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单相旋转式比例电磁铁的制作方法

2021-12-15 02:4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流体传动及控制领域中电液数字阀用的电

机械转换器,尤其涉及单相旋转式比例电磁铁。


背景技术:

2.转阀是一种利用旋转运动改变阀芯、阀套的相对位置,使转阀内部的流路改变,最终实现流路启闭或换向的换向阀。转阀可以通过手动、机械传动或直接由电机、马达和旋转电磁铁驱动,以实现精确的伺服/比例控制。与滑阀或锥阀相比,转阀具有可靠性高、结构简单、工作频率高、抗油液污染能力强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高速开关、高速激振、高速换向的液压系统中,尤其当阀芯阀套的节流槽数较多时,单级转阀可以获得比多级滑阀还要大的额定流量。然而在现有的电液伺服/比例控制系统中,转阀的应用却远不如滑阀广泛。细究其原因,一是转阀的节流槽/窗加工较为复杂,二是用来驱动转阀的旋转电磁铁获得比例控制特性比直动式比例电磁铁困难的多,后者通过采用一隔磁环结构,励磁时磁路在隔磁环处分为轴向和径向的两路,合成后可得到比例控制所要求的水平行程

推力特性,虽然导磁套的焊接较为繁琐,但对于大批量自动化生产而言并不是什么大问题,而旋转电磁铁往往要对定子齿和转子齿形状进行特殊优化设计才能获得较为平坦的力矩

转角特性,这就大大限制了其实际应用。
3.为了在电液伺服/比例系统中推广和应用转阀,人们在旋转电磁铁的磁路拓扑结构和矩角特性优化上做了大量研究。在喷嘴挡板阀和射流管伺服阀中获得广泛应用的力矩马达,通过对弹性元件的合理设计也可以获得比例的位置控制特性,但由于其磁路基于轴向气隙,难以获得较大的工作角度。美国通用检测公司的montagu提出的基于径向工作气隙的改进型力矩马达则使得其工作转角范围进一步拓展,且其本身具有正电磁刚度,可以在不外加弹性元件的情况下获得比例位置控制特性。为了获得平坦的矩角特性曲线,日立公司的fumio将所设计的动磁式力矩马达转子上永磁体形状作了特殊设计,其极面沿径向割有凹槽并且填入非导磁材料,以此补偿转子旋转时所伴随的转矩脉动。日本denso公司的进藤二郎设计的永磁式力矩马达,由分立永磁体构成的两个磁面以相差半个磁面角的方式非对称布置在转轴的外侧,以此来补偿由多边形磁面外周所造成的转矩脉动,从而获得平稳的力矩

转角特性。浙江大学崔剑等人提出一种基于径向工作气隙的动磁式旋转比例电磁铁,其基于差动磁路且具有正电磁刚度,但结构较为复杂,不利于工业化应用和大规模批量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已有的旋转电磁铁获得水平力矩

转角特性困难、结构复杂且不利于工业化,应用和大规模批量生产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水平力矩

转角特性的、结构简单的单相旋转式比例电磁铁。
5.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如下:一般旋转式电

机械转换器在工作过程中随着转子的转
动(定转子逐渐对齐),输出力矩会减小,即其矩角特性曲线的斜率为负。因此,本发明将定子齿的形状进行了特殊设计,将定子齿设计为尖形定子齿,通过改变定子齿尖的形状来控制齿尖的磁饱和程度,使得随着转子的旋转,转子齿侧所产生的驱动转子旋转的侧向磁通量保持不变。经过合理的参数优化就可以获得接近水平的矩角特性曲线,外加复位扭簧后就可以获得比例的位置控制特性。
6.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单相旋转式比例电磁铁,包括定子,定子的前后侧分别装有前端盖和后端盖,定子内安装有转子,转子上装有输出轴,输出轴连接复位扭簧,定子、转子和输出轴的轴心线共线;所述定子由同轴排列的第一定子、第二定子、第三定子和第四定子组成,每块定子环圆周均匀分布n个尖形定子齿,定子齿的齿尖向定子的周向顺时针或逆时针延伸;第一定子和第四定子形状相同,第二定子和第三定子形状相同,定子齿形成定子磁面;
7.第一定子和第二定子的定子齿轴向对齐,第三定子和第四定子的定子齿轴向对齐;第二定子和第三定子之间沿交界面开有对称的凹槽,相互反扣拼合形成环形槽,环形槽放置隔磁环,隔磁环上缠有控制线圈,形成控制磁通;第一定子和第二定子之间、第三定子和第四定子之间分别放置有第一永磁体与第二永磁体,形成极化磁通;
8.所述转子沿周向均匀分布有n个转子齿,转子齿形成转子磁面,每个转子磁面与定子磁面形成工作气隙;
9.所述第一定子与第二定子的定子齿齿尖朝向相同,都为顺时针;第三定子与第四定子的定子齿齿尖朝向相同,都为逆时针;第一定子与第二定子的定子齿沿顺时针落后转子齿一个角度,第三定子与第四定子的定子齿则沿顺时针超前转子齿相同的角度。
10.优选地,所述复位扭簧包括弹簧、联轴器和弹簧盖板,弹簧盖板连接前端盖,弹簧安装在弹簧盖板上,联轴器安装在弹簧上,输出轴的后端固接在联轴器的中心孔内;输出轴固接在转子上。
11.优选地,所述第一定子、第二定子、第三定子和第四定子环圆周均匀分布有12个定子磁面,每个定子磁面相隔30
°
,转子沿周向均匀分布有12个转子磁面,每个转子磁面相隔30
°

12.优选地,所述第一定子和第二定子的转子齿沿着顺时针方向落后转子齿1/4个齿距角,第三定子和第四定子超前转子齿1/4个齿距角。
13.优选地,所述转子采用空心杯结构,所述前端盖、隔磁环、后端盖和输出轴用不导磁的金属材料制成,而转子、第一定子、第二定子、第三定子和第四定子用高导磁率的金属软磁材料制成。
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5.(1)采用特殊的定子齿形状,将定子齿设计为尖齿形状。本发明通过设计定子齿的形状来控制齿尖处的磁饱和程度,经过合理的参数优化就可以获得接近水平的矩角特性曲线,外加复位扭簧后就可以获得比例的位置控制特性。
16.(2)采用轴向磁路对称结构。相比于非对称轴向磁路结构,无论顺时针还是逆时针旋转,其距角特性保持对称,保证了比例电磁铁的工作精度。
17.(3)响应速度快、输出力矩大。相比于其他的旋转式比例电磁铁转子的圆简形结构,本发明提供的方案其转子为空心杯结构,转动惯量小,有利于获得较高的动态响应速
度。采用多磁面结构设计,有利于提升输出力矩。
18.(4)采用单线圈励磁,控制简单。相比于双相励磁结构,单线圈可以有效降低驱动电路复杂性,控制更加简单。
19.(5)结构简单、成本低。相比于其他的旋转式比例电磁铁,本发明提供的方案零部件数量少,且加工、装配均较为容易,制造成本低,有利于工业化的实际应用和大规模批量生产。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发明的示意图;
21.图2是本发明的装配示意图;
22.图3是本发明的转子结构示意图;
23.图4是本发明的复位扭簧的结构示意图;
24.图5是本发明的前端盖结构示意图;
25.图6是本发明的转子的结构示意图;
26.图7是本发明的第一定子结构示意图;
27.图8是本发明的隔磁环结构示意图;
28.图9是本发明的第二定子结构示意图;
29.图10是本发明的后端盖结构示意图;
30.图11a是本发明的第一定子和转子的装配示意图;
31.图11b是本发明的第三定子和转子的装配示意图;
32.图12a是本发明的工作原理示意图,控制线圈不通电;
33.图12b是第一定子与转子气隙处的磁路放大图;
34.图12c是第二定子与转子气隙处的磁路放大图;
35.图12d是第三定子与转子的气隙处的磁路放大图;
36.图12e是第四定子与转子的气隙处的磁路放大图;
37.图13是本发明的工作原理示意图,控制线圈通正向电流;
38.图14是本发明的工作原理示意图,控制线圈通反向电流。
具体实施方式
39.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专利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40.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41.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如出现术语“安
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42.参照图1~图14,单相旋转式比例电磁铁,定子的前后侧分别装有前端盖3和后端盖12,定子内安装有转子4,转子4上装有输出轴1,输出轴1连接复位扭簧2。
43.本发明的定子由同轴排列的第一定子5、第二定子8、第三定子9和第四定子11组成,每块定子环圆周均匀分布12个尖形定子齿,定子齿的齿尖向定子周向顺势针或逆时针延伸,定子齿形成定子磁面14,所有定子的磁面14形状相同,每个定子磁面14相隔30
°
。第一定子5和第四定子11形状完全相同,第二定子8和第三定子9形状完全相同。第一定子5和第二定子8的定子齿轴向对齐,第三定子9和第四定子11的定子齿轴向对齐,有利于增加输出力矩。定子8和定子9之间沿交界面开有对称的凹槽,拼合形成环形槽81,环形槽放置隔磁环7,隔磁环7上缠有控制线圈,形成控制磁通。第一定子5和第二定子8之间、第三定子9和第四定子11之间分别放置有第一永磁体6和第二永磁体10,形成极化磁通。
44.转子4沿周向均匀分布有12个转子齿41,转子齿形成转子磁面42,每个转子磁面与定子磁面形成工作气隙。为使得电磁铁能够双向旋转运动,需要改变定子轴向放置方式和错齿方式。其放置方式为:第一定子5与第二定子8的定子齿齿尖朝向相同,如图11a所示,都为顺时针;第三定子9与第四定子11的定子齿齿尖朝向相同,如图11b所示,都为逆时针。其错齿方式如图11a~11b所示,第一定子与第二定子的定子齿落后转子齿1/4个齿距角,第三定子与第四定子的定子齿则超前转子齿1/4个齿距角。所述前端盖3、后端盖12和输出轴1用不导磁的金属材料制成,而转子1、第一定子5、第二定子8、第三定子9和第四定子11用高导磁率的金属软磁材料制成。
45.转子采用空心杯结构,减少转动惯量,有利于增加响应速度。
46.复位扭簧2包括弹簧21、联轴器22和弹簧盖板23,弹簧盖板23连接前端盖3,弹簧21安装在弹簧盖板23上,联轴器22安装在弹簧21上,输出轴1的后端固接在联轴器22的中心孔内,输出轴1固接在转子4上。当回转式力矩马达顺时针和逆时针转动后,由于力矩马达不具备负弹簧刚度特性,需要外加复位扭簧2使转子回到中位。
47.如图12a所示,当控制线圈不通电时,气隙中只有永磁体6和永磁体10产生的极化磁通,并且各个工作气隙中的磁通相同,转子4与各定子的位置关系相同,转子4处于中位的初始位置。
48.图12b~图12e分别为第一定子5、第二定子8、第三定子9和第四定子11的定子齿磁面分别与转子4的转子齿磁面所形成的工作气隙δ1、δ2、δ3和δ4处的磁路放大图,磁通主要由垂直于定子齿磁面与转子齿磁面的正向磁通和定子齿磁面与转子齿侧边之间的侧向磁通所组成。
49.当控制线圈13通入如图13所示的正向电流时,工作气隙δ1和工作气隙δ4处的磁通不受控制线圈励磁磁场的影响,气隙磁通保持不变。工作气隙δ2处控制线圈产生的控制磁通与永磁体6产生的极化磁通方向相同而相互叠加,气隙磁通增大;工作气隙δ3处控制线圈产生的控制磁通与永磁体10产生的极化磁通方向相反而相互抵消,气隙磁通减小,转子4受到电磁力矩作用逆时针旋转。随着转子的旋转,转子齿磁面与定子齿磁面的正对面积增加,
即转子齿与定子齿逐渐对齐,正向磁通增加;但由于定子齿设计的特殊形状,使得定子齿齿尖处的磁饱和情况随着磁面正对面积增加而逐渐改善,总磁通量增加,最后使得驱动转子运动的侧向磁通量保持不变,使电磁铁获得近乎水平的矩角特性,输出力矩的大小可以通过控制电流的大小调节,配合线性弹簧使用时可以获得与电流成比例的位置控制效果。
50.当控制线圈13通入如图14所示的反向电流时,工作气隙δ1和工作气隙δ4处的磁通不受控制线圈励磁磁场的影响,气隙磁通保持不变。工作气隙δ2处控制线圈产生的控制磁通与永磁体6产生的极化磁通方向相反而相互抵消,气隙磁通减小;工作气隙δ3处控制线圈产生的控制磁通与永磁体10产生的极化磁通方向相同而相互叠加,气隙磁通增大,转子4受到电磁力矩作用顺时针旋转。随着转子的旋转,转子齿磁面与定子齿磁面的正对面积增加,即转子齿与定子齿逐渐对齐,正向磁通增加;但由于定子齿设计的特殊形状,使得定子齿齿尖处的磁饱和情况随着磁面正对面积增加而逐渐改善,总磁通量增加,最后使得驱动转子运动的侧向磁通量保持不变,使电磁铁获得近乎水平的矩角特性,输出力矩的大小可以通过控制电流的大小调节,配合线性弹簧使用时可以获得与电流成比例的位置控制效果。
51.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的内容仅仅是对发明构思的实现形式的列举,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应当被视为仅限于实施例所陈述的具体形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也及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构思所能够想到的等同技术手段。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