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口腔科用扩张支撑器的制作方法

2021-12-15 07:4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器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口腔科用扩张支撑器。


背景技术:

2.在口腔科进行治疗的或者,为了方便医生确认病情需要将患者的口腔撑开,方便医生进行检查以及后期的治疗,目前在对患者的口腔进行支撑时通常是使用开口器或内支撑对患者进行支撑,但是使用开口器时用手将开口器进行固定,不方便医生操作,在使用内开口器时针对患者的口腔进行调节时比较麻烦,使用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口腔科用扩张支撑器,方便对患者的口腔进行支撑,并且方便调节,使用方便,有效的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问题。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口腔科用扩张支撑器,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上下两端分别铰接有支撑板,所述安装板的左端转动连接有可单向转动的配合杆,所述配合杆的表面左侧同轴心安装有可左右移动的内限位环,当所述内限位环向右侧移动时可构成所述配合杆单向转动的结构,所述内限位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上下两端分别铰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分别相对应的所述支撑板铰接,当所述内限位环向右侧移动时可构成所述两个所述支撑板同步向外侧张开的结构;所述安装板的表面安装有可控制两个所述支撑板复位的控制结构。
6.优选的,所述配合杆的表面开设有螺旋形的推动槽,所述内限位环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配合销轴,所述配合销轴的另一端与所述推动槽的左侧啮合,所述配合杆的表面右侧转动连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相对应的上下两侧分别与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配合杆的表面套有推动弹簧,所述推动弹簧位于所述内限位环的右侧,所述推动弹簧的右端与所述安装架相接触。
7.优选的,所述控制结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配合杆右端的棘齿轮,所述棘齿轮的前侧啮合有棘齿块,所述棘齿块与所述安装板表面滑动连接,所述棘齿块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前端与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前侧安装有可控制所述棘齿块向前侧移动的控制板。
8.优选的,所述棘齿块的前端下侧铰接有连动杆,所述连动杆的表面中部开设有键形槽,所述键形槽的中部滑动连接有配合轴,所述配合轴与所述安装板转动连接,所述连动杆的下端铰接有铰接杆,所述铰接杆表面与所述安装板表面滑动连接,所述铰接杆的前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控制板,所述控制板的前侧表面向上侧弯折。
9.优选的,两个所述支撑板的后端分别固定连接有防护板,两个所述防护板的内端
表面相互贴合。
10.优选的,上侧的所述支撑板上侧表面和下侧的所述支撑板的下侧表面分别开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橡胶垫。
11.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操作简单方便,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2.在使用时将本装置放置在患者口腔的上下两排后侧的后槽牙之间,通过两个支撑板支撑住后槽牙,进而便可以支撑患者的口腔防止患者的口腔闭合,使用者在扩张患者的口腔时可以向右侧移动内限位环,并通过两个支撑杆将两个支撑板向外侧撑开,然后便可以将患者的口腔撑开,患者口腔撑开的大小跟内限位环向右侧移动的距离相对应,使用者可以通过移动内限位环控制患者口腔支撑的大小,方便使用者使用,在不需要支撑口腔时通过操作控制结构便可以使两个支撑板复位,使两个支撑板不再支撑口腔,本装置便可以取出清洗消毒方便再次利用,操作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口腔科用扩张支撑器的整体结构第一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口腔科用扩张支撑器的整体结构第二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口腔科用扩张支撑器的支撑板安装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口腔科用扩张支撑器的支撑杆安装结构示意图。
17.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口腔科用扩张支撑器的内限位环安装结构示意图。
18.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口腔科用扩张支撑器的棘齿轮与棘齿块啮合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

支撑板、3

防护板、4

安装板、5

配合杆、6

移动块、7

推动板、8

支撑杆、9

推动弹簧、10

安装架、11

内限位环、12

推动槽、13

配合销轴、14

棘齿轮、15

棘齿块、16

复位弹簧、17

连动杆、18

铰接杆、19

连接杆、20

控制板。
具体实施方式
20.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21.如图1

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口腔科用扩张支撑器,包括安装板4,所述安装板4的上下两端分别铰接有支撑板1,所述安装板4的左端转动连接有可单向转动的配合杆5,所述配合杆5的表面左侧同轴心安装有可左右移动的内限位环11,当所述内限位环11向右侧移动时可构成所述配合杆5单向转动的结构,所述内限位环1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移动块6,所述移动块6的上下两端分别铰接有支撑杆8,所述支撑杆8的另一端分别相对应的所述支撑板1铰接,当所述内限位环11向右侧移动时可构成所述两个所述支撑板1同步向外侧张开的结构;所述安装板4的表面安装有可控制两个所述支撑板1复位的控制结构。
22.在使用时将本装置放置在患者口腔的上下两排后侧的后槽牙之间,通过两个支撑板1支撑住后槽牙,进而便可以支撑患者的口腔防止患者的口腔闭合,移动块6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推动板7,使用者在扩张患者的口腔时可以通过将推动板7向右侧推动便可以同步向右侧移动内限位环11,并通过两个支撑杆8将两个支撑板1向外侧撑开,然后便可以将患者的口腔撑开,并且在内限位环11向右侧移动时配合杆5会单向转动,使内限位环11
无法在患者口腔的压迫下向反方向移动,进而便可以对患者的口腔进行支撑,患者口腔撑开的大小跟内限位环11向右侧移动的距离相对应,使用者可以通过移动内限位环11控制患者口腔支撑的大小,方便使用者使用,在不需要支撑口腔时通过操作控制结构便可以使两个支撑板1复位,使两个支撑板1不在支撑口腔,本装置便可以取出清洗消毒方便再次利用,操作简单方便。
23.所述配合杆5的表面开设有螺旋形的推动槽12,所述内限位环1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配合销轴13,所述配合销轴13的另一端与所述推动槽12的左侧啮合,所述配合杆5的表面右侧转动连接有安装架10,所述安装架10相对应的上下两侧分别与所述安装板4固定连接,所述配合杆5的表面套有推动弹簧9,所述推动弹簧9位于所述内限位环11的右侧,所述推动弹簧9的右端与所述安装架10相接触;
24.所述控制结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配合杆5右端的棘齿轮14,所述棘齿轮14的前侧啮合有棘齿块15,所述棘齿块15与所述安装板4表面滑动连接,所述棘齿块15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16,所述复位弹簧16的前端与所述安装板4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1的前侧安装有可控制所述棘齿块15向前侧移动的控制板20。
25.推动弹簧9用于推动内限位环11复位,配合销轴13与推动槽12啮合用于驱动配合杆5转动,在内限位环11向右侧移动时通过配合销轴13推动螺旋形的推动槽12便可以带动配合杆5进行转动;并且在内限位环11向右侧移动时可以通过移动块6与安装架10配合对推动弹簧9进行挤压,安装架10用于加强配合杆5安装时的稳定性,并且用于与推动弹簧9接触;在配合杆5转动时通过棘齿轮14与棘齿块15的啮合下便会使配合杆5只能单向转动,而无法反向移动,当需要取出本装置时可以控制棘齿块15与棘齿轮14脱离啮合,配合杆5便可以反转,进而内限位环11在推动弹簧9的推动下便可以向左侧移动复位,并在支撑杆8的连动作用下带动两个支撑板1复位,当棘齿块15不在受力时,便可以在复位弹簧16的推动下与棘齿块15重新啮合对配合杆5进行限制。
26.所述棘齿块15的前端下侧铰接有连动杆17,所述连动杆17的表面中部开设有键形槽,所述键形槽的中部滑动连接有配合轴,所述配合轴与所述安装板4转动连接,所述连动杆17的下端铰接有铰接杆18,所述铰接杆18表面与所述安装板4表面滑动连接,所述铰接杆18的前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9,所述连接杆19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控制板20,所述控制板20的前侧表面向上侧弯折。
27.控制板20用于控制棘齿块15与棘齿轮14脱离啮合,控制板20的前侧向上侧弯折,方便使用者按动,在控制板20向后侧移动时可以通过连接杆19的连接下带动铰接杆18向后侧移动,当铰接杆18向后侧移动时会带动连动杆17的下端向后侧摆动,由于连动杆17的中部与配合轴滑动配合,进而在配合轴的支撑下便可以使连动杆17的上端向前侧摆动,进而便可以带动棘齿块15向前侧移动脱离棘齿轮14的啮合,松开对控制板20的控制时,棘齿块15在复位弹簧16的推动下便可以重新与棘齿轮14啮合。
28.两个所述支撑板1的后端分别固定连接有防护板3,两个所述防护板3的内端表面相互贴合。
29.两个防护板3相互贴合用于防护口腔内壁,防止两个支撑板1在张开和闭合时会伤害到患者的口腔。
30.上侧的所述支撑板1上侧表面和下侧的所述支撑板1的下侧表面分别开设有弧形
槽,所述弧形槽的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橡胶垫。
31.弧形槽用于与患者的后槽牙进行接触对患者的后槽牙进行限位,橡胶垫用于在患者咬支撑板1时对患者的后槽牙进行防护,并且加强本装置使用时的舒适性。
32.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代替,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