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预埋件和斜撑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1-12-08 11:59: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预埋件和斜撑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2.铝模板是采用铝合金制作的建筑模板,又名铝合金模板,是继木模板、钢模板之后出现的新一代模板系统。铝模板施工周期短,重复使用次数多,平均使用成本低;精度高、结构成型效果好,施工方便、效率高;而且铝模板的单位重量比传统钢模板更轻,便于施工人员搬运和拆卸,进而可缩短施工进度。目前,铝模板系统广泛应用于住宅楼、写字楼等建筑。铝模板在应用时需要将铝模斜撑下脚固定在混凝土板面上为铝模板提供支撑才可以完成工作。
3.传统的铝模斜撑下脚的固定方式通常包括以几种:1、使用预埋钢筋构件连接固定斜撑下脚;2、使用膨胀螺丝固定斜撑下脚;3、使用膨胀螺丝固定支撑座进而固定斜撑下脚。对于上述方式1,一般是将现场已有的钢筋简单加工成空间“几”字形的预埋件,将斜撑下脚穿入螺栓,螺栓卡住预埋件竖向钢筋部分来为铝模版提供拉力和压力。这样的预埋件没有特别设置与斜撑下脚固定的结构和方式,不能很好的固定支撑铝模斜撑下脚,容易滑脱造成斜撑失效、爆模,影响混凝土面的平整度;而且预埋件连接位置精度不足、固定位置精度不足,无法精准、有效固定斜撑,甚至无法用于支顶斜撑,最后只能使用后置膨胀螺丝等损伤性较大的方法代替无效的预埋件。对于上述方式2和方式3,使用膨胀螺丝不仅损伤混凝土板面,容易引起漏水,而且可能破坏预埋的管道,从而增加不必要的工序和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预埋件和斜撑固定结构,能够保证预埋件与斜撑支撑座之间的连接位置精度和连接可靠性,从而可实现精准、有效地固定斜撑,同时还可避免使用膨胀螺丝而对混凝土面板及预埋的管道造成损伤。
5.本技术提出一种预埋件,所述预埋件包括:
6.至少两个固定杆,各所述固定杆间隔设置且均沿竖向延伸,各所述固定杆均包括第一杆段和第二杆段,所述第一杆段用于埋设在混凝土板中,所述第二杆段用于穿过斜撑支撑座并通过锁紧件与所述斜撑支撑座锁紧固定;以及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连接于任意两个所述固定杆之间。
7.上述的预埋件通过连接部将任意两个固定杆进行连接,从而能够精确地控制任意两个固定杆之间的间距,保证预埋件的定位精度,使得固定杆能够与斜撑支撑座的固定孔相吻合,从而确保预埋件与斜撑支撑座之间的连接位置精度;并且将固定杆与斜撑支撑座通过锁紧件锁紧固定,可保证预埋件与斜撑支撑座之间的连接可靠性,从而可实现精准、有效地固定斜撑;同时采用上述的预埋件与斜撑支撑座连接后,能够避免使用膨胀螺丝而对混凝土面板及预埋的管道造成损伤。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杆段采用螺纹杆,所述锁紧件为与所述螺纹杆适
配的螺母。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杆段的外周面设有纹路。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纹路采用螺纹或者波纹结构。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呈沿横向延伸的杆状,所述连接部的两端分别与其中一个所述固定杆的所述第一杆段连接。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埋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杆段连接的支撑脚,所述支撑脚相对于所述第一杆段沿横向折弯延伸。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各所述第一杆段均连接有至少两个所述支撑脚。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脚连接于所述第一杆段远离所述第二杆段的一端。
15.本技术还提出一种斜撑固定结构,所述斜撑固定结构包括混凝土板、斜撑支撑座、锁紧件及如上所述的预埋件,所述预埋件的第一杆段埋设于所述混凝土板中,所述预埋件的第二杆段穿过所述斜撑支撑座并通过锁紧件与所述斜撑支撑座锁紧固定。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埋件的连接部埋设于所述混凝土板中并与所述混凝土板的底筋连接固定。
附图说明
17.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斜撑固定结构应用于铝模板体系的示意图;
20.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1.图3为一实施例的预埋件的结构示意图。
22.附图标记说明:
23.10、预埋件;11、固定杆;111、第一杆段;112、第二杆段;12、连接部;13、支撑脚;20、混凝土板;30、斜撑支撑座;40、锁紧件;50、斜撑;61、外墙起步板;62、内墙模板;63、顶板;64、墙边顶角模;65、k板预埋螺丝;66、高拉力丝杆;67、扁通背楞;68、竖向背楞。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5.请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提出一种斜撑固定结构,该斜撑固定结构可应用于铝模板体系,能够对铝模板起到很好地支撑作用。其中,铝模板体系包括外墙起步板61、内墙模
板62、顶板63、墙边顶角模64、k板预埋螺丝65、高拉力丝杆66、扁通背楞67、竖向背楞68等结构,关于铝模板体系的具体装配结构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在此不再详述。
26.请参照图2,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斜撑固定结构,包括预埋件10、混凝土板20、斜撑支撑座30及锁紧件40。预埋件10的第一杆段111埋设于混凝土板20中,预埋件10的第二杆段112穿过斜撑支撑座30并通过锁紧件40与斜撑支撑座30锁紧固定。
27.具体地,当上述斜撑固定结构应用于铝模板体系时,先通过铝模的安装图纸确定斜撑50的斜撑下脚位置以及斜撑支撑座30的位置,进而可确定出预埋件10的预埋位置;再将预埋件10安装到对应的位置后再进行混凝土浇筑,便可将预埋件10的第一杆段111预埋在混凝土板20中;然后进行支铝模、连接斜撑50和斜撑支撑座30等步骤;再将预埋件10的第二杆段112与斜撑支撑座30连接固定即可。本方案的斜撑固定结构通过对预埋件10的结构进行特殊设计,并将预埋件10与斜撑支撑座30进行锁紧固定,能够保证预埋件10与斜撑支撑座30之间的连接位置精度和连接可靠性,从而可实现精准、有效地固定斜撑50,保证整个铝模板体系的支撑可靠性。
28.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部12埋设于混凝土板20中并与混凝土板20的底筋连接固定。具体地,在安装预埋件10时,将预埋件10的连接部12与混凝土板20的底筋通过钢筋绑扎或者焊接等方式连接固定,可实现预埋件10的定位安装,避免在混凝土浇筑时预埋件10发生移位,保证预埋件10的位置精度,从而可进一步保证预埋件10与斜撑支撑座30之间的精确定位。同样地,在安装预埋件10时,也可将预埋件10的支撑脚13与混凝土板20的底筋通过钢筋绑扎或者焊接等方式连接固定,以起到定位预埋件10的作用。
29.请结合图2和图3,本技术提出一种预埋件10,预埋件10包括固定杆11和连接部12。固定杆11设置有至少两个,各固定杆11间隔设置且均沿竖向延伸,各固定杆11均包括第一杆段111和第二杆段112,第一杆段111用于埋设在混凝土板20中,第二杆段112用于穿过斜撑支撑座30并通过锁紧件40与斜撑支撑座30锁紧固定;连接部12连接于任意两个固定杆11之间。
30.具体地,上述预埋件10用于与混凝土板20、斜撑支撑座30及锁紧件40相配合,形成稳定可靠的斜撑固定结构。其中,固定杆11设置有至少两个,其具体数量与斜撑支撑座30的固定孔的数量相适配。例如,在本实施例中,斜撑支撑座30设有两个固定孔,相应地,预埋件10包括两个固定杆11。在使用时,将固定杆11的第二杆段112预埋到混凝土板20内,固定杆11的第一杆段111外露于混凝土板20表面,第一杆段111穿过斜撑支撑座30的固定孔后通过锁紧件40锁紧固定。
31.上述的预埋件10通过连接部12将任意两个固定杆11进行连接,从而能够精确地控制任意两个固定杆11之间的间距,保证预埋件10的定位精度,使得固定杆11能够与斜撑支撑座30的固定孔相吻合,从而确保预埋件10与斜撑支撑座30之间的连接位置精度;并且将固定杆11与斜撑支撑座30通过锁紧件40锁紧固定,可保证预埋件10与斜撑支撑座30之间的连接可靠性,从而可实现精准、有效地固定斜撑50;同时采用上述的预埋件10与斜撑支撑座30连接后,能够避免使用膨胀螺丝而对混凝土面板及预埋的管道造成损伤。
32.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杆段112采用螺纹杆,锁紧件40为与螺纹杆适配的螺母。通过螺母将斜撑支撑座30与预埋件10的第二杆段112锁紧固定,装配方式简单,并且可使第二杆段112与斜撑支撑座30之间形成紧密可靠的连接,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连接可
靠性,为铝模提供有效支撑。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锁紧件40也可为与第二杆段112相配合的快拆夹具。
33.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杆段111的外周面设有纹路。由于第一杆段111预埋在混凝土板20内,通过在第一杆段111的外周面设置纹路,能够增加第一杆段111的表面积和表面粗糙度,增强预埋件10与混凝土板20的连接紧密程度,也提高了预埋件10的抗拔性能。其中,纹路的具体结构有多种,包括但不限于采用螺纹或者波纹结构。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纹路采用螺纹结构。优选地,固定杆11的外周面设有外螺纹,外螺纹自下而上覆盖于固定杆11的第一杆段111和第二杆段112上,位于第一杆段111上的外螺纹能够提高预埋件10的抗拔性能,位于第二杆段112上的外螺纹能够与螺母连接。
34.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部12呈沿横向延伸的杆状,连接部12的两端分别与其中一个固定杆11的第一杆段111连接。在安装好预埋件10后,连接部12也能够预埋至混凝土板20中,从而可进一步增加预埋件10与混凝土板20的接触面积,提高预埋件10的稳定性和抗拔性能。将连接部12设置为杆状,也能够方便地将连接部12与混凝土板20的底筋通过钢筋绑扎固定。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部12也可设置为板状。可选地,连接部12连接于两个第一杆段111的底端(也即第一杆段111远离第二杆段112的一端),从而能够有效提升预埋件10的底面积,确保预埋件10的放置稳定性。
35.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预埋件10还包括与第一杆段111连接的支撑脚13,支撑脚13相对于第一杆段111沿横向折弯延伸。在安装好预埋件10后,支撑脚13也能够预埋在混凝土板20内,通过支撑脚13可进一步增加预埋件10与混凝土板20的接触面积,提高预埋件10的稳定性和抗拔性能。此外,在安装预埋件10时,还可将支撑脚13与混凝土板20的底筋通过钢筋绑扎固定,使预埋件10能够固定在混凝土板20的底筋上,防止混凝土浇筑时预埋件10发生移位,确保位置精度。
36.为了能够进一步增加预埋件10与混凝土板20的接触面积,提高预埋件10的稳定性和抗拔性能。可选地,各第一杆段111均连接有至少两个支撑脚13。例如,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各第一杆段111均连接有两个支撑脚13。
37.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支撑脚13连接于第一杆段111远离第二杆段112的一端。如此能够有效提升预埋件10的底面积,确保预埋件10的放置稳定性。可选地,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杆11设置有两个,连接部12呈横向延伸的杆状,连接部12的两端分别与其中一个第一杆段111的下端连接固定,各第一杆段111的下端分别连接有两个支撑脚13,使得预埋件10的底部大体呈现出“工”字形结构,可有效提升预埋件10的底面积,使得预埋件10的下部能够稳定地安装于混凝土板20中。
38.以下结合图1至图3,对应用本实施例的斜撑固定结构的铝模体系的施工方法进行说明。该施工方法具体可包括以下步骤:
39.步骤s1:预埋件10定位、绑扎。通过铝模的安装图纸,确定斜撑50的斜撑下脚位置、斜撑支撑座30位置,从而确定出预埋件10的预埋位置;将预埋件10的支撑脚13及连接部12用钢丝绑扎固定到混凝土板20的底筋的对应位置。
40.步骤s2:浇筑混凝土,绑扎钢筋。先后浇筑墙、柱和梁、板的混凝土,对混凝土进行振捣,然后进行初摊平以及整平,在混凝土初凝后进行抹平和机械抹光,然后开始混凝土的养护。在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可以在混凝土上作业后,绑扎墙、柱钢筋,使用锁紧件40将斜
撑支撑座30固定在预埋件10的第二杆段112上。
41.步骤s3:支铝模,连接斜撑50和斜撑支撑座30。在完成墙根找平、钢筋纠偏、焊定位筋,涂铝模脱模剂后,安装墙、柱铝模,斜撑下脚通过螺栓固定在斜撑支撑座30上,安装斜撑上支架,并连接固定斜撑上支架和斜撑50上端,将斜撑50撑紧;安装梁、板的铝模,铝模调整、加固。
42.步骤s4:浇筑混凝土。先后浇筑墙、柱和梁、板的混凝土,然后对混凝土进行振捣、初摊平以及整平,在混凝土初凝后进行抹平和机械抹光。最后进行混凝土的养护。
43.步骤s5:拆模,拆除锁紧件40、斜撑50、斜撑支撑座30、铝模板。在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拆除锁紧件40、斜撑支撑座30、斜撑50、背楞、铝模板。
44.步骤s6:将预埋件10露出混凝土板20板面的部分切割掉。
45.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46.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4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48.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49.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50.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51.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
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