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三角形连接的高速永磁同步电机绕组接线方式的制作方法

2021-12-15 02:0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高速永磁同步电机领域。


背景技术:

2.传统的高速永磁同步电机,因其转速高、频率快,致使定子绕组内的集肤效应与邻近效应十分严重,因此高速永磁同步电机的绕组线径通常选择较小的尺寸,以削弱集肤效应与邻近效应带来的影响。
3.与y形连接的高速永磁同步电机相比,三角形连接(简称角接)的高速永磁同步电机,因其相电压较高的缘故,在相同的定子相电流下,其线径相对较小,可以有效的降低集肤效应与邻近效应带来的影响。然而,当绕组角接时,绕组内部在反电动势谐波的作用下会产生环流,进而引起振动、噪声等一系列的问题。因此,如果想要通过绕组角接的方式来获得较小的绕组线径,就必须要解决角接所带来的环流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绕组角接时,其内部产生的环流问题,现提供一种电机绕组接线方式。
5.具体的,一种采用三角形连接的高速永磁同步电机,包括定子和转子,定子包括定子铁心和定子绕组,转子设置于定子铁心内壁且与定子铁心之间留有空隙,定子铁心上设置有定子绕组,转子包括护套、永磁体、转轴,永磁体套接在转轴上,护套套接在永磁体上。
6.进一步的,定子绕组采用双层叠绕。
7.进一步的,定子绕组包括定子上层绕组和定子下层绕组,定子上层绕组下方和定子下层绕组上方均设置有层间绝缘。
8.进一步的,绕组的每一个线圈上层边与下层边的跨距为极距的2/3倍。
9.进一步的,绕组相与相之间的连接方式采用三角形连接。
10.综上所述,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消除绕组角接时存在于定子绕组反电动势中的三次谐波分量,进而大幅度削弱绕组角接时,其内部产生的定子环流,在高转速、高频率的情况下,这种削弱尤其显著。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发明所述高速永磁同步电机的径向截面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电机定子绕组接线图(a相)。
13.图3为电机定子相与相之间接线图。
14.图4为定子三相绕组反电动势向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5.将电机的绕组按照图2所示排布,相与相之间按照图3所示连接。
16.其理论依据为:当电机内的磁通密度b非正弦时,在绕组内感应出的反电动势e也非正弦,设b瞬时值的表达式为:根据电磁感应定律可知,反电动势e瞬时值的表达式为:其中:k
wv
为v次谐波的绕组因数。
17.图4为定子三相绕组反电动势向量图,如图所示,当电机的激励为三相正弦交流电压源时,产生的反电动势,各相基波相位相差120
°
,设三相反电动势的三次谐波分量分别e
a3
、e
b3
、e
c3
,则e
a3
、e
b3
、e
c3
大小相等,且相位相同,当绕组角接时三相反电动势的谐波在三相绕组组成的回路中产生环流,因三相反电动势的三次谐波方向相同,叠加后在所有谐波中所占的比重最大,所以是绕组环流产生的主要原因。
18.由前面的分析可知,反电动势中的三次谐波是定子绕组中产生环流的主要原因,因此,若要大幅削弱定子绕组中的环流,就要想办法消除反电动势中的三次谐波分量,设e
a3
=e
b3
=e
c3
=e3,则有,则有,则有其中:k
wv
为v次谐波的绕组因数,为y1节距,τ为极距。
19.若取y1=2/3τ,则有e3=0。因此本实施方式通过采用2/3τ的绕组排布方式,消除了反电动势中的三次谐波,进而有效的削弱了三角形连接时定子绕组内部产生的环流。


技术特征:
1.一种高速永磁同步电机,包括:定子铁心(1)、绕组(2)、护套(3)、永磁体(4)和转轴(5),永磁体(4)同轴粘贴在转轴(5)的外圆周上,护套(3)同轴套接在永磁体(4)的外圆周上,定子铁心(1)同轴套接在护套(3)的外圆周上,并与护套之间留有3mm的气隙,定子铁心(1)内圆周上设有多个定子齿,绕组(2)嵌固在多个定子齿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永磁同步电机,其特征在于,定子采用双层叠绕。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永磁同步电机,其特征在于,定子绕组包括定子上层绕组和定子下层绕组,定子上层绕组下方和定子下层绕组上方均设置有层间绝缘。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永磁同步电机,其特征在于,绕组的每一个线圈上层边与下层边的跨距为极距的2/3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永磁同步电机,其特征在于,绕组相与相之间的连接方式采用三角形连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角形连接的高速永磁同步电机绕组接线方式,属于电机结构领域,电机的转子采用表贴式永磁体,定子采用梨形槽,槽内绕组采用节距为2/3倍的节距,绕组接线方式为三角形连接,可以通过改变绕组线径的方式削弱集肤效应的影响,并且削弱环流对三角形连接的电机影响。接的电机影响。接的电机影响。


技术研发人员:谢颖 仲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哈尔滨理工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1.09.24
技术公布日:2021/12/14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