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装配式框架结构体系的制作方法

2021-12-08 19:4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预制框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配式框架结构体系。


背景技术:

2.采用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可以有效节约资源和能源,提高材料在实现建筑节能和结构性能方面的效率,减少现场施工对场地等环境条件的要求,减少建筑垃圾和对环境的不良影响,提高建筑功能和结构性能。虽然装配式框架结构体系得到了迅速发展,但对于预制装配式框架结构体系,其主要问题还是在于抗震性能,强度、刚度等性能,而制约上述性能的核心原因在于装配式框架的连接缝和连接处难于达到现浇混凝土结构的性能,因此,如何设计连接处,以提升装配式框架结构体系的上述性能是值得研究和思量的。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4.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式框架结构体系,采用现浇模式处理柱与节的连接,以及结合凹槽、加强筋的加持,可以提升连接处的抗剪切性能,采用第一柱预埋钢筋和第一节预埋孔的配合作用,提升连接处的刚性。
5.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装配式框架结构体系,包括:
6.预制柱、预制梁、连接所述预制柱和所述预制梁的预制节,其中,所述预制柱的顶部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沿高度方向间隔设有至少两组加强筋,所述预制柱顶部设有多个第一柱预埋钢筋,所述预制节底部设有对应容纳多个第一柱预埋钢筋的多个第一节预埋孔,所述凹槽内浇注有第一混凝土层,所述凹槽、所述第一柱预埋钢筋、所述第一节预埋孔、所述第一混凝土层形成第一连接缝。
7.优选的是,
8.所述预制节顶部预埋有多个第一节预埋钢筋,位于所述预制节上方的预制柱的底部预埋有第二柱预埋钢筋,所述第一节预埋钢筋与位于其上方的预制柱的第二柱预埋钢筋搭接,并浇注有第二混凝土层,所述第一节预埋钢筋、第二柱预埋钢筋、所述第二混凝土层形成第二连接缝。
9.优选的是,
10.所述预制节的侧面设有悬臂梁,所述悬臂梁的待连接端预埋设有多个第二节预埋钢筋,所述预制梁的待连接端上预埋设有多个第一梁预埋钢筋,所述第二节预埋钢筋与所述第一梁预埋钢筋搭接,并浇注有第三混凝土层,所述第二节预埋钢筋、所述第一梁预埋钢筋、所述第三混凝土层形成第三连接缝。
11.优选的是,每组加强筋连接成三角形形状,每组加强筋的顶点具有凸出段,所述凸出段伸入所述预制柱内,相邻两组加强筋交错设置。
12.优选的是,所述第一节预埋钢筋与位于其上方的预制柱的第二柱预埋钢筋搭接的搭接长度大于对应钢筋直径的6倍。
13.优选的是,所述第二节预埋钢筋与所述第一梁预埋钢筋搭接的搭接长度大于对应钢筋直径的6倍。
14.优选的是,所述凹槽呈类半球形,所述凹槽边缘距离所述预制柱边缘的长度大于对应钢筋直径4倍。
15.优选的是,所述悬臂梁的长度为所述预制节沿所述悬臂梁的长度方向的1~1.5倍。
16.优选的是,所述预制节上开设有圆台形的通孔,所述通孔上小下大,所述通孔内穿设有圆管,所述圆管底部伸入所述凹槽内,所述圆管内浇注第四混凝土层。
17.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8.第一、采用预制柱、预制节、预制梁的拼接方式可以提升装配框架体系的抗震性能。采用现浇模式处理柱与节的连接,以及结合凹槽、加强筋的加持,可以提升连接处的抗剪切性能,采用第一柱预埋钢筋和第一节预埋孔的配合作用,提升连接处的刚性。
19.第二、通过现浇的方法提升连接处的稳定,并且通过预制节的连接作用,可以使相邻两个柱的连接作用由预制节的第一连接缝和第二连接缝承担,提升抗震性能。
20.第三、通过现浇的方法提升连接处的稳定,并且通过悬壁梁的作用,平移了第三连接缝的位置,避免连接处位于预制柱与预制梁延长线的交叉点上,以提升抗震性能。
21.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种技术方案的所述框架结构体系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种技术方案的所述凹槽的细节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种技术方案的所述预制柱的细节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种技术方案的所述预制节的细节图;
26.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种技术方案的所述预制梁的细节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28.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方案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9.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装配式框架结构体系,包括:
30.预制柱1、预制梁2、连接所述预制柱1和所述预制梁2的预制节3,其中,所述预制柱1的顶部设有凹槽4,所述凹槽4内沿高度方向间隔设有至少两组加强筋5,所述预制柱1顶部
设有多个第一柱预埋钢筋11,所述预制节3底部设有对应容纳多个第一柱预埋钢筋11的多个第一节预埋孔,所述凹槽4内浇注有第一混凝土层,所述凹槽4、所述第一柱预埋钢筋11、所述第一节预埋孔、所述第一混凝土层形成第一连接缝6。
3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装配框架时,先固定好底层预制柱1,并在预制柱1待连接处架好模板,向凹槽4内浇注混凝土,未硬化时,将预制节3提升到合适位置,与预制柱1在竖直方向上对齐,缓慢使第一柱预埋钢筋11伸入到第一节预埋孔内,预制节3下降,直至其搭接在预制柱1上,待混凝土达到预设强度后,拆除模板,形成第一混凝土层,第一柱预埋钢筋11、第一节预埋孔、第一混凝土层形成第一连接缝6,采用现浇模式处理柱与节的连接,以及结合凹槽4、加强筋5的加持,可以提升连接处的抗剪切性能,采用第一柱预埋钢筋11和第一节预埋孔的配合作用,提升连接处的刚性,采用预制柱1、预制节3、预制梁2的拼接方式可以提升装配框架体系的抗震性能。
32.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
33.所述预制节3顶部预埋有多个第一节预埋钢筋32,位于所述预制节3上方的预制柱1 的底部预埋有第二柱预埋钢筋12,所述第一节预埋钢筋32与位于其上方的预制柱1的第二柱预埋钢筋12搭接,并浇注有第二混凝土层,所述第一节预埋钢筋32、第二柱预埋钢筋12、所述第二混凝土层形成第二连接缝7。
3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行装配时,在已装配好的预制节3上安装好模板,然后提升待安装的预制柱1至合适高度,使预制柱1与预制节3竖直对齐,然后缓慢下降,将第一节预埋钢筋32和第二柱预埋钢筋12搭接在一起,并捆绑固定,然后再向模板内浇注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预设强度后,拆除模板,形成第二连接缝7,通过现浇的方法提升连接处的稳定,并且通过预制节3的连接作用,可以使相邻两个柱的连接作用由预制节3的第一连接缝6和第二连接缝7承担,提升抗震性能。
35.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
36.所述预制节3的侧面设有悬臂梁31,所述悬臂梁31的待连接端预埋设有多个第二节预埋钢筋33,所述预制梁2的待连接端上预埋设有多个第一梁预埋钢筋21,所述第二节预埋钢筋33与所述第一梁预埋钢筋21搭接,并浇注有第三混凝土层,所述第二节预埋钢筋33、所述第一梁预埋钢筋21、所述第三混凝土层形成第三连接缝8。
3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装配时,在悬臂梁31处安装模板,然后将预制梁2提升至合适高度,使预制梁2在水平方向与预制节3对齐,然后缓慢平移预制梁2,使第二节预埋钢筋33和第一梁预埋钢筋21搭接,并且捆绑固定,然后再向模板内浇注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预设强度后,拆除模板,形成第三连接缝8,通过现浇的方法提升连接处的稳定,并且通过悬壁梁的作用,平移了第三连接缝8的位置,避免连接处位于预制柱1与预制梁 2延长线的交叉点上,以提升抗震性能。
38.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每组加强筋5连接成三角形形状,每组加强筋5的顶点具有凸出段,所述凸出段伸入所述预制柱1内,相邻两组加强筋5交错设置。提升加强筋5的稳固性。
39.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节预埋钢筋32与位于其上方的预制柱1的第二柱预埋钢筋12搭接的搭接长度大于对应钢筋直径的6倍。当小于6倍时,连接刚性不足。
40.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节预埋钢筋33与所述第一梁预埋钢筋21搭接的搭
接长度大于对应钢筋直径的6倍。当小于6倍时,连接刚性不足。
41.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凹槽4呈类半球形,所述凹槽4边缘距离所述预制柱1边缘的长度大于对应钢筋直径4倍。提供足够的加强筋5的固定深度,提升加强筋5的稳定性。
42.本技术方案还可以包括以下技术细节,以更好地实现技术效果:所述预制梁2的另一端上设有第二梁预埋钢筋22,其用于与另一预制节3上的第二节预埋钢筋33搭接,并浇注,形成连接缝。
43.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悬臂梁31的长度为所述预制节3沿所述悬臂梁31的长度方向的1~1.5倍。当预制梁2两边都固定好后,可以形成两个第三连接缝8,当第三连接缝8的位置处理上述位置时,抗震性能较佳。
44.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预制节3上开设有圆台形的通孔,所述通孔上小下大,所述通孔内穿设有圆管34,所述圆管34底部伸入所述凹槽4内,所述圆管34内浇注第四混凝土层。第四混凝土层是采用现浇模式形成,可以通过圆管34与凹槽4、及第三混凝土层连接为一体,提升强度。圆管34采用钢管,刚性强。
45.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