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基于枯草芽孢杆菌根治魔芋软腐病的控制方法与流程

2021-11-27 00:33: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魔芋软腐病控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枯草芽孢杆菌根治魔芋软腐病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2.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随着化学工业的高速发展,通过化学合成的方法大量研制、生产农药和化肥,并在农业上广泛使用,对农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使得农田肥力增强,农作物病虫害得到了有效控制,农作物的产量也随之大幅度增长。如今半个多世纪过去了,由于无节制地使用化学农药和化学肥料,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土壤板结、地力下降,生态失衡,病虫害抗药性越来越大。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化学农药和化学肥料过量使用所带来的这些问题,并努力寻求实现现代农业高产、优质、高效目标的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因此,生物农药的研究开发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特别是加入wto以后,在国际农产品和食品贸易中,将面临苛刻的农业残留标准。因此,我国的农业也面临着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生物农药的研究的应用也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据有关专家分析,到2019年,生物农药在全世界农药市场上将占到30%的份额。尤其是微生物农药,在未来的10~20年内将迅速发展,在保护环境、保证人类健康,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3.魔芋软腐病菌属于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主要侵染叶片、叶柄及球茎部位,出苗期芋头弯曲,或叶柄、种芋腐烂,叶片展开后染病,初生湿润状暗绿色小斑,扩大后组织腐烂,病菌沿导管侵染叶脉、叶柄,出现水渍状条斑,有汁液流出,或致叶柄基部溃烂离解,球茎染病,全株或半边发黄,叶片萎蔫,球茎表面现出水溃状晴褐色病斑,向内扩展,呈灰色或灰褐色粘液状腐烂,并散发恶臭,值株基部染病,呈软腐倒伏,早期叶片尚可保持绿色,后期变黄褐干枯,并且,病原菌随雨水、气流、土壤、昆虫或可移动物体传播,传播速度快、破坏力强,传统防治软腐病菌的农用链霉素,由于抗生素超标,对人畜不安全,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发出公告,全面禁止在农业生产上投入使用,可杀得、青枯立克、中生菌素、铜制剂防治效果不理想,汰腐净、魔芋灵使用年限长,抗药性凸显。
4.存在这些问题和缺点的原因有:
5.1、现有魔芋品种对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易感病、抗性差;
6.2、魔芋富含葡甘聚糖、淀粉、可溶性糖、氨基酸、粗蛋白等成份,软腐病菌喜欢啃噬;
7.3、市场上几乎没有对软腐病高抗性品种面市;
8.4、土传性病害严重,轮作障碍、规模障碍难以突破;
9.5、魔芋品种自身固守性强,对自然环境依赖性较强,人工驯化栽培难度大;
10.6、传统药剂防治单一、防效差,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基于枯草芽孢杆菌根治魔芋软腐病的控制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1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枯草芽孢杆菌根治魔芋软腐病的控制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1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枯草芽孢杆菌根治魔芋软腐病的控制方法,控制种植的方法具体步骤为:
13.a:芋种制备:在魔芋种植地里按照先片选、再块选、后株选的选种方式选择没有病害特征的健康植株进行采挖,采挖去泥后选择无破损、无腐烂、无疤痕、表面光滑的一代芋作为芋种,之后将选择好的芋种用各半量的福尔马林50~100倍液 质量浓度20%的石灰水浸泡半小时,再进行单独贮藏;
14.b:预处理:播种前将单独贮藏的芋种用各半量的质量浓度40%多菌灵胶悬液1000~1500液 敌敌畏1000~1500倍液浸种半小时,浸种期间禁止搅拌芋种,防止芋种表皮脱落;
15.c:将浸种后的芋种置于太阳光下晒种,晒种5天即可进行播种,晒种期间,且在晒种时,每天需要翻晒芋种1~2次,翻晒的同时需要监测芋种内部的温度,温度需控制在20℃以下,防止芋种内部温度过高影响发芽率,并且挑选出检验合格的芋种;
16.d:魔芋种植地在整地前,每亩需撒入枯草芽孢杆菌颗粒剂20kg,种芋同播,穴施、塘施或沟施到土壤里,集中施用后覆土,离魔芋种子越近越好,之后,再将检测合格的芋种用50%利克菌可湿性粉剂拌种后进行播种;
17.e:魔芋苗出齐后可根据需要追施1-2次,10kg/亩,将颗粒剂直接撒施在魔芋茎杆孔隙里后覆盖;
18.f:在魔芋展叶后,每隔7天,喷施杀菌剂3次,喷施的方法为喷雾或灌根,且在魔芋的生长期,如发现魔芋软腐病植株,对病株应及时处理,其处理的方法是:将病株连同根茎泥土一并挖起,放入到质量浓度2~5%的石灰水中浸泡5天以上,并用质量浓度2~5%的石灰水灌进挖出病株的病窝内,然后将石灰水与病窝内的土壤拌匀,且还需要用质量浓度2~5%的生石灰水对病株周围1~2m范围内的植株进行灌根,每隔7~10天灌施一次,连续灌施2~3次,灌根的同时,可进行适量的叶面喷施。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0.1.本发明营养和空间位点的竞争优势:枯草芽孢杆菌的竞争的作用主要包括营养竞争和生存空间位点竞争。使用后可在魔芋根际、体表或体内及土壤中快速、大量的繁衍和定殖,有效地排斥、阻止、干扰软腐病、根部病害等病原菌的定殖与侵染,从而达到抑菌和防病的目的;
21.2.产生抑菌物质,以菌治菌:枯草芽孢杆菌在生长过程中会产生枯草菌素、有机酸、抗菌蛋白等抑菌、溶菌的物质,可以抑制病菌的生长、繁殖、破环细菌的结构,杀死软腐病等病原菌。因此“茬必健”对于根部病害,魔芋软腐病的防治效果较好;
22.3.增强免疫促进生长:枯草芽孢杆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会刺激根系分泌吲哚乙酸等活性物质,从而促进根系的生长,用过的根系发达,植株健壮,激活作物的防御系统,增强作物的免疫力与抗病性,同时有效促进块根、块茎的膨大;
23.4.改善土壤结构、减少肥料使用:枯草芽孢杆菌在土壤中形成益生菌环境,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提高保水保肥的能力,促进根系的生长。同时提高肥料的吸收利用,有
效分解释放土壤中残留的死肥让作物吸收,降解土壤中盐分的堆积造成土壤板结;
24.5.枯草芽孢杆菌相对于传统防治魔芋软腐病的药剂有独特优势:目前魔芋软腐病的防治主要依靠土地轮作和施用化学药剂,土地轮作影响了土地利用和生产效率,而且土地轮作也仅仅能够缓解魔芋软腐病的发作,防效较差;化学防治成本高,容易增加致病菌的耐药性,而且目前仍未发现针对魔芋软腐病特别高效的化学药剂,如果化学药剂难降解、对植物本身有损害或有毒性,还会带来环境问题、对魔芋植株的损伤问题,以及对魔芋产品的污染问题,这对于魔芋产品产量和出口有较大的影响。在土地轮作和施用化学药剂防治魔芋软腐病弊病多、防效差、实际应用效果有限的状况下,开发针对魔芋软腐病防治的高效杀菌剂,尤其是无毒、环境友好、安全无残留的生物制剂和绿色低毒、环保型杀菌剂就显得尤为重要。茬必健是新型生物杀菌剂,利用占位空间原理,以独特的菌种、菌群优势,以菌制菌,杀菌于无形,阻挡和排斥软腐病菌侵染种球,在土壤中无残留,生态、环保、零毒,可持续利用,对人畜安全,从源头上入手,预防和控制魔芋软腐病。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6.实施例
27.一种基于枯草芽孢杆菌根治魔芋软腐病的控制方法,控制种植的方法具体步骤为:
28.a:芋种制备:在魔芋种植地里按照先片选、再块选、后株选的选种方式选择没有病害特征的健康植株进行采挖,采挖去泥后选择无破损、无腐烂、无疤痕、表面光滑的一代芋作为芋种,之后将选择好的芋种用各半量的福尔马林50倍液 质量浓度20%的石灰水浸泡半小时,再进行单独贮藏,严格的控制了选种的方式,同时对采挖、贮藏后的芋种进行浸种杀菌,利用合理的杀菌剂和浸种措施,从根本上杜绝了病菌的传播,最大限度的降低了软腐病的传播速度和发病率;
29.b:预处理:播种前将单独贮藏的芋种用各半量的质量浓度40%多菌灵胶悬液1000液 敌敌畏1500倍液浸种半小时,浸种期间禁止搅拌芋种,防止芋种表皮脱落,提高芋种的种植成活率;
30.c:将浸种后的芋种置于太阳光下晒种,晒种5天即可进行播种,晒种期间,且在晒种时,每天需要翻晒芋种2次,翻晒的同时需要监测芋种内部的温度,温度需控制在20℃以下,防止芋种内部温度过高影响发芽率,并且挑选出检验合格的芋种,晾晒是保证在能彻底杀灭病菌的前提下,能够最大程度的提高芋种的出苗率,降低芋种发病率;
31.d:魔芋种植地在整地前,每亩需撒入枯草芽孢杆菌颗粒剂20kg,且枯草芽孢杆菌颗粒剂的有效活剂菌数≧10亿/克,有机质≧45%,种芋同播,穴施、塘施或沟施到土壤里,集中施用后覆土,离魔芋种子越近越好,之后,再将检测合格的芋种用50%利克菌可湿性粉剂拌种后进行播种,由于枯草菌种bs-10和m-22的生长适应能力强,活跃于土壤、植物根际、体表、体内、具有显著的抗病菌活性和生根能力,因此枯草菌种能够利用占位空间原理,以
独特的菌种、菌群优势,以菌制菌,杀菌于无形,阻挡和排斥软腐病菌侵染种球,在土壤中无残留,生态、环保、零毒,可持续利用,对人畜安全;
32.e:魔芋苗出齐后可根据需要追施2次,10kg/亩,将颗粒剂直接撒施在魔芋茎杆孔隙里后覆盖,主要成份枯草芽孢杆颗粒剂进入土壤后,利用占位、拮抗、溶菌、促生长多位一体的优势杀菌于无形,充分发挥占位空间和菌种优势,就在魔芋根系附近定植,对有益菌起到很好的协同作物,对有害菌,分泌大量的代谢产物进行杀灭和隔离,可有效保护魔芋种球和根系不受病菌侵扰,同时还能分解有机质、固氮、解磷、解甲,促进魔芋生长素的分泌,让魔芋更好吸收所需中微量元素,促进块茎膨大,真正做到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魔芋软腐病,以菌治菌、以菌抑菌,改变土壤微生态环境,用生物方法杀灭魔芋软腐病原菌是本品最大特点,符合国家倡导的“生态、环保、低毒、零污染、绿色防控”理念;
33.f:在魔芋展叶后,每隔7天,喷施杀菌剂3次,杀菌剂枯草芽孢杆菌颗粒剂,且喷施的方法为喷雾或灌根,另外杀菌剂采用铜制剂、中生菌素、春雷霉素等细菌性药剂叶面喷雾可以起到防病、治病类似的效果,且在魔芋的生长期,如发现魔芋软腐病植株,对病株应及时处理,其处理的方法是:将病株连同根茎泥土一并挖起,放入到质量浓度5%的石灰水中浸泡5天以上,并用质量浓度5%的石灰水灌进挖出病株的病窝内,然后将石灰水与病窝内的土壤拌匀,且还需要用质量浓度5%的生石灰水对病株周围1m范围内的植株进行灌根,每隔7天灌施一次,连续灌施2次,灌根的同时,可进行适量的叶面喷施。
34.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