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履带式泡沫灭火消防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2021-12-01 10:03: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履带式泡沫灭火消防机器人。


背景技术:

2.消防机器人是替代消防员进入火场进行消防作业的设备,现有的消防机器人在工作时,将消防水带的一头套在消防机器人上的接头上,在使用完毕后,需要使用工具将消防水带的接头撬下来,这种非自动化方式严重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出履带式泡沫灭火消防机器人,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拆除消防水带效率低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5.包括主体,行走机构,喷洒机构,摄像机构,
6.所述喷洒机构包括
7.喷枪,移动设置在所述主体上方,
8.出水量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喷枪的出口处,
9.水带接口,设置在所述主体后侧,所述水带接口通过管道与所述喷枪连通,
10.推板,滑动设置在所述水带接口上,
11.推带套筒,设置在所述推板朝向所述水带接口的一端,所述推带套筒的外径与所述水带接口的外径相同。
12.所述出水量调节装置包括
13.转轴,其轴线与所述喷枪出口处的轴线共线,
14.所述转轴上设置有等长的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所述第一支杆与所述第二支杆的长度大于所述喷枪出水口内径,
15.所述第一支杆和所述第二支杆之间设置有折叠挡板,
16.所述第一支杆固定,所述第二支杆绕所述转轴转动后所述折叠挡板部分挡住所述喷枪出水口。
17.所述主体上的前端设置有雾状防护喷头,所述主体后端设置有柱状防护喷头。
18.所述摄像机构包括
19.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均设置在所述主体上,所述第一摄像头上设置有雨刷,所述第二摄像头为红外摄像头。
20.所述喷洒机构转动设置在所述主体上,靠近所述喷洒机构的管道上设置有压力阀。
21.所述主体上设置有伸缩杆,所述第一摄像头和所述第二摄像头设置在所述伸缩杆上,
22.所述第一摄像头和所述第二摄像头均转动设置在所述伸缩杆上。
23.所述主体前端设置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上设置有铲斗。
24.所述喷枪上方转动设置有防爆红外摄像仪。
25.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26.1、本实用新型中,喷洒机构包括接消防水带的接口、喷出的喷枪以及连接的管道,水带的接口处设置在接头管道的末端,接头管道的外径小于水带接口的外径,在接头管道上滑动设置有推带套筒,推带套筒的外径与水带接口外径相同,推带套筒通过推板与主体内部的气缸连接,推板上远离水带接口的一端设置有推杆,气缸的伸缩杆与推杆同轴连接,启动气缸,能使推带套筒靠近或远离水带接口。工作时,将消防水带套设在水带接口上,消防水带的接头内径处有锥台形伸缩结构,向内推动消防水带的接头,使消防水带的接头覆盖整个水带接口,此时锥台卡住水带接口处实现固定连接。当使用完毕后,驱动气缸朝向水带接口移动,使推带套筒抵住消防水带接头内部的锥台,压力使锥台缩回,口径变大,从而不再卡住水带接口,然后消防车向前移动一小段距离,使消防水带完全脱离水带接口。这种结构实现了消防水带的自动脱离,节省人工撬出的时间和劳动力,也避免了烫伤或倒车等情况隐藏的危险。
附图说明
2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28.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主视结构示意图;
29.图2为本实用新型左视结构示意图;
30.图3为本实用新型水带接口结构示意图;
31.图4为本实用新型水带接口剖面结构示意图;
32.图5为本实用新型喷枪口结构示意图;
33.图6为本实用新型摄像头升降结构示意图;
34.图7为本实用新型铲斗结构示意图;
35.图中:1

主体,2

喷洒机构,3

摄像机构,4

喷枪,5

出水量调节装置,6

水带接口,7
‑ꢀ
推板,8

推带套筒,9

转轴,10

第一支杆,11

第二支杆,12

折叠挡板,13

雾状防护喷头, 14

柱状防护喷头,15

第一摄像头,16

第二摄像头,17

雨刷,18

压力阀,19

伸缩杆,20
‑ꢀ
转动杆,21

铲斗,22

防爆红外摄像仪。
具体实施方式
3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涉及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7.如图1~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履带式泡沫灭火消防机器人,包括
38.主体1,行走机构,喷洒机构2,摄像机构3,
39.喷洒机构2包括
40.喷枪4,移动设置在主体1上方,
41.出水量调节装置5,设置在喷枪4的出口处,
42.水带接口6,设置在主体1后侧,水带接口6通过管道与喷枪4连通,
43.推板7,滑动设置在水带接口6上,
44.推带套筒8,设置在推板7朝向水带接口6的一端,推带套筒8的外径与水带接头的外径相同。
45.本实施例中,喷洒机构2包括接消防水带的接口、喷出的喷枪4以及连接的管道,水带的接口处设置在接头管道的末端,接头管道的外径小于水带接口6的外径,在接头管道上滑动设置有推带套筒8,推带套筒8的外径与水带接口6外径相同,推带套筒8通过推板7与主体1内部的气缸连接,推板7上远离水带接口6的一端设置有推杆,气缸的伸缩杆19与推杆同轴连接,启动气缸,能使推带套筒8靠近或远离水带接口6。工作时,将消防水带套设在水带接口6上,消防水带的接头内径处有锥台形伸缩结构,向内推动消防水带的接头,使消防水带的接头覆盖整个水带接口6,此时锥台卡住水带接口6处实现固定连接。当使用完毕后,驱动气缸朝向水带接口6移动,使推带套筒8抵住消防水带接头内部的锥台,压力使锥台缩回,口径变大,从而不再卡住水带接口6,然后消防车向前移动一小段距离,使消防水带完全脱离水带接口6。这种结构实现了消防水带的自动脱离,节省人工撬出的时间和劳动力,也避免了烫伤或倒车等情况隐藏的危险。
46.进一步,出水量调节装置5包括
47.第一转轴9,其轴线与喷枪4出口处的轴线共线,
48.转轴9上设置有等长的第一支杆10和第二支杆11,第一支杆10与第二支杆11的长度大于喷枪4出水口内径,
49.第一支杆10和第二支杆11之间设置有折叠挡板12,
50.第一支杆10固定,第二支杆11绕转轴9转动后折叠挡板12部分挡住喷枪4出水口。
51.本实施例中,喷枪4的出水量可以调节,从而能够根据火势大小并随着灭火工作的推进来控制水量,更精准灭火的同时还节省水资源。在喷枪4出口内壁沿半径方向设置第一支杆 10和第二支杆11,第一支杆10两端分别与第一转轴9、喷枪4内壁固定,第二支杆11一端与第一转轴9铰接,另一端能够绕着第一转轴9转动,第一支杆10与第二支杆11之间设置有可以折叠的挡板,当第二支杆11旋转,部分挡板或者整个挡板遮挡住喷枪4的出口,从而调节出口的横截面积,以此调节出水量。第二支杆11的转动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设置与第一转轴9同轴的电机驱动;另一种是可以使第二支杆11的自由端伸出喷枪4外,通过手动转动第二支杆11调整遮挡面积,然后使用卡子或者其他现有的限位装置将第二支杆11的自由端位置固定,这两种方式均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公知常识获得的手段。
52.进一步,主体1上的前端设置有雾状防护喷头13,主体1后端设置有柱状防护喷头14。
53.本实施例中,主体1的前端对称的两侧设置有雾状防护喷头13,后端对称的两侧有柱状防护喷头14,能够为消防车的车体进行降温,实现自我保护。
54.进一步,摄像机构3包括
55.第一摄像头15和第二摄像头16,均设置在主体1上,第一摄像头15上设置有雨刷17,第二摄像头16为红外摄像头。
56.本实施例中,因为不断喷水会产生较多的水汽,导致第一摄像头15难以拍摄清晰画面,第一摄像头15上设置雨刷17能够保持清晰摄像。
57.进一步,喷洒机构2通过第二转轴9转动设置在主体1上,靠近喷洒机构2的管道上设置有压力阀18。
58.本实施例中,喷洒机构2转动,能够调整喷枪4的位置和角度,喷水更精准。管道上设置有压力表显示管道水压,压力阀18能够调节水压,降低管道内的高压风险。
59.进一步,主体1上设置有伸缩杆19,第一摄像头15和第二摄像头16设置在伸缩杆19 上,
60.第一摄像头15和第二摄像头16均转动设置在伸缩杆19上。
61.本实施例中,伸缩杆19带动第一摄像头15和第二摄像头16升降,转动调节俯仰角度,从而使两个摄像头能够观测和记录火场情况。
62.进一步,主体1前端设置有转动杆20,转动杆20上设置有铲斗21。
63.本实施例中,转动杆20呈l形,一端铰接设置在主体1上,转动杆20上设置有铲斗21,当火场处地面有杂物碎石的情况,可以放下转动杆20,转动杆20绕着其旋转轴旋转一定角度使铲斗21接触地面,铲开地面的杂物,为车体的前进清除障碍,加快行进速度。
64.进一步,喷枪4上方转动设置有防爆红外摄像仪22。
65.本实施例中,防爆红外摄像仪22在喷枪4上方的台子上转动,能够调整其俯仰角度,从而更好的监测火场的起火点,以此来调节喷枪4的位置和俯仰角度。
66.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