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容器的制作方法

2021-12-15 07:4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容器。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的壶盖,一般包括手提式可分离壶盖和通过转轴组件翻转的壶盖。其中,手提式可分离壶盖需要在完全从壶身上取下后,才能向壶身中注水。而通过转轴组件翻转的壶盖一般通过手柄上的按键进行解锁后翻转,该结构壶盖的零部件众多且比较分散,且转轴组件以及其与按键的联动的结构设计复杂,此外,根据壶盖整体结构的不同,需要将各零部件分布在壶盖和手柄上,整体方案设计复杂,且各零部件之间的配合精度要求较高,在组装过程中易发生难装、漏装、错装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器盖,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手提式可分离壶盖需要完全取下后注水,以及通过转轴组件翻转的壶盖的结构设计复杂、不易组装的问题。
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容器,其包括壶身和盖体,所述壶身的上方设置有壶口,其中,所述盖体上设置有可伸缩的卡接机构,所述卡接机构包括卡接部,所述壶身的内壁上设置有卡接槽,所述盖体被设置成能够通过所述卡接部与所述卡接槽的配合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壶口,且能够在所述壶口的关闭位置和所述壶口的打开位置之间转动。
5.该容器的盖体可以在翻转后直立于壶口处,从而可以在不取下盖体的情况下实现向壶内注水,方便了操作,也方便了对壶盖的管理。此外,通过卡接机构的伸缩功能,也使盖体具有可拆卸的功能,从而可以在盖体拆卸后便于对盖体独立清理。
6.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卡接机构在所述盖体上对称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卡接机构的转动中心与所述盖体的一条直径所在的直线重合;所述卡接槽在所述壶身的内壁上对称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卡接槽分别与两个所述卡接机构的卡接部配合。从而可以使盖体在壶口的中心位置处转动,便于盖体翻转,同时也便于盖体在翻转后能够保持直立状态,有利于在盖体打开后向壶内注水。
7.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卡接机构包括滑舌,所述滑舌的端部形成为所述卡接部,所述滑舌的端部设置有弧形面;和/或
8.所述卡接槽的内壁上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在所述壶口轴向上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导向面和限位面。
9.其中,通过弧形面能够使卡接机构获得朝向盖体中心的挤压力,从而使滑舌向盖体内部收缩,以便于盖体的拆装。此外,凸起上的限位面可以将卡接部阻挡在卡接槽中,防止卡接部从卡接槽中自动分离。凸起的导向面可以便于卡接板卡入至卡接槽中。
10.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卡接机构还包括弹性件、滑块和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固定设置于所述滑块的上方,所述滑舌固定设置于所述滑块的一侧,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滑块上背离所述滑舌的一侧固定相抵,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盖体固定相抵。从而
可以实现卡接机构的伸缩功能,进而实现对盖体的拆装。
11.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卡接机构还包括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的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盖体,所述限位结构的另一端阻挡在所述限位板的上方。限位结构可以阻挡在限位板的侧方和上方,从而可以防止限位板滑动,保证限位板随滑块移动的稳定性。
12.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卡接机构还包括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固定设置于所述盖体,所述滑块在所述盖体的径向上与所述导向槽滑动相连。该导向槽可以为滑块的滑动提供导向,保证滑块滑动的稳定。
13.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壶身的壶口处设置有固定圈,所述卡接槽位于所述固定圈的内壁。通过在固定圈上设计卡接槽,可以无需改变壶身的结构,使壶身能够按照现有的标准生产,简化了工艺,节约了工艺改进成本,同时,固定圈可以为独立的部件,固定圈可以根据壶身的规格尺寸进行相应的设计,从而通过盖体与固定圈的配合,能够满足各种不同规格的壶身,实现通用性。
14.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还包括配重块,所述配重块固定设置于所述盖体,且所述配重块位于所述盖体的转动中心的一侧。从而可以在盖体解锁后,通过配重块重力的作用实现盖体的自动翻转。
15.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固定圈的内壁的底部设置有限位筋,所述限位筋与所述配重块分别位于所述盖体的转动中心的两侧,所述盖体上远离所述配重块一侧的底部与所述限位筋抵接。其中,盖体上远离配重块的一侧可以抵接在该限位筋上,避免盖体过度翻转。
16.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盖体包括上盖、下盖和密封圈,所述下盖固定嵌设于所述密封圈内,所述上盖固定扣合于所述密封圈上,所述卡接机构设置于所述下盖和所述上盖之间。
17.由此,上盖、下盖和密封圈之间形成一种容纳空间,以使卡接机构、锁附机构等零部件集成在该容纳空间中,使与盖体1配合的各部件模块化,方便了零部件的布置和组装,同时可以通过上盖、下盖及密封圈对内部零部件进行保护,保证了零部件的正常工作。
18.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技术。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盖体与固定圈配合的状态图;
20.图2为图1的爆炸图;
21.图3为固定圈的结构示意图(一);
22.图4为固定圈的结构示意图(二);
23.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盖体与固定圈配合的剖视图;
24.图6为滑块、限位板和滑舌配合的结构示意图(一);
25.图7为滑块、限位板和滑舌配合的结构示意图(二);
26.图8为图3中在b处的放大图;
27.图9为图1中在a处的放大图;
28.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29.图11为盖体在翻转至直立状态下的示意图;
30.图12为盖体在与壶口分离后的示意图。
31.附图标记:
[0032]1‑
盖体;
[0033]
11

上盖;
[0034]
12

下盖;
[0035]
13

密封圈;
[0036]2‑
固定圈;
[0037]
21

卡接槽;
[0038]
211

凸起;
[0039]
2111

导向面;
[0040]
2112

限位面;
[0041]
22

限位筋;
[0042]
23

导向筋;
[0043]3‑
卡接机构;
[0044]
31

滑舌;
[0045]
311

卡接部;
[0046]
312

弧形面;
[0047]
32

滑块;
[0048]
321

导向柱;
[0049]
33

限位板;
[0050]
34

弹性件;
[0051]
35

限位结构;
[0052]
351

卡钩;
[0053]
36

导向槽;
[0054]4‑
配重块;
[0055]5‑
锁附机构;
[0056]
51

按钮;
[0057]
52

锁舌;
[0058]6‑
装饰圈;
[0059]7‑
壶身;
[0060]
71

壶口。
[0061]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
具体实施方式
[0062]
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63]
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除非另有规定或说明,术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连接”、“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64]
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本技术实施例所描述的“上”、“下”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此外,在上下文中,还需要理解的是,当提到一个元件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时,其不仅能够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
[0065]
如图1至图1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容器,该容器可以为电水壶、养生壶等壶具,本实施例中,该容器优选为电水壶。
[0066]
对于现有的具有手提式可分离壶盖的壶具而言,壶盖上具有用于抓取的手柄、提手、指环等结构,需要向壶内注水时,可以通过抓取手柄、提手、指环等结构将壶盖提起,以与壶身分离,从而可以通过壶身上的壶口向壶内注水。在注水操作完毕后,再将壶盖扣合于壶口处。因此,对于此种手提式可分离壶盖而言,需要在注水前将壶盖完全移开,将壶盖放置在壶身周围的位置处,当壶身周围的环境较脏乱而不宜放置壶盖时,仅能手持壶盖,给使用者造成较大的不便。
[0067]
而对于通过转轴组件翻转的壶盖,需要在手柄上设计按键,该按键可以控制壶盖解锁,并能够控制壶盖通过转轴组件翻转打开。但是,这种结构的壶盖中的零部件众多且分散于壶盖和手柄中,造成各零部件的布局繁杂,且各零部件间的配合精度要求较高,易因个别零部件的精度误差导致壶盖难以完成组装,或者因零部件较多、形状相近而导致漏装、错装。
[0068]
为此,本实施例中,该容器包括壶身7和盖体1,壶身7的上方设置有壶口71,其中,盖体1上设置有可伸缩的卡接机构3,卡接机构3包括卡接部311,壶身7的内壁上设置有卡接槽21,盖体1被设置成能够通过卡接部311与卡接槽21的配合可拆卸地设置于壶口71,且能够在壶口71的关闭位置和壶口71的打开位置之间转动。
[0069]
当需要向壶内注水时,可以使盖体1以卡接部311为中心转动,盖体1的转动中心所在直线可以将壶口71分为两个区域,盖体1上位于转动中心一侧的部分可以向壶口71内部翻转,而盖体1上位于转动中心另一侧的部分则向壶口71外部翻转,当盖体1翻转至呈直立状态时,如图11所示,盖体1的中心线与壶口71的中心线垂直,盖体1的一部分处于壶口71内,而盖体1的另一部分处于壶口71外,此时,通过卡接机构3的卡接部311与卡接槽21的配合可以使盖体1保持直立状态,并将壶口71分隔为上述两个区域,从而可以从盖体1两侧壶口71的任一区域向壶内注水,而无需将壶盖取下,从而方便了操作,也方便了对壶盖的管理。
[0070]
此外,如图11和图12所示,如果壶盖经长期使用后需要清理时,可以在使盖体1翻转呈直立状态后,通过适当的外力将盖体1向远离壶口71的方向提起,而在提起过程中,卡接机构3的卡接部311会受到卡接槽21的挤压力,该挤压力能够提供卡接机构3一种朝向盖
体1中心的分力,使卡接机构3向盖体1的中心收缩,以使卡接部311与卡接槽21分离。而随着对盖体1的进一步向远离壶口71的方向提起,当卡接部311与壶口71分离时,卡接部311不再受到壶口71的约束,卡接机构3能够自动伸展,从而完成了对盖体1从壶身7上的拆卸,以便于对盖体1进行独立清理。
[0071]
而在需要将分离的盖体1重新安装至壶身7上时,可以使卡接部311与卡接槽21在壶口71的轴向上位置对正,通过适当的外力下压盖体1,以使卡接部311卡入至卡接槽21中。具体地,在下压盖体1的过程中,卡接部311可以受到壶口71上端边缘的阻挡而向盖体1的中心收缩,并随着盖体1的进一步下行,当卡接部311与卡接槽21在壶口71的径向上位置对正时,卡接部311失去壶口71侧壁的约束,卡接机构3能够自动伸展,使卡接部311卡入至卡接槽21中,从而实现盖体1与壶身7的装配,然后可以通过翻转盖体1以实现对壶口71的盖合,如图10所示。
[0072]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如图1至图5所示,壶身7的壶口71处设置有固定圈2,卡接槽21位于固定圈2的内壁。通过在固定圈2上设计卡接槽21,可以无需改变壶身7的结构,使壶身7能够按照现有的标准生产,简化了工艺,节约了工艺改进成本,同时,固定圈2可以为独立的部件,固定圈2可以根据壶身7的规格尺寸进行相应的设计,从而通过盖体1与固定圈2的配合,能够满足各种不同规格的壶身7,实现通用性。
[0073]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5所示,盖体1上可以设置有用于将盖体1和固定圈2锁合的锁附机构5,该锁附机构5可以具体包括按钮51和锁舌52,通过按压按钮51能够控制锁舌52的伸出或缩回,以通过锁舌52实现对盖体1和固定圈2的锁附或解锁。
[0074]
为了在盖体1解锁后,能够实现盖体1的自动翻转,该容器还包括配重块4,该配重块4固定设置于盖体1,且配重块4位于盖体1的转动中心的一侧。
[0075]
可以理解的是,盖体1的转动中心可以将壶口71划分为两个区域,当盖体1翻转时,盖体1上位于转动中心一侧的部分可以向壶内翻转,盖体1上位于转动中心另一侧的部分可以向壶外翻转,而将配重块4设置于盖体1上位于转动中心一侧的部分,可以使盖体1上位于转动中心一侧且具有配重块4的部分的重量大于盖体1上位于转动中心另一侧且无配重块4的部分的重量,由此,在盖体1与壶身7解锁后,盖体1上具有配重块4的部分受重力作用自动向壶内翻转,并能够使盖体1保持稳定的直立的状态,方便了盖体1的打开操作。
[0076]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卡接机构3在盖体1上对称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卡接机构3的转动中心与盖体1的一条直径所在的直线重合,卡接槽21在壶身7的内壁上对称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卡接槽21分别与两个卡接机构3的卡接部311配合。
[0077]
本实施例中,盖体1的截面形状为圆形,壶口71的截面形状为圆环形。当卡接部311在卡接槽21中转动时,卡接机构3的转动中心即为卡接部311的转动中心,两个卡接机构3的卡接部311分别位于盖体1直径两端的位置处,从而可以使盖体1在壶口71的中心位置处转动,从而便于盖体1翻转,同时也便于盖体1在翻转后能够保持直立状态,有利于在盖体1打开后向壶内注水。
[0078]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如图6和图7所示,卡接机构3包括滑舌31,滑舌31的端部形成为卡接部311,滑舌31的端部设置有弧形面312。该滑舌31可以凸出于盖体1的侧壁,以便于在盖体1嵌入至壶口71或固定圈2后,卡接部311能够卡入至卡接槽21中。其中,通过在滑舌31的端部设置弧形面312,可以在通过外力取下或安装盖体1过程中,且在弧形面312
与卡接槽21的边缘或者与壶口71或固定圈2的上端边缘相互挤压时,通过弧形面312能够使卡接机构3获得朝向盖体1中心的挤压力,从而使滑舌31向盖体1内部收缩,以便于盖体1的拆装。
[0079]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如图8所示,卡接槽21的内壁上设置有凸起211,凸起211在固定圈2轴向上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导向面2111和限位面2112。
[0080]
当卡接部311与卡接槽21配合时,凸起211上的限位面2112可以将卡接部311阻挡在卡接槽21中,防止卡接部311从卡接槽21中自动分离。而下需要将盖体1安装至固定圈2中时,可以通过适当的外力将卡接部311沿凸起211上的导向面2111压入至卡接槽21中,并通过凸起211上的限位面2112保证卡接部311稳定地卡接至卡接槽21中,从而方便了卡接部311与卡接槽21的装配。
[0081]
进一步地,如图8所示,卡接槽21的外壁上可以设置有导向筋23,该导向筋23向固定圈2的顶部延伸,从而便于将卡接部311沿导向筋23安装至卡接槽21中。
[0082]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如图1、图2,图4、图6和图7所示,卡接机构3还包括弹性件34、滑块32和限位板33,限位板33固定设置于滑块32的上方,滑舌31固定设置于滑块32的一侧,弹性件34的一端与滑块32上背离滑舌31的一侧固定相抵,弹性件34的另一端与盖体1固定相抵。
[0083]
该滑块32可以在盖体1中沿盖体1的径向滑动,当滑舌31受到固定圈2或卡接槽21的挤压力时,滑舌31可以带动滑块32整体向盖体1的中心滑动,使弹性件34压缩。而当滑舌31与固定圈2分离或滑舌31与卡接槽21位置对齐时,弹性件34恢复自身的变形,使滑块32自动向远离盖体1中心的方向滑动,从而实现了卡接机构3的伸缩功能。
[0084]
其中,弹性件34可以为弹簧。为了便于加工制造,滑块32、限位板33和滑舌31可以为一体成型。此外,如图6和7所示,滑块32中可以设置有导向柱321,弹簧可以套设在该导向柱321上,从而可以防止弹簧在伸缩过程中发生扭动。
[0085]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如图1和图9所示,卡接机构3还包括限位结构35,限位结构35的一端固定设置于盖体1,限位结构35的另一端阻挡在限位板33的上方。
[0086]
其中,限位结构35可以阻挡在限位板33的侧方和上方,从而可以防止限位板33滑动,保证限位板33随滑块32移动的稳定性。具体地,限位结构35上远离盖体1的一端设置有卡钩351,限位结构35通过该卡钩351阻挡在限位板33的上方,以防止限位板33跳动。其中,为了避免限位结构35与限位板33之间产生摩擦阻力,卡钩351与限位板33之间可以保持有间隙。
[0087]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如图1和图9所示,卡接机构3还包括导向槽36,导向槽36固定设置于盖体1,滑块32在盖体1的径向上与导向槽36滑动相连。该导向槽36可以为滑块32的滑动提供导向,保证滑块32滑动的稳定。
[0088]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如图4所示,固定圈2的内壁的底部设置有限位筋22,限位筋22与配重块4分别位于盖体1的转动中心的两侧,盖体1上远离配重块4一侧的底部与限位筋22抵接。
[0089]
可以理解的是,该限位筋22向固定圈2的内部凸出,当盖体1扣合于壶口71时,盖体1上远离配重块4的一侧可以抵接在该限位筋22上,避免盖体1过度翻转。
[0090]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如图2所示,盖体1可以具体包括上盖11、下盖12和密封
圈13,下盖12固定嵌设于密封圈13内,上盖11固定扣合于密封圈13上,卡接机构3设置于下盖12和上盖11之间。
[0091]
由此,上盖11、下盖12和密封圈13之间形成一种容纳空间,以使卡接机构3、锁附机构5等零部件集成在该容纳空间中,使与盖体1配合的各部件模块化,方便了零部件的布置和组装,同时可以通过上盖11、下盖12及密封圈13对内部零部件进行保护,保证了零部件的正常工作。
[0092]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如图2所示,该容器还包括装饰圈6,该装饰圈6中可以设置有环形槽,固定圈2可以容纳于环形槽中。
[0093]
该固定圈2可以固定安装于壶身7的壶口71处,装饰圈6可以将固定圈2和盖体1包覆在环形槽中,从而可以避免固定圈2和盖体1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受到损伤,同时可以提升该容器外观的美感。
[0094]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