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和存储介质与流程

2021-11-29 13:2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2.随着经济的发展,车辆保有量越来越高。为了记录车辆行驶途中的影像及声音等相关资讯,同时在发生交通事故时能够提供有力证据,车辆上多配置有行车记录仪。但在车辆发生交通事故时,特别是等待交通信号灯或车辆上坡起步的过程中前方车辆发生溜车事故,往往因行车记录仪记录的视频数据导出和查找较为费时,影响了事故处理的及时性。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和存储介质,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前方车辆发生溜车事故时,因行车记录仪记录的视频数据导出和查找较为费时,影响了事故处理的及时性的问题。
4.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车辆的集成控制模块,集成控制模块与视频处理模块连接,方法包括:
5.在接收到报警信号时,发出第二车辆发生溜车的溜车警示信号,第二车辆为第一车辆的前方车辆;报警信号是在第一车辆与第二车辆的距离缩小至预设距离时接收到的;
6.若在发出溜车警示信号后的预设时间内,侦测到车辆碰撞信号,分别获取报警信号的第一时间戳和车辆碰撞信号的第二时间戳;
7.触发视频处理模块调取第一时间戳和第二时间戳之间的时间段内的行车视频数据,以使目标终端获取视频处理模块调取的行车视频数据,行车视频数据至少记录有第一车辆前方的行车画面。
8.可选地,第一车辆上安装有测距模块;报警信号是车速降低至预设速度值后,测距模块确定距离缩小至预设距离时所发送的。
9.可选地,报警信号通过can总线接收。
10.可选地,第一车辆的前方安装有感应模块;侦测车辆碰撞信号,包括:
11.接收感应模块发送的车辆碰撞信号,车辆碰撞信号是感应模块在侦测到第一车辆发生碰撞时所发送的。
12.可选地,第一车辆上安装有行车记录仪,目标终端包括视频处理模块对应的车载终端;
13.触发视频处理模块调取第一时间戳和第二时间戳之间的时间段内的行车视频数据,以使目标终端获取视频处理模块调取的行车视频数据,包括:
14.触发视频处理模块向行车记录仪发送视频调取指令,视频调取指令中记录有时间段,以使控制行车记录仪将时间段内的行车视频数据发送至车载终端。
15.可选地,目标终端包括用户终端;
16.控制行车记录将时间段内的行车视频数据发送至车载终端之后,还包括:
17.控制车载终端通过远程信息处理器t

box和/或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将行车视频数据发送至用户终端。
18.可选地,溜车警示信号为声音警示信号和/或灯光警示信号。
19.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应用于第一车辆的集成控制模块,集成控制模块与视频处理模块连接,装置包括:
20.发送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报警信号时,发出第二车辆发生溜车的溜车警示信号,第二车辆为第一车辆的前方车辆;报警信号是在第一车辆与第二车辆的距离缩小至预设距离时接收到的;
21.获取模块,用于若在发出溜车警示信号后的预设时间内,侦测到车辆碰撞信号,分别获取报警信号的第一时间戳和车辆碰撞信号的第二时间戳;
22.触发模块,用于触发视频处理模块调取第一时间戳和第二时间戳之间的时间段内的行车视频数据,以使目标终端获取行车视频数据,行车视频数据至少记录有第一车辆前方的行车画面。
23.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数据处理设备,数据处理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中,并在处理器上运行的数据处理程序,数据处理程序执行如第一方面的数据处理方法。
24.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的数据处理方法。
25.第五方面,提供一种数据处理系统,数据处理系统应用于第一汽车,数据处理系统包括集成控制模块、测距模块和视频处理模块;
26.测距模块,用于在车速降低至预设速度值时,探测第一车辆与第二车辆的距离,第二车辆为第一车辆的前方车辆,并在距离缩小至预设距离后发出报警信号;
27.集成控制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报警信号时,发出第二车辆发生溜车的溜车警示信号,并在发出溜车警示信号后的预设时间内,若侦测到车辆碰撞信号,获取报警信号的第一时间戳和车辆碰撞信号的第二时间戳;
28.集成控制模块,还用于发送视频调取信号至视频处理模块,视频调取信号中记录有第一时间戳和第二时间戳之间的时间段;
29.视频处理模块,用于在接收到视频调取信号后,调取时间段内的行车视频数据,行车视频数据至少记录有第一车辆前方的行车画面,以使目标终端获取行车视频数据。
3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和存储介质,通过触发视频处理模块调取行车视频数据,使目标终端获取到该行车视频数据;而行车视频数据是报警信号的时间戳至车辆碰撞信号的时间戳之间的时间段内的。因此获得的行车视频数据覆盖了第二车辆发生溜车事故的整个发生过程,不需要用户进行视频数据导出和查找,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前方车辆发生溜车事故时,因行车记录仪记录的视频数据导出和查找较为费时,影响了事故处理的及时性的问题,提高了事故处理的及时性。
附图说明
3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所需要使
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2.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数据处理方法涉及的第一车辆的可选系统架构图。
33.图2是本发明数据处理方法一实施例的示意性流程图。
34.图3是本发明数据处理方法另一实施例的示意性流程图。
35.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数据处理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36.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数据处理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37.下面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本技术的全面理解。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本技术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技术的示例来提供对本技术的更好的理解。
38.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39.图1为本技术数据处理方法所涉及的第一车辆的可选系统架构图。本技术数据处理方法的实施例应用于其中的集成控制模块,该集成控制模块可以是车身控制器,或者车身控制器与其他控制器的组合,或者其他。
40.上述第一车辆是指用户驾乘的车辆,该车辆可以是机动车,例如汽车,或者还可以是非机动车。
41.上述车身控制器(body control module,简称bcm),又称为车身电脑,在车辆工程中是指用于控制车身电器系统的电子控制单元,车身控制器是联动车辆的各个控制模块和检测模块等组成的核心。
42.其中,控制模块可以包括碰撞管理模块、测距管理模块、视频处理模块和车窗控制模块、整车控制模块中的至少一项。
43.碰撞管理模块可以是气囊控制器,可以用于根据检测模块发出的碰撞检测信号控制气囊打开。测距管理模块可以与测距模块连接,测距管理模块可以是雷达控制器,对应测距模块为雷达。视频处理模块可以是车载终端的控制器,例如可以是车载中控大屏的大屏控制器。车窗控制模块用于控制车窗打开/关闭。整车控制模块可以是整车控制器。
44.检测模块可以包括测距模块、感应模块等等。测距模块和感应模块可以包括各种传感器,其中测距模块例如可以包括雷达,感应模块可以包括碰撞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以及灯光感应器中的至少一项。其中碰撞传感器可以与碰撞管理模块连接。
45.后续以集成控制模块为车身控制器,测距模块为雷达,感应模块为碰撞传感器,视频处理模块为大屏控制器进行举例说明,上述模块为其他设置时也可以参考执行。
46.请继续参看图1,其中车身控制器可以分别与雷达控制器、气囊控制器、整车控制器和大屏控制器连接。
47.雷达控制器还可以与雷达连接。雷达可以安装设置在车辆四周,例如包括车辆前后方的雷达。以前雷达为例,雷达可以获取第一车辆与前方车辆(后续称为第二车辆)的车
距,然后将车距信号经过雷达控制器发送给车身控制器。
48.气囊控制器可以与碰撞传感器连接,与雷达类似,碰撞传感器也可以设置在车辆四周。以碰撞传感器安装设置在第一车辆前方(即前碰撞传感器)为例,当前碰撞传感器检测到第一车辆发生碰撞,将经过气囊控制器将碰撞信号发送至车身控制器。
49.整车控制器可以向车身控制器反馈车辆行驶状态,例如车辆行驶状态可以是车辆是否驻车,还可以获得车辆的行驶速度等。
50.大屏控制器可以是车载终端的处理器,或者单独设置在车载终端外的处理装置。例如车载终端可以是车载智能中控大屏,大屏控制器对应为车载智能中控大屏的处理器。大屏控制器除与车身控制器连接以外,还可以与行车记录仪连接。此外,车载终端则还可以与用户终端进行信号传输交互。该用户终端可以是用户手机、电脑等智能设备。
51.例如可以依次通过数据数据线、数据接口与用户终端有线连接。还可以通过蓝牙等近场通讯协议与用户终端无线连接。
52.上述行车记录仪,即记录车辆行驶途中的影像及声音等相关资讯的仪器。安装行车记录仪后,能够记录车辆行驶全过程的视频图像和声音,可为交通事故提供证据。
53.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所指出的行车记录仪可以是车辆出厂前即配置的专业设备,例如行车记录仪可以和360
°
全景影像联动配置,也可以是用户购车后,自行购入安装的行车记录仪器。
54.上述行车记录仪可以拍摄车辆前方的行车画面。但在车辆发生交通事故时,特别是等待交通信号灯或车辆上坡起步的过程中,前方车辆一旦发生溜车事故,往往因行车记录仪存储空间有限,且记录的视频数据导出和查找较为费时,影响了事故处理的及时性。
5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参看图2,在一实施例中,方法应用于第一车辆的集成控制模块,方法包括步骤:
56.步骤s210,在接收到报警信号时,发出第二车辆发生溜车的溜车警示信号,第二车辆为第一车辆的前方车辆;报警信号是在第一车辆与第二车辆的距离缩小至预设距离时接收到的。
57.步骤s220,若在发出溜车警示信号后的预设时间内,侦测到车辆碰撞信号,分别获取报警信号的第一时间戳和车辆碰撞信号的第二时间戳。
58.步骤s230,触发视频处理模块调取第一时间戳和第二时间戳之间的时间段内的行车视频数据,以使目标终端获取视频处理模块调取的行车视频数据,行车视频数据至少记录有第一车辆前方的行车画面。
59.基于上述图1的系统架构和图2,在车辆运行进行数据处理时,例如可以是车辆行驶或驻车状态时,通过测距模块,例如雷达,实时或定时探测第一车辆与第二车辆的距离(即车距)。
60.在一可选示例中,可以是当集成控制模块根据整车控制器输出的车速信号,确定第一车辆的车速降低至预设速度值后,控制测距模块,特别是雷达中的前雷达,启动与第二车辆间的距离探测。
61.该预设速度值通常取值较小,例如预设速度值可以为0,在车速降低至0时,认为第一车辆处于驻车状态,可能处于临时停车,例如等待交通信号灯/因堵车在坡上临停等情境。
62.在第一车辆与第二车辆间的距离逐渐缩小,直至缩小至预设距离时,测距模块经测距管理模块向集成控制模块发送报警信号。该报警信号用于告知集成控制模块,前方车辆(即第二车辆)存在溜车风险,可能是前方车辆上坡时溜车,或者误挂倒挡。有与本车辆(即第一车辆)发生碰撞,产生溜车事故的可能。
63.集成控制模块可以通过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控制器局域网络)总线接收测距模块发送的报警信号,通过can总线接收报警信号,接收实时性强。
64.集成控制模块接收到报警信号后,会发出第二车辆发生溜车的溜车警示信号,以警示第二车辆,通过自动发出溜车警示信号,可以避免用户未及时发现第二车辆的溜车风险,未操作车辆进行手动警示的问题,提高了车辆的自动化能力。
65.需要说明的是,该溜车警示信号可以是声音警示信号和/或灯光警示信号。上述声音警示信号可以是由集成控制模块自动控制喇叭鸣笛,以起到提醒第二车辆及时刹车处理的作用。上述灯光警示信号可以是集成控制模块控制超车灯连续开启关闭预设次,例如可以是3次。
66.其中,上述感应模块发送车辆碰撞信号的过程可以是:感应模块,例如碰撞传感器,在检测到车辆发生碰撞,将发送碰撞信号至碰撞管理模块,例如气囊控制器,由碰撞管理模块发送带有时间戳的碰撞信号至集成控制模块。
67.在一可选示例中,集成控制模块在发出溜车警示信号后,还可以触发感应模块提高侦测频率,例如是从间断侦测修改为实时侦测第二车辆是否发生溜车。
68.在发出溜车警示信号后的预设时间内,若集成控制模块经碰撞管理模块接收到感应模块发送的车辆碰撞信号,说明第二车辆仍然发生了溜车事故。该预设时间可以根据测距模块侦测到的与第二车辆的距离确定,或者也可以是固定时间,例如固定时间可以是2分钟。
69.在另一可选示例中,集成控制模块可以检测车辆碰撞信号的信号强度,当是低强度车辆碰撞信号,认为是第二车辆发生了溜车事故,这是因为在溜车事故中车辆车速往往较慢,由此排除周围其他外力碰撞造成的事故。即,当是高强度车辆碰撞信号,认为不是第二车辆发生了溜车事故,车辆此时可以通过气囊控制器打开气囊。
70.集成控制模块接收到车辆碰撞信号,可以获取测距管理模块发送的报警信号的第一时间戳和碰撞管理模块发送的车辆碰撞信号的第二时间戳。
71.需要说明的是,时间戳是使用数字签名技术产生的数据,签名的对象包括了原始文件信息、签名参数、签名时间等信息。时间戳提供了信号的可信时间源。对应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中,为行车视频数据的调取提供了有力的时间点划分。
72.集成控制模块可以根据第一时间戳和第二时间戳计算出第一时间戳和第二时间戳之间的时间段,然后发出包括该时间段的视频调取信号至视频处理模块,例如大屏控制器,使视频处理模块能够调取相应时间段内的行车视频数据,最终由目标终端获取到视频处理模块调取的行车视频数据。
73.可以理解的是,视频处理模块调取的行车视频数据是报警信号的时间戳至车辆碰撞信号的时间戳之间的,因此获得的行车视频数据覆盖了第二车辆发生溜车事故的整个发生过程,最终使用户可以通过目标终端直接获取到,不需要用户进行视频数据导出和查找。
74.因此,本技术通过触发视频处理模块调取行车视频数据,使目标终端获取到该行
车视频数据;而行车视频数据是报警信号的时间戳至车辆碰撞信号的时间戳之间的时间段内的。因此获得的行车视频数据覆盖了第二车辆发生溜车事故的整个发生过程,不需要用户进行视频数据导出和查找,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前方车辆发生溜车事故时,因行车记录仪记录的视频数据导出和查找较为费时,影响了事故处理的及时性的问题,提高了事故处理的及时性。
75.参见图3,基于前述实施例,在本技术数据处理方法的另一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6.步骤s310,在接收到报警信号时,发出第二车辆发生溜车的溜车警示信号,第二车辆为第一车辆的前方车辆;报警信号是在第一车辆与第二车辆的距离缩小至预设距离时接收到的;
77.步骤s320,若在发出溜车警示信号后的预设时间内,侦测到车辆碰撞信号,分别获取报警信号的第一时间戳和车辆碰撞信号的第二时间戳;
78.步骤s330,触发视频处理模块向行车记录仪发送视频调取指令,视频调取指令中记录有时间段,以使控制行车记录仪将时间段内的行车视频数据发送至车载终端。
79.其中,上述步骤s310和步骤s320的实现过程与步骤s210和步骤s220的实现过程对应一致,在此不过多赘述。而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的主要区别在于,进一步限定了视频处理模块的调取和目标终端的行车视频数据获取过程。
80.在本实施例中,可以由集成控制模块向视频处理模块发送视频调取信号,该视频调取信号中记录有第一时间戳至第二时间戳之间的时间段。视频处理模块在接收到视频调取信号时,此时可以认为集成控制模块实现了视频调取的触发操作。可以由视频处理模块发送包括该时间段的视频调取指令至行车记录仪。
81.行车记录仪可以根据视频调取指令将时间段内的行车视频数据返回给视频处理模块对应的目标终端。
82.在本技术的一可选示例中,视频处理模块对应的目标终端可以包括以智能中控大屏为代表的车载终端。例如可以是行车记录仪通过专用的高清视频传输线将行车视频数据传给车载终端,使用户能够根据车载终端的显示屏直接看到溜车事故发生全过程,视频提取十分及时。
83.在另一可选示例中,视频处理模块对应的目标终端还可以包括车载终端连接的用户终端,该用户终端可以是用户手机或平板电脑,还可以是处理溜车事故的交通警察的专用处理设备。
84.请继续参看图3,当目标终端包括用户终端时,在步骤s330之后,还可以包括步骤s340。
85.步骤s340,控制车载终端通过t

box和/或usb接口将行车视频数据发送至用户终端。
86.需要说明的是,t

box即是车载t

box(telematics box,远程信息处理器),用于与车辆后台系统和/或用户终端通信,通过t

box传输,不需要传输线,简单方便。
87.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接口传输行车视频数据,不需要终端流量,也便于及时展示视频证据。
88.上文中结合图1至图3,详细描述了本技术实施例的数据处理方法,下面将结合图
4,详细描述本技术实施例的数据处理装置。
89.参见图4,在一实施例中,数据处理装置应用于第一车辆的集成控制模块,集成控制模块与视频处理模块连接,装置包括:
90.发送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报警信号时,发出第二车辆发生溜车的溜车警示信号,第二车辆为第一车辆的前方车辆;报警信号是在第一车辆与第二车辆的距离缩小至预设距离时接收到的;
91.获取模块,用于若在发出溜车警示信号后的预设时间内,侦测到车辆碰撞信号,分别获取报警信号的第一时间戳和车辆碰撞信号的第二时间戳;
92.触发模块,用于触发视频处理模块调取第一时间戳和第二时间戳之间的时间段内的行车视频数据,以使目标终端获取行车视频数据,行车视频数据至少记录有第一车辆前方的行车画面。
93.可选地,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车辆上安装有测距模块;报警信号是车速降低至预设速度值后,测距模块确定距离缩小至预设距离时所发送的。
94.可选地,在又一实施例中,报警信号通过can总线接收。
95.可选地,在再一实施例中,第一车辆的前方安装有感应模块;
96.装置还包括:
97.侦测模块,用于侦测车辆碰撞信号,侦测过程可以包括接收感应模块发送的车辆碰撞信号,车辆碰撞信号是感应模块在侦测到第一车辆发生碰撞时所发送的。
98.可选地,在再一实施例中,第一车辆上安装有行车记录仪,目标终端包括视频处理模块对应的车载终端;
99.触发模块包括:
100.触发单元,用于触发视频处理模块向行车记录仪发送视频调取指令,视频调取指令中记录有时间段,以使控制行车记录仪将时间段内的行车视频数据发送至车载终端。
101.可选地,在再一实施例中,目标终端包括用户终端;
102.触发模块还包括:
103.控制车载终端通过远程信息处理器t

box和/或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将行车视频数据发送至用户终端。
104.可选地,在再一实施例中,溜车警示信号为声音警示信号和/或灯光警示信号。
105.图5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其中,数据处理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501以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存储器502。
106.具体地,上述处理器501可以包括中央处理器(cpu),或者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者可以被配置成实施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
107.存储器502可以包括用于数据或指令的大容量存储器。举例来说而非限制,存储器502可包括硬盘驱动器(hard disk drive,hdd)、软盘驱动器、闪存、光盘、磁光盘、磁带或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驱动器或者两个或更多个以上这些的组合。在合适的情况下,存储器502可包括可移除或不可移除(或固定)的介质。在合适的情况下,存储器502可在综合网关容灾设备的内部或外部。在特定实施例中,存储器502是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
108.存储器502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闪存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磁盘存储介质设备,光存储介质设备,电气、光学或其他物理/有形的存储器存储设备。因此,通常,存储器502包括一个或多个编码有包括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软件的有形(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存储器设备),并且当该软件被执行(例如,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时,其可操作来执行参考根据本公开的上述方面的方法所描述的操作。
109.处理器501通过读取并执行存储器502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指令,以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任意一种数据处理方法。
110.在一个示例中,数据处理设备还可包括通信接口503和总线510。其中,如图5所示,处理器501、存储器502、通信接口503通过总线510连接并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111.通信接口503,主要用于实现本技术实施例中各模块、装置、单元和/或设备之间的通信。
112.总线510包括硬件、软件或两者,将数据处理设备的部件彼此耦接在一起。举例来说而非限制,总线可包括加速图形端口(agp)或其他图形总线、增强工业标准架构(eisa)总线、前端总线(fsb)、超传输
113.(ht)互连、工业标准架构(isa)总线、无限带宽互连、低引脚数(lpc)总线、存储器总线、微信道架构(mca)总线、外围组件互连(pci)总线、pci

express(pci

x)总线、串行高级技术附件(sata)总线、视频电子标准协会局部(vlb)总线或其他合适的总线或者两个或更多个以上这些的组合。在合适的情况下,总线51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总线。尽管本技术实施例描述和示出了特定的总线,但本技术考虑任何合适的总线或互连。
114.该数据处理设备可以基于数据处理方法,从而实现结合图1至图4描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115.另外,结合上述实施例中的数据处理方法,本技术实施例可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来实现。该计算机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该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任意一种数据处理方法。
116.另外结合上述实施例,特别是图1涉及的第一车辆的系统结构图,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数据处理系统,该系统应用于第一汽车,包括集成控制模块、测距模块和视频处理模块。
117.测距模块,用于在车速降低至预设速度值时,探测第一车辆与第二车辆的距离,第二车辆为第一车辆的前方车辆,并在距离缩小至预设距离后发出报警信号。
118.集成控制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报警信号时,发出第二车辆发生溜车的溜车警示信号,并在发出溜车警示信号后的预设时间内,若侦测到车辆碰撞信号,获取报警信号的第一时间戳和车辆碰撞信号的第二时间戳。
119.集成控制模块,还用于发送视频调取信号至视频处理模块,视频调取信号中记录有第一时间戳和第二时间戳之间的时间段。
120.视频处理模块,用于在接收到视频调取信号后,调取时间段内的行车视频数据,行车视频数据至少记录有第一车辆前方的行车画面,以使目标终端获取行车视频数据。
1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数据处理系统,通过集成控制模块触发视频处理模块调取行车视频数据,使目标终端获取到该行车视频数据;而行车视频数据是报警信号的时间戳至车辆碰撞信号的时间戳之间的时间段内的。因此获得的行车视频数据覆盖了第二车辆发生溜车事故的整个发生过程,不需要用户进行视频数据导出和查找,解决了现有
技术中前方车辆发生溜车事故时,因行车记录仪记录的视频数据导出和查找较为费时,影响了事故处理的及时性的问题,提高了事故处理的及时性。
122.另外,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123.应理解,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与a相应的b”表示b与a相关联,根据a可以确定b。但还应理解,根据a确定b并不意味着仅仅根据a确定b,还可以根据a和/或其它信息确定b。
124.以上,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