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PCB线路板脉冲电源的制作方法

2021-11-29 19:16: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一种pcb线路板脉冲电源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脉冲电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pcb线路板脉冲电源。


背景技术:

2.传统pcb设计和加工中,通孔会带来许多问题。首先它们占据大量的有效空间,其次,大量的通孔密集分布也对多层pcb的内层走线造成巨大障碍,这些通孔占去走线所需的空间,它们密集地穿过电源与地线层的表面,还会破坏电源地线层的阻抗特性,使电源地线层失效。而非穿导孔技术中,盲孔和埋孔的应用,可以极大地降低pcb的尺寸和质量,减少层数,提高电磁兼容性,增加电子产品特色,降低成本,同时也会使得设计工作更加简便快捷,所以pcb板的芯板上通常需开设盲孔,在pcb板的芯板上开设盲孔后,需对盲孔进行电镀,使盲孔的孔壁上形成一层铜层,以实现与pcb板上的其它层进行电性连接。
3.为了使盲孔电镀形成的电镀层均匀分布以及减少孔径内气孔的发生,需要在电镀时向电镀设备提供复合波形的脉冲信号。然而,现有技术中的电源仅通过逆变单元产生脉冲信号,该脉冲信号的波形变化单一,不能满足当前电镀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pcb线路板脉冲电源,在逆变单元中设置第一吸收模块,将第一吸收模块处理后的高频脉冲信号传输给变压单元进行变压处理,并利用脉冲单元中的mos管控制正反脉冲输出,能够通过第一吸收模块的吸收高频脉冲信号中的杂波,减少杂波对电镀的干扰,提高电镀效率,并且通过mos管控制正反脉冲输出的方式低能耗地实现了复合波形脉冲信号的快速控制与输出,改善了电镀效果,满足了当前电镀的需求。
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为:一种pcb线路板脉冲电源,所述pcb线路板脉冲电源包括依次连接的整流单元、逆变单元、变压单元、滤波单元、脉冲单元;所述逆变单元包括逆变模块、第一吸收模块,所述逆变模块接收所述整流单元传输的直流电,并将所述直流电逆变为高频脉冲信号,通过所述第一吸收模块吸收所述高频脉冲信号中的尖峰和隔直处理后传输给所述变压单元,所述变压单元改变所述高频脉冲信号的电压,所述滤波单元接收电压改变后的所述高频脉冲信号,并对所述高频脉冲信号滤波后传输给所述脉冲单元;所述脉冲单元包括第一脉冲模块、第二脉冲模块,第一脉冲模块的两个mos管的输入端连接的滤波单元输出端不同,输出端与脉冲电源的第一输出端连接,第二脉冲模块的两个mos管的输入端连接的滤波单元输出端不同,输出端与脉冲电源的第二输出端连接,通过不同mos管的导通、截止控制正反脉冲输出。
6.进一步地,所述pcb线路板脉冲电源还包括第二吸收模块,所述第二吸收模块一端与所述整流单元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逆变单元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pcb线路板脉冲电源还包括散热器,所述整流单元、逆变单元、变压单元、滤波单元、脉冲单元固定在所述散热器上。
8.进一步地,所述整流单元、变压单元固定在所述散热器一端的两侧,且彼此相对,所述逆变单元固定在所述整流单元靠近所述滤波单元的一侧,所述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固定在所述散热器的另一端,所述滤波单元通过所述脉冲单元与所述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连接。
9.进一步地,所述滤波单元的两个电容固定在所述散热器两侧且彼此相对,所述脉冲单元设置在所述电容靠近所述散热器的一侧,所述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固定在所述脉冲单元远离所述散热器的一侧。
10.进一步地,所述pcb线路板脉冲电源还包括辅助散热器,所述辅助散热器的散热侧与所述变压单元一侧接触,且固定在所述散热器垂直于所述整流单元所在侧面的平面上。
11.进一步地,所述pcb线路板脉冲电源还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固定在所述散热器两端,且所述散热器接触所述底板、辅助散热器的两个平面相对。
12.进一步地,所述pcb线路板脉冲电源还包括线路板,所述整流单元、逆变单元固定在所述线路板上,所述第一吸收模块、逆变模块固定在所述线路板的不同侧。
13.进一步地,所述pcb线路板脉冲电源还包括外壳、底座,所述整流单元、逆变单元、变压单元、滤波单元、脉冲单元固定在所述外壳内部,所述底座包括第一承载板、第二承载板所述第一承载板、第二承载板平行固定在所述外壳的底部。
14.进一步地,所述pcb线路板脉冲电源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嵌设在所述外壳的正面,所述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贯穿所述外壳的背面以输出脉冲信号。
15.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逆变单元中设置第一吸收模块,将第一吸收模块处理后的高频脉冲信号传输给变压单元进行变压处理,并利用脉冲单元中的mos管控制正反脉冲输出,能够通过第一吸收模块的吸收高频脉冲信号中的杂波,减少杂波对电镀的干扰,提高电镀效率,并且通过mos管控制正反脉冲输出的方式低能耗地实现了复合波形脉冲信号的快速控制与输出,改善了电镀效果,满足了当前电镀的需求。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pcb线路板脉冲电源一实施例的结构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pcb线路板脉冲电源一实施例的内部结构图;
18.图3为图2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19.图4为图2一实施例的侧面结构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pcb线路板脉冲电源一实施例的电路图;
21.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pcb线路板脉冲电源的外壳和底座一实施例的结构图;
22.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pcb线路板脉冲电源一实施例的背面结构图。
23.图中:1、整流单元;2、逆变单元;3、变压单元;4、滤波单元;5、脉冲单元;6、散热器;7、辅助散热器;81、第一输出端;82、第二输出端;9、电流传感器;10、底板;11、连接板;12、第二吸收模块;13、前封板;14、左封板;15、右封板;16、盖板;17、控制单元;18、底座;19、背板;21、逆变模块;22、第一吸收模块;qf、断路器;c3、第三电容;191、总开关;192、进电接口;193、plc通讯接口;194、同步通讯接口;195、触控屏接口;196、出水接口;197、进水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25.请参阅图1

7,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pcb线路板脉冲电源一实施例的结构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pcb线路板脉冲电源一实施例的内部结构图;图3为图2一实施例的俯视图;图4为图2一实施例的侧面结构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pcb线路板脉冲电源一实施例的电路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pcb线路板脉冲电源的外壳和底座一实施例的结构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pcb线路板脉冲电源一实施例的背面结构图,结合附图1

7对本实用新型一种pcb线路板脉冲电源作详细说明。
26.在本实施例中,pcb线路板脉冲电源包括依次连接的整流单元1、逆变单元2、变压单元3、滤波单元4、脉冲单元5;逆变单元2包括逆变模块21、第一吸收模块22,逆变模块21接收整流单元1传输的直流电,并将直流电逆变为高频脉冲信号,通过第一吸收模块22吸收高频脉冲信号中的尖峰和隔直处理后传输给变压单元3,变压单元3改变高频脉冲信号的电压,滤波单元4接收电压改变后的高频脉冲信号,并对高频脉冲信号滤波后传输给脉冲单元5;脉冲单元5包括第一脉冲模块、第二脉冲模块,第一脉冲模块的两个mos管的输入端连接的滤波单元4输出端不同,输出端与脉冲电源的第一输出端81连接,第二脉冲模块的两个mos管的输入端连接的滤波单元4输出端不同,输出端与脉冲电源的第二输出端82连接,通过不同mos管的导通、截止控制正反脉冲输出。
27.在本实施例中,整流单元1为三相整流桥,通过三相整流桥将市电转换为直流电。
28.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整流单元1,通过交直流电源向逆变单元2提供直流电。
29.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为了保护pcb线路板脉冲电源,整流单元1还与断路器qf连接,通过断路器qf接收市电电流。
30.在本实施例中,pcb线路板脉冲电源还包括第二吸收模块12,第二吸收模块12一端与整流单元1连接,另一端与逆变单元2连接。
31.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二吸收模块12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c3,其中,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c3并联连接,第一电容的两端与整流单元1的输出端连接,第三电容c3的型号为400v,2200μf。
32.逆变模块21包括igbt(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通过igbt将直流电转换为高频脉冲信号。第一吸收模块22包括电容,通过电容吸收高频信号中的尖峰电流以及隔离直流信号。
33.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逆变模块21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一吸收模块22包括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七电容。其中,第一晶体管的集电极与整流单元1的正极输出端连接,发射极与栅极、第二晶体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一电阻的一端与第一晶体管的栅极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晶体管的发射极连接,第二晶体管的发射极与整流单元1的负极输出端连接,栅极通过第二电阻与负极输出端连接。第四电容与第五电容并联连接,第四电容的两端分别整流单元1的正极输出端、负极输出端连接,第六电容的一端与正极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变压单元3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七电容的一端与
整流单元1的负极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变压单元3的第一输入端连接。
34.变压单元3包括变压器,其中,变压器为tc高频直流变压器,该变压器的初级线圈与逆变单元2连接。
35.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变压单元3包括变压器、第三电阻、第八电容,其中,变压器的初级线圈一端与第七电容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晶体管的发射极连接。第八电容的一端与第一晶体管的发射极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三电阻与第七电容连接。
36.滤波单元4包括输出滤波电感、滤波电容以及整流组件,其中,滤波电感的一端与次级线圈的第一端连接,另一端与滤波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整流组件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二极管与第二二极管并联,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与次级线圈的第二端连接,阴极与滤波电容的第二端连接。
37.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为肖基特二极管。
38.在本实施例中,pcb线路板脉冲电源还包括电流传感器9,其中电流传感器9为霍尔传感器,霍尔传感器的一端与滤波电感未与次级线圈连接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滤波电容的第一端连接。
39.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脉冲模块包括第一mos管、第二mos管,第二脉冲模块包括第三mos管、第四mos管,其中,第一mos管、第二mos管的漏极与第八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源极与脉冲电源的第一输出端81连接,第三mos管、第四mos管的漏极与第八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源极与脉冲电源的第二输出端82连接。
40.在本实施例中,pcb线路板脉冲电源还包括散热器6,整流单元1、逆变单元2、变压单元3、滤波单元4、脉冲单元5固定在散热器6上。
41.整流单元1、变压单元3固定在散热器6一端的两侧,且彼此相对,逆变单元2固定在整流单元1靠近滤波单元4的一侧,第一输出端81、第二输出端82固定在散热器6的另一端,滤波单元4通过脉冲单元5与第一输出端81、第二输出端82连接。
42.在本实施例中,滤波单元4的两个电容固定在散热器6两侧且彼此相对,脉冲单元5设置在电容靠近散热器6的一侧,第一输出端81、第二输出端82固定在脉冲单元5远离散热器6的一侧。
43.pcb线路板脉冲电源还包括辅助散热器7,辅助散热器7的散热侧与变压单元3一侧接触,且固定在散热器6垂直于整流单元1所在侧面的平面上。
44.pcb线路板脉冲电源还包括底板10,底板10固定在散热器6两端,且散热器6接触底板10、辅助散热器7的两个平面相对。
45.在本实施例中,脉冲电源还包括连线板,连接板11与辅助散热器7固定在散热器6的同侧,连接板11的一端与变压单元3连接,另一端与滤波单元4连接。
46.pcb线路板脉冲电源还包括线路板,整流单元1、逆变单元2固定在线路板上,第一吸收模块22、逆变模块21固定在线路板的不同侧。其中,第一吸收模块22与整流单元1固定在线路板的同一侧,逆变模块21固定在线路板的另一侧。
47.pcb线路板脉冲电源还包括外壳、底座18,整流单元1、逆变单元2、变压单元3、滤波单元4、脉冲单元5固定在外壳内部,底座18包括第一承载板、第二承载板第一承载板、第二承载板平行固定在外壳的底部。
48.在本实施例中,pcb线路板脉冲电源还包括控制单元17,控制单元17嵌设在外壳的
正面,第一输出端81、第二输出端82贯穿外壳的背面以输出脉冲信号。其中,控制单元17与脉冲单元5以及电流传感器9连接,通过控制单元17显示电流传感器9检测的电流信号以及控制脉冲单元5输出的脉冲信号。
49.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控制单元17为触控屏,脉冲电源的第一输出端81、第二输出端82为输出正负极铜巴。
50.在本实施例中,外壳包括前封板13、左封板14、右封板15、背板19、底板10以及盖板16,其中,前封板13、左封板14、背板19、右封板15依次连接形成空腔,盖板16、底板10封闭空腔的两端开口,整流单元1、逆变单元2、变压单元3、滤波单元4、脉冲单元5、电流传感器9、散热器6、辅助散热器7固定在空腔内部。控制单元17嵌设在前封板13上,输出正负极铜巴穿过背板19。
51.在本实施例中,背板19上还设置有进电接口192、总开关191、plc通讯接口193、同步通讯接口194、触控屏接口195、进水接口197、出水接口196。其中,进电接口192与总开关191连接,总开关191与整流单元1连接,通过进电接口192输入市电,并利用总开关191控制脉冲电源的电源通断。plc通讯接口193、同步通讯接口194、触控屏接口195与控制单元17连接,用于向控制单元17供电以及实现控制脉冲电源的控制设备与控制单元17之间的信息传输。通过进水接口197、出水接口196分别向散热器6提供冷却水以及排出被加热后的水,从而实现散热。输出正负极铜巴设置在进水接口197、出水接口196的侧面。
52.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整流单元1、逆变单元2、变压单元3、滤波单元4、脉冲单元5、电流传感器9、辅助散热器7固定在散热器6上的方式减少了内部各单元、器件连接的距离,降低了线路阻抗和损耗,并通过对各单元、器件之间的连接线路镀锡处理的方式进一步降低阻抗。
53.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一种pcb线路板脉冲电源在逆变单元中设置第一吸收模块,将第一吸收模块处理后的高频脉冲信号传输给变压单元进行变压处理,并利用脉冲单元中的mos管控制正反脉冲输出,能够通过第一吸收模块的吸收高频脉冲信号中的杂波,减少杂波对电镀的干扰,提高电镀效率,并且通过mos管控制正反脉冲输出的方式低能耗地实现了复合波形脉冲信号的快速控制与输出,改善了电镀效果,满足了当前电镀的需求。
54.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55.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他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