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变更影响评估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2021-12-15 01:0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大数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变更影响评估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2.保障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是数据中心运维工作的第一要务,随着业务的快速发展,应用系统的关联关系、系统的架构越来越复杂,应用系统的变更(特指数据中心的生产环境所涉及的相关变动,包括但不限于:数据中心内的设备的硬件、网络、环境等基础设施,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等基础软件和应用、脚本等相关状态、配置、版本等变动)升级也越来越频繁,由变更所带来的风险也越发的隐蔽、多样化和复杂化,为了保证业务正常运转,需要对变更进行影响评估,从而辅助快速定位由于变更导致的故障。
3.目前,针对变更的影响评估,通常是在变更申请环节通过人工的运维经验结合现有的系统架构、软硬件等基础设施关系等运维相关信息编写变更的影响分析,以及可能导致影响对应的应急预案,待真正变更实施造成变更影响时,运维人员借助各领域监控系统查看性能、状态、相关告警,结合运维经验进行变更影响评估。然而,人工的运维经验因人而异,由于运维人员的运维知识储备不同、运维经验不同,导致人工经验梳理的变更影响质量无法严格保证,从而降低变更影响评估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变更影响评估方法和装置,目的在于提高变更影响评估的可靠性。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变更影响评估方法,包括:
7.在接收到用户发送的变更指令的情况下,对所述变更指令进行解析,得到变更主体;
8.从预设的图数据库所示的各个知识图谱中,选取运维领域与所述变更主体所涉及的运维领域相同的知识图谱,作为目标知识图谱;其中,所述知识图谱基于专家经验信息和运维数据预先构建得到;
9.从所述目标知识图谱中,查找名称与所述变更主体的名称相同的实体;
10.从所述目标知识图谱中,查找与所述实体存在语义关联关系的其它实体;
11.统计所述其它实体的数量,得到目标数值;
12.判断所述目标数值是否大于预设阈值;
13.在所述目标数值大于所述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提示所述用户此次变更的影响不在可控范围内;
14.在所述目标数值不大于所述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提示所述用户此次变更的影响在可控范围内。
15.可选的,所述知识图谱基于专家经验信息和运维数据预先构建得到,包括:
16.预先获取各类运维领域的专家经验信息,并对所述专家经验信息进行抽象处理,得到各个类、各个所述类的属性、各个所述类之间的关联关系;所述属性用于指示所述类所涉及的运维领域;
17.对各个所述类进行分类,得到多个类集合;其中,将涉及同一运维领域的多个类,划分到同一所述类集合中;
18.对于每个所述类集合,依据所述类集合中的各个类、各个类的属性、各个类之间的关联关系,构建与每个所述类集合对应的本体模型;
19.对于每个所述本体模型,从预设的数据源中抓取运维数据,并将所述运维数据对接到所述本体模型中,得到与每个所述本体模型对应的知识图谱,并依据每个所述本体模型中所示类的属性,标识每个所述知识图谱所涉及的运维领域。
20.可选的,所述从所述目标知识图谱中,查找与所述实体存在语义关联关系、且所述语义关联关系的类型为预设类型的其它实体之后,还包括:
21.通过预设界面展示所述实体的属性,以及所述其它实体的属性。
22.可选的,所述从所述目标知识图谱中,查找与所述实体存在语义关联关系的其它实体,包括:
23.从所述目标知识图谱中,查找与所述实体存在语义关联关系、且所述语义关联关系的类型为预设类型的其它实体。
24.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变更影响评估装置,包括:
25.解析单元,用于在接收到用户发送的变更指令的情况下,对所述变更指令进行解析,得到变更主体;
26.选取单元,用于从预设的图数据库所示的各个知识图谱中,选取运维领域与所述变更主体所涉及的运维领域相同的知识图谱,作为目标知识图谱;其中,所述知识图谱基于专家经验信息和运维数据预先构建得到;
27.第一查找单元,用于从所述目标知识图谱中,查找名称与所述变更主体的名称相同的实体;
28.第二查找单元,用于从所述目标知识图谱中,查找与所述实体存在语义关联关系的其它实体;
29.统计单元,用于统计所述其它实体的数量,得到目标数值;
30.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目标数值是否大于预设阈值;
31.第一提示单元,用于在所述目标数值大于所述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提示所述用户此次变更的影响不在可控范围内;
32.第二提示单元,用于在所述目标数值不大于所述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提示所述用户此次变更的影响在可控范围内。
33.可选的,所述选取单元具体用于:
34.预先获取各类运维领域的专家经验信息,并对所述专家经验信息进行抽象处理,得到各个类、各个所述类的属性、各个所述类之间的关联关系;所述属性用于指示所述类所涉及的运维领域;
35.对各个所述类进行分类,得到多个类集合;其中,将涉及同一运维领域的多个类,
划分到同一所述类集合中;
36.对于每个所述类集合,依据所述类集合中的各个类、各个类的属性、各个类之间的关联关系,构建与每个所述类集合对应的本体模型;
37.对于每个所述本体模型,从预设的数据源中抓取运维数据,并将所述运维数据对接到所述本体模型中,得到与每个所述本体模型对应的知识图谱,并依据每个所述本体模型中所示类的属性,标识每个所述知识图谱所涉及的运维领域。
38.可选的,还包括:
39.展示单元,用于通过预设界面展示所述实体的属性,以及所述其它实体的属性。
40.可选的,所述第二查找单元具体用于:
41.从所述目标知识图谱中,查找与所述实体存在语义关联关系、且所述语义关联关系的类型为预设类型的其它实体。
4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所述程序执行所述的基于知识图谱的变更影响评估方法。
43.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变更影响评估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总线;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通过所述总线连接;
44.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所述的基于知识图谱的变更影响评估方法。
45.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在接收到用户发送的变更指令的情况下,对变更指令进行解析,得到变更主体。从预设的图数据库所示的各个知识图谱中,选取运维领域与变更主体所涉及的运维领域相同的知识图谱,作为目标知识图谱,其中,知识图谱基于专家经验信息和运维数据预先构建得到。从目标知识图谱中,查找名称与变更主体的名称相同的实体。从目标知识图谱中,查找与实体存在语义关联关系的其它实体。统计其它实体的数量,得到目标数值,并判断目标数值是否大于预设阈值。在目标数值大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提示用户此次变更的影响不在可控范围内。在目标数值不大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提示用户此次变更的影响在可控范围内。基于本技术所示方案,利用知识图谱辅助用户评估变更所带来的影响,避免因用户经验不足而出现错误评估,另外,以知识图谱作为评估依据,较为科学、客观,能够提高变更影响评估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4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4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变更影响评估方法的示意图;
4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本体模型示意图;
49.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变更影响评估方法的示意图;
50.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变更影响评估装置的架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5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52.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变更影响评估方法的示意图,包括如下步骤:
53.s101:预先获取各类运维领域的专家经验信息,并对专家经验信息进行抽象处理,得到各个类、各个类的属性、各个类之间的关联关系。
54.其中,运维领域的类型包括业务领域、物理部署架构、网络领域和机房领域,专家经验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为知识点、概念以及术语等。类的属性用于指示类所涉及的运维领域。
55.需要强调的是,各个类之间的关联关系,包括但不不限于为:依赖/支持、运行/运行于、安装/安装于、部署/部署于、包含/属于、连接/被连接、备份关系等关联关系。
56.具体的,
57.依赖/支持:主要指类之间的依赖关系,即类的功能正常运行需要其它类的功能正常运行时的关系,例如,业务应用依赖于中间件,反之,中间件支持该业务应用。
58.运行/运行于:主要描述一个类运行于另外一个类之上,例如,某应用实例运行于某一台主机之上,反之主机上运行了某些应用实例。
59.安装/安装于:指类安装于另一类上,例如,数据库安装在主机上,反之主机上安装了某些数据库。
60.部署/部署于:指类上架部署安装另一类的关系,例如,录入主机上架部署于机柜上,反之机柜上部署了哪些主机。
61.包含/属于:描述多个类组成了一个单独的类,并对外提供服务,且用于组合的每个类均能独立对外提供服务。例如。多个逻辑主机属于一个群集,反之一个群集包含多个逻辑主机。
62.连接/被连接:指存在类与另一类之间存在物理连接的关系,例如,主机连接到交换机,反之交换机被主机连接。
63.备份关系:主要描述类是另一个类的备份时的关系,如某服务器通过冷备或设备的方式对另一台服务器进行备份。
64.s102:对各个类进行分类,得到多个类集合。
65.其中,将涉及同一运维领域的多个类,划分到同一类集合中。
66.s103:对于每个类集合,依据类集合中的各个类、各个类的属性、各个类之间的关联关系,构建与每个类集合对应的本体模型。
67.其中,本体模型为一种语义数据模型,用于定义现实中事物的类型,以及描述事物的属性。
68.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所示的各个本体模型,包括业务领域本体模型、物理部署架构本体模型、网络领域本体模型、机房领域本体模型。具体的,机房领域本体模型可参见图2所示。
69.s104:对于每个本体模型,从预设的数据源中抓取运维数据,并将运维数据对接到本体模型中,得到与每个本体模型对应的知识图谱。
70.其中,数据源包括但不限于为数据中心的配置数据、日志信息、告警信息等。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知识图谱中所示实体的属性包括配置属性、数据属性和算法属性。
71.所谓的配置属性,用于指示实体本身的标志,如实体分类、实体名称等,也包括实体的架构管理和资产管理的属性,如设备品牌、型号、配置等。
72.所谓的数据属性,用于将知识图谱中所示实体的存储地址、指针作为实体的部分属性,比如,某个主机的时序数据库表名、性能日志所在的索引、告警日志所在的索引等。此外,作为运维数据轻量级的逻辑存储,基于知识图谱中所示实体的数据属性,能够令知识图谱作为粘合剂将所有运维数据粘合在一起。
73.所谓的算法属性,即通过预设算法对实体进行挖掘生成的属性,比如,某业务系统的交易量运行基线、交易量曲线的运行模式(例如聚类)、交易量的高峰期低谷期等。
74.s105:将各个知识图谱存储至预设的图数据库中,并依据每个本体模型中所示类的属性,标识每个知识图谱所涉及的运维领域。
75.其中,本技术实施例所示的各个知识图谱,包括业务领域知识图谱、物理部署架构知识图谱、网络领域知识图谱、机房领域知识图谱。
76.s106:在接收到用户发送的变更指令的情况下,对变更指令进行解析,得到变更主体。
77.s107:从图数据库所示的各个知识图谱中,选取运维领域与变更主体所涉及的运维领域相同的知识图谱,作为目标知识图谱。
78.s108:从目标知识图谱中,查找名称与变更主体的名称相同的实体。
79.s109:从目标知识图谱中,查找与实体存在语义关联关系、且语义关联关系的类型为预设类型的其它实体。
80.s110:统计其它实体的数量,得到目标数值。
81.s111:判断目标数值是否大于预设阈值。
82.若目标数值大于预设阈值,则执行s112,否则执行s113。
83.s112:提示用户此次变更的影响不在可控范围内。
84.在执行s112之后,继续执行s114。
85.s113:提示用户此次变更的影响在可控范围内。
86.在执行s113之后,继续执行s114。
87.s114:通过预设界面展示实体的属性,以及其它实体的属性。
88.其中,通过预设界面展示实体的属性,以及其它实体的属性,能够方便用户查看受到变更影响的信息。具体的,配置属性用来作为实体的标识,具体是哪一台设备做了变更,这个是通过配置属性来描述的,比如ip地址为1.1.1.1的一台思科交换机;在分析变更影响时,通过数据属性获取实体的性能日志、告警日志等,比如一台服务器变更后,通过数据属性获取该服务器的性能日志,发现内存使用率高、该主机的交易成功率低等;通过算法属性可以获得业务系统的交易特点,比如某系统变更后,对比交易量的运行基线,发现交易量低于基线值,可能存在变更影响。
89.需要说明的是,相较于现有技术,基于上述s101

s114所示流程,通过利用知识图
谱组合应用系统的架构信息、交易路径、配置关系、监控信息、告警、日志等内容,将原本割裂的各类运维数据,以应用系统为核心进行关系整合,再结合专家经验规则辅助,推导应用变更影响,可实现标准、高效、可靠的变更影响评估方法,帮助运维人员快速识别变更风险。同时,可以通过知识图谱不断沉淀运维人员的经验,将知识通过图谱进行复制、推广,从而达到整体变更评估水平提升的目的。
90.综上所述,基于本实施例所示方案,利用知识图谱辅助用户评估变更所带来的影响,避免因用户经验不足而出现错误评估,另外,以知识图谱作为评估依据,较为科学、客观,能够提高变更影响评估的可靠性。
91.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及的s101,为本技术所示基于知识图谱的变更影响评估方法的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此外,上述实施例提及的s114,也为本技术所示基于知识图谱的变更影响评估方法的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为此,上述实施例所示的流程,可以概括为图3所示的方法。
92.如图3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变更影响评估方法的示意图,包括如下步骤:
93.s301:在接收到用户发送的变更指令的情况下,对变更指令进行解析,得到变更主体。
94.s302:从预设的图数据库所示的各个知识图谱中,选取运维领域与变更主体所涉及的运维领域相同的知识图谱,作为目标知识图谱。
95.其中,知识图谱基于专家经验信息和运维数据预先构建得到。
96.s303:从目标知识图谱中,查找名称与变更主体的名称相同的实体。
97.s304:从目标知识图谱中,查找与实体存在语义关联关系的其它实体。
98.s305:统计其它实体的数量,得到目标数值。
99.s306:判断目标数值是否大于预设阈值。
100.若目标数值大于预设阈值,则执行s307,否则执行s308。
101.s307:提示用户此次变更的影响不在可控范围内。
102.s308:提示用户此次变更的影响在可控范围内。
103.综上所述,基于本实施例所示方案,利用知识图谱辅助用户评估变更所带来的影响,避免因用户经验不足而出现错误评估,另外,以知识图谱作为评估依据,较为科学、客观,能够提高变更影响评估的可靠性。
104.与上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知识图谱的变更影响评估方法相对应,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变更影响评估装置。
105.如图4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变更影响评估装置的架构示意图,包括:
106.解析单元100,用于在接收到用户发送的变更指令的情况下,对变更指令进行解析,得到变更主体。
107.选取单元200,用于从预设的图数据库所示的各个知识图谱中,选取运维领域与变更主体所涉及的运维领域相同的知识图谱,作为目标知识图谱;其中,知识图谱基于专家经验信息和运维数据预先构建得到。
108.其中,选取单元200具体用于:预先获取各类运维领域的专家经验信息,并对专家
经验信息进行抽象处理,得到各个类、各个类的属性、各个类之间的关联关系;属性用于指示类所涉及的运维领域;对各个类进行分类,得到多个类集合;其中,将涉及同一运维领域的多个类,划分到同一类集合中;对于每个类集合,依据类集合中的各个类、各个类的属性、各个类之间的关联关系,构建与每个类集合对应的本体模型;对于每个本体模型,从预设的数据源中抓取运维数据,并将运维数据对接到本体模型中,得到与每个本体模型对应的知识图谱,并依据每个本体模型中所示类的属性,标识每个知识图谱所涉及的运维领域。
109.第一查找单元300,用于从目标知识图谱中,查找名称与变更主体的名称相同的实体。
110.第二查找单元400,用于从目标知识图谱中,查找与实体存在语义关联关系的其它实体。
111.其中,第二查找单元400具体用于:从目标知识图谱中,查找与实体存在语义关联关系、且语义关联关系的类型为预设类型的其它实体。
112.统计单元500,用于统计其它实体的数量,得到目标数值。
113.判断单元600,用于判断目标数值是否大于预设阈值。
114.第一提示单元700,用于在目标数值大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提示用户此次变更的影响不在可控范围内。
115.第二提示单元800,用于在目标数值不大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提示用户此次变更的影响在可控范围内。
116.展示单元900,用于通过预设界面展示实体的属性,以及其它实体的属性。
117.综上所述,基于本实施例所示方案,利用知识图谱辅助用户评估变更所带来的影响,避免因用户经验不足而出现错误评估,另外,以知识图谱作为评估依据,较为科学、客观,能够提高变更影响评估的可靠性。
118.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程序执行上述本技术提供的基于知识图谱的变更影响评估方法。
119.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变更影响评估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总线。处理器与存储器通过总线连接,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程序运行时执行上述本技术提供的基于知识图谱的变更影响评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20.在接收到用户发送的变更指令的情况下,对所述变更指令进行解析,得到变更主体;
121.从预设的图数据库所示的各个知识图谱中,选取运维领域与所述变更主体所涉及的运维领域相同的知识图谱,作为目标知识图谱;其中,所述知识图谱基于专家经验信息和运维数据预先构建得到;
122.从所述目标知识图谱中,查找名称与所述变更主体的名称相同的实体;
123.从所述目标知识图谱中,查找与所述实体存在语义关联关系的其它实体;
124.统计所述其它实体的数量,得到目标数值;
125.判断所述目标数值是否大于预设阈值;
126.在所述目标数值大于所述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提示所述用户此次变更的影响不在可控范围内;
127.在所述目标数值不大于所述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提示所述用户此次变更的影响在
可控范围内。
128.可选的,所述知识图谱基于专家经验信息和运维数据预先构建得到,包括:
129.预先获取各类运维领域的专家经验信息,并对所述专家经验信息进行抽象处理,得到各个类、各个所述类的属性、各个所述类之间的关联关系;所述属性用于指示所述类所涉及的运维领域;
130.对各个所述类进行分类,得到多个类集合;其中,将涉及同一运维领域的多个类,划分到同一所述类集合中;
131.对于每个所述类集合,依据所述类集合中的各个类、各个类的属性、各个类之间的关联关系,构建与每个所述类集合对应的本体模型;
132.对于每个所述本体模型,从预设的数据源中抓取运维数据,并将所述运维数据对接到所述本体模型中,得到与每个所述本体模型对应的知识图谱,并依据每个所述本体模型中所示类的属性,标识每个所述知识图谱所涉及的运维领域。
133.可选的,所述从所述目标知识图谱中,查找与所述实体存在语义关联关系、且所述语义关联关系的类型为预设类型的其它实体之后,还包括:
134.通过预设界面展示所述实体的属性,以及所述其它实体的属性。
135.可选的,所述从所述目标知识图谱中,查找与所述实体存在语义关联关系的其它实体,包括:
136.从所述目标知识图谱中,查找与所述实体存在语义关联关系、且所述语义关联关系的类型为预设类型的其它实体。
137.本技术实施例方法所述的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设备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技术实施例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移动计算设备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技术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138.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139.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