三列具有第一标识,则表明已经装入了十五个蜂王。
60.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在盖板107的第一侧板119设置第一标记125,盖板107的第二侧面设置有与第一标记125不同的第二标记,以便于用户识别,例如第一侧面上可设置凸起结构,第二侧面可设置凹槽结构,以便于用户识别和区分,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61.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熊蜂蜂王的储王盒100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二。请
参阅图5,在本实施例中,每个储王格103内均设置有用于盛装花粉的花粉罐127,花粉罐127能为蜂王提供食物。同时,每个储王格103内还均设置有用于补充糖饲料的补充棉片129,以与花粉罐127共同为蜂王提供食物需求,以降低其死亡的风险,保证作业效率和质量。
62.图6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熊蜂蜂王的储王盒100的局部剖视图。请参阅图6,由于熊蜂具有趋光性,见光易暴躁。而现有的装运野生熊蜂蜂王的瓶罐、箱等不能做到完全避光,容易造成蜂王暴躁,不断挣扎、乱爬,消耗蜂王体能,使蜂王健康受损。因而在本实施例中,整个盒框架为木质材料,木质材料能完全避光、透气,保证储运作业的质量和安全性。同时,底板117在远离盖板107的方向上具有依次设置的内层透明层133和外层可动层131。其中,内层透明层133材料可选择为透明塑料,内侧透明层与盒框架固定连接,外层可动层131为木质层,且外层可动层131与盒框架可拆卸配合,以在与盒框架分离时通过内层透明层133透出每个储王格103的内部环境。
63.也即,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外层可动层131设置为木质层,使得整个盒体101均为木质环境,能避光的同时保证透气性,保证蜂王能正常的存放。将外层可动层131设置为可拆卸,使得用户在操作过程中可卸下外层可动层131,以通过内侧的透明层观察蜂王的存放情况、生存情况以及数量,以进一步地保证作业效率和质量。
64.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实现外层可动层131能相对盒框架可拆卸,在本实施例中,可在盒框架的两个第二侧板121上均开设长槽135,长槽135沿第二方向延伸开设,以使得外层可动层131的两端能与长槽135插接,并能沿长槽135运动,以实现与盒框架的拆卸。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在两个第一侧板119上开设沿第一方向延伸的长槽135,使得外层可动层131的两端能与长槽135沿第一方向插接,从而便于外层可动层131沿第一方向运动以与盒框架拆卸,从而便于用户通过内层透明层133观察蜂王的存放情况,本实施例不做限定。
65.还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盒体101的材料设置为金属材料,以保证强度,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66.请再次参阅图1,在本实施例中,熊蜂蜂王的储王盒100还包括可伸缩肩带137,可伸缩肩带137包括两个带子和连接两个带子的调节扣139,通过调节扣139能调节两个带子的相对位置,从而实现可伸缩肩带137的长短的调整,以适应不用身高和携带需求的用户。
67.详细地,可伸缩肩带137的两端分别通过一个安装组件与盒体101的两侧连接。且每个安装组件均包括扣合设置的弹簧扣143和拉手141;弹簧扣143和拉手141二者中的一者设置于可伸缩肩带137,二者中的另一者设置于盒体101。通过弹簧扣143和拉手141的设置,便于可伸缩肩带137与盒体101的配合与分离,以便于用户携带,解放双手,从而提高和保证作业效率和质量。
68.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熊蜂蜂王的储王盒100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进行详细地介绍:
69.在利用该熊蜂蜂王的储王盒100进行蜂王的储运作业时,可先利用纱网手机蜂王,然后通过盖板107打开储王格103,将蜂王轻轻地放入储王格103内并关闭储王格103即可。在此过程中,可通过抽出外层可动层131通过内层透明层133观察蜂王的状态以及存活率。
70.在上述过程中,该熊蜂蜂王的储王盒100通过盖板107与多个开设有通气孔105的储王格103的配合,不仅能便于蜂王放入和取出,还便于单独地保存多个熊蜂蜂王,从而能
有效地避免蜂王相互接触而造成的咬斗问题,进而能同时保证储运数量和储运质量,并且也便于根据多个储王格103的收集状态实时地观察蜂王状态并统计蜂王数量。
7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方便、快捷、效率高且质量好的熊蜂蜂王的储王盒100,能同时保证储运数量和储运质量,并且也便于根据多个储王格103的收集状态实时地观察蜂王状态并统计蜂王数量。
72.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