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电子签封锁操作人员管理方法、装置及设备与流程

2021-12-08 00:35: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子签封锁操作人员管理方法,属于电子签封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电子签封锁是高科技物流监控电子设备,应用于集装箱或厢式货车运输途中货物安全的电子签封锁具。电子签封锁通过手持控制终端对其下发指令实现施封/解封与其他操作,如查询记录等。电子签封锁手持终端通常采用带有操作系统的掌上电脑,使用者通过输入密码登陆系统,然后可以使用掌上电脑中的应用软件对电子签封锁进行操作。这种方式的不安全性在于,任何知道密码的人都可以进入系统,电子签封锁可以记录每一次施封/解封操作,但不能获得操作者的身份信息。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电子签封锁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使用者通过输入密码登陆系统,即可以通过电子签封锁的手持终端对电子签封锁进行操作”这一安全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应用于电子签封锁操作过程中的电子签封锁操作人员管理方法。
4.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5.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签封锁操作人员管理方法,用于手持终端中,所述方法包括:
6.接收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对电子签封锁的操作指令;
7.生成第一指令,所述第一指令包括要求操作人员输入其生物特征信息的指令;
8.接收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包括操作人员根据第一指令输入操作人员的生物特征信息;
9.将第二信息与来自服务器的关联信息比对进而包含对比结果的第三信息;所述关联信息是指服务器将第一存储信息与第二存储信息建立联系而形成的信息,所述第一存储信息包括服务器接收的待注册操作人员的基本信息,所述第二存储信息包括服务器接收的相应的待注册操作人员的生物特征信息;
10.根据第三信息生成第三指令并执行所述第三指令;所述第三指令包括是否将第一信息发送给电子签封锁。
11.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需要手持终端接收服务器分配的“操作人员的基本信息和生物特征信息一一对应的关联信息”,并将操作人员输入的“操作人员的生物特征信息”与该“关联信息”中的“操作人员的生物特征信息”比对,从而确定操作人员是否享有对该手持终端的操作权限。通过该步骤的设置,能在操作人员在对电子签封锁进行施封 /解封或其他操作前对其进行身份认证,身份认证通过后服务器才会把操作指令发送给电子签封锁。从而实现了对手持终端的操作人员的管理及保证了电子签封锁操作的安全性。
12.上述电子签封锁操作人员管理方法,所述生物特征信息可以通过多种身份识别方
式获取,例如,包括指纹、人脸图像或手指静脉图像。本技术推荐通过手指静脉身份识别方式获取。手指静脉身份识别方式的优势在于,它是一种基于人体生物特征的识别技术,相比于刷卡、密码等,更加安全、可靠、准确;并且识别对象是血液流通的静脉图像特征,静脉血管是隐藏在手指内部的,因此极难复制和盗取;是一种非体表特征的活体识别,相比于指纹、人脸等体表特征识别,更加不易伪造和假冒。此外,生物识别技术产品均借助于现代计算机技术实现,很容易配合电脑和安全、监控、管理系统整合,实现自动化管理。
13.上述电子签封锁操作人员管理方法,当所述第三信息包括否定信息时,所述第三指令包括不予将第一信息发送给电子签封锁;所述否定信息是指第二信息与来自服务器的关联信息中第二存储信息不一致;当所述第三信息包括肯定信息时,所述第三指令包括将第一信息发送给电子签封锁;所述肯定信息是指第二信息与来自服务器的关联信息中第二存储信息一致。
14.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签封锁操作人员管理方法,用于服务器中,所述方法包括:
15.接收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待注册操作人员的基本信息;
16.生成第一指令,所述第一指令包括要求输入相应的待注册操作人员的生物特征信息的指令;
17.接收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是待注册操作人员根据第一指令输入的信息,包括相应的待注册操作人员的生物特征信息;
18.将第二信息与第一信息建立联系生成关联信息;
19.将关联信息发送给手持终端;
20.接收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包括来手持终端的操作日志。
21.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需要服务器接收“待注册操作人员的基本信息和生物特征信息”,并将“待注册操作人员的基本信息”与“待注册操作人员的生物特征信息”一一对应关联,形成“关联信息”,然后将该“关联信息”发送给手持终端。当操作人员在对电子签封锁进行施封/解封或其他操作时,操作人员在对电子签封锁进行施封/解封或其他操作前需要完成身份认证;从而能实现了对手持终端的操作人员的管理及保证了电子签封锁操作的安全性。
22.上述电子签封锁操作人员管理方法,所述生物特征信息可以通过多种身份识别方式获取,例如,包括指纹、人脸图像或手指静脉图像。本技术推荐通过手指静脉身份识别方式获取。手指静脉身份识别方式的优势在于,它是一种基于人体生物特征的识别技术,相比于刷卡、密码等,更加安全、可靠、准确;并且识别对象是血液流通的静脉图像特征,静脉血管是隐藏在手指内部的,因此极难复制和盗取;是一种非体表特征的活体识别,相比于指纹、人脸等体表特征识别,更加不易伪造和假冒。此外,生物识别技术产品均借助于现代计算机技术实现,很容易配合电脑和安全、监控、管理系统整合,实现自动化管理。
23.上述电子签封锁操作人员管理方法,还包括,在将所述关联信息发送给手持终端之后接收来自手持终端的第四信息,所述第四信息包括手持终端是否接收到关联信息的信息;如果所述第四信息包括手持终端没有接收到关联信息,则继续向手持终端发送关联信息;
24.所述将第一信息与第二信息建立联系,是指将待注册操作人员的基本信息与待注
册操作人员的生物特征信息建立联系;
25.所述关联信息包含多对一一对应的待注册操作人员的基本信息和待注册操作人员的生物特征信息;
26.所述将关联信息发送给手持终端包括将两个以上关联信息发送给同一个手持终端和/或将某一关联信息发送给一个以上手持终端。
27.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签封锁操作人员管理装置,用于手持终端,所述装置包括:
28.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操作人员输入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对电子签封锁的操作指令;
29.第一处理单元:用于生成第一指令,所述第一指令包括要求操作人员输入其生物特征信息的指令;
30.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包括操作人员的生物特征信息;
31.第二处理单元,用于将第二信息与来自服务器的关联信息比对进而包含对比结果的第三信息;所述关联信息是指服务器将第一存储信息与第二存储信息建立联系而形成的信息,所述第一存储信息包括服务器接收的待注册操作人员的基本信息,所述第二存储信息包括服务器接收的相应的待注册操作人员的生物特征信息;
32.第三处理单元,用于根据第三信息生成第三指令;所述第三指令包括是否将第一信息发送给电子签封锁;
33.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将第一信息发送给电子签封锁;
34.第一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操作日志;
35.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将第一存储单元存储的操作日志发送给服务器。
36.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签封锁操作人员管理装置,用于服务器,所述装置包括:
37.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待注册操作人员的基本信息;
38.第一处理单元:用于生成第一指令,所述第一指令包括要求输入相应的待注册操作人员的生物特征信息的指令;
39.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是待注册操作人员根据第一指令输入的信息,包括相应的待注册操作人员的生物特征信息;
40.第二处理单元:用于将第二信息与第一信息建立联系生成关联信息;
41.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将关联信息发送给手持终端;
42.第三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手持终端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包括手持终端的操作日志;
43.第一存储单元:用于存储第一信息、第二信息、第三信息和关联信息。
44.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45.处理器;
46.以及存储器,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在被所述处理器运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

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子签封锁操作人员管理方法。
47.有益效果
48.操作人员在对电子签封锁进行施封/解封或其他操作前,需要先进行身份认证,身份认证通过后手持控制终端才会把操作指令发送给电子签封锁。手持终端记录操作日志,服务器可以获取带有操作人员身份信息的操作日志;管理人员根据手持终端和服务器均可以获得哪一操作人员对哪一电子签封锁做了哪种操作;从而实现对电子签封锁操作的安全管理。
附图说明
4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50.图1为本技术各个实施例所涉及的一种实施环境的示意图;
51.图2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电子签封锁操作人员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52.图3为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电子签封锁操作人员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53.图4为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电子签封锁操作人员管理方法所涉及的操作人员注册流程和操作人员身份认证模板下发流程示意图;
54.图5为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电子签封锁操作人员管理方法所涉及的手持端操作管理流程示意图;
55.图6为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电子签封锁操作人员管理方法的操作人员身份认证模板下发过程交互过程示意图;
56.图7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电子签封锁操作人员管理装置的框图;
57.图8为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电子签封锁操作人员管理装置的框图;
58.图9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59.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本技术的全部实施例;应理解,本技术不受这里描述的实施例的限制。
60.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代表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对象。
61.图1示出了本技术各个实施例所涉及的一种实施环境的示意图。该实施环境包括:电子签封锁手持终端(以下简称手持终端)、电子签封锁管理系统服务器(以下简称服务器)和电子签封锁。
62.手持终端可以是手机或平板电脑。
63.服务器可以是一台服务器,或者是由若干台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或者是一个云计算服务中心。
64.手持终端和服务器之间通过无线网络实现通信连接;手持终端和电子签封锁之间是通过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实现通信连接。
65.所述待注册操作人员的生物特征信息包括操作人员的指纹、人脸图像或手指静脉图像等体表特征信息等任意能够唯一确定用户身份的生物特征信息。
66.所述操作人员的生物特征信息包括操作人员的指纹、人脸图像或手指静脉图像等体表特征信息等任意能够唯一确定用户身份的生物特征信息。
67.所述待注册操作人员的基本信息包括待注册操作人员的姓名、性别、手机号码、所属部门、内部工号、身份证明证件号码和照片等;其中,身份证明证件号码通常为身份证号码。在其它可能的情况下,身份证明证件号码还可以是护照号码、台胞证号码或者军官证号码等任意能够唯一确定用户身份的编号。
68.示例性方法
69.请参考图2,其示出了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电子签封锁操作人员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用于电子签封锁的手持终端中的电子签封锁操作人员管理方法,第一步完成操作人员注册并把操作人员信息和生物识别模板存储在服务器;第二步服务器向手持终端下发操作人员信息和模板;第三步操作人员使用手持终端对电子签封锁进行操作;包括:s101:接收操作人员输入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对电子签封锁的操作指令;s102:生成第一指令,所述第一指令包括要求操作人员输入其生物特征信息的指令;s103:接收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包括操作人员根据第一指令输入的操作人员的生物特征信息;s104:将第二信息与来自服务器的关联信息比对进而生成包含对比结果的第三信息;所述关联信息是指服务器将第一存储信息与第二存储信息建立联系而形成的信息,所述第一存储信息包括服务器接收的待注册操作人员的基本信息,所述第二存储信息包括服务器接收的相应的待注册操作人员的生物特征信息;s105:根据第三信息生成第三指令并执行所述第三指令;所述第三指令包括是否将第一信息发送给电子签封锁。
70.下面详细的描述各个步骤。
71.s101:接收操作人员输入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对电子签封锁的操作指令。具体的:操作人员向手持终端输入对电子签封锁进行施封或解封的操作指令,手持终端接收该操作指令;该操作指令即为第一信息。
72.s102:生成第一指令,所述第一指令包括要求操作人员输入其生物特征信息的指令。具体的,手持终端接收到对电子签封锁进行施封或解封的操作指令后做出要求操作人员输入生物特征信息的指令,并将该指令显示在显示界面上;以验证该输入“对电子签封锁进行施封或解封的操作指令”的操作人员是否享有对该手持终端的操作权限。
73.s103:接收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包括操作人员根据第一指令输入的操作人员的生物特征信息。具体的,接收操作人员根据显示界面显示的要求操作人员输入生物特征信息的指令而输入的生物特征信息;例如,接收操作人员输入的手指静脉图
74.s104:将第二信息与来自服务器的关联信息比对进而生成包含对比结果的第三信息;所述关联信息是指服务器将第一存储信息与第二存储信息建立联系而形成的信息,所述第一存储信息包括服务器接收的待注册操作人员的基本信息,所述第二存储信息包括服务器接收的相应的待注册操作人员的生物特征信息。具体的,在步骤s101之前,手持终端已经接收了来自服务器的关联信息;该关联信息中包含了对该手持终端有操作权限的操作人员的基本信息和生物特征信息。将接收的操作人员的生物特征信息与有操作权限的操作人员的生物特征信息比对,根据二者是否一致而判断该输入第二信息的操作人员是否具有操
作权限。例如,操作人员根据手持终端显示的要求操作人员输入生物特征信息的第一指令、输入生物特征信息a,手持终端接收该操作人员输入的生物特征信息a并将该生物特征信息a与其存储的来自服务器的关联信息中的生物特征信息比对。如果生物特征信息a与关联信息中的生物特征信息一致,则说明输入生物特征信息a的操作人员具有操作权限;如果生物特征信息a 与关联信息中的生物特征信息不一致,则说明输入生物特征信息a的操作人员具有操作权限。
75.s105:根据第三信息生成第三指令并执行所述第三指令;所述第三指令包括是否将第一信息发送给电子签封锁。具体的,根据所输入的生物特征信息与所存储的关联信息中的生物特征信息是否一致生成包括是否将对电子签封锁的操作指令发送给电子签封锁的指令。例如,如果生物特征信息a与关联信息中的生物特征信息一致,说明输入生物特征信息a的操作人员具有操作权限;则生成将对电子签封锁施封/解封的操作指令发送给电子签封锁的指令,并将对电子签封锁施封/解封的操作指令发送给电子签封锁;如果生物特征信息a与关联信息中的生物特征信息不一致,说明输入生物特征信息a的操作人员不具有操作权限,则生成不予将对电子签封锁施封/解封的操作指令发送给电子签封锁的指令,并且不予发送对电子签封锁施封/解封的操作指令给电子签封锁。通过生物特征信息这一唯一身份认证,实现对手持终端操作人员管控,保证了对手持终端的安全操作。
76.请参考图3,其示出了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电子签封锁操作人员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用于服务器中的电子签封锁操作人员管理方法,包括:
77.s201:接收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待注册操作人员的基本信息。具体的,管理人员向服务器输入待注册操作人员的基本信息,服务器接收、存储该待注册操作人员的基本信息。基本信息的作用包括以基本信息作为索引目录建立操作人员认证模板数据库;建立操作日志,以方便管理员查阅、管理。第一信息可以是企业人力资源数据库中存储的员工基本信息。
78.s202:生成第一指令,所述第一指令包括要求输入相应的待注册操作人员的生物特征信息的指令。具体的,服务器根据接收到待注册操作人员的基本信息生成要求相应的待注册操作人员的生物特征信息的指令,并显示该指令。
79.s203:接收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是待注册操作人员根据第一指令输入的信息,包括相应的待注册操作人员的生物特征信息。具体的,根据所显示的步骤s202的第一指令,相应的待注册操作人员输入其生物特征信息,服务器接收该相应的待注册操作人员输入其生物特征信息。
80.s204:将第二信息与第一信息建立联系形成关联信息;所述第二信息是待注册操作人员根据第一指令输入的信息,包括相应的待注册操作人员的生物特征信息。具体的,服务器将接收、存储的待注册操作人员的生物特征信息与其存储的相应的待注册操作人员的基本信息建立联系,从而形成操作人员身份认证模板;每一操作人员身份认证模板包括一操作人员的生物特征信息及相应的操作人员的基本信息。
81.s205:将关联信息发送给手持终端。具体的,将体现为操作人员身份认证模板的关联信息发送手持终端,使得操作人员身份认证模板中的该操作人员对该手持终端享有操作权限。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以将多个操作人员身份认证模板发送给同一个手持终端,也可以将同一操作人员身份认证模板发送给多个手持终端。例如,如果将x操作人员身份认证模
板发送给i

vi手持终端,则x操作人员享有对i

vi手持终端的操作权限;如果将x、y、z操作人员身份认证模板发送给vi手持终端,则x、y、z这三个操作人员均享有对vi手持终端的操作权限。通过下发操作人员身份认证模板至手持终端,实现通过服务器对手持终端操作权限的管理控制。
82.s206:接收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包括来手持终端的操作日志。服务器备份手持终端的操作日志,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服务器查看手持终端的操作记录,该操作记录包括但不限于操作人员基本信息、操作人员发出的操作指令、操作时间。另外,可以根据接收的不同手持终端的操作日志可以统计操作人员的操作轨迹,具体的说,可以通过所接收手持终端的操作日志能清楚知晓是哪一操作人员在什么时间对哪一手持终端进行了什么操作;从而通过服务器实现对手持终端的管理。
83.请参考图4

6,其示出了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电子签封锁操作人员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用于手持终端和服务器中的电子签封锁操作人员管理方法,包括操作人员注册流程、操作人员身份认证模板下发流程和操作人员操作管理流程。
84.其中,操作人员注册流程包括:
85.s301:系统管理员发起注册流程;向服务器输入待注册操作人员的基本信息;
86.s302:服务器接收步骤s301所输入的待注册操作人员的基本信息,生成要求输入相应的待注册操作人员的生物特征信息的认证指令,并显示该认证指令;
87.s303:相应的待注册操作人员根据显示的认证指令向服务器输入生物特征信息;具体的,包括但不限于手指静脉分布图;例如,可以通过服务器外接的指静脉识别仪输入手指静脉分布图,也可以通过内置服务器的指静脉识别接口输入其手指静脉分布图;
88.s304:服务器接收该生物特征信息作为相应的待注册操作人员的生物特征信息;具体的,可以是接收手指静脉分布图作为相应的待注册操作人员的生物特征信息;
89.s305:服务器将接收的生物特征信息与相应的待注册操作人员的基本信息建立对应联系,生成包含操作人员基本信息和生物特征信息的操作人员身份认证模板,将操作人员身份认证模板保存至操作人员数据库;
90.其中,操作人员身份认证模板下发流程包括:
91.s306:服务器将操作人员身份认证模板发送给手持终端;具体的,可以是所有待注册操作人员完成注册后,管理员通过服务器向对应的手持终端一一发送操作人员身份认证模板。手持终端设备通常有一个在服务器内有唯一的标识id,服务器授权某一已在服务器内注册的操作人员使用某一手持终端时,就把该操作人员的操作人员身份认证模板下发到选定的手持终端里;如果服务器没有授权某一操作人员使用某一设备的,该操作人员无法对该设备进行操作;服务器可以授权多个操作人员使用同一个手持终端,也可以授权某一个操作人员使用多个手持终端。如果,需要将对某一手持终端的操作人员a更改为操作人员b;则需要从服务器内删除发送给该手持终端的操作人员a的操作人员身份认证模板,从服务器数据库中选取操作人员b的操作人员身份认证模板发送给该手持终端。手持终端设备和操作人员绑定,体现了服务器系统管理策略。
92.s307:手持终端接收操作人员身份认证模板并存储;具体的,s307步骤之后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93.手持终端将成功接收或未成功接收的结果反馈给服务器,服务器接收该反馈信息
并根据该反馈信息进行下一步动作。例如,如果vi手持终端接收到x操作人员身份认证模板,vi 手持终端则向服务器发送接收成功的信息,服务器接收该信息并进行存储。
94.如果vi手持终端在一定时间内没有接收到x操作人员身份认证模板,vi手持终端则向服务器发送未接收成功的信息,服务器接收该信息并继续向vi手持终端发送x操作人员身份认证模板,直至接收到发送接收成功的信息。
95.其中,操作人员操作管理流程包括:
96.s308:操作人员发起操作流程,向手持终端输入包括对电子签封锁施封或解封的操作指令;
97.s309:手持终端接收s308步骤所述对电子签封锁施封或解封的操作指令;
98.s310:手持终端生成需要操作人员输入生物特征信息的认证指令,并在显示界面显示;具体的,包括要求操作人员输入手指静脉分布图的认证指令;
99.s311:操作人员根据显示界面显示的内容向手持终端输入其生物特征信息;具体的,包括操作人员根据显示界面显示的内容向手持终端输入其手指静脉分布图;更具体的,可以通过手持终端外接的指静脉识别仪输入手指静脉分布图,也可以通过内置于手持终端的指静脉识别接口输入其手指静脉分布图;
100.s312:手持终端接收该生物特征信息并将生物特征信息与其存储的操作人员身份认证模板中的生物特征信息比对,根据比对结果生成是否将对电子签封锁施封或解封的操作指令发送给电子签封锁的指令,并执行该指令;具体的,手持终端接收操作人员输入的手指静脉分布图,并将该手指静脉分布图与其存储的操作人员身份认证模板中的手指静脉分布图进行比对;如果输入的手指静脉分布图与存储的手指静脉分布图一致,说明步骤s311中输入手指静脉分布图的操作人员对该手持终端享有操作权限,则将对电子签封锁施封或解封的操作指令发送给电子签封锁;如果输入的手指静脉分布图与存储的手指静脉分布图不一致,说明步骤s311中输入手指静脉分布图的操作人员对该手持终端不享有操作权限,则不予发送对电子签封锁施封或解封的操作指令给电子签封锁;
101.s313:手持终端记录由步骤s308开始的操作日志,并将该操作日志发送给服务器。具体的,记录包含但不限于所接收的操作人员的生物特征信息、操作人员的基本信息、“对电子签封锁施封或解封的操作指令;”、操作时间等的操作日志;
102.s314:服务器接收、存储来自手持终端的操作日志。
103.示例性装置
104.图7图示了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电子签封锁操作人员管理装置的框图。
105.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电子签封锁操作人员管理装置,用于手持终端,所述装置包括:
106.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操作人员输入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对电子签封锁的操作指令;具体的,包括但不限于用于接收对电子签封锁施封/解封的操作指令;
107.第一处理单元:用于生成第一指令,所述第一指令包括要求操作人员输入其生物特征信息的指令;具体的,包括但不限于要求输入第一信息的操作人员的手指静脉图;
108.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包括操作人员的生物特征信息;具体的,包括但不限于接收输入第一信息的操作人员的手指静脉图;
109.第二处理单元,用于将将第二信息与来自服务器的关联信息比对进而生成包含对
比结果的第三信息;所述关联信息是指服务器将第一存储信息与第二存储信息建立联系而形成的信息,所述第一存储信息包括服务器接收的待注册操作人员的基本信息,所述第二存储信息包括服务器接收的相应的待注册操作人员的生物特征信息;具体的,包括但不限于将接收的输入第一信息的操作人员的手指静脉图与存储信息中的手指静脉图进行比对,如果一致,说明该输入第一信息的操作人员享有对该手持终端的操作权限,则生成包含“享有操作权限”的第三信息;如果不一致,说明该输入第一信息的操作人员不享有对该手持终端的操作权限,则生成包含“不享有操作权限”的第三信息;
110.第三处理单元,用于根据第三信息生成第三指令;所述第三指令包括是否将第一信息发送给电子签封锁;具体的,根据包含“享有操作权限”的第三信息生成将第一信息发送给电子签封锁的第三指令;根据包含“不享有操作权限”的第三信息生成不予将第一信息发送给电子签封锁的第三指令;
111.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将第一信息发送给电子签封锁;具体的,包括执行第三指令;在第三指令包括将第一信息发送给电子签封锁的条件下,将第一信息发送给电子签封锁,以施封 /解封电子签封锁;
112.第一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操作日志;具体的,用于存储关于手持终端的所有操作,包括但不限于操作人员基本信息,各信息和指令的内容,各信息、指令输入、生成、发出的时间;
113.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将第一存储单元存储的操作日志发送给服务器。
114.图8图示了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电子签封锁操作人员管理装置的框图。
115.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电子签封锁操作人员管理装置,用于服务器,所述装置包括:
116.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待注册操作人员的基本信息;
117.第一处理单元:用于生成第一指令,所述第一指令包括要求输入相应的待注册操作人员的生物特征信息的指令;具体的,根据接收的待注册操作人员的基本信息生成要求输入相应的待注册操作人员的生物特征信息的指令;
118.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是待注册操作人员根据第一指令输入的信息,包括相应的待注册操作人员的生物特征信息;
119.第二处理单元:用于将第二信息与第一信息建立联系生成关联信息;具体的,将第一接收单元接收的第一信息与第二接收单元接收的第二信息建立一一对应关系,生成以操作人员身份认证模板为表现形式的关联信息;
120.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将关联信息发送给手持终端;具体的,包括将多个操作人员身份认证模板发送给同一个手持终端,或者将同一操作人员身份认证模板发送给多个手持终端;
121.第三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手持终端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包括手持终端的操作日志;具体的,接收手持终端记录的关于手持终端的所有操作,包括但不限于操作人员基本信息,各信息和指令的内容,各信息、指令输入、生成、发出的时间;
122.第一存储单元:用于存储第一信息、第二信息、第三信息和关联信息;具体的,包括待注册操作人员的基本信息、待注册操作人员的生物特征信息、身份认证模板和手持终端
记录的关于手持终端的所有操作。
123.示例性电子设备
124.下面参考图9来描述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是集成所述手持终端和所述服务器的电子设备;或者是与所述手持终端和所述服务器独立存在的单机设置,该单机设备与所述手持终端和所述服务器之间均可以通信。
125.如图9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一个或多个存储器。
126.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pu)或者具有数据处理能力和/或指令执行能力的其他形式的处理单元,并且可以控制电子设备中的其他组件以执行期望的功能。
127.存储器,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包括各种形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易失性存储器和/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所述易失性存储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高速缓存存储器(cache)等,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只读存储器(rom)、硬盘或闪存等。在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可以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指令,处理器可以运行所述指令,以实现上文所述的本技术的各个实施例的电子签封锁操作人员管理方法以及或者期望的其他功能。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可以存储例如待注册操作人员的基本信息、待注册操作人员的生物特征信息、操作人员生物特征信息、关联信息、操作指令等各种内容。
128.在一个示例中,电子设备还包括:输入装置和输出装置,这些组件通过总线系统和/或其他形式的连接机构(未示出)互联。
129.例如,在该电子设备集成有所述生物特征信息采集装置时,所述输入装置可以是所述的生物特征信息采集装置,例如指静脉识别装置/指静脉识别接口,用于采集待注册操作人员的生物特征信息或操作人员的生物特征信息。在该电子设备时单机设备时,该输入装置可以是通信网络连接器,用于从所述生物特征信息采集装置接收所采集的输入信号。
130.此外,所述输入装置还可以包括键盘、鼠标等。
131.所述输出装置可以向外部输出各种信息及指令,包括:显示器及通信网络及所连接的远程输出装置等等。
132.当然,为了简化,图9中仅仅示出了该电子设备中与本技术有关的组件中的一些,省略了诸如总线、输入/输出接口等等的组件。除此之外,根据具体应用情况,电子设备还包括任何其他适当的组件。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