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可调节气管插管位置的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2-15 11:45: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经口气管插管固定装置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气管插管位置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2.气管插管是指将一特制的气管内导管经声门置入气管的技术称为气管插管,这一技术能为气道通畅、通气供氧、呼吸道吸引和防止误吸等提供最佳条件。
3.紧急气管插管技术已成为心肺复苏及伴有呼吸功能障碍的急危重症患者抢救过程中的重要措施。气管插管术是急救工作中常用的重要抢救技术,是呼吸道管理中应用最广泛、最有效最快捷的手段之一,是医务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技能,对抢救患者生命、降低病死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4.经口气管插管的使用快速而方便,在呼吸、心跳骤停抢救时较常使用,但经口气管插管固定困难,大多数病人意识恢复初期,可因烦躁不安或难以耐受,导致过早拔管撤机。而且经口气管插管在使用中一旦固定好之后就不能再进行移动了,这样不仅会导致经口气管插管长时间压迫病人的某部位而导致病人产生压疮,而且在实际护理过程中由于经口气管插管不能移动,导致对其口腔内的护理难度相对较大、护理效率较低,需要将经口气管插管的固定装置拆卸后才能进行护理,而当经口气管插管的固定装置拆卸后进行护理的时候,为了能够使经口气管插管仍然相对固定,就额外需要增加一名医护人员手持经口气管插管,整个口护过程操作繁琐、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可调节气管插管位置的固定装置,通过倒“u”形结构的基架,相互固定的牙垫和经口气管插管位于基架内、且与顶边贴合,所以使经口气管插管的固定装置相对于口部位置处留有足够的空间便于医护人员操作;通过齿条的作用,从而保证经口气管插管可以随着固定于连接套的牙垫进行来回移动,进而避免使用者产生压疮;通过两侧所设的齿轮的作用,从而可以保证齿条和对应连接的牙垫和经口气管插管能够沿着基架进行移动;通过柔性垫块的作用,不仅能够避免使用者被固定装置划伤,而且柔性垫块间隔设有多个从而可以使基架尽量弯折,从而便于使基架贴合不同脸型的人;通过柔性垫片的作用,不仅能够起到缓冲侧拉条作用力的作用,而且还能改变柔性垫片与侧拉条之间的位置,进而保证柔性垫片与不同病人的面部都能贴合,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适用性;通过柔性垫块的凝胶层和海绵层的结构,进一步减缓基架对使用者面部的压迫,避免产生压疮;通过间隔所设的柔性垫块,使用一段时间后(比如一周左右)可以松开系带、并调节基架的位置,使柔性垫块与之前相邻两块柔性垫块之间的间隔对应于使用者面部的位置接触,进一步避免出现压疮。
6.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7.可调节气管插管位置的固定装置,包括倒“u”形的基架,所述基架内、位于基架的
顶边下方固定连接有用于与牙垫固定的连接套,所述基架的两侧边外侧下部分别固定连接有侧拉条,所述侧拉条远离基架的一端分别设有扣环,所述牙垫面向使用者的一端从基架面向使用者的一侧端面伸出。
8.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连接套固定于齿条的底部,所述齿条的两端分别从基架的两侧边所设的通孔a伸出基架,并且所述齿条的顶部边沿与基架的顶边贴合,所述齿条的齿面位于背向使用者的一侧端面,所述机架的两侧边、背向使用者一侧端面上分别对称转动连接有与齿条匹配的齿轮,所述齿轮转动连接于齿轮槽内,所述齿轮槽与通孔a连通。
9.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连接套的中心设有螺纹孔,所述牙垫的外侧壁表面设有与螺纹孔匹配的螺纹,所述牙垫的外侧壁、对应位于背向使用者的一端向外设有限位挡边,所述限位挡边背向牙垫的一端还同轴心固定连接有用于固定气管插管的连接管。
10.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基架面向使用者的一侧端面设有柔性垫块,所述柔性垫块面向使用者的一侧端面为凹弧面结构。
11.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柔性垫块设有多个、并且沿着基架的延伸方向均匀分布,相邻两个柔性垫块之间设有间隔均相等。
12.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柔性垫块包括相互固定的凝胶层和海绵层,所述凝胶层通过海绵层与基架固定。
13.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侧拉条面向病人的一侧还设有柔性垫片。
14.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柔性垫片面向侧拉条的一侧端面通过卡钩与侧拉条卡接固定,所述卡钩对称设于侧拉条的上下两侧。
15.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柔性垫片为凝胶层。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7.第一、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气管插管位置的固定装置,通过倒“u”形结构的基架,相互固定的牙垫和经口气管插管位于基架内、且与顶边贴合,所以使经口气管插管的固定装置相对于口部位置处留有足够的空间便于医护人员操作。
18.第二、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气管插管位置的固定装置,通过齿条的作用,从而保证经口气管插管可以随着固定于连接套的牙垫进行来回移动,进而避免使用者产生压疮。
19.第三、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气管插管位置的固定装置,通过两侧所设的齿轮的作用,从而可以保证齿条和对应连接的牙垫和经口气管插管能够沿着基架进行移动。
20.第四、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气管插管位置的固定装置,通过柔性垫块的作用,不仅能够避免使用者被固定装置划伤,而且柔性垫块间隔设有多个从而可以使基架尽量弯折,从而便于使基架贴合不同脸型的人。
21.第五、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气管插管位置的固定装置,通过柔性垫片的作用,不仅能够起到缓冲侧拉条作用力的作用,而且还能改变柔性垫片与侧拉条之间的位置,进而保证柔性垫片与不同病人的面部都能贴合,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适用性。
22.第六、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气管插管位置的固定装置,通过柔性垫块的凝胶层和海绵层的结构,进一步减缓基架对使用者面部的压迫,避免产生压疮。
23.第七、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气管插管位置的固定装置,通过间隔所设的柔性垫块,
使用一段时间后(比如一周左右)可以松开系带、并调节基架的位置,使柔性垫块与之前相邻两块柔性垫块之间的间隔对应于使用者面部的位置接触,进一步避免出现压疮。
24.附图说明:
25.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未使用时的主视示意图。
26.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插入牙垫时的主视示意图。
27.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28.具体实施方式:
29.结合图1~图3可知,可调节气管插管位置的固定装置,包括倒“u”形的基架1,所述基架1内、位于基架1的顶边下方固定连接有用于与牙垫14固定的连接套2,所述基架1的两侧边外侧下部分别固定连接有侧拉条4,所述侧拉条4远离基架1的一端分别设有扣环5,所述牙垫14面向使用者的一端从基架1面向使用者的一侧端面伸出;所述连接套2固定于齿条8的底部,所述齿条8的两端分别从基架1的两侧边所设的通孔a伸出基架1,并且所述齿条8的顶部边沿与基架1的顶边贴合,所述齿条8的齿面位于背向使用者的一侧端面,所述机架1的两侧边、背向使用者一侧端面上分别对称转动连接有与齿条8匹配的齿轮9,所述齿轮9转动连接于齿轮槽10内,所述齿轮槽10与通孔a连通;所述连接套2的中心设有螺纹孔3,所述牙垫14的外侧壁表面设有与螺纹孔3匹配的螺纹,所述牙垫14的外侧壁、对应位于背向使用者的一端向外设有限位挡边15,所述限位挡边15背向牙垫14的一端还同轴心固定连接有用于固定气管插管的连接管18;所述基架1面向使用者的一侧端面设有柔性垫块6,所述柔性垫块6面向使用者的一侧端面为凹弧面结构;所述柔性垫块6设有多个、并且沿着基架1的延伸方向均匀分布,相邻两个柔性垫块6之间设有间隔11均相等;所述柔性垫块6包括相互固定的凝胶层12和海绵层13,所述凝胶层12通过海绵层13与基架1固定;所述侧拉条4面向病人的一侧还设有柔性垫片7;所述柔性垫片7面向侧拉条4的一侧端面通过卡钩17与侧拉条4卡接固定,所述卡钩17对称设于侧拉条4的上下两侧;所述柔性垫片7为凝胶层。
30.本实用新型需要使用的时候,预先将系带分别与扣环5连接,将柔性垫片7通过卡钩17固定连接于侧拉条4面向病人的一侧;然后待病人的经口气管插管完成插管后,通过胶布将位于口部的经口气管插管与固定于连接套2的螺纹孔4内的牙垫14所对应的连接管18一侧,然后通过系带将基架1与使用者的面部固定,使基架1的顶边位于使用者的上嘴唇与鼻子之间的区域,两侧边位于使用者的嘴部两侧区域,通过调整柔性垫片7相对于侧拉条4的位置,是柔性垫片7位于使用者的两侧脸部;最后通过同时拨动齿轮9,使得齿条能够带动固定于连接套的牙垫14和经口气管插管在使用者的口中左右移动,使经口气管插管位于口部合适的位置,并且也可每间隔一段时间通过拨动齿轮9而移动一下经口气管插管和牙垫14的位置、以防长时间同一位置的经口气管插管或牙垫14造成压疮。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