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凹版印刷机卸墨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1-30 00:0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凹版印刷机卸墨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凹版印刷机卸墨装置。


背景技术:

2.凹版印刷机是使用凹版进行印刷的机器。印版的图文部分凹下,而空白部分与印版滚筒的外圆在同一平面上。凹版印刷机印刷时,印版滚筒全版面着墨,以刮墨刀将版面上空白部分的油墨刮清,留下图文部分的油墨,然后过纸,由压印滚筒在纸的背面压印,使凹下部分的油墨直接转移到纸面上,最后经收纸部分将印刷品堆集或复卷好。
3.但是现有的凹版印刷机的油墨结构拆卸困难,墨盆内的油墨在使用的过程中,油墨的液面高度逐渐下降,油墨附着在墨盆的内壁,对墨盆内壁附着的油墨清理不方便。
4.为此,亟待一种凹版印刷机卸墨结构,能够对墨盆内壁附着的油墨进行清理,对墨盆内壁附着的油墨进行重复收集,不需要人工手动清理,降低人工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凹版印刷机卸墨装置,能够对墨盆内壁附着的油墨进行清理,对墨盆内壁附着的油墨进行重复收集,不需要人工手动清理,降低人工劳动强度。
6.本实用新型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7.本实用新型的凹版印刷机卸墨装置,包括墨盆,墨盆的外形呈漏斗形,墨盆的下方设置有能转动的导向块,导向块下端设置有能够升降移动的升降板,导向块设置有旋转驱动组件,导向块的上端设置有套筒,套筒为两端开口的空心结构,墨盆的底壁贯穿开设有便于套筒通过的通孔,套筒内设置有定位柱,定位柱的下端与导向块相连接,定位柱的上端贯穿套筒,定位柱的上端设置有与墨盆内壁相互适配的刮板,套筒的下端侧壁设置有导出管,导出管位于墨盆的下方。
8.本实用新型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刮板包括导向板和集中板,导向板的下端开设有倾斜的导向面,导向板的上端与集中板相互连接,集中板的中部向外凹陷形成集中槽。
9.本实用新型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导向板与集中板为一体成型。
10.本实用新型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导向块的下方设置有液压缸,液压缸的伸缩轴与升降板相互连接。
11.本实用新型作为进一步优选的,通孔的内壁设置有衬套,衬套的内壁与套筒的外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12.本实用新型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刮板与墨盆的内壁接触时,套筒的上端口位于衬套内,并且位于密封圈的上方。
13.本实用新型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导出管配设有阀门。
14.本实用新型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旋转驱动组件包括从动轮、主动轮和驱动电机,导
向块的下端与升降板转动连接,从动轮套设在导向块上,驱动电机设置在升降板上端,主动轮套设在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上并与从动轮相互啮合。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6.1、本实用新型的墨盆外形呈漏斗形,导向块能够升降移动,套筒为两端开口的空心结构,套筒的下端与导向块相互连接,定位柱的下端也与导向块相互连接,并且定位柱位于套筒内。套筒、定位轴和导向块能够作为一个整体实现同步升降移动以及转动。当不需要对墨盆内壁的油墨进行卸墨清理时,刮板能够跟随导向块升降移动,刮板机构露出到墨盆外进行存放;刮板能能够绕定位轴的轴线转动,实现对墨盆内壁的油墨进行刮除清理,刮除的油墨能够从套筒的上端口进入到定位轴与套筒之间的间隙内。导出管与定位轴与套筒之间间隙相互连通,刮除的油墨能够通过导出管进行收集。对墨盆内壁附着的油墨清理不需要人工手动操作,降低人工的劳动强度,也不需要对墨盆进行拆卸清理是,提高清理的工作效率。
17.2、刮板包括导向板和集中板,通过导向面使墨盆内壁附着的油墨转移到导向板表面,当导向板上端的油墨聚集量过多时,油墨进入集中板内的集中槽内。由于墨盆的外形呈圆锥形,刮板的整体呈与墨盆相互适配的倾斜状态,即集中槽内的油墨能够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滑动。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为了避免油墨在刮板上长时间停留,可以在刮板的表面镀上阀防粘连的涂层,提高刮板表面的光滑度。
18.3、导向块的升降移动通过液压缸实现,通过液压缸的方式,使导向块的升降移动平稳。导向块的转动通过驱动电机以及啮合的主动轮和从动轮,实现导向块能够绕自身轴线转动。同样,导向块的旋转驱动,也可以通过直接与减速机连接,或与皮带传动结构进行连接。进一步的可以在升降板的上方设置定位板,升降板与定位板通过连接杆作为一个整体,导向块与升降板与定位板之间均设置有轴承,保证导向块能够顺利转动。
19.4、通过设置衬套,起到对套筒的升降移动起到支撑作用,套筒与衬套之间设置有密封圈,使套筒升降移动或在旋转的过程中均能够保持其密封效果,避免墨盆内的油墨泄漏。套筒的上端为开口结构,套筒在升降移动的过程中,油墨能够从套筒的上端开口处进入到套筒与定位柱之间的间隙内,从而还能够实现对墨盆内的油墨液面高度进行适应性调节。刮板在刮除墨盆内壁附着的油墨的过程中,刮板的压力大小,可以通过液压缸的拉力大小进行适应性调节。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
22.图2为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刮板的截面示意图;
24.附图中,1

墨盆,2

导向块,3

套筒,4

定位柱,5

刮板,501

导向板,502

集中板,6

导向面,7

集中槽,8

衬套,9

密封圈,10

导出管,11

阀门,12

液压缸,13

升降板,14


动轮,15

主动轮,16

驱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6.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技术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27.实施例1
28.本实用新型的凹版印刷机卸墨装置,包括墨盆1,墨盆1的外形呈漏斗形,墨盆1的下方设置有能转动的导向块2,导向块2下端设置有能够升降移动的升降板13,导向块2设置有旋转驱动组件,导向块2的上端设置有套筒3,套筒3为两端开口的空心结构,墨盆1的底壁贯穿开设有便于套筒3通过的通孔,套筒3内设置有定位柱4,定位柱4的下端与导向块2相连接,定位柱4的上端贯穿套筒3,定位柱4的上端设置有与墨盆1内壁相互适配的刮板5,套筒3的下端侧壁设置有导出管10,导出管10位于墨盆1的下方。
2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墨盆1外形呈漏斗形,导向块2能够升降移动,套筒3为两端开口的空心结构,套筒3的下端与导向块2相互连接,定位柱4的下端也与导向块2相互连接,并且定位柱4位于套筒3内。套筒3、定位轴和导向块2能够作为一个整体实现同步升降移动以及转动。当不需要对墨盆1内壁的油墨进行卸墨清理时,刮板5能够跟随导向块2升降移动,刮板5机构露出到墨盆1外进行存放;刮板5能能够绕定位轴的轴线转动,实现对墨盆1内壁的油墨进行刮除清理,刮除的油墨能够从套筒3的上端口进入到定位轴与套筒3之间的间隙内。导出管10与定位轴与套筒3之间间隙相互连通,刮除的油墨能够通过导出管10进行收集。对墨盆1内壁附着的油墨清理不需要人工手动操作,降低人工的劳动强度,也不需要对墨盆1进行拆卸清理是,提高清理的工作效率。
30.实施例2
31.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的进一步优化如下:刮板5包括导向板501和集中板502,导向板501的下端开设有倾斜的导向面6,导向板501的上端与集中板502相互连接,集中板502的中部向外凹陷形成集中槽7。导向板501与集中板502为一体成型。
3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刮板5包括导向板501和集中板502,通过导向面6使墨盆1内壁附着的油墨转移到导向板501表面,当导向板501上端的油墨聚集量过多时,油墨进入集中板502内的集中槽7内。由于墨盆1的外形呈圆锥形,刮板5的整体呈与墨盆1相互适配的倾斜状态,即集中槽7内的油墨能够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滑动。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为了避免油墨在刮板5上长时间停留,可以在刮板5的表面镀上阀防粘连的涂层,提高刮板5表面的光滑度。
33.实施例3
34.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的进一步优化如下:导向块2的下方设置有液压缸12,液压缸12的伸缩轴与升降板13相互连接。旋转驱动组件包括从动轮14、主动轮15和驱动电机16,导向块2的下端与升降板13转动连接,从动轮14套设在导向块2上,驱动电机16设置在升降板13上端,主动轮15套设在驱动电机16的驱动轴上并与从动轮14相互啮合。
3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导向块2的升降移动通过液压缸12实现,通过液压缸12的方式,使导向块2的升降移动平稳。导向块2的转动通过驱动电机16以及啮合的主动轮15和从动轮14,实现导向块2能够绕自身轴线转动。同样,导向块2的旋转驱动,也可以通过直接与减速机连接,或与皮带传动结构进行连接。进一步的可以在升降板13的上方设置定位板,升降板13与定位板通过连接杆作为一个整体,导向块2与升降板13与定位板之间均设置有轴承,保证导向块2能够顺利转动。
36.实施例4
37.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的进一步优化如下:通孔的内壁设置有衬套8,衬套8的内壁与套筒3的外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圈9。刮板5与墨盆1的内壁接触时,套筒3的上端口位于衬套8内,并且位于密封圈9的上方。导出管10配设有阀门11。
3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通过设置衬套8,起到对套筒3的升降移动起到支撑作用,套筒3与衬套8之间设置有密封圈9,使套筒3升降移动或在旋转的过程中均能够保持其密封效果,避免墨盆1内的油墨泄漏。套筒3的上端为开口结构,套筒3在升降移动的过程中,油墨能够从套筒3的上端开口处进入到套筒3与定位柱4之间的间隙内,从而还能够实现对墨盆1内的油墨液面高度进行适应性调节。刮板5在刮除墨盆1内壁附着的油墨的过程中,刮板5的压力大小,可以通过液压缸12的拉力大小进行适应性调节。
39.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