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车用装置的液体冷却配管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1-12-15 07:35: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用装置的液体冷却配管结构。


背景技术:

2.在现有技术中,作为液体冷却对象的车用装置(例如动力控制单元(power control unit,pcu)中的逆变器、驱动电池)或是冷却回路中的各组件(例如电动水泵,电磁阀)等构件,有许多会被连接至信号线和电源线。因此,在这些液体冷却对象的装置或是冷却回路的各组件中,需要将信号线和电源线与冷却配管分开地连接和布线。然而,如此一来,在车身装配的现场,若将冷却配管的连接和电线配线的连接以不同的构件在不同的工序中相连,则会增加了其中的组件数量,并增加了装配的作业时间。并且,由于冷却配管和信号线通常设置得很近,而为了作业空间和防水性的需求,连接部可能会因此大型化。并且,在需要防止电磁噪声的情况下,也会具有单独连接接地线的需求。
3.[现有技术文献]
[0004]
[专利文献]
[0005]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2114477号


技术实现要素:

[0006]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用装置的液体冷却配管结构,能够提高布局的自由度并减少零件数量。
[0007]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用装置的液体冷却配管结构。车用装置的液体冷却配管结构设置于冷却回路上,冷却回路包括具有第一连接结构的冷却组件。车用装置的液体冷却配管结构包括:配管主体部以及第二连接结构。配管主体部为多层结构,且在多层结构中,具有设有导体的导电层。第二连接结构与冷却组件的第一连接结构相连接,且第二连接结构包括:端部以及第一连接部。所述端部与所述配管主体部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相连接,且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与所述导电层电性连接的导电部以及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通过与另外的连接器连接而能够使所述导电部与另外的连接器电性连接。
[0008]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配管主体部具有分支部,所述导电层的导体在所述分支部中往所述配管主体部的外部分支。
[0009]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从所述分支部分支的导体接地至车身。
[001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部在垂直方向上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上方。
[0011]
基于上述,在本实用新型的车用装置的液体冷却配管结构中,通过第二连接结构的配置,第一连接结构、第二连接结构以及配管主体部的中空部分能够形成供冷却液体流动的流动空间,而可用以建立液体冷却回路,并且,在第二连接结构中,通过配管主体部的导电层与第一连接部及其导电部以及第二连接部的配置,可以使得第二连接结构中能够建
立起导电回路,如此,可将用以建立冷却回路的零组件与用以建立起导电回路的零组件同时整合在第二连接结构中,进而能够提高布局的自由度并减少零件数量,也可减少装配的作业时间。并且,由于用以建立冷却回路的零组件与用以建立起导电回路的零组件同时被整合在同一元件中,因此,可有助于小型化。此外,通过使配管主体部的导电层的导体接地,还可以抑制由于带电的冷却液体引起的电磁辐射,而可防止电磁噪声。
[0012]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13]
图1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车用装置的液体冷却配管结构的示意图;
[0014]
图2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配管主体部的横截面示意图;
[0015]
图3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分支部接地时的示意图;
[0016]
图4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车用装置的液体冷却配管结构的示意图。
[0017]
附图标记说明:
[0018]
10:冷却组件;
[0019]
11:第一连接结构;
[0020]
100、100a:液体冷却配管结构;
[0021]
110:配管主体部;
[0022]
111:树脂材料层;
[0023]
111a:聚丙烯基材料层;
[0024]
111b:聚酰胺基材料层;
[0025]
111c:氟基材料层;
[0026]
112:导电层;
[0027]
113:分支部
[0028]
120:第二连接结构;
[0029]
121:端部;
[0030]
122、122a:第一连接部;
[0031]
122a:导电部;
[0032]
122b、122ba:第二连接部
[0033]
cr:导体;
[0034]
cn:连接器;
[0035]
or:o形环
[0036]
s:流动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0037]
图1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车用装置的液体冷却配管结构100的示意图。图2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配管主体部110的横截面示意图。图3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分支部113接地时的示意图。以下将以图1至图3说明车用装置的液体冷却配管结构100的具体结构。
[0038]
请参考图1,在本实施例中,车用装置的液体冷却配管结构100设置于冷却回路上,冷却回路配置有具有第一连接结构11的冷却组件10。在本实施例中,冷却组件10例如为电动水泵,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冷却组件10也可以是散热器。举例而言,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结构11可与冷却组件10一体形成,也可为各自独立的零组件,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
[0039]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车用装置的液体冷却配管结构100包括配管主体部110以及第二连接结构120。具体而言,配管主体部110为中空的多层结构。举例而言,配管主体部110的多层结构还包括多层树脂材料层111,如图2所示,多层树脂材料层111从外至内依序可使用具有耐药品性的聚丙烯基(pp)材料层111a,能够保持结构强度的聚酰胺基(pa)材料层111b和具疏水性而可用以阻挡燃油的氟基材料层111c。并且,在多层结构中,具有设有导体cr的导电层112,举例而言,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导电层112可设于氟基材料层111c与聚酰胺基(pa)材料层111b之间。
[0040]
并且,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结构11与第二连接结构120皆为中空结构,且第二连接结构120可用于与冷却组件10的第一连接结构11相连接。详细而言,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结构120包括端部121以及第一连接部122,其中第一连接部122用于与第一连接结构11相连接,另一方面,第二连接结构120的端部121用于与配管主体部110的一端相连接。详细而言,第二连接结构120的端部121可被压入于配管主体部110的末端,而可与配管主体部110的一端的内壁抵接。另一方面,第一连接结构11的外部则是与第一连接部122的内部抵接,并且,第一连接部122的内部和第一连接结构11的外部可通过o形环进行密封。此外,第一连接部122和第一连接结构11还可以通过简单的操作(如,利用快速接头)进行装卸。如此,通过第二连接结构120的配置,冷却组件10的第一连接结构11可以与配管主体部110形成结构上的连接,并且,第一连接结构11、第二连接结构120以及配管主体部110的中空部分即可形成供冷却液体流动的流动空间s,而可用以建立液体冷却回路。
[0041]
另一方面,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122包括了与配管主体部110的导电层112电性连接的导电部122a以及第二连接部122b,第二连接部122b通过与另外的连接器cn连接而能够使第一连接部122的导电部122a与另外的连接器cn电性连接。举例而言,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在配管主体部110的一端,导电层112的导体cr可以从导电层112伸出,而可作为引脚使用,并可与第二连接部122b的导电部122a结合。在本实施例中,导电部122a可以与配管主体部110的导电层112一体成型并被夹紧以固定,同时可以进行导电,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导电部122a也可以是其他的零组件。由此,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配管主体部110的端面和第二连接部122b的表面可以形成导电表面,并通过突出的导电部122a来建立导电回路。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导电部122a为销状,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导电部122a分也可以不必是销形的,并且可以具有任何形状,只要导电部122a可以在第二连接部122b处接触配对的连接器cn即可。
[0042]
举例而言,在本实施例中,作为冷却组件10的电动水泵需要从单独的电源获得电源以进行操作,因此,与第二连接部122b连接的另一连接器cn可以是电动水泵的电源线。或者是,在另一实施例中,当冷却回路上的散热器具有内置水温传感器时,需要一条信号线将水温传感器检测到的信号数据传输到单独的引擎控制单元(engine control unit,ecu),
因此,与第二连接部122b连接的另一连接器cn也可以是与引擎控制单元连接的信号线。或者是,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部122b所连接的另一连接器cn也可以是与继电器/保险丝盒,电动机控制单元,电池控制单元,空调控制单元或发动机控制单元等组件连接的连接器cn,而可用以实现车用装置的不同功能。
[0043]
此外,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配管主体部110具有分支部113,导电层112的导体cr在分支部113中往配管主体部110的外部分支。如此,可以依据实际需求,在所需位置使导体cr自配管主体部110延伸出来,从而增加布局的自由度。进一步而言,在本实施例中,从分支部113分支的导体cr可接地至车身。此外,如图2与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导体cr的形状为圆柱状,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导体cr的形状亦可为片状,网状或斑点状,只要能够与第一连接部122的导电部122a连接或是可通过分支部113而接地至车身即可。如此,通过使配管主体部110的导电层112的导体cr接地,可以抑制由于带电的冷却液体引起的电磁辐射,而可防止电磁噪声。
[0044]
图4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变形例的车用装置的液体冷却配管结构100a的示意图。请参考图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122a具有与前述的第一连接部122类似的结构,其主要差别在于,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122a的第二连接部122ba在垂直方向上设置在第一连接部122a的上方。如此,可以防止由于凝结水向下滴落而使第二连接部122ba暴露在水之中,进而导致漏电的风险。
[0045]
综上所述,在本实用新型的车用装置的液体冷却配管结构中,通过第二连接结构的配置,第一连接结构、第二连接结构以及配管主体部的中空部分能够形成供冷却液体流动的流动空间,而可用以建立液体冷却回路,并且,在第二连接结构中,通过配管主体部的导电层与第一连接部及其导电部以及第二连接部的配置,可以使得第二连接结构中能够建立起导电回路,如此,将可将用以建立冷却回路的零组件与用以建立起导电回路的零组件同时整合在第二连接结构中,进而能够提高布局的自由度并减少零件数量,也可减少装配的作业时间。并且,由于用以建立冷却回路的零组件与用以建立起导电回路的零组件同时被整合在同一元件中,因此,可有助于小型化。此外,通过使配管主体部的导电层的导体接地,还可以抑制由于带电的冷却液体引起的电磁辐射,而可防止电磁噪声。
[0046]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