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使用I/O用户装置的集合提供通信服务的制作方法

2021-12-04 02:2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使用i/o用户装置的集合提供通信服务
技术领域
1.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使用输入和/或输出(i/o)用户装置的集合提供通信服务的用户终端仿真服务器,一种由用户终端仿真服务器进行的用于使用i/o用户装置的集合提供通信服务的方法,以及一种用于使用i/o用户装置的集合提供通信服务的计算机程序产品。


背景技术:

2.用户终端的市场由在便携式手持形状因子的限制内给用户提供越来越先进的通信和其它操作特征的追求驱动。随着设计者寻求将更多种类的用户接口和先进的操作特征集成在便携式手持形状因子内,对用户终端的开发要求越来越复杂。操作特征的进步已经要求更高集成度和更快的处理电路以及更大的电路密度,这在成本和功耗的限制下变得更加困难。
3.这种针对用户终端开发的包罗万象、特征丰富的(all

inclusive feature

rich)方法并不能满足消费者所持有的为快速扩展的通信服务种类寻求解决方案的各种不同需求。而且,当今社会始终保持连接的期望迫使用户必须警惕地将其用户终端保持在触手可及的范围内,否则将面临无法及时接收或发起通信服务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文中公开的各种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用于使用输入和/或输出(i/o)用户装置的联网的集合来仿真用户终端的基于集中式服务器的方法,所述输入和/或输出(i/o)用户装置被确定为近似位于用户处并且具有可组合以给用户提供接收和/或发起与网络实体的通信服务的用户接口(ui)能力。用户终端仿真服务器能将下行链路流拆分成多个下行链路流分量,格式化下行链路流分量中的每个以与所指配的i/o用户装置兼容,并且基于所指配的i/o用户装置的确定的延迟分布来控制何时将格式化的下行链路流分量传送到所指配的i/o用户装置的定时。用户终端仿真服务器还能将来自i/o用户装置的上行链路流分量组合成组合的上行链路流,该组合的上行链路流被格式化为与网络实体兼容。
5.在一个实施例中,用于使用i/o用户装置的集合提供通信服务的用户终端仿真服务器执行包括基于接收到的注册消息的内容来维护标识i/o用户装置的网络地址、i/o用户装置的ui能力以及i/o用户装置的通信协议的数据库的操作。从网络实体接收用于在用户和网络实体之间建立通信服务的通信请求。响应于通信请求,在用户终端仿真应用和网络实体之间以及所述用户终端仿真应用和i/o用户装置的集合之间提供通信会话,所述i/o用户装置被确定为近似位于所述用户的位置并且满足组合能力规则,以用于可组合以为所述用户提供组合的i/o用户接口,从而与所述用户终端仿真应用通过接口连接来执行所述通信服务。针对所述用户终端仿真应用和所述集合中的所述i/o用户装置之间的所述通信会话确定延迟分布,其中,所述延迟分布中的每个指示与所述集合中的所述i/o用户装置中不同的一个i/o用户装置通信关联的通信延迟。
6.从网络实体接收下行链路流,并将下行链路流拆分成多个下行链路流分量,多个下行链路流分量被指配给集合中的所述i/o用户装置中不同的i/o用户装置,其中集合中的下行链路流分量中不同的下行链路流分量具有不同的ui特性,ui特性匹配由所述数据库针对集合中的所述i/o用户装置中不同的i/o用户装置标识的ui能力。操作包括针对下行链路流分量中的每个重复:基于由数据库标识的指配的i/o用户装置的通信协议,格式化下行链路流分量以便传输到所述指配的i/o用户装置;发起所格式化的下行链路流分量到所述指配的i/o用户装置的传输;以及基于与所述指配的i/o用户装置通信关联的延迟分布,控制何时将所述格式化的下行链路流分量传送到所述指配的i/o用户装置的定时。
7.该实施例和相关实施例的一些潜在优点包括:用户能接收和发起通信服务,而不需要传统的包罗万象、特征丰富的用户终端。用户终端仿真服务器能自适应地组合接近用户的i/o用户装置的可用ui能力,以尝试提供通信服务。i/o用户装置可包括例如具有无线(例如,蓝牙、wifi、光通信lifi、和/或蜂窝)能力的扬声器、麦克风、显示装置、键盘、其它用户输入和/或输出用户接口装置等,随着物联网(iot)革命,它们变得几乎无处不在。用户终端仿真服务器通过可操作地与接近用户以形成组合的用户接口的可用i/o用户装置通信,可动态地响应指向用户的传入通信请求或来自用户的传出通信请求,通过所述组合的用户接口,由服务器执行的用户终端仿真应用为通信服务提供用户终端功能性。基于服务器的方法能向用户提供低成本的可适应通信服务。
8.由用户终端仿真服务器执行的格式化操作使得网络实体和i/o用户装置之间的通信能够关于任何特定的通信格式约束是不可知的。例如,格式化可为从下行链路流拆分的每个下行链路流分量生成实时协议(rtp)和实时控制协议(rtcp)流对,并且它们被格式化为与i/o用户装置中指配的i/o用户装置兼容。用户终端仿真服务器能控制到i/o用户装置中各个i/o用户装置的传输的定时,例如,以补偿用户终端仿真服务器和各个i/o用户装置之间的不同通信传输时间延迟和/或补偿各个i/o用户装置处理下行链路流分量以便生成到用户的ui输出的不同时间延迟。
9.根据本发明主题的实施例的其它用户终端仿真服务器、由用户终端仿真服务器进行的方法以及供用户终端仿真服务器使用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通过回顾以下附图和详细描述将是显而易见的或变得显而易见。意图是,所有这样的附加用户终端仿真服务器、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都被包含在本说明书内,在本发明主题的范围内,并受所附权利要求书的保护。此外,意图是本文中公开的所有实施例能单独实现或以任何方式和/或组合来组合。
附图说明
10.本公开的方面是通过示例的方式图示的,并且不受附图限制。在附图中:图1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具有用户终端仿真服务器的系统,该用户终端仿真服务器可操作地集成近似位于用户处的i/o用户装置的集合,以逻辑地形成提供通信服务的虚拟化用户终端;图2是图示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用户终端仿真服务器与蜂窝系统的各种元件通信以提供通信服务的框图;图3是图示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其它实施例的用户终端仿真服务器以不同方式与蜂
窝系统的各种元件通信以提供通信服务的框图;图4

6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用户标签(usertag)、i/o用户装置和用户终端仿真服务器之间的操作和相关数据流的组合流程图;图7和8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可由用户终端仿真服务器执行以通过i/o用户装置的集合提供通信服务的操作的流程图;图9是被配置成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操作的用户终端仿真服务器的下行链路流功能组件的框图;图10是被配置成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操作的用户终端仿真服务器的上行链路流功能组件的框图;图11和13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可由用户终端仿真服务器执行以通过i/o用户装置的集合提供通信服务的下行链路流操作的流程图;图12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可由用户终端仿真服务器执行以通过i/o用户装置的集合提供通信服务的上行链路流操作的流程图;图14是被配置成根据一些实施例操作的i/o用户装置的硬件电路组件的框图;以及图15是被配置成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操作的用户终端仿真服务器的硬件电路组件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1.现在将参考附图在下文中更全面地描述发明概念,附图中示出了发明概念的实施例的示例。然而,发明概念可用许多不同的形式体现,并不应被解释为限制于本文中阐述的实施例。而是,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公开将是详尽且完整的,并且将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传达各种本发明概念的范围。还应该注意,这些实施例不是互斥的。来自一个实施例的组件可被默许假定为在另一实施例中存在或使用。
12.本文中公开的各种实施例针对用于使用输入/输出(i/o)用户装置的联网的集合来仿真用户终端的基于集中式服务器的方法的操作的改进,所述输入/输出(i/o)用户装置被确定为近似位于用户处,并且具有可组合以为用户提供组合的i/o用户接口以与服务器的用户终端仿真应用通过接口连接来执行通信服务的用户接口(ui)能力。
13.这些实施例的一些潜在优点包括:用户能接收和发起通信服务,而无需传统的包罗万象、特征丰富的用户终端,即常规的智能电话、移动电话、平板电脑等。用户终端仿真服务器能自适应地组合接近用户的i/o用户装置的可用ui能力,以尝试提供通信服务。用户终端仿真服务器通过可操作地利用接近用户以形成组合的接口的可用i/o用户装置,可动态地响应指向用户的传入通信请求或来自用户的传出通信请求,通过组合的接口,由服务器执行的用户终端仿真应用为通信服务提供用户终端功能性。基于服务器的方法能向用户提供低成本的可适应的通信服务。
14.i/o用户装置能力的动态分配无论何时何地只要i/o用户装置在用户附近,就能够实现高效且灵活地使用能够在通信服务期间向用户提供某种ui功能性的现有硬件,诸如电视、会议电话、膝上型电脑、监控相机、连接的家用电器、连接的车辆等。由此,用户已经减少了或不需要携带昂贵且包罗万象的用户终端,例如包括所有必要的ui能力的智能电话、显
示装置、键盘、扬声器等。用户可代之以携带硬件装置,该硬件装置操作以通过无线通信接口(诸如近场通信(nfc)接口)向i/o用户装置中的一个或多个i/o用户装置标识用户,称为“用户标签”。本文中公开的各种实施例可能会扰乱传统的以手机为中心的移动通信行业,因为形成用户终端的特征和能力不限于移动电话制造商的领域。用户终端仿真服务器能操作以提供用户终端,该用户终端也能被称为由用户终端仿真服务器运行的softue或用户终端仿真应用。
15.图1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具有用户终端仿真服务器100的系统,该用户终端仿真服务器可操作地集成近似位于用户处的i/o用户装置130的集合,以逻辑地仿真提供通信服务的用户终端。
16.参考图1,用户终端仿真服务器100可以是从i/o用户装置130联网到远程的云资源,或者可更接近地位于具有i/o用户装置130的共享网络上。用户终端仿真服务器100被配置成与i/o用户装置130通信,以标识哪些装置(如果有的话)近似位于用户处,以供在通信服务期间提供ui能力时使用。
17.用户可携带硬件标签,也称为用户标签,其能够通过通信接口(诸如近场通信接口(例如,蓝牙、ble、nfc、rfid等或其组合))传送唯一用户标识符,以便由近似位于用户处的i/o用户装置130中的一个或多个接收。一种类型的用户标签可以是具有用于通过近场通信接口传送标识符的有限能力的简单的独立电子装置。另一种类型的用户标签可以是具有蜂窝连接性的智能电话或智能手表,其通过蜂窝接口或近场通信接口传送蜂窝身份(例如,来自sim卡)或应用身份。
18.备选地或附加地,用户标识符可由例如i/o用户装置130中的一个或多个执行的生物统计学操作(biometrics operation)来可操作地确定。生物生物统计学操作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项中的一个或多个:语音识别、图像/面部识别、眼睛识别、指纹识别或其组合。用户身份可基于用户在例如登录应用或账户时提供的凭证来确定。用户身份可由蜂窝电话使用来自预订sim的信息来提供,并且蜂窝电话与i/o用户装置130中的一个或多个的接近度可使用电话的近场通信(nfc)能力来确定。
19.用户标识符、用户标签标识符和用户终端应用能在用户注册过程期间或作为另一个设置(setup)过程的一部分在数据库中彼此逻辑上关联。例如,在用户注册过程期间,用户可获得账户登录标识符(用作用户标识符),该标识符在数据库中被注册为与已经提供给用户(例如,由用户购买)的物理用户标签的用户标签标识符关联,并且与仿真具有定义的能力的用户终端(例如,提供蜂窝和过类型(over

the

type)通过ip的语音通信服务的蜂窝电话)的用户终端应用关联。
20.下面进一步参考图7描述能由系统执行的向用户提供通信服务的操作,图7是用户终端仿真服务器100的操作流程图。参考图1和7,用户终端仿真服务器100基于接收到的注册消息的内容来维护700标识i/o用户装置130的网络地址并进一步标识i/o用户装置130的ui能力的数据库120。i/o用户装置130的能力可基于所提供的ui能力的类型(例如显示装置、麦克风、扬声器、键盘)逻辑上布置在数据库120中,并且可进一步基于由ui能力提供的服务质量被布置。i/o用户装置130可响应于初始设置操作、连接到新的通信网络、和/或响应于用于触发注册消息生成的另一个定义的事件,向用户终端仿真服务器100传递包含其网络地址和ui能力的注册消息。注册消息可包括i/o用户装置130的地理位置,其能被存储
在数据库120中。i/o用户装置130可使用wifi收发器、蓝牙收发器、蜂窝收发器、光通信收发器(lifi)和/或另一个rf或光通信收发器经由数据网络(例如,因特网和/或专用网络)与服务器100通信。
21.用户终端仿真服务器100向提供通信服务的网络实体150注册702用户终端仿真应用110的网络地址和用户的身份。网络实体150提供通信服务功能140,该通信服务功能140可例如对应于过顶通过因特网协议的语音(voip)服务、网飞(netflix)服务、脸书(facebook)服务、skype服务、因特网浏览器服务、蜂窝通信服务等。用户终端仿真应用110由用户终端仿真服务器100执行。用户终端仿真应用110可运行通常由智能电话运行的一个或多个应用,诸如网飞应用、脸书应用、skype应用、因特网浏览器应用等。
22.如图1中所示,可由服务器100为要被提供通信服务的每个用户托管用户终端仿真应用110的不同例示(即,对应于用户1

n的所图示用户终端仿真应用#1

#n)。根据图7的操作,用户终端仿真应用110可响应于通信请求,执行向网络实体150的用户注册以及与用户的通信服务的设置。
23.当网络实体150的通信服务功能140是voip服务时,向网络实体150注册702用户终端仿真应用的网络地址和用户身份的操作可包括向voip通信服务提供者的网络服务器注册用户终端仿真应用110的网络地址和用户身份。
24.当网络实体150的通信服务功能140是蜂窝通信服务时,向网络实体150注册702用户终端仿真应用的网络地址和用户身份的操作可包括向归属订户服务器(hss)或由蜂窝通信服务提供者运营的核心网络的其它网络节点注册用户终端仿真应用110的网络地址和用户身份。
25.用户终端仿真服务器100可使用会话发起协议(sip)/会话描述协议(sdp)从i/o用户装置接收注册消息,其中注册消息中的每个标识i/o用户装置之一的网络地址和ui能力。可使用sip/sdp从网络实体150接收通信请求,并且可使用sip/sdp执行在用户终端仿真应用110和请求用户终端之间以及在用户终端仿真应用110和集合中的i/o用户装置中的每个i/o用户装置之间提供通信会话的操作。
26.来自i/o用户装置的注册消息可包括例如ip地址和端口号、mac地址、完全限定域名(fqdn)和/或另一个网络地址,并且进一步包括标识i/o用户装置的ui能力的信息。i/o用户装置可通过向用户终端仿真服务器100传递注册消息来响应变成通电(powered

on)。
27.用户终端仿真服务器100接收704来自网络实体150的用于在用户和请求用户终端(例如,蜂窝电话、具有skype应用的计算机等)之间建立通信服务的通信请求。响应于通信请求,用户终端仿真服务器100在由数据库120标识的i/o用户装置130中间标识706 i/o用户装置的集合,所述i/o用户装置被确定为近似位于用户位置,并且基于由数据库120为i/o用户装置的集合标识的ui能力并且基于通信请求的内容被进一步确定满足组合能力规则,以用于可组合以为用户提供组合的i/o用户接口,从而与用户终端仿真应用110通过接口连接来提供通信服务。
28.基于确定i/o用户装置的集合满足组合能力规则,用户终端仿真服务器100经由网络实体150在用户终端仿真应用110和请求用户终端之间以及在用户终端仿真应用110和集合中的i/o用户装置之间提供708通信会话。由用户终端仿真应用110接收704的通信请求可包含在通信服务期间必须提供给用户的最小ui能力的指示,诸如:仅扬声器;扬声器和麦克
风的组合;仅显示器;显示装置、扬声器和麦克风的组合等。由服务器100用来确定是否能提供通信服务以及由哪组i/o用户装置提供的组合能力规则可由此基于由通信请求指示的最小ui能力来定义。
29.用户终端仿真服务器100然后经由网络实体150朝向请求用户终端路由710从集合中的i/o用户装置中的至少一个i/o用户装置接收的通信业务。对于作为通信业务从请求用户终端接收的每个数据类型,用户终端仿真服务器100基于数据类型的特性与由数据库120针对i/o用户装置中的一个i/o用户装置标识的ui能力的匹配,从i/o用户装置的集合中间选择i/o用户装置中的所述一个i/o用户装置,并且然后朝向i/o用户装置中选定的一个i/o用户装置的网络地址路由该数据类型的数据。
30.如下面将进一步详细解释的,服务器100还可组合716从集合中的i/o用户装置接收的数据流,并且例如经由网络实体150朝向请求用户终端路由组合的数据流。
31.用户终端仿真服务器100(例如,下面描述的i/o用户装置处置器或应用110)可负责跟踪哪些i/o用户装置近似位于用户的当前位置。图8是对应操作的流程图。服务器100能从i/o用户装置中的各个装置接收800存在报告,所述存在报告包含它们的网络地址和被i/o用户装置确定为近似定位的用户的标识符。例如,i/o用户装置可通过nfc通信接口读取硬件标签,本文中也称为“用户标签”,可感测来自用户的生物统计信息,和/或可执行其它操作以检测用户的存在并标识用户。响应于存在报告,服务器100更新802数据库120,以指示哪些用户标识符近似位于i/o用户装置中的哪些i/o用户装置处。
32.进一步参考图1的示例系统,i/o用户装置130的集合已经被实例化的用户终端仿真应用#1确定为近似位于携带用户标签#1的第一用户的位置,并且进一步具有可组合以满足组合能力规则的ui能力,以用于为第一用户提供组合的i/o用户接口来在请求的通信服务期间使用。应用#1响应性地使用i/o用户装置130的集合来提供组合的i/o用户接口,供第一用户在第一用户和另一用户终端之间经由网络实体150的通信服务期间使用。
33.类似地,i/o用户装置130的另一集合已经被实例化的用户终端仿真应用#2确定为近似位于携带用户标签#2的第二用户的位置,并且进一步具有可组合以满足组合能力规则的ui能力,以用于为第二用户提供组合的i/o用户接口来在请求的通信服务期间使用。应用#2响应性地使用i/o用户装置130的集合来提供组合的i/o用户接口,供第二用户在第二用户和又一用户终端之间经由网络实体150的通信服务期间使用。
34.图1还图示了i/o用户装置130的另一集合不近似位于用户标签#1或用户标签#2处。
35.如上所述,正在请求与标识的用户建立通信服务的通信请求可由网络实体150使用早前向网络实体150注册的用户终端仿真应用的网络地址和用户身份来发起。然而,通信请求可附加地或备选地由i/o用户装置130之一响应于从近似定位的用户接收的命令而生成。例如,用户可操作由i/o用户装置130之一提供的用户接口来发起与另一用户的组合音频和视频呼叫。用户终端仿真服务器100(例如,该用户的iodh或应用110)接收通信请求连同用户的身份,用户的身份可经由用户标签来感测。应用110执行上面针对图7描述的标识706、提供708、路由710、选择712和组合716操作,以经由网络实体150在用户和其它用户之间设置和操作通信服务。
36.现在将描述进一步的示例系统和相关操作,以进一步说明如何能可操作地组合具
有不同ui能力的i/o用户装置,以提供能由用户用来满足通信服务的通信要求的组合ui。
37.关于示例实施例描述了进一步的说明性操作,其中扬声器装置是集合中的i/o用户装置130中能够播放接收的音频流的一个i/o用户装置,以及麦克风装置是集合中的i/o用户装置130中能够感测音频以输出麦克风流的一个i/o用户装置。用户终端仿真应用的操作包括基于来自扬声器装置和麦克风装置的注册消息的内容来更新数据库120,以标识扬声器装置和麦克风装置的网络地址,并将扬声器装置的ui能力标识为具有扬声器能力,并将麦克风装置的ui能力标识为具有麦克风能力。扬声器ui能力可标识所提供的扬声器数量、声音响度能力和/或其它操作特性。麦克风ui能力可标识所提供的麦克风的数量、麦克风的灵敏度和/或其它操作特性。扬声器装置和麦克风装置各被标识为属于i/o用户装置的集合,它们被确定为近似位于用户(例如,用户标签#1)位置,并且基于由数据库120标识的ui能力,被进一步确定满足组合能力规则,以用于可组合以为用户提供组合的i/o ui,以与用户终端仿真应用110通过接口连接来提供通信服务。基于确定扬声器装置和麦克风装置满足组合的能力规则,执行进一步的操作以朝向请求用户终端(例如,经由网络实体150)路由从麦克风装置接收的麦克风流。当作为通信业务从请求用户终端接收到音频流时,操作基于音频流的音频特性与由数据库针对扬声器装置标识的扬声器能力的匹配来选择扬声器装置,并且然后朝向扬声器装置的网络地址路由音频流。
38.示例实施例可包括,当显示装置是集合中的i/o用户装置中能够显示接收到的视频流的一个i/o用户装置时,操作基于注册消息的内容更新数据库120,以标识显示装置的网络地址,并将显示装置的ui能力标识为具有显示能力。显示ui能力可标识屏幕显示大小、纵横比、像素分辨率、支持的视频帧速率、显示装置是否经由分屏配置支持共享用户支持和/或其它操作特性。显示装置也被标识为在确定为近似位于用户位置的i/o用户装置的集合中,并且基于由数据库120标识的ui能力,被进一步确定满足组合能力规则,以用于可组合以为用户提供组合的i/o ui,从而与用户终端仿真应用110通过接口连接来提供通信服务。基于确定扬声器装置、显示装置和麦克风装置满足组合能力规则,进一步的操作响应于从请求用户终端接收到视频流作为通信业务,基于视频流的视频特性与由数据库120针对显示装置标识的显示能力的匹配来选择显示装置,并且然后朝向显示装置的网络地址路由视频流。
39.在示例实施例中,用于分别朝向扬声器装置和显示装置的网络地址路由音频流和视频流的操作可包括:当通过第一通信会话在来自请求用户终端的同一流内接收到音频数据和视频数据时:将音频数据与视频数据分离;通过第二通信会话朝向扬声器装置的网络地址路由音频数据;以及通过第二通信会话或第三通信会话朝向显示装置的网络地址路由视频数据。
40.示例实施例可包括,当相机装置是集合中的i/o用户装置中能够输出相机流的一个i/o用户装置时,操作基于注册消息的内容更新数据库120,以标识相机装置的网络地址,并将相机装置的ui能力标识为具有相机能力。相机ui能力可标识相机像素计数、图像质量、感光度和/或其它操作特性。相机装置被进一步标识为确定为近似位于用户位置的i/o用户装置的集合的成员,并且基于由数据库120标识的ui能力被进一步确定满足组合能力规则,以用于与集合中的其它i/o用户装置可组合,以为用户提供组合的i/o ui,从而与用户终端仿真应用110通过接口连接来提供通信服务。基于确定相机装置满足组合能力规则,执行进
一步的操作以例如经由网络实体150朝向请求用户终端路由从相机装置接收的相机流。
41.用于朝向请求用户终端路由从麦克风装置接收的麦克风流和从相机装置接收的相机流的操作可包括:通过第一通信会话从麦克风装置接收麦克风流;通过第一通信会话或第二通信会话从相机装置接收相机流;将麦克风流和相机流组合成组合流;以及例如经由网络实体150通过第三通信会话朝向请求用户终端路由组合流。
42.示例实施例可包括,当键盘装置是集合中的i/o用户装置中能够响应于用户在键盘装置的键中间的键选择而输出键选择数据的一个i/o用户装置时,操作可基于注册消息的内容更新数据库120,以标识键盘装置的网络地址,并将键盘装置的ui能力标识为具有键盘能力。键盘装置能力可标识键计数、键盘是物理键盘还是触敏输入装置的指示和/或其它键盘能力。键盘装置被进一步标识为确定为近似位于用户位置的i/o用户装置的集合的成员,并且基于由数据库120标识的ui能力被进一步确定满足组合能力规则,以用于与集合中的其它i/o用户装置可组合,以为用户提供组合的i/o ui,从而与用户终端仿真应用110通过接口连接来提供通信服务。基于确定键盘装置满足组合能力规则,执行进一步的操作,以标识由从键盘接收的键选择数据形成的命令并执行已经被预定义为基于所标识命令的接收而被触发的操作。
43.用于路由从键盘装置接收的键选择数据和从麦克风装置接收的麦克风流的操作可包括:通过第一通信会话从键盘装置接收键选择数据,通过第一通信会话或第二通信会话从麦克风装置接收麦克风流;将键选择数据和麦克风流组合成组合流;以及例如经由网络实体150通过第三通信会话朝向请求用户终端路由组合流。
44.尽管已经在当请求的用户被确定为近似位于满足用于通信服务的组合能力规则的i/o用户装置的集合处时成功设置的通信服务的上下文中描述了各种操作,但是当没有以这种方式确定i/o用户装置的足够的集合时,这将不会发生。下面解释当不能设置通信服务时能由用户终端仿真应用110执行的对应操作。在该示例中,用户终端仿真应用110从网络实体150接收用于在另一用户和另一请求用户终端之间建立另一通信服务的另一通信请求。响应于另一通信请求,操作执行由数据库120标识的i/o用户装置中间的i/o用户装置的另一集合是否被确定为近似位于另一用户的位置并且可用于另一通信服务的确定,并且进一步基于由数据库120标识的用于i/o用户装置的另一集合的ui能力来确定满足组合能力规则,以用于可组合以为另一用户提供组合的i/o ui,从而与另一用户终端仿真应用通过接口连接来提供另一通信服务。基于确定没有i/o用户装置的其它集合被确定满足组合能力规则并且近似位于另一用户位置,操作向网络实体150传递消息,该消息指示不能建立另一通信服务。以这种方式,网络实体150被告知此时不能与所标识的用户设置通信服务请求。
45.图2是图示用户终端仿真服务器100作为蜂窝系统200内的运营商服务节点202的元件的框图。参考图2,网络实体的通信服务功能140(图1)可由运营商服务节点202提供,或者可通过外部基础设施240(例如,因特网)达到。服务器100可例如在无线电接入网络220中实现,以提供具有更快响应性的边缘计算,或者可在蜂窝系统200的另一节点内实现。用户终端仿真服务器100可包括i/o用户装置处置器(iodh)212、控制功能(cf)214、实例化的用户终端仿真应用110和服务网关(gw)216。用户终端仿真应用110可运行通常由智能电话运行的一个或多个应用,诸如网飞应用、脸书应用、skype应用、因特网浏览器应用等。
46.iodh 212可执行管理i/o用户装置的操作,诸如处置数据库120的维护(图7中的700)和/或执行用户终端仿真应用110的注册(图7中的702)。例如,iodh 212可操作以向skype服务服务器注册由用户终端仿真应用110运行或通过接口连接到用户终端仿真应用110的skype应用的ip地址和用户的skype名称。cf 214可负责向每个用户终端仿真应用110指配ip地址。由cf 214指配的ip地址可从核心网络210功能性(诸如pdn

gw)接收。服务gw 216可将用户终端仿真服务器100互连到pstn网络、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系统的分组数据网络网关等。蜂窝系统200可包括核心网络210,该核心网络具有归属订户服务器(hss)、策略和计费角色功能(pcrf)、网关(gw)和移动性管理实体(mme),移动性管理实体提供与用于无线接入的移动终端移动性和安全性相关的控制信令。hss包含订户相关信息,并为用户认证和用户接入系统提供支持功能性。pcrf基于运营商设置策略和订户信息,通过为每个数据流设置qos规则,能够实现每个数据流和无线电承载的qos控制。gw可包括服务gw(s

gw)和分组数据网络gw(pdn

gw),其中s

gw将核心网络210与无线电接入网络220互连,并且为i/o用户装置232和/或130以及用户终端230路由传入和传出分组。pdn

gw将核心网络210与外部基础设施240(诸如因特网)互连,并分配ip地址和执行策略控制和计费。
47.具有蜂窝通信能力的一些i/o用户装置232可经由例如无线接入网络220的enb或其它无线电接入节点,经由核心网络210与运营商服务节点202通信。在图2的系统中,用户终端仿真服务器100可处置接近用户的i/o用户装置的选定集合和远程用户终端230(例如,智能电话)之间经由蜂窝系统200的通信服务的设置。
48.图3是图示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用户终端仿真服务器100以不同方式与蜂窝系统200的各种元件通信以提供通信服务的框图,蜂窝系统可作为网络实体140(图1)来操作。图3的系统与图2的系统的不同之处在于用户终端仿真服务器100是蜂窝系统200外侧的外部基础设施240内的因特网服务。在图3的系统中,cf 214可基于来自外部基础设施240内的因特网服务的信令来确定要指配给用户终端仿真应用110中的不同用户终端仿真应用的ip地址。
49.现在将在三个不同的示例“用例”的上下文中更详细地描述上述和其它操作:1)传入呼叫场景;2)传出呼叫场景;以及3)共享i/o用户装置场景(共享物理资源和/或能力)。
50.用例1:传入呼叫场景该用例涉及当由用户终端仿真服务器接收到传入呼叫时近似位于具有不同ui能力的i/o用户装置130处的具有用户标签或其它标识方式的用户。尽管下面在通过由用户携带的物理用户标签标识用户的上下文中解释了操作,但是这些操作不限于此,并且可与标识用户的任何其它方式(诸如通过感测标识用户的生物统计信息)一起使用。
51.用户终端仿真应用110可响应于以用户标签为目标的传入呼叫(服务、会话)而被实例化或以其它方式激活。用户终端仿真应用110可标识与已经由用户指定的优选通信方法(例如,音频而非视频、音频和视频等)和用户标签(即物理用户)关联的预订,并确定将需要满足可能为传入通信会话指定的ui能力的i/o用户装置的ui能力。用户终端仿真应用110可要求iodh标识哪些i/o用户装置130近似位于用户标签处,并且可进一步要求iodh确定或者它自己可确定所标识的i/o用户装置130是否可组合以满足由传入通信会话指定的ui能力。用户终端仿真应用110和/或iodh可接收关于是否能使用i/o用户装置130的足够集合来提供通信服务的返回的ack或nack。如果是ack,则iodh还将集合中的i/o用户装置130的状
态设置为使用中,以避免另一用户终端仿真应用110尝试利用与当前使用的i/o用户装置相同的i/o用户装置130。在nack的情况下,用户终端仿真应用110和/或iodh能根据用户设置采取不同的动作来设置与用户的降低的ui能力通信服务,例如,响应于当前没有显示装置可用时,仅允许基于声音的通信,而不是声音和视频的组合。当近似位于用户处的唯一显示装置当前正被另一用户用来在正在进行的通信服务期间从另一用户终端仿真应用接收信息时,或者当没有显示装置近似位于用户处时,可能出现没有显示装置可用的示例。
52.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用户标签、i/o用户装置和用户终端仿真服务器之间的操作和相关数据流的组合流程图。参考图4,用户标签进入房间,并使用发现信标信号向房间中任何近似定位的且有能力的i/o用户装置发信号通知400其存在。备选地,i/o用户装置中的一个或多个通过轮询402来确定用户标签的存在,诸如通过周期性地传送触发用户标签的响应性信令的发现信标信号。将接收指示存在用户标签的信令的i/o用户装置连同i/o用户装置的网络地址(例如,ip地址、端口号、mac地址、fqdn等)报告404给用户终端仿真服务器中的iodh。相对于检测到的用户的存在,更新406对应于特定用户(即,用户标签)的用户终端仿真应用。iodh可操作以从近似位于用户标签处的i/o用户装置接收通知。在用户终端仿真服务器和i/o用户装置之间执行进一步的ui能力发现(同步)通信410。i/o用户装置与数据库中的用户,连同关联的指示预订、由近似位于用户标签处的i/o用户装置的集合提供的可组合ui能力关联。i/o用户装置中的一个或多个可被选择用于默认呼叫接收ack/nack。通过操作412,现在已知经由用户标签的用户通过具有标识的ui能力的i/o用户装置的标识的集合(例如,扬声器是/否、显示器是/否、麦克风是/否、键盘是/否等)在系统内可达,从而创建逻辑虚拟化用户终端,通过该终端可在通信服务中提供用户。用户可通过触摸屏、麦克风感测到的语音命令、执行相机可观察的定义的手势和/或提供给近似定位的i/o用户装置之一的其它输入来发起通信服务。
53.在操作414中,来自请求用户终端的指向用户(用户标签)的传入会话(例如,视频呼叫)到达携带用户标签的用户的用户终端仿真服务器。在操作416中,将可用i/o用户装置的可组合ui能力与传入会话的ui要求进行比较。当i/o用户装置的可组合ui能力不满足传入会话的ui要求时,用户终端仿真服务器可重新协商416传入会话所要求的ui能力(例如,qos)。相比之下,当i/o用户装置的可组合ui能力满足传入会话的ui要求时,用户终端仿真服务器经由可用i/o用户装置中的一个或多个(例如,预先选定的应答装置)提示携带用户标签的用户提供会话请求应答(ack/nack)。用户通过预先选定的应答装置420进行响应,以接受(ack)或拒绝(nack)传入会话,以向用户终端仿真服务器提供信令422。当接收到ack时,操作424经由一个或多个会话426将音频流从请求用户终端路由到集合中的i/o用户装置中具有扬声器能力的一个i/o用户装置,并且经由一个或多个会话426将视频流从请求用户终端路由到集合中的i/o用户装置中具有显示能力的另一个i/o用户装置。朝向请求用户终端路由430通过一个或多个会话429从集合中的i/o用户装置中的一个i/o用户装置接收的数据流。当通过一个或多个会话429从i/o用户装置接收到两个或更多数据流时,可将它们组合成朝向请求用户终端路由430的组合数据流。
54.用户终端仿真服务器可执行操作428,以连续地监测i/o用户装置的存在,以确定i/o用户装置中的一个或多个何时不再近似位于用户处,使得它不再能被包括作为正在进行的通信会话期间提供的组合ui的一部分。响应于正在由用户用于正在进行的通信会话的
集合中的先前成员不再具有所要求的存在,用户终端仿真服务器可将另一i/o用户装置的ui能力替换到集合。
55.用例2,传出呼叫该用例涉及当用户终端仿真服务器接收到传出呼叫(通信会话)时近似位于具有不同ui能力的i/o用户装置130处的具有用户标签的用户。i/o用户装置130经由用户终端仿真服务器100与所标识的用户关联,该用户终端仿真服务器处置用户的所有通信会话,而关联的i/o用户装置130由iodh管理。
56.响应于携带用户标签的用户正在请求的传出呼叫,用户终端仿真应用110可被实例化或以其它方式激活。用户可通过触摸屏、麦克风感测到的语音命令、执行相机可观察的定义的手势和/或提供给近似定位的i/o用户装置之一的其它输入来发起传出呼叫。
57.用户终端仿真应用110可标识与已经由用户指定的优选通信方法(例如,音频而非视频、音频和视频等)和用户标签(即物理用户)关联的预订,并确定将需要满足可能为传出呼叫指定的ui能力的i/o用户装置的ui能力。用户终端仿真应用110可要求iodh标识哪些i/o用户装置130近似位于用户标签处,并且可进一步要求iodh确定或者它自己可确定所标识的i/o用户装置130是否可组合以满足由传出呼叫指定的ui能力。用户终端仿真应用110和/或iodh可接收关于是否能使用i/o用户装置130的足够集合来提供通信服务的返回的ack或nack。如果是ack,则iodh还将集合中的i/o用户装置130的状态设置为使用中,以避免另一用户终端仿真应用110尝试利用与当前使用的i/o用户装置相同的i/o用户装置130。在nack的情况下,用户终端仿真应用110和/或iodh能根据用户设置采取不同的动作来设置与用户的降低的ui能力通信服务,例如,响应于当前没有显示装置可用时(例如,当前由另一用户终端仿真应用110使用时或者没有一个近似位于用户标签处时),仅允许声音而不是优选的声音和视频。
58.图5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用户标签、i/o用户装置和用户终端仿真服务器之间的用于传出呼叫的操作和相关数据流的组合流程图。参考图5,用户标签进入房间,并使用发现信标信号向房间中任何近似定位的且有能力的i/o用户装置发信号通知500其存在。备选地,i/o用户装置中的一个或多个通过轮询502来确定用户标签的存在,诸如通过周期性地传送触发用户标签的响应性信令的发现信标信号。将接收指示存在用户标签的信令的i/o用户装置连同i/o用户装置的网络地址(例如,ip地址、端口号、mac地址、fqdn等)报告504给用户终端仿真服务器中的iodh。相对于检测到的用户的存在,更新506对应于特定用户(即,用户标签)的用户终端仿真应用。
59.iodh可操作以从近似位于用户标签处的i/o用户装置接收通知。在用户终端仿真服务器和i/o用户装置之间执行进一步的ui能力发现(同步)通信510。i/o用户装置与数据库中的用户,连同关联的指示预订、由近似位于用户标签处的i/o用户装置的集合提供的可组合ui能力关联。i/o用户装置中的一个或多个可被选择用于默认呼叫接收ack/nack。通过操作512,现在已知经由用户标签的用户通过具有标识的ui能力的i/o用户装置的标识的集合(例如,扬声器是/否、显示器是/否、麦克风是/否、键盘是/否等)在系统内可达,从而创建逻辑虚拟化用户终端,通过该终端可在通信服务中提供用户。用户可通过触摸屏、麦克风感测到的语音命令、执行相机可观察的定义的手势和/或提供给近似定位的i/o用户装置之一的其它输入来发起通信服务。
60.在操作514,携带用户标签的用户使用i/o用户装置之一的ui来触发514传出呼叫(例如,视频呼叫),这触发了到用户终端仿真服务器的传出呼叫的信令516。在操作518,iodh通过近似位于用户处的i/o用户装置之一查询用户(例如,显示消息、生成声音等),以请求用户在当前能用于传出呼叫的可用类型的通信方法中间进行选择。i/o用户装置之一向iodh提供指示用户为传出呼叫选定的通信方法类型的响应信令520。在操作522,用户终端仿真服务器向网络实体150传递传出会话流请求,其中该请求可包括主叫用户的标识符、被叫用户的用户终端的标识符以及通信会话的服务质量。在操作522,用户终端仿真服务器从网络实体150接收通信会话接受(ack)或拒绝(nack)。当通信会话被拒绝时,用户终端仿真服务器可尝试重新协商524所请求的通信会话,诸如以较低的服务质量。
61.当通信会话被接受(ack)时,对于作为通信业务从请求用户终端接收528的每个数据类型,用户终端仿真服务器基于数据类型的特性与由数据库针对i/o用户装置中的一个i/o用户装置标识的ui能力的匹配,从i/o用户装置的集合中间选择i/o用户装置中的所述一个i/o用户装置,并且然后朝向i/o用户装置中选定的一个i/o用户装置的网络地址路由530该数据类型的数据。源自i/o用户装置中的i/o用户装置的数据通过一个或多个会话536将数据流传送532到用户终端仿真服务器,该用户终端仿真服务器可将数据流组合538成经由网络实体150朝向被叫用户终端路由540的组合数据流。
62.用户终端仿真服务器可连续地监测534 i/o用户装置的存在,以确定i/o用户装置中的一个或多个何时不再近似位于用户处,使得它不再能被包括作为正在进行的通信会话期间提供的组合ui的一部分。响应于正在由用户用于正在进行的通信会话的集合的先前成员不再具有所要求的存在,用户终端仿真服务器可将另一i/o用户装置的ui能力替换到集合。
63.用例3,用户共享i/o用户装置(物理资源、ui能力)第三用例针对这样的场景,其中两个或更多用户位于具有多个i/o用户装置的物理区域中,所述i/o用户装置具有组合的ui能力,所述组合的ui能力在不由两个用户共享i/o用户装置中的一些的情况下不足以满足支持时间重叠通信会话所需的ui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两个用户的id实体(即用户标签)将在一些i/o用户装置的附近被检测到,然后iodh将其与用户相应的用户终端仿真应用110关联。
64.在图6的图示中,用户终端仿真应用#1已经在处置正在进行的通信会话,其中关联的i/o用户装置中的一些由对应于用户标签#1的第一用户分配和使用;这意味着该示例在图4中的框430之后开始。在那个时间点,携带用户标签#2的另一个第二用户进入物理区域。
65.在框610,用户标签#2变得近似位于用户终端仿真应用#1当前在利用的i/o用户装置中的至少一个处。i/o用户装置中的至少一个检测到用户标签#2。用户终端仿真应用#2由iodh负责地在用户终端仿真服务器100上实例化。
66.在框612,接收意图用于用户终端仿真应用#2的新通信会话的请求。在框614,iodh认为用户终端自身应用之间的优先级已经被实例化。iodh将当前托管的(正在进行的)用户终端仿真应用#1会话的预订与针对用户终端仿真应用#2的通信会话的新传入请求的那些预订进行比较。
67.如果没有标识出优先化,则用户终端仿真应用被同等对待,使得具有它们ui能力的可用i/o用户装置以先到先服务的方式分配。相比之下,如果标识出优先化,则iodh操作
以:根据定义的qos/能力优先化规则,针对具有最高优先级的用户终端仿真应用向某些i/o用户装置指配优先级;在某些类型的i/o用户装置上存在某些ui能力的情况下,一些ui能力在操作上在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之间共享(例如,足够大的显示屏能被拆分成两半,两半分别指配给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
68.在当前场景中,用户终端仿真应用#1和#2被同等对待而无优先化,这适用于参考框611内的所有操作。
69.在框616,iodh评估对第二用户和用户终端仿真应用#2的能力的请求(考虑在前一步骤中建立的优先化,如果有的话)。如果不管任何优先级,传入请求不被用户终端仿真应用#2支持(例如,没有可用的或没有足够可用的i/o用户装置被确定(经由对i/o用户装置的查询617)满足所要求的ui能力),则iodh可操作以与发送针对第二用户的会话请求的网络实体协商ui能力/qos。相比之下,如果针对所请求的通信会话由用户装置仿真应用#2提供的ui能力支持传入请求,如由用户终端仿真应用#2查询618可用i/o用户装置所确定的,则ack被传递到网络实体150。
70.当针对由用户终端仿真应用#1当前正在使用的i/o用户装置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使用准予某个优先级时,如果传入通信请求能被用户终端仿真应用#2支持,则可执行框619的操作以抢占或导致用户终端仿真应用#1当前正在使用的i/o用户装置中的一个或多个的共享。然后,iodh和/或用户终端仿真应用#1可与网络实体150重新协商622用于第一用户的用户终端仿真应用#1的通信会话所要求的ui能力。用户终端仿真应用#1可接收由与用户终端仿真应用#2抢占或共享的i/o用户装置中的一个或多个生成620的会话ack/nack,所述会话ack/nack指示什么ui能力可由用户终端仿真应用#1加以应用,并且如果由i/o用户装置提供的所要求的ui能力不再足以供用户终端仿真应用#1用于通信会话,则可响应性地终止现有的通信会话。
71.在框624,用户终端仿真应用#2通过i/o用户装置中预选的一个i/o用户装置向第二用户查询所请求的通信会话是否被接受。i/o用户装置中所述预选的一个i/o用户装置可显示626向第二用户查询应答的提示,其被作为ack/nack提供628给用户终端仿真应用#2。当第二用户接受通信会话(ack)时,通过用户终端仿真应用#2和网络实体150在第二用户和远程用户终端之间建立通信服务。
72.i/o用户装置存在监测器可作为iodh的功能来操作,以监测(连续地、周期性地或响应于所定义事件的发生)正在进行的通信会话来确保由i/o用户装置的集合提供的所有ui能力保持近似位于用户处并且在操作上对用户可用。
73.不同系统实体之间的消息交换可使用会话发起协议(sip)与会话描述协议(sdp)来执行,其中可能关于协议和媒体格式中当前支持的方法有一些微小的改变。使用sip/sdp可能是有利的,因为i/o用户装置和用户终端仿真应用之间的连接可以是sip会话,该会话可以以与两个voip客户端之间的方式类似的方式设置。
74.更一般地,由用户终端仿真服务器执行的操作可包括从网络实体接收用于在另一用户和另一请求用户终端之间建立另一通信服务的另一通信请求。响应于另一通信请求,操作确定由数据库标识的i/o用户装置中间的i/o用户装置的另一集合是否被确定为近似位于另一用户的位置并且可供另一通信服务加以应用,并且进一步基于由数据库标识的用于i/o用户装置的另一集合的ui能力来确定满足组合能力规则,以用于可组合以为另一用
户提供组合的i/o ui,从而与另一用户终端仿真应用通过接口连接来提供另一通信服务。基于确定没有i/o用户装置的其它集合被确定满足组合能力规则、可由另一通信服务加以应用、并且近似位于另一用户的位置,操作响应地配置i/o用户装置的集合中的i/o用户装置中近似位于另一用户处但是当前正由该用户使用的一个i/o用户装置,以操作来提供共享ui,该共享ui在通信服务继续被提供给该用户时由该用户使用,并且在另一通信服务被提供给另一用户时由另一用户进一步使用。
75.在一个示例中,指向用户的信息可被路由以便在显示装置的一半屏幕中显示,而指向另一用户的信息可被路由以便在显示装置的另一半屏幕中显示。在另一个示例中,键盘可由经由键盘标识它们自己的两个用户在他们录入信息时共享(例如,通过键入用户id、扫描用户标签、生物统计扫描等),使得服务器能选择性地将键盘录入路由到两个用户终端仿真应用中正确的一个。
76.用例4,移动性处置在此上下文中,i/o用户装置和/或用户标签可移动,使得随着时间的推移,近似位于用户标签处的i/o用户装置的集合改变。此外,这样的改变可能是由i/o用户装置中的一个或多个变得不工作(例如,断电)或当它们之间的无线电空中接口变得阻塞或遭受过量无线电干扰时引起的。iodh能被配置成动态地确定哪一个i/o用户装置保持可用于与用户标签关联。
77.在一个实施例中,移动性方面由位于iodh中的i/o用户装置存在监测器(iodpm)监测,如图4中的框428中和图5中的框534中所示。当iodpm发现当前用户终端仿真应用(即,隐含地,它利用的i/o用户装置中的一些i/o用户装置)不再通过i/o用户装置的集合可访问足够的ui能力时,例如,这可能导致违反当前通信会话的qos合同,iodpm可触发通过网络实体150并可能与远程用户终端的通信会话的ui能力要求的重新协商。
78.实时协议流的操作问题像实时协议(rtp)这样的一些传输协议要求用于同步媒体流的带外(out

of

band)方法。在rtp的情况下,每个媒体流都有它自己的时间戳,使用独立的时钟速率和每个流的随机化起始值。
79.对于每个流都需要实时控制协议(rtcp)发送方报告(sr),以同步流。必要的rtcp分组可能会丢失(因为rtp/rtcp不保证递送),或者直到流已经开始后至少几秒钟才发送。许多软件客户端根本不发送rtcp或发送不合规的数据。
80.音频到视频同步通常用音频同步器进行纠正和维护。电视行业标准组织已经建立了音频和视频定时误差的可接受量,并建议了与维护可接受定时相关的做法。
81.对于电视应用,先进电视系统委员会推荐音频应该领先视频不超过15 ms,并且音频应该滞后视频不超过45 ms。然而,itu对专家观众执行了严格受控的测试,并且发现可检测性的阈值为

125 ms至 45 ms。对于电影,可接受的唇同步(lip sync)在任一方向上不超过22 ms。
82.rtp使用任意时间线上的原始时间戳对媒体计时。实时时钟(诸如由网络时间协议递送并在与媒体关联的会话描述协议中描述的实时时钟)可用于同步媒体。然后可将服务器用于最终同步,以消除任何残余偏移。
83.发送方报告(sr)由会议中的活动发送方周期性地发送,以报告在间隔期间发送的
所有rtp分组的传输和接收统计。发送方报告包括绝对时间戳,它是自1900年1月1日午夜以来所经过的秒数。绝对时间戳允许接收器同步rtp消息。当音频和视频两者同时传送时,这一点特别重要,因为音频和视频流使用独立的相对时间戳。
84.现有的行业内标准化方法没有提供足够的操作功能性供基于云的软件定义的智能电话或其它i/o用户装置中使用,以拆分和/或组合去往和来自每个唯一的单独物理i/o用户装置的媒体内容流,并使拆分或组合的流适应提供用户通信服务的i/o用户装置的集合的不同通信服务需要。
85.一个特别重要的度量是语音和视频之间的滞后,并且这种滞后(及其抖动)应该保持在最小。
86.出于实用目的,i/o用户装置应足够简单,并且仅持有基本协议转换(媒体流翻译)能力;因此,优选的是,任何内容再处理或翻译都在云中执行但是受到及时递送到接收节点(即i/o用户装置)的限制,或者在相对的方向上,来自逻辑上联结但物理上分离的i/o用户装置的各个流被一致地组合,并向上游递送到接收节点(即网络实体)。
87.控制流的定时和格式本公开的一些进一步的实施例针对已经基于i/o用户装置的各种通信协议被拆分以用于传输到那些i/o用户装置的集合的下行链路流的格式化下行链路流分量。这些实施例还基于延迟分布来控制何时将格式化的下行链路流分量单独传送到i/o用户装置的定时,延迟分布中的每个延迟分布指示与集合中的i/o用户装置中不同的一个i/o用户装置通信关联的通信延迟。其它相关实施例针对为组合来自i/o用户装置的上行链路流而执行的对应操作。上行链路流操作可包括:从集合中的i/o用户装置接收上行链路流分量,包括通过格式化用于传输到网络实体的上行链路流分量同时还可能执行时间对准来将上行链路流分量组合成组合的上行链路流,以及发起组合的上行链路流到网络实体的传输。这些实施例和相关实施例在下面参考图1和9

15充分描述。
88.图1的上下文中的示例定时和格式控制操作现在将在图1的上下文中描述示例定时和格式控制操作。再次参考图1,可在由用户终端仿真服务器100处理的用户终端仿真应用110和i/o用户装置130中的每个之间创建实时会话。可使用例如sip来设置实时会话。要在用户终端仿真服务器100和i/o用户装置130之间传递的数据可通过rtp协议套(protocol suit)来发送。
89.在用户终端仿真服务器100和i/o用户装置130之间交换的数据可被视为实时数据,尽管用户终端仿真应用110和其对等方(peer)(例如,托管流播客户端和流播服务器的网络实体150)之间的原始数据具有不同的特性,例如,流播视频。因此,用户终端仿真服务器100被配置成执行数据重新格式化(“格式化”)功能性,该功能性从网络实体150获取一种类型的所接收应用数据,并将其处理成与i/o用户装置130能用来经由其ui能力向最终用户(“用户”)传递信息的数据格式兼容的数据格式。能对从i/o用户装置130接收的并打算到网络实体150的数据执行类似的过程。
90.因此,在从网络实体150到i/o用户装置130的方向上,用户终端仿真服务器100(运行用户终端仿真应用110的实例)接收数据、解码数据并将数据重新格式化为与(一个或多个)目标i/o用户装置兼容的格式。数据的重新格式化可包括诸如通过在为i/o用户装置130形成应用层分组时向数据添加报头将数据打包成i/o用户装置130可操作地理解的数据格
式。新创建的应用层协议分组被发送到i/o用户装置130。i/o用户装置130接收分组、处理分组报头并执行适当的(一个或多个)动作,以通过i/o用户装置130的ui(例如,显示装置、扬声器装置、触觉反馈装置等)将分组中的数据信息传递给用户。
91.例如,当仿真服务器100正在执行点播流播应用110时,仿真服务器100能将点播视频流播数据拆分成多个下行链路流分量,它将其重新格式化以与正在向用户提供用户接口的集合中的i/o用户装置130的要求兼容,并且基于那些i/o用户装置130的关联延迟分布来控制何时将下行链路流分量传送到i/o用户装置130中的各个装置的相对定时。用于确定和使用延迟分布来控制传输定时的示例操作将在下面在后续附图的上下文中进一步详细描述。
92.在从i/o用户装置130到网络实体150的方向上,诸如当用户在实时对话期间通过对着麦克风说话来采取行动时,i/o用户装置处理用户输入(例如,创建数字化编码语音)并创建一系列数据单元,所述数据单元被缓冲在输出缓冲器中。i/o用户装置130从缓冲器中取出数据单元,并创建应用层分组,该应用层分组然后被发送到由仿真服务器100处理的关联仿真应用110。仿真服务器100接收应用层分组,将数据单元格式化成网络实体150能可操作地使用的数据单元类型。仿真服务器100将数据单元打包成应用层分组,并将其向前发送到网络实体150。
93.当第一数据单元和第二数据单元的格式属于相同类型,并且因此第一和第二分组格式也属于相同类型时,在仿真服务器100中发生的格式化可能只是应用层分组的一些或所有分组报头字段的改变。
94.在从网络实体150到i/o用户装置的集合的相反方向上,其中来自网络实体150的几个分组流需要一起提供给使用i/o用户装置130的集合的组合用户接口能力的用户。例如,实时对话视频服务能有一个音频流和一个视频流,所述流需要以时间同步的方式传递给用户。为了避免流间同步问题,诸如当用户将观察到唇同步时间偏移时,仿真服务器100能在相关音频和视频流被传送到集合中相应的i/o用户装置的时间之间提供时间同步。rtp协议套通过让每个rtp流伴随有携带rtp时间戳和网络时间协议(ntp)时间戳两者的实时控制协议(rtcp)流来提供流间同步的一部分。
95.由仿真服务器100进行的数据格式化操作的另一个示例是,其中来自网络实体150的数据单元包含打算用于立体声(例如5:1系统)的音频信息,选择五个扬声器装置类型的i/o用户装置130的集合,并且格式化操作接收一个数据单元作为输入,并且它将5个数据单元拆分并重新格式化为指向5个不同接收扬声器装置的5个数据单元。然后,在进一步的方面,扬声器装置类型的i/o用户装置130可向仿真服务器100(即,图2的iodh 212)通知它们在房间中相对于关联的用户标签等的相应位置,使仿真服务器100(iodh 212)能够预先处理音频流,使得相对于扬声器装置和用户标签的相对位置,正确的音频信道分量被传送到适当的扬声器装置。
96.用于控制下行链路流定时和格式化的进一步操作图9是被配置成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操作的用户终端仿真服务器100的下行链路流功能组件的框图。图11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可由用户终端仿真服务器100执行以通过i/o用户装置的集合提供通信服务的下行链路流操作的流程图。
97.参考图9和图11,用户终端仿真服务器100的下行链路流功能组件被配置成将来自
网络实体150的下行链路流拆分成多个流分量,所述流分量被格式化以用于传递到具有i/o用户接口能力的相应i/o用户装置,它们将操作以在通信服务期间向用户传递流分量的内容(例如,显示、生成音频输出、引起触觉反馈等)。功能组件还基于已经被确定用于与i/o用户装置通信的延迟分布来控制何时将下行链路流分量传送到i/o用户装置中的每个i/o用户装置的定时。
98.用户终端仿真服务器100可同步下行链路流分量的传输,使得i/o用户装置基本上并发地接收它们。例如,具有指示其将通过更快的第一通信链路传送到第一i/o用户装置的延迟分布的第一下行链路流分量可被延迟,使得第一下行链路流分量将与具有指示其通过更慢的第二通信链路传送到第二i/o用户装置的延迟分布的第二下行链路流分量基本上并发地被接收。
99.可选地,用户终端仿真服务器100可基于由各个i/o用户装置引入的处理延迟来控制各个下行链路流分量何时被传送到各个i/o用户装置的定时,使得i/o用户装置基本上同时生成到用户的输出。例如,假定在接收到下行链路流分量到向用户对应输出内容之间,与第二i/o用户装置相比,第一i/o用户装置具有指示更小的处理延迟的延迟分布。仿真服务器100能相对于第二下行链路流分量到第二i/o用户装置的传输来延迟第一下行链路流分量到第一i/o用户装置的传输,使得第一和第二i/o用户装置各自基本上同时生成到用户的输出。
100.在图9和11的特定示例的上下文中,仿真服务器100基于能从用户、i/o用户装置或另一网络组件接收的注册消息的内容来维护1100标识i/o用户装置的网络地址、i/o用户装置的ui能力以及i/o用户装置的通信协议的数据库120(图15)。仿真服务器100从网络实体150接收1102用于在用户和网络实体之间建立通信服务的通信请求。仿真服务器100通过执行操作来响应通信请求,以提供1104用户终端仿真应用110(图1)和网络实体150之间以及用户终端仿真应用110(图1)和i/o用户装置的集合(“第一i/o用户装置130a”)和(“第二i/o用户装置130b”)之间的通信会话,所述用户装置被确定为近似位于用户位置,并且满足可组合的组合能力规则,以用于可组合以为用户提供组合的i/o用户接口,从而与用户终端仿真应用110(图1)通过接口连接来执行通信服务。
101.仿真服务器100为用户终端仿真应用110(图1)和集合(130a和130b)中的i/o用户装置之间的通信会话确定1105延迟分布。延迟分布中的每个指示与集合(130a和130b)中的i/o用户装置中不同的一个i/o用户装置通信关联的通信延迟。如本文中所使用的,对于集合中i/o用户装置中的每个i/o用户装置,关联的延迟分布可表征以下任一个或多个:1)从仿真服务器100发起下行链路流分量的分组传输直到i/o用户装置完成分组接收之间所经过的时间;2)作为从仿真服务器100到i/o用户装置的通信中随时间发生的通信延迟变化的通信抖动量;以及3)接收分组和通过i/o用户装置的ui能力向用户输出内容之间的处理延迟。延迟分布可由仿真服务器100直接测量,基于来自i/o用户装置和/或另一系统组件的报告来确定,和/或可基于i/o用户装置的标识符来确定。
102.仿真服务器100从网络实体150接收1106下行链路流940。下行链路流接收器和分量拆分器900将下行链路流940拆分成多个下行链路流分量,所述下行链路流分量被指配给集合中的i/o用户装置中不同的i/o用户装置。集合中的下行链路流分量中不同的下行链路流分量具有不同的ui特性,所述ui特性与由数据库120(图15)针对集合中的i/o用户装置中
不同的i/o用户装置标识的ui能力匹配。在图9的示例中,拆分器900将下行链路流940拆分成第一下行链路流分量942a和第二下行链路流分量942b。
103.流播协议传输格式化器910a基于由数据库120(图15)标识的第一i/o用户装置130a的通信协议,格式化1112第一下行链路流分量942a以便传输到第一i/o用户装置130a。在图9的示例中,格式化器910a格式化第一下行链路流分量942a,以生成提供给传输定时控制器912a的rtp流946a和rtcp流947a。传输定时控制器912a基于与第一i/o用户装置130a通信关联的延迟分布来控制1116何时将格式化的下行链路流分量(例如,rtp流946a和rtcp流947a)传送到第一i/o用户装置130a的定时。仿真服务器100在由传输定时控制器912a相对于由公共时间时钟指示的时间(诸如由网络时间协议(ntp)模块930提供的时间)控制的时间事件时发起1114格式化的下行链路流分量到第一i/o用户装置130a的传输。
104.在第二下行链路流分量942b上并行执行类似的操作。流播协议传输格式化器910b基于由数据库120(图15)标识的第二i/o用户装置130b的通信协议,格式化1112第二下行链路流分量942b以便传输到第二i/o用户装置130b。格式化器910b格式化第二下行链路流分量942b以生成提供给传输定时控制器912b的实时传输协议(rtp)流946b和实时控制传输协议(rtcp)流947b。传输定时控制器912b基于与第二i/o用户装置130b通信关联的延迟分布来控制1116何时将格式化的下行链路流分量(例如,rtp流946b和rtcp流947b)传送到第二i/o用户装置130b的定时。仿真服务器100在由传输定时控制器912b相对于由ntp模块930指示的时间控制的时间事件时发起1114格式化的下行链路流分量到第二i/o用户装置130b的传输。
105.由格式化器910a和910b基于由数据库120(图15)标识的第一i/o用户装置130a和第二i/o用户装置130b的相应的通信协议格式化1112第一下行链路流分量942a和第二下行链路流分量942b以便传输到相应的第一i/o用户装置130a和第二i/o用户装置130b的操作可包括基于诸如来自ntp模块930的公共时间时钟向下行链路流分量中的每个添加时间戳(例如,添加到流分组报头)。
106.由传输定时控制器912a和912b控制1116何时将相应的格式化的下行链路流分量传送到相应的第一i/o用户装置130a和第二i/o用户装置130b的定时的操作可包括控制定时,使得当作为rtp流948a和948b传送时,rtp格式化的下行链路流分量946a和946b基本上时间对准。
107.例如,控制1116何时传送格式化的下行链路流分量(例如,rtp流)的定时的操作可包括比较与第一i/o用户装置130a和第二i/o用户装置130b通信关联的延迟分布,以及基于延迟分布的比较,控制下行链路流分量中的各个分量被传送的时间之间的定时偏移,使得下行链路流分量基本上同时被第一i/o用户装置130a和第二i/o用户装置130b接收。
108.如上所述,可基于与集合(即,第一i/o用户装置130a和第二i/o用户装置130b)中的i/o用户装置中不同的一个i/o用户装置通信关联的通信抖动来确定延迟分布中的每个,其中基于针对从仿真服务器100到集合中的i/o用户装置的所述一个的通信随时间测量的通信延迟的变化来确定通信抖动。
109.参考图13的流程图,仿真服务器100可针对集合中的i/o用户装置中的每个重复基于i/o用户装置的下行链路流处理延迟来确定1300延迟分布的操作,其中下行链路流处理延迟基于在i/o用户装置接收下行链路流分量到输出来自对下行链路流分量的至少一部分
的处理的结果之间的时间延迟。对于下行链路流分量中的每个,仿真服务器100可重复操作以基于与指配的i/o用户装置关联的延迟分布来控制1302何时将下行链路流分量传送到指配的i/o用户装置的定时。
110.基于i/o用户装置的下行链路流处理延迟来确定1300延迟分布的操作可包括针对集合中的i/o用户装置中的每个重复:确定在发起响应请求到i/o用户装置的传输和通过通信会话和较早的通信会话中的至少一个从i/o用户装置接收响应之间的时间延迟。从而,可针对当前正在进行的通信会话确定时间延迟,和/或可基于自此已经终止的一个或多个较早的通信会话来确定时间延迟。
111.为用户终端仿真应用和集合中的i/o用户装置之间的通信会话确定1105延迟分布的操作可包括:针对集合中i/o用户装置中的每个重复:基于以下至少一个来控制更新用户终端仿真应用和i/o用户装置之间的通信会话的延迟分布的速率:通信延迟的改变速率;用户终端仿真应用和i/o用户装置之间的通信会话的服务质量;以及用于执行用户终端仿真应用和i/o用户装置之间的通信的无线电技术的类型。以这种方式,仿真服务器100能更快速地更新与仿真服务器100具有快速改变的通信链路的特定i/o用户装置的延迟分布,同时避免如果具有更稳定的通信链路的其它i/o用户装置的其它延迟分布被更新得比跟踪那些特定通信链路的改变所需的频率更频繁,则将另外导致的不必要的处理开销。
112.扬声器和显示装置的说明性操作现在参考图11在扬声器装置和显示装置的上下文中描述可由用户终端仿真服务器100执行的各种进一步的操作,尽管这些操作不限于此,或者可与其它类型的i/o用户装置一起使用。
113.对于这些操作,扬声器装置是集合中的i/o用户装置中能够播放包含在下行链路流中的音频流的一个i/o用户装置,并且显示装置是集合中的i/o用户装置中能够显示包含在下行链路流中的视频流的另一个i/o用户装置。将下行链路流拆分1108成指配给集合中的i/o用户装置中不同的i/o用户装置的多个下行链路流分量的操作可包括生成包含音频流而不包含视频流的第一下行链路流分量,以及生成包含视频流而不包含音频流的第二下行链路流分量。
114.格式化1112下行链路流分量以用于传输的操作可包括基于由数据库标识的扬声器装置的通信协议来格式化包含音频流的第一下行链路流分量以便传输到扬声器装置,以及基于由数据库标识的显示装置的通信协议来格式化包含视频流的第二下行链路流分量以便传输到显示装置。
115.发起1114格式化的分量到集合中指配的i/o用户装置的传输的操作可包括根据由数据库针对扬声器装置标识的通信协议发起格式化的第一下行链路流分量到扬声器装置的传输,以及根据由数据库针对显示装置标识的通信协议发起格式化的第二下行链路流分量到显示装置的传输。
116.确定1105延迟分布的操作可包括为扬声器装置确定延迟分布。确定1105延迟分布的操作可进一步包括为显示装置确定延迟分布。控制1116定时的操作可包括基于扬声器和显示装置的延迟分布的比较来控制何时将格式化的第一下行链路流分量传送到扬声器装置以及何时将格式化的第二下行链路流分量传送到显示装置的定时。
117.可基于对扬声器装置从用户终端仿真服务器接收通信的延迟的测量来确定扬声
器装置的延迟分布。可基于对显示装置从用户终端仿真服务器接收通信的延迟的测量来确定显示装置的延迟分布。控制定时的操作可包括:相对于何时格式化的第二下行链路流分量被传送到显示装置来控制何时格式化的第一下行链路流分量被传送到扬声器装置,使得格式化的第一下行链路流分量基本上在格式化的第二下行链路流分量被显示装置接收的同时被扬声器装置接收。
118.备选地或附加地,可基于在扬声器装置接收下行链路流分量和完成处理以输出音频信号之间的处理延迟的测量来确定扬声器装置的延迟分布。可基于在显示装置接收下行链路流分量和完成处理以显示内容之间的处理延迟的测量来确定显示装置的延迟分布。控制定时的操作可包括:相对于何时格式化的第二下行链路流分量被传送到显示装置来控制何时格式化的第一下行链路流分量被传送到扬声器装置,使得扬声器装置基本上在显示装置完成格式化的第二下行链路流分量的处理的同时完成格式化的第一下行链路流分量的处理。
119.用于控制上行链路流定时和格式化的进一步操作图10是被配置成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操作的用户终端仿真服务器100的上行链路流功能组件的框图。图12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可由用户终端仿真服务器100执行以通过i/o用户装置的集合提供通信服务的上行链路流操作的流程图。
120.参考图10和12,用户终端仿真服务器100的上行链路流功能组件被配置成从集合中的i/o用户装置接收1200上行链路流分量。上行链路流功能组件包括通过基于由数据库标识的网络实体的通信协议格式化1203上行链路流分量以便传输到网络实体来将上行链路流分量组合1202成组合的上行链路流。上行链路流功能组件然后发起1206组合的上行链路流1034经由用户终端仿真应用和网络实体之间的通信会话到网络实体的传输。
121.将上行链路流分量组合1202成组合的上行链路流的操作可包括:当组合成组合的上行链路流时基于公共时间时钟使上行链路流分量基本上时间对准1204。备选地或附加地,将上行链路流分量组合1202成组合的上行链路流的操作可包括:当基于用户终端仿真应用和集合中从其接收上行链路流分量的i/o用户装置之间的通信会话的延迟分布组合成组合的上行链路流时,使上行链路流分量基本上时间对准1204。
122.在图10的特定示例的上下文中,流播协议接收器格式化器1000a能从第一i/o用户装置130a接收上行链路流分量,例如一对rtp流1030a和rtcp流1031a。类似地,另一个流播协议接收器格式化器1000b能从第二i/o用户装置130b接收另一个上行链路流分量,例如一对rtp流1030b和rtcp流1031b。该对接收器格式化器1000a和1000b能基于由数据库120(图15)标识的网络实体的通信协议来格式化上行链路流分量,以便传输到网络实体150。一对tx定时控制器1010a和1010b使用由ntp模块932提供的公共时间时钟,使上行链路流分量1032a和1032b基本上时间对准。组合器和传送器1020组合上行链路流分量1032a和1032b以生成组合的上行链路流1034,并将组合的上行链路流1034传送到网络实体150。
123.示例i/o用户装置和用户终端仿真服务器图14是被配置成根据一些实施例操作的i/o用户装置130的硬件电路组件的框图。i/o用户装置130能包括有线/无线网络接口电路1402、近场通信电路1420、至少一个处理器电路1400(处理器)和至少一个存储电路1410(存储器)。处理器1400被连接成与其它组件通信。存储器1410存储由处理器1400执行以执行本文中公开的操作的程序代码(例如,(一个
或多个)用户终端仿真应用)1412。处理器140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数据处理电路(例如,微处理器和/或数字信号处理器),其可跨一个或多个数据网络被并置或分布。处理器1400被配置成执行存储器1410(在下文中被描述为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程序代码1412,以执行本文中针对移动电子装置公开的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操作和方法中的一些或所有操作和方法。i/o用户装置130能包括一个或多个ui组件装置,包括但不限于麦克风1440、扬声器1450、相机1430和显示装置1460以及用户输入接口1470。
124.图15是被配置成根据一些实施例操作的用户终端仿真服务器100的硬件电路组件的框图。用户终端仿真服务器100能包括有线/无线网络接口电路1520、数据库120(例如,列出i/o用户装置、i/o用户装置的ui能力、用于与i/o用户装置通信的通信协议、与用户标识符的已知接近度等)、显示装置1530、用户输入接口1540(例如,键盘或触敏显示器)、至少一个处理器电路1500(处理器)以及至少一个存储器电路1510(存储器)。处理器1500被连接成与其它组件通信。存储器1510存储由处理器1500执行以执行本文中公开的操作的用户终端仿真应用1512。处理器150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数据处理电路(例如,微处理器和/或数字信号处理器),其可跨一个或多个数据网络被并置或分布。处理器1500被配置成执行存储器1510(在下文中被描述为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计算机程序指令,以执行本文中针对移动电子装置公开的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操作和方法中的一些或所有操作和方法。
125.云实现上面描述为由用户终端仿真服务器100或i/o用户装置130执行的一些或所有操作可备选地由另一个来执行和/或由作为云计算资源的一部分的另一个节点来执行。例如,那些操作能诸如在电信网络运营商的云资源或云服务器中,例如在cloudran或核心网络中作为靠近边缘的网络功能来执行,和/或可由媒体提供者(例如itunes服务提供者或spotify服务提供者)的云资源或云服务器来执行。
126.缩写: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app应用,即,程序enb演进的节点b(也称为rbs无线电基站)gw网关(也是leifgwpersson的首字母缩写)icmp因特网控制消息协议iod输入

输出装置itu国际电信联盟rtp实时协议rtcp实时控制协议iod输入输出装置iodh输入输出装置处置器ntp网络时间协议sdp会话描述协议sr发送方响应ue用户设备。
127.进一步的定义和实施例:在本发明概念的各种实施例的以上描述中,要理解到,本文中使用的术语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并不意图限制本发明概念。除非另有定义,否则本文中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技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概念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所理解的相同的含义。将进一步理解,除非本文中明确地如此定义,否则术语(诸如在通常使用的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本说明书和相关领域的上下文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并且将不以理想化或过度正式的意义解释。
128.当一元件被称为“被连接”到、“被耦合”到、“响应”于或其变体到另一个元件时,它可直接被连接到、被耦合到或响应于另一个元件,或者可存在中间元件。相比之下,当一元件被称为“被直接连接”到、“被直接耦合”到、“直接响应”于或它们的变体到另一个元件时,则不存在中间元件。相似的数字通篇指的是相似的元件。更进一步,本文中所使用的“被耦合”、“被连接”、“响应”或其的变体可包括无线地被耦合、被连接或响应。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指示,否则如本文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a、an)”和“该”意图也包括复数形式。为了简洁和/或清晰起见,众所周知的功能或构造可不详细描述。术语“和/或”包括所关联的列出项目中一个或多个的任何和所有组合。
129.将理解到,尽管本文中可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元件/操作,但是这些元件/操作不应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被用于区分一个元件/操作与另一个元件/操作。从而,一些实施例中的第一元件/操作在其它实施例中可能被称为第二元件/操作而不脱离本发明概念的教导。贯穿说明书,相同的附图标记或相同的参考标志符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
130.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包括(comprise、comprising、comprises、include、including、includes)”、“具有(have、has、having)”或其变体是开放式的,并且包括一个或多个所述的特征、整体、元件、步骤、组件或功能,但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元件、步骤、组件、功能或其群组的存在或添加。更进一步,如本文中所使用的,常见缩写“e.g.”(其从拉丁短语“exempli gratia”导出)可用于介绍或指定先前提到的项目的一个或多个一般示例,并且不意图限制这种项目。常见缩写“i.e.”(其从拉丁短语“id est”导出)可用于指定来自更一般陈述的特定项目。
131.本文中参考计算机实现的方法、设备(系统和/或装置)和/或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框图和/或流程图图示描述了示例实施例。理解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图示的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图示中的框的组合能由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电路执行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可被提供给通用计算机电路、专用计算机电路的处理器电路和/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电路以产生机器,使得经由计算机和/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变换和控制晶体管、存储在存储器位置的值和此类电路内的其它硬件组件,以实现在框图和/或一个或多个流程图框中指定的功能/动作,并且由此创建用于实现在框图和/或(一个或多个)流程图框中指定的功能/动作的部件(功能性)和/或结构。
132.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被存储在能指导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运作的有形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使得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实现在框图和/或一个或多个流程图框中指定的功能/动作的指令的制品。因此,本发明概念的实施例可以以硬件和/或以软件(包括固件、常驻软件、微代码等)体现,软件在处理器(诸
如数字信号处理器)上运行,其可被统称为“电路”、“模块”或其变体。
133.还应注意,在一些备选实现中,在框中指出的功能/动作可不按在流程图中指出的顺序发生。例如,取决于所涉及的功能性/动作,连续示出的两个框实际上可基本上并发地执行,或者框有时可按相反顺序执行。而且,流程图和/或框图的给定框的功能性可被分成多个框,和/或可至少部分集成流程图和/或框图的两个或更多框的功能性。最后,在不脱离发明概念的范围的情况下,可在图示的框之间添加/插入其它框,和/或可省略框/操作。而且,尽管图解中的一些在通信路径上包括示出通信的主要方向的箭头,但是要理解,通信可在与所描绘的箭头相对的方向上发生。
134.在基本上不脱离本发明概念的原理的情况下,能对实施例进行许多改变和修改。所有这样的改变和修改都意图在本文中被包括在本发明概念的范围内。因此,上面公开的主题要被视为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并且所附实施例的示例意图涵盖所有这样的修改、增强和其它实施例,其都落在本发明概念的精神和范围内。从而,在法律允许的最大程度上,本发明概念的范围要由包括实施例的以下示例及其等效物的本公开的最广范的可准许解释确定,并且不应受先前的详细描述约束或限制。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