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渔业生态环境智能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1-30 00:5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渔业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渔业生态环境智能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2.水产养殖是人为控制下繁殖、培育和收获水生动植物的生产活动。一般包括在人工饲养管理下从苗种养成水产品的全过程。广义上也可包括水产资源增殖。水产养殖有粗养、精养和高密度精养等方式。粗养是在中、小型天然水域中投放苗种,完全靠天然饵料养成水产品,如湖泊水库养鱼和浅海养贝等。精养是在较小水体中用投饵、施肥方法养成水产品,如池塘养鱼、网箱养鱼和围栏养殖等。高密度精养采用流水、控温、增氧和投喂优质饵料等方法,在小水体中进行高密度养殖,从而获得高产,如流水高密度养鱼、虾等。而为了使鱼虾能够健康成长,需要对水质进行监测。但是传统的渔业生态环境监测往往是先从水源处取水,然后送去指定地方用专门的检测装置进行检测,效率十分低下,而且不同深度的水源的水质也有所不同,但是传统的取水方式是从水源表面取水,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渔业生态环境智能监测装置,以解决传统的渔业生态环境监测效率低、检测结果不准确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渔业生态环境智能监测装置,包括船体,所述船体的船头处固定有gps定位器和控制装置,所述船体的中心处固定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滚筒,所述滚筒上缠绕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的尾端固定有采样筒,所述采样筒包括内筒和外筒,所述内筒的内底面固定有蓄电池,所述外筒底端的内表面固定有横向隔板,所述横向隔板与外筒底部之间形成电气腔,所述电气腔内分别固定有存储器和单片机,所述内筒和外筒之间通过纵向隔板分隔成若干个采样腔,若干个所述采样腔内分别固定有温度传感器、ph值检测器、浊度传感器、电导率传感器和溶解氧传感器,所述采样筒的顶部固定有信号发送器和信号接收器,所述采样筒的底部固定有照明灯、摄像头和液位传感器,所述船体的船尾处固定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船底的螺旋桨转轴连接。
5.优选的,所述船体的中部一侧固定有滚轮,所述滚轮外缘的中心处设有与钢丝绳相匹配的凹槽,所述滚轮的材质为不锈钢。
6.优选的,所述内筒固定在横向隔板的上表面,且与外筒的中轴线相重合,所述横向隔板的中心处设有用于通过线缆的通孔。
7.优选的,所述外筒的侧面设有若干个电动阀,每个所述电动阀均与一个采样腔相对应。
8.优选的,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gps定位器、伺服电机和驱动电机电性连接,所述控制装置还与信号发送器和信号接收器通讯连接,所述控制装置上设有功能按钮和液晶显示屏。
9.优选的,所述单片机分别与照明灯、摄像头、存储器、蓄电池、信号发送器、信号接收器、温度传感器、ph值检测器、浊度传感器、电导率传感器、溶解氧传感器、电动阀和液位传感器电性连接。
10.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渔业生态环境智能监测装置结构简单,设计新颖,使用方便,通过设置控制装置、伺服电机、滚筒、钢丝绳和采样筒,实现了采样深度的灵活选择,进而提高了样品的多样性,有利于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另外,通过在采样筒上设置多个采样腔,并在采样腔内设置不同的检测传感器,采样后即自动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传递至控制装置,大大提高了监测效率。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原理图;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3.图3为本实用新型采样筒的结构示意图;
14.图4为本实用新型采样筒竖直方向的剖视图;
15.图5为本实用新型采样筒水平方向的剖视图。
16.图中:1、船体;2、gps定位器;3、控制装置;4、伺服电机;5、滚筒;6、钢丝绳;7、滚轮;8、采样筒;801、内筒;802、外筒;803、横向隔板;804、纵向隔板;805、采样腔;806、电气腔;807、照明灯;808、摄像头;809、存储器;810、单片机;811、蓄电池;812、信号发送器;813、信号接收器;814、温度传感器;815、ph值检测器;816、浊度传感器;817、电导率传感器;818、溶解氧传感器;819、电动阀;820、液位传感器;9、驱动电机;10、联轴器;11、螺旋桨。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8.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

图2所示的一种渔业生态环境智能监测装置,包括船体1,所述船体1的船头处固定有gps定位器2和控制装置3,所述船体1的中心处固定有伺服电机4,所述伺服电机4的输出端安装有滚筒5,所述滚筒5上缠绕有钢丝绳6,所述钢丝绳6的尾端固定有采样筒8,所述船体1的船尾处固定有驱动电机9,所述驱动电机9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10与船底的螺旋桨11转轴连接。
19.此外,船体1的中部一侧固定有滚轮7,所述滚轮7外缘的中心处设有与钢丝绳6相匹配的凹槽,所述滚轮7的材质为不锈钢,方便钢丝绳6的上下滑动,同时避免了钢丝绳6与船体1之间的摩擦,有利于保护船体1。
20.值得一提的是,控制装置3分别与gps定位器2、伺服电机4和驱动电机9电性连接,所述控制装置3还与信号发送器812和信号接收器813通讯连接,所述控制装置3上设有功能按钮和液晶显示屏,方便通过控制装置3控制船体1的位置以及控制采样筒8的状态,同时还能够接收采样筒8传回的数据信息,并将控制指令传递至采样筒8。
21.参见图3

图5,采样筒8包括内筒801和外筒802,所述内筒801的内底面固定有蓄电
池811,所述外筒802底端的内表面固定有横向隔板803,所述横向隔板803与外筒802底部之间形成电气腔806,所述电气腔806内分别固定有存储器809和单片机810,所述内筒801和外筒802之间通过纵向隔板804分隔成若干个采样腔805,若干个所述采样腔805内分别固定有温度传感器814、ph值检测器815、浊度传感器816、电导率传感器817和溶解氧传感器818,所述采样筒8的顶部固定有信号发送器812和信号接收器813,所述采样筒8的底部固定有照明灯807、摄像头808和液位传感器820。
22.内筒801固定在横向隔板803的上表面,且与外筒802的中轴线相重合,所述横向隔板803的中心处设有用于通过线缆的通孔,有利于结构稳定,同时方便各电子部件相连接。所述外筒802的侧面设有若干个电动阀819,每个所述电动阀819均与一个采样腔805相对应,方便通过电动阀819控制采样腔805的进水情况,在水源的指定深度处打开电动阀819,即可获取该深度的水源样本。
23.单片机810分别与照明灯807、摄像头808、存储器809、蓄电池811、信号发送器812、信号接收器813、温度传感器814、ph值检测器815、浊度传感器816、电导率传感器817、溶解氧传感器818、电动阀819和液位传感器820电性连接,有利于将采样筒8上的各电子部件连成一个功能整体,且在单片机810的控制下统一协调运作。
24.工作原理:该渔业生态环境智能监测装置使用时,首先启动驱动电机9将船体1驶入指定位置,然后启动伺服电机4,伺服电机4带动滚筒5转动,进而将采样筒8下沉至水源中,液位传感器820将下沉深度信息通过信号发送器812传递至控制装置3,然后打开电动阀819,水源进入采样腔805内,然后关闭电动阀819,此时采样腔805内的温度传感器814、ph值检测器815、浊度传感器816、电导率传感器817和溶解氧传感器818将检测结果通过信号发送器812传递至控制装置3,当数据出现异常时,通过控制装置3发出开灯和录像的控制指令,信号接收器813接收到控制指令并传递至单片机810,单片机810控制照明灯807和摄像头808的开启,检测数据和录像数据均保存在存储器809中,然后再通过信号发送器812发送至控制装置。
25.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