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基于水生生物对生存环境要求的生态稳定期识别方法与流程

2021-12-14 23:2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水生生物对生存环境要求的生态稳定期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收集基础数据,建立水文基础数据库、环境基础数据库和生物基础数据库,并计算识别指标;s2、确定识别指标的波动阈值:

稳定趋势线:拟合指标数据的趋势线,选择最趋于1的相关系数r2所对应的趋势线作为稳定趋势线,记该趋势线函数为f(x);

偏离程度计算:根据所述趋势线函数f(x)计算每一年对应的指标实验值s
i
:s
i
=f(x
i
)其中,x
i
为识别年份;计算识别指标每一年中发生的偏离度d:其中,v
i
为各指标历年实测值;

确定识别指标波动阈值年:提取偏离度集合中位数对应的指标数据,以所述指标数据的两倍作为该指标的识别度m,将偏离度大于所述识别度m的年份初步作为识别指标波动阈值年,即生态稳定期的边界年限;s3、确定各指标初选生态稳定期区间:若s2中未存识别指标波动阈值,则该识别指标对应的初选稳定期区间为研究年份总长;若s2中有且仅有一个识别指标波动阈值年,则将研究年份起始年至波动阈值年作为初选生态稳定区间;若s2中识别指标波动阈值年≥2,则选择偏离度相对较大的两个年份作为边界年限,其包含的区间即为初选生态稳定区间;s4、确定生态稳定期:将各个指标计算的稳定期区间数据根据识别指标类型分别归档于水文类稳定期区间数据集、环境类稳定期区间数据集和生物类稳定期区间数据集,分别计算所述各数据集内交集,相应记为水文类稳定期区间总交集u
水文
、环境类稳定期区间总交集u
环境
和生物类稳定期区间总交集u
生物
,计算所述u
水文
和u
生物
的交集u1,计算所述u
环境
和u
生物
的交集u2,若所述u1和u2的交集u
交终
非空且非单一年份,则所述交集u
交终
即为生态稳定期区间;若所述u1和u2的交集为空或为单一年份,则以u1和u2的并集u
并终
作为生态稳定期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水生生物对生存环境要求的生态稳定期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的“水文基础数据库”包含所研究河道中历年河道逐日平均流量q
d
、洪水过程中的每小时流量q
h
、起涨时刻至洪峰时刻的时间间距t
c
、洪水过程中的小时水位z
h
、起涨时刻至洪峰时刻的时间间距t
c
、逐日流量q
d
;步骤s1中所述“环境基础数据库”包含河道中溶解氧、化学需氧量、高猛酸盐、氨氮、总磷、总氮、汞、铅、铜、硒、镉、锌、铬、电导率、氟化物、挥发酚、石油类;步骤s1中所述“生物基础数据库”包含进网卵苗数n、网口面积、网口流速v、第i次采集时间t
i
、第i次采集时的断面流量q
i
、收集水生生物中鱼类的日均数量y、收集河道中浮游植物日均数量f、日水样采集体积v、日鱼类种类数量s1、日水生植物种类数量s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水生生物对生存环境要求的生态稳定期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识别指标包括:

年平均流量q
y
、洪水初始流量v1、洪峰流量v2、流量日增长率v3、洪峰初始水位v4、水位日上涨率v5、涨水持续时间v6、年最小1d平均流量v9、年最小连续三
天平均流量v
10
、年最小连续七天平均流量v
11
、年最小连续三十天平均流量v
12
、年最小连续九十天平均流量v
13
、年最大一天平均流量v
14
、年最大连续三天平均流量v
15
、年最大连续七天平均流量v
16
、年最大连续三十天平均流量v
17
、年最大连续九十天平均流量v
18
、基流指数v
19
、每年的一天最大平均流量出现的年积日v
20
、每年的一天最小平均流量出现的年积日v
21
、水质等级v
22


水质等级v
22


卵苗总径流量m、水中鱼类年均数量v
23
、河道中浮游植物年均数量v
24
、年浮游生物的丰度v
25
、年鱼类种类数量v
26
、年水生植物种类数量v
2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水生生物对生存环境要求的生态稳定期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的趋势线包含指数趋势线、线性趋势线、对数趋势线、多项式趋势线和乘幂趋势线。

技术总结
本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水生生物对生存环境要求的生态稳定期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收集基础数据,建立水文基础数据库、环境基础数据库和生物基础数据库,并计算识别指标;S2、确定识别指标的波动阈值:


技术研发人员:纪毅 李天霄 付强 蔡思宇 李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北农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1.08.02
技术公布日:2021/12/13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