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两控三出水大淋浴龙头的制作方法

2021-12-04 12:2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淋雨龙头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两控三出水大淋浴龙头。


背景技术:

2.淋浴花洒龙头,是自来水管的放水活门,通过旋转装置打开或关闭控制冷热水流量的卫浴装置,在浴室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现有技术中的淋浴水龙头存在如下问题:现有的淋雨水龙头大都功能单一,不能很好地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而增加更多功能的淋雨水龙头却总是需要多个管道,占用空间较大不说,使用起来也不是很方便,市面上目前缺乏一种结构简易,功能多样的淋雨龙头,因此,有必要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两控三出水大淋浴龙头,通过对淋浴龙头结构的重新设计,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功能单一的缺陷,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4.一种两控三出水大淋浴龙头,包括壳体以及安装在壳体上的冷水接口、热水接口、花洒接口、手持喷头接口、出水嘴、手柄以及第一分水器、第二分水器,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第一水道、第二水道、第三水道、第四水道与第五水道,其中第一水道与冷水接口连通,供冷水通入,第二水道与热水接口连通,供热水通入,所述手柄与壳体之间设置有调节阀芯,所述调节阀芯安装在壳体内部且位于第一水道、第二水道与第三水道的交界处,所述调节阀芯的冷水进口、热水进口分别与所述第一水道、所述第二水道接通,所述手柄安装在调节阀芯上,所述手柄用于控制调节阀芯动作以控制所述第一水道内的冷水与所述第二水道内的热水进入第三水道内部的比例,所述第三水道的一端与所述调节阀芯的混合水出口接通,另一端与第一分水器接通;
5.所述第一分水器包括第一分水阀中继芯、第一分水阀动芯与第一分水阀手柄,所述第一分水阀中继芯上依次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一凹槽、第二通孔、第二凹槽与第三通孔,所述第一分水阀动芯上设置有第一连接腔与第二连接腔,所述第一分水阀手柄安装在第一分水阀动芯上,转动第一分水阀手柄可分别连通第三水道、第一通孔、第一连接腔、第二通孔、第一凹槽之间的通路或第三水道、第一通孔、第二连接腔、第三通孔、第二凹槽之间的通路,所述第一凹槽与第四水道连通,第二凹槽与第五水道连通,所述第四水道还与花洒接口连通,所述第二分水器安装在第五水道内;
6.所述第二分水器包括连接套、定芯与动芯,所述定芯与动芯均安装在连接套内部,所述定芯上设置有分水缺口,所述动芯上设置有十字梁 ,十字梁在动芯上隔出第一出水通道与第二出水通道,所述分水缺口与十字梁的形状相适配,转动所述动芯可交替使所述第一出水通道和第二出水通道与所述分水缺口连通,所述连接套上设置有窗口与所述出水嘴的内部水道连通,转动动芯至第二出水通道与窗口对应时,形成分水缺口、第二出水通道、窗口、出水嘴之间的水流通路,所述动芯的下方安装有转动体,所述转动体与动芯固定连
接,转动体的中间开设有第三出水通道,所述第三出水通道与所述第一出水通道连通,转动体的一端可转动设置在连接套内部,另一端伸出所述连接套与出水嘴安装固定,转动出水嘴可带动转动体转动,进一步带动动芯转动;
7.所述出水嘴的下方为手持喷头接口,所述第三出水通道与手持喷头接口连通,转动动芯使第二出水通道933与窗口911远离关闭时,可形成分水缺口、第一出水通道、第三出水通道、手持喷头接口之间的水流通路。
8.优选地,所述转动体的下端设置有花键,所述出水嘴上设置有键槽,转动体通过花键与键槽的相互配合和出水嘴安装连接。
9.优选地,所述连接套通过螺纹旋紧安装在壳体上。
10.优选地,所述转动体设置在连接套内部的一端与连接套之间设置有减磨环。
11.优选地,所述转动体的下端设置有螺母,所述螺母通过出水嘴上设置有台阶限定位置,所述螺母与转动体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螺母用于将出水嘴拉紧在所述转动体(94)上。
12.优选地,所述第二分水器与壳体之间,转动体与连接套之间均设置有密封圈。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14.1、本实用新型一种两控三出水大淋浴龙头,通过第一分水器控制花洒和第二分水器两处的切换,然后通过搬动出水管带动第二分水器工作,结构简易,功能多样,可轻易实现花洒、出水嘴以及手持喷头之间三处出水的灵活切换。
15.2、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两控三出水大淋浴龙头,设置有第一分水器与第二分水器,通过第一分水器与第二分水器之间之间相互配合完成三个方向水流的切换,第一分水器与第二分水器与第二分水器的结构设计巧妙且内置在壳体内,使用稳定且寿命长。
16.3、本实用新型中转动体的下端设置有螺母,螺母使出水嘴可靠的与转动体连接,第二分水器与壳体之间,转动体与连接套之间均设置有密封圈,进一步提高了本装置的稳定性。
17.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设计巧妙,结构合理,有效地提高了淋浴龙头的功能多样性,具有十分显著的推广应用意义。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图1中a

a剖面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图1中b

b剖面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图2中出水嘴转动90
°
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图4为c

c剖面结构示意图。
23.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分水器整体结构示意图。
24.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分水阀动芯与第一分水阀手柄安装结构示意图。
25.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分水器结构定芯与动芯炸开示意图。
26.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分水器立体示意图。
27.图中:1、壳体;2、冷水接口;3、热水接口;4、花洒接口;5、手持喷头接口;6、出水嘴;7、手柄;8、第一分水器;9、第二分水器;10、第一水道;11、第二水道;12、第三水道;13、第四水道;14、第五水道;15调节阀芯;81、第一分水阀中继芯;82、第一分水阀动芯;83、第一分水
阀手柄;811、第一通孔;812、第一凹槽;813、第二通孔;814、第二凹槽;815、第三通孔;821、第一连接腔;822、第二连接腔;91、连接套;92、定芯;93、动芯;94、转动体;95、花键;96、键槽;97、减磨环;98、螺母;99、密封圈;911、窗口;921、分水缺口;931、十字梁;932、第一出水通道;933、第二出水通道;941、第三出水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9.参见图1至图9,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两控三出水大淋浴龙头,包括壳体1以及安装在壳体1上的冷水接口2、热水接口3、花洒接口4、手持喷头接口5、出水嘴6、手柄7以及第一分水器8、第二分水器9,壳体1内部设置有第一水道10、第二水道11、第三水道12、第四水道13与第五水道14,其中第一水道10与冷水接口2连通,供冷水通入,第二水道11与热水接口3连通,供热水通入,手柄7与壳体1之间设置有调节阀芯15,调节阀芯15安装在壳体1内部且位于第一水道10、第二水道11与第三水道12的交界处,调节阀芯15的冷水进口、热水进口分别与第一水道10、第二水道11接通,手柄7安装在调节阀芯15上,手柄7用于控制调节阀芯15动作以控制第一水道10内的冷水与第二水道11内的热水进入第三水道12内部的比例,第三水道12的一端与调节阀芯15的混合水出口接通,另一端与第一分水器8接通;
30.第一分水器8包括第一分水阀中继芯81、第一分水阀动芯82与第一分水阀手柄83,第一分水阀中继芯81上依次设置有第一通孔811、第一凹槽812、第二通孔813、第二凹槽814与第三通孔815,第一分水阀动芯82上设置有第一连接腔821与第二连接腔822,第一分水阀手柄83安装在第一分水阀动芯82上,转动第一分水阀手柄83可分别连通第三水道12、第一通孔811、第一连接腔821、第二通孔813、第一凹槽812之间的通路或第三水道12、第一通孔811、第二连接腔822、第三通孔815、第二凹槽814之间的通路,第一凹槽812与第四水道13连通,第二凹槽814与第五水道14连通,第四水道13还与花洒接口4连通,第二分水器9安装在第五水道14内;
31.第二分水器9包括连接套91、定芯92与动芯93,定芯92与动芯93均安装在连接套91内部,定芯92上设置有分水缺口921,动芯93上设置有十字梁931 ,十字梁931在动芯93上隔出第一出水通道932与第二出水通道933,分水缺口921与十字梁931的形状相适配,转动动芯93可交替使第一出水通道932和第二出水通道933与分水缺口921连通,连接套91上设置有窗口911与出水嘴6的内部水道连通,转动动芯93至第二出水通道933与窗口911对应时,形成分水缺口921、第二出水通道933、窗口911、出水嘴6之间的水流通路,动芯93的下方安装有转动体94,转动体94与动芯93固定连接,转动体94的中间开设有第三出水通道941,第三出水通道941与第一出水通道932连通,转动体94的一端可转动设置在连接套91内部,另一端伸出连接套91与出水嘴6安装固定,转动出水嘴6可带动转动体94转动,进一步带动动芯93转动;
32.出水嘴6的下方为手持喷头接口5,第三出水通道941与手持喷头接口5连通,转动动芯93使第二出水通道933与窗口911远离关闭时,可形成第一出水通道932、第三出水通道
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44.上面仅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各种变化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