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玻璃钢一体化预制泵站的制作方法

2021-12-15 13:4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预制泵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玻璃钢一体化预制泵站。


背景技术:

2.目前体化预制泵站是提升污水,雨水,饮用水,废水的提升装备,由工厂统一生产组装后运至现场安装的泵站。由顶盖、玻璃钢(grp)筒体、底座、潜水泵、服务平台、管道、反清洗装置等部分组成。
3.现有玻璃钢一体化预制泵运输泵站不方便,后续安装也不方便,长时间使用后对各个部件检修也有一定的难度。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安装拆卸不方便,且检修困难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玻璃钢一体化预制泵站。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玻璃钢一体化预制泵站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玻璃钢一体化预制泵站,包括下筒体,所述下筒体的上表面设置有上筒体,所述下筒体的下表面设置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活动插接于下筒体内,所述下筒体的侧壁顶端设置有多个限位框,所述上筒体的侧壁底端设置有多个限位插块,多个所述限位框的底壁内均设置有螺纹孔,所述限位插块内转动设置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的端部设置于螺纹孔内,所述下筒体的上表面设置有工作台,所述下筒体的侧壁内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端部设置有格栅粉碎装置,所述下筒体的底壁上表面设置有潜水泵,所述潜水泵的上表面设置有传输水管,所述传输水管的端部设置有水管连接头,所述水管连接头的上表面设置有水阀,所述上筒体的侧壁内设置有出水管,所述水阀与出水管连接,所述下筒体的侧壁内表面设置有下爬梯,所述上筒体的顶壁设置有顶盖,所述上筒体的侧壁内表面设置有上爬梯,所述工作台在上爬梯与下爬梯间设置有旋转门,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设置有控制柜,所述上筒体的顶壁内设置有空气过滤装置与进气管。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筒体通过固定环与下筒体的对接,限位插块插入限位框内,固定螺栓转动进螺纹孔内,这样保证快速安装与拆卸上筒体与下筒体,污水通过进水管进入泵站,通过格栅粉碎装置首先进行粉碎杂质,潜水泵将污水通过传输水管传输到水阀处,然后在通过出水管排出泵站,水阀防止污水回流,顶盖用来进入泵站,旋转门、下爬梯与上爬梯进入泵站的各处进行检修,空气过滤装置与进气管防止泵站内存在毒气,工作人员难以进入泵站进行检修。
9.优选的,所述下筒体的上表面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设置有密封环,所述固定环活动插接于固定槽内。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槽与密封环保证下筒体与上筒体间固定的密封性。
11.优选的,所述固定螺栓的顶端设置有转盘。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盘方便转动固定螺栓。
13.优选的,所述下筒体的侧壁内表面设置有稳定板,所述格栅粉碎装置设置于稳定板的上表面。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稳定板用来固定格栅粉碎装置。
15.优选的,所述空气过滤装置的上表面设置有l形管。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l形管用来防止雨水侵入空气过滤装置。
17.优选的,所述控制柜的侧壁设置有毒气检测装置。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毒气检测装置用来检测泵站内的空气毒气含量。
19.优选的,所述下筒体的内壁表面均设置有防腐蚀板。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腐蚀板防止长期使用污水腐蚀玻璃钢。
21.优选的,所述下筒体的上表面设置有搅拌装置。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搅拌装置防止淤泥沉淀。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本实用新型通过上筒体的固定环与下筒体对接,限位插块插入限位框内来对准角度,固定螺栓转动进螺纹孔内,这样保证快速安装与拆卸上筒体与下筒体;
25.2.本实用新型通过顶盖来进入泵站,在通过旋转门、下爬梯与上爬梯进入泵站的各处进行检修,空气过滤装置与进气管过滤泵站内存在发毒气,防止工作人员难以进入泵站进行检修。
附图说明
26.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本实用新型筒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28.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框结构示意图;
29.图4为本实用新型a处结构示意图;
30.附图标记说明:1、下筒体;2、上筒体;3、限位框;31、限位插块;32、固定螺栓;33、转盘;34、螺纹孔;35、固定环;36、固定槽;37、密封环;4、进水管;41、格栅粉碎装置;42、稳定板;5、出水管;6、空气过滤装置;61、l形管;62、进气管;7、顶盖;71、上爬梯;72、旋转门;73、下爬梯;8、控制柜;81、毒气检测装置;9、工作台;10、防腐蚀板;11、搅拌装置;12、潜水泵;13、传输水管;14、水管连接头;15、水阀。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附图1

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玻璃钢一体化预制泵站。参照图1

4,一种玻璃钢一体化预制泵站,包括下筒体1,下筒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上筒体2,下筒体1的下表面设置有固定环35,固定环35活动插接于下筒体1内,固定环35用来方便下筒体1与上筒体2的对接,下筒体1的侧壁顶端设置有多个限位框3,上筒体2的侧壁底端设置有多个限位插块31,限位插块31插入限位框3用来限制限位插块31的位置,多个限位框3的底壁内均设置有螺纹孔34,螺纹孔34用来与固定螺栓32一起固定下筒体1与上筒体2,限位插块31内转动设置有固定螺栓32,固定螺栓32的端部设置于螺纹孔34内,下筒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工作台9,下筒体1的侧壁内设置有进水管4,进水管4的端部设置有格栅粉碎装置41,格栅粉碎装置41用来防止较
大杂质进入泵站来影响潜水泵12,下筒体1的底壁上表面设置有潜水泵12,潜水泵12用来吸取污水,潜水泵12的上表面设置有传输水管13,传输水管13的端部设置有水管连接头14,水管连接头14用来方便水阀15与水管连接头14端部的连接与拆卸,方便了下筒体1与上筒体2的对接,水管连接头14的上表面设置有水阀15,上筒体2的侧壁内设置有出水管5,水阀15与出水管5连接,下筒体1的侧壁内表面设置有下爬梯73,上筒体2的顶壁设置有顶盖7,上筒体2的侧壁内表面设置有上爬梯71,工作台9在上爬梯71与下爬梯73间设置有旋转门72,上爬梯71与下爬梯73用来方便检修人员到泵站的各处进行检修,工作台9的上表面设置有控制柜8,上筒体2的顶壁内设置有空气过滤装置6与进气管62,空气过滤装置6与进气管62用来将泵站内的有毒空气过滤后与外界空气交互。
33.参照图3,下筒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固定槽36,固定槽36内设置有密封环37,固定环35活动插接于固定槽36内,固定槽36与密封环37用来对下筒体1与上筒体2间的连接部分进行密封。
34.参照图3,固定螺栓32的顶端设置有转盘33,转盘33用来转动固定螺栓32。
35.参照图2,下筒体1的侧壁内表面设置有稳定板42,格栅粉碎装置41设置于稳定板42的上表面。
36.参照图1,空气过滤装置6的上表面设置有l形管61。
37.参照图2,控制柜8的侧壁设置有毒气检测装置81,毒气检测装置81用来检测泵站内空气毒气含量,方便控制空气过滤装置6进行过滤过滤。
38.参照图2,下筒体1的内壁表面均设置有防腐蚀板10,防腐蚀板10用来对玻璃钢结构进行有效保护。
39.参照图2,下筒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搅拌装置11,搅拌装置11用来防止淤泥沉淀。
40.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玻璃钢一体化预制泵站的实施原理为:本实用新型实用时,首先上筒体2通过固定环35与下筒体1对接,固定槽36与密封环37用来对下筒体1与上筒体2间的连接部分进行密封,限位插块31插入限位框3内,通过转盘33转动固定螺栓32使固定螺栓32转动进螺纹孔34内,这样保证快速安装与拆卸上筒体2与下筒体1,方便泵站的运输,污水通过进水管4进入泵站,首先通过格栅粉碎装置41粉碎杂质,潜水泵12将污水通过传输水管13传输到水阀15处,然后在通过出水管5排出泵站,控制柜8用来对泵站进行控制,顶盖7用来进入泵站,旋转门72、下爬梯73与上爬梯71方便进入泵站的各处进行检修,毒气检测装置81检测毒气后,控制柜8控制空气过滤装置6运转过滤毒气并排出泵站,进气管62将外部新鲜空气传输进泵站,方便工作人员进入泵站进行检修,防腐蚀板10用来对玻璃钢结构进行有效保护,搅拌装置11用来防止淤泥沉淀。
41.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