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挥发性有机物冷凝脱水监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1-12-15 12:25: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挥发性有机物冷凝脱水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2.挥发性有机物在常温状态下以气体形式存在,按其化学结构的不同,主要可以分为八大类:烷类、芳烃类、烯类、卤代烃类、酯类、醛类、酮类和其他,当在工业生产中,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且需要向外排出,为防止有害气体污染外界环境,需要利用冷凝脱水系统对向外导出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其排出的气体达到排放标准,在进行气体处理完成后,为得知处理后气体浓度是否达标,需要使用到气体检测系统来对处理后的气体浓度进行检测,但是,由于冷凝脱水系统内的温度极低,且经过冷凝处理后的水滴会随着气体一同向外排出,从而导致始终突出至冷凝脱水监测系统内的电化学传感器易沾附大量水滴,且在低温环境下易出现固化现象,不利于电化学传感器的长时间正常使用,影响气体检测仪的检测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挥发性有机物冷凝脱水监测系统,具备对电化学传感器进行保护等优点,解决了传统冷凝脱水系统内所装有的电化学传感器,在低温环境中易出现沾水固化影响使用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的挥发性有机物冷凝脱水监测系统,包括冷凝脱水设备主体、气体检测仪和电动推杆,所述冷凝脱水设备主体的顶部与底部分别设有进气管与出气管,所述冷凝脱水设备主体出气管的内壁右侧设有第二金属筒,所述冷凝脱水设备主体出气管的右侧设有两个螺纹杆,所述气体检测仪位于冷凝脱水设备主体出气管的右侧,所述气体检测仪的顶面安装有信号发射器,所述气体检测仪的内部设有左端通过出气管突出至第二金属筒内的电化学传感器,所述气体检测仪的左侧设有处于电化学传感器外侧的第一金属筒,所述第一金属筒的外侧设有套设于两个螺纹杆外侧之间的固定板,所述电动推杆安装于冷凝脱水设备主体出气管的左侧,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突出至出气管内,且端部设有连接框,所述冷凝脱水设备主体出水管的左侧设有与电动推杆电信号连接的控制器。
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可有效实现对电化学传感器端部的定时防护效果,防止电化学传感器始终处于露出状态,而导致表面沾水固化影响使用的情况出现。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计,所述螺纹杆的外侧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螺母的左侧面与固定板的一侧相接触。
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可实现对气体检测仪的限制效果,防止气体检测仪意外掉落。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计,所述第一金属筒的左侧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电动推杆的表面设有第三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与第三密封圈的相对面分别与冷凝脱水设备主体出气管的两侧紧密贴合。
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可使得冷凝脱水设备主体出气管内的密封性更好,防止部分气体通过出气管的侧面排出的情况出现。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计,所述螺纹杆的外侧沿环形一体成型有右侧与固定板的左侧面相接触的凸起。
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可实现对固定板移动距离的限制效果,防止于螺纹杆的外侧对螺母进行旋钮时,固定板易受压形变的情况出现。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计,所述连接框的内部右侧设置为空腔,所述连接框的右侧边缘沿路径设有一侧与第二金属筒紧密接触的第二密封圈。
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可使得连接框与第二金属筒之间对接更加紧密,防止气体中所含有的水滴渗透至连接框与第二金属筒之间。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计,所述螺母的右侧面与气体检测仪左侧面之间留有空间,所述螺母的外侧刻设有为防滑纹。
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更有利于工作人员对螺母进行抓取施压旋钮。
1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计,所述连接框的内侧设有海绵圈,所述海绵圈的内侧与电化学传感器的表面相接触。
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可实现对电化学传感器6突出至第二金属筒16外侧的部分表面实现擦拭效果,使其电化学传感器6的表面可始终保持相对干燥状态。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9.1、本实用新型,通过电动推杆、连接框、第二密封圈与第二金属筒的位置关系,以及利用控制器对电动推杆进行定时控制的结构设计,可有效实现对处于冷凝脱水设备主体出气管内的电化学传感器的保护效果,从而使得电化学传感器可在规定的时间内露出并进行气体浓度检测,防止电化学传感器始终裸露于低温环境内而导致表面水液固化影响使用的情况出现,从而更有利于气体检测仪进行长期气体浓度高精度检测。
20.2、本实用新型,通过信号发射器的结构设计,使得信号发射器可与远端信号接收器进行电信号连接,更有利于工作人员得知处理后的气体是否达到排放标准,通过第一密封圈和第三密封圈的结构设计,可使得冷凝脱水设备主体出气管内的密封性更好,防止部分气体向侧面漏出。
附图说明
21.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冷凝脱水设备主体出水管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5.图中:1、冷凝脱水设备主体;2、气体检测仪;3、电动推杆;4、控制器;5、信号发射器;6、电化学传感器;7、第一金属筒;8、固定板;9、螺纹杆;10、螺母;11、凸起;12、第一密封圈;13、连接框;14、第二密封圈;15、第三密封圈;16、第二金属筒;17、海绵圈。
具体实施方式
26.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物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物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物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27.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28.请参阅图1

3,本实用新型的挥发性有机物冷凝脱水监测系统,包括冷凝脱水设备主体1、气体检测仪2和电动推杆3,冷凝脱水设备主体1的顶部与底部分别设有进气管与出气管,冷凝脱水设备主体1出气管的内壁右侧设有第二金属筒16,冷凝脱水设备主体1出气管的右侧设有两个螺纹杆9,气体检测仪2位于冷凝脱水设备主体1出气管的右侧,气体检测仪2的顶面安装有信号发射器5,气体检测仪2的内部设有左端通过出气管突出至第二金属筒16内的电化学传感器6,气体检测仪2的左侧设有处于电化学传感器6外侧的第一金属筒7,第一金属筒7的外侧设有套设于两个螺纹杆9外侧之间的固定板8,螺纹杆9的外侧螺纹连接有螺母10,螺母10的右侧面与气体检测仪2左侧面之间留有空间,螺母10的外侧刻设有为防滑纹,螺母10的左侧面与固定板8的一侧相接触,螺纹杆9的外侧沿环形一体成型有右侧与固定板8的左侧面相接触的凸起11,电动推杆3安装于冷凝脱水设备主体1出气管的左侧,电动推杆3的输出端突出至出气管内,且端部设有连接框13,冷凝脱水设备主体1出水管的左侧设有与电动推杆3电信号连接的控制器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可有效实现对电化学传感器6端部的定时防护效果,防止电化学传感器6始终处于露出状态,而导致表面沾水而出现水垢影响使用的情况出现。
29.请参阅图1

3,第一金属筒7的左侧设有第一密封圈12,电动推杆3的表面设有第三密封圈15,第一密封圈12与第三密封圈15的相对面分别与冷凝脱水设备主体1出气管的两侧紧密贴合,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可使得冷凝脱水设备主体1出气管内的密封性更好,防止部分气体通过出气管的侧面排出的情况出现。
30.请参阅图2,连接框13的内部右侧设置为空腔,连接框13的右侧边缘沿路径设有一侧与第二金属筒16紧密接触的第二密封圈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可使得连接框13与第二金属筒16之间对接更加紧密,防止气体中所含有的水滴渗透至连接框13与第二金属筒16之间。
31.请参阅图2,连接框13的内侧设有海绵圈17,所述海绵圈17的内侧与电化学传感器6的表面相接触,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可实现对电化学传感器6突出至第二金属筒16外侧的部分表面实现擦拭效果,使其电化学传感器6的表面可始终保持相对干燥状态。
32.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工作人员可冷凝脱水设备主体1对排放气体进行处理,在处理过程中,通过控制器4可有效的对电动推杆3进行自动控制,使得电动推杆3每五分钟或十
分钟对电动推杆3进行开启,使得电动推杆3的输出端带动连接框13和第二密封圈14与第二金属筒16之间远离,使其电化学传感器6展露出至外界,从而利用露出的电化学传感器6对出气管内流动的气体进行检测,最后利用气体检测仪2和信号发射器5将气体浓度数值传输至终端进行显示记录即可。
3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以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