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制冷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1-26 11:3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制冷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制冷装置。

背景技术

日本特开平6-273013号公报(专利文献1)公开有一种在尽可能早的时刻检测出制冷剂泄漏,以提高可靠性的制冷循环装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6-273013号公报

近年来,与日本特开平6-273013号公报(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方法相比,进一步正确且早期地检测制冷剂泄漏的方法在进行研究中。而且,为了能够可靠地检测制冷剂泄漏,配备有多个制冷剂不足检测方法的制冷装置也在研究中。

在制冷装置配备有多个制冷剂不足检测方法的情况下,考虑根据各个方法来判断制冷剂不足状态。然而,制冷剂不足检测方法对制冷剂的不足量的严重性的判定各不相同。在配备有多个制冷剂不足检测方法的制冷装置中,若不顾用户的希望而执行所有的制冷剂不足检测方法,则有时根据用户的不同而发出不希望的异常报告,因而导致用户感到厌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执行与用于发挥用户所希望的性能的制冷剂量相应的制冷剂不足检测方法的制冷装置。

本公开涉及使用制冷剂进行冷却的制冷装置。制冷装置具备:制冷剂回路,其供制冷剂循环;控制装置,其执行检测制冷剂的量的不足的多个制冷剂不足检测功能;以及输入装置,其将设定的动作模式输入至控制装置。动作模式包含:第一模式,重视节能性;和第二模式,只要处于确保可靠性的范围内就允许制冷装置的运转。控制装置根据由输入装置设定的动作模式,来决定使多个制冷剂不足检测功能中的哪个检测结果有效、哪个检测结果无效,在有效的检测结果表示制冷剂不足的情况下,报告制冷剂不足。

根据本公开的制冷装置,在构成为能够执行多个制冷剂不足检测方法的制冷装置中,能够使与用于发挥用户所希望的性能的制冷剂量相应的制冷剂不足检测方法有效,因此能够避免发出用户不希望的制冷剂不足的警告。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1的制冷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未产生制冷剂不足的正常时的加热器72周边的制冷剂的状态的图。

图3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的制冷装置的制冷剂不足检测控制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2的制冷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图5是列举在实施方式2能够执行的制冷剂不足的检测方法(1)~(9)的图。

图6是表示检测方法(1)~(9)与制冷剂量的关系的图。

图7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2的制冷装置的制冷剂不足检测控制的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以下,虽然对多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从申请最初就预定适当地组合在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结构。此外,对图中相同或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不重复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1的制冷装置的整体结构图。此外,在图1中,功能性地示出制冷装置中的各器件的连接关系以及配置结构,未必表示物理上的空间中的配置。

参照图1,制冷装置1具备室外机2和室内机3。室外机2包含压缩机10、冷凝器20、风扇22、储液器30、热交换器40、风扇42以及配管80~83、85。另外,室外机2还包含配管86和87、制冷剂量检测部70、压力传感器90和92、控制装置100以及输入装置110。室内机3包含膨胀阀50、蒸发器60、风扇62以及配管84。室内机3通过配管83、85与室外机2连接。

配管80将压缩机10的排出口与冷凝器20连接。配管81将冷凝器20与储液器30连接。配管82将储液器30与热交换器40连接。配管83将热交换器40与膨胀阀50连接。配管84将膨胀阀50与蒸发器60连接。配管85将蒸发器60与压缩机10的吸入口连接。配管86将配管82与制冷剂量检测部70连接。配管87将制冷剂量检测部70与配管85连接。

压缩机10将从配管85吸入的制冷剂压缩而向配管80输出。压缩机10构成为根据来自控制装置100的控制信号来调整转速。通过调整压缩机10的转速来调整制冷剂的循环量,从而能够调整制冷装置1的能力。压缩机10能够采用各种类型的压缩机,例如可以采用涡旋式、旋转式、螺杆式等压缩机。

冷凝器20将从压缩机10输入到配管80的制冷剂冷凝而向配管81输出。冷凝器20构成为使从压缩机10输出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与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散热)。通过该热交换,制冷剂被冷凝而变化为液相。风扇22向冷凝器20供给在冷凝器20中供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外部空气。通过调整风扇22的转速,能够调整压缩机10的排出侧的制冷剂压力(高压侧压力)。

储液器30储存由冷凝器20冷凝后的高压的液体制冷剂。热交换器40构成为使从储液器30输入到配管82的液体制冷剂进一步与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散热)。制冷剂由于通过热交换器40,而成为被过冷却的液体制冷剂。风扇42向热交换器40供给在热交换器40中供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外部空气。

膨胀阀50将从热交换器40向配管83输出的制冷剂减压而向配管84输出。若控制装置100使膨胀阀50的开度向关闭方向变化,则膨胀阀50的下游侧的制冷剂压力降低,制冷剂的干燥度上升。若控制装置100使膨胀阀50的开度向打开方向变化,则膨胀阀50的下游侧的制冷剂压力上升,制冷剂的干燥度降低。

蒸发器60使从膨胀阀50向配管84输出的制冷剂蒸发而向配管85输出。蒸发器60构成为使由膨胀阀50减压后的制冷剂与室内机3内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吸热)。制冷剂由于通过蒸发器60,而蒸发并成为过热蒸气。风扇62向蒸发器60供给在蒸发器60中供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外部空气。

制冷剂量检测部70设置于配管86与配管87之间,其中,配管86从配管82分支,配管87与配管85连接。配管86、制冷剂量检测部70以及配管87构成使冷凝器20的下游侧的制冷剂的一部分不通过室内机3而向压缩机10返回的“旁通回路”。

制冷剂量检测部70包含毛细管71、加热器72以及温度传感器73、74。储液器30中的制冷剂为气相和液相的两相状态,且压力为饱和蒸气压。该饱和蒸气压的液体制冷剂向配管86流入。毛细管71连接在配管86与配管87之间,对在旁通回路的配管86中流动的制冷剂的压力进行减压。也考虑加热器72的加热量来适当地设计毛细管71,使得在从配管86供给液体制冷剂的情况下,即使通过毛细管71的制冷剂被加热器72加热,也不会成为气体单相,而是气液两相。此外,也可以使用膨胀阀来代替毛细管71。

加热器72以及温度传感器73、74设置于配管87。加热器72对通过了毛细管71的制冷剂进行加热。通过了毛细管71的制冷剂由于被加热器72加热而焓上升。对于加热器72而言,如上述那样,考虑毛细管71的规格来设定其加热量,使得通过了毛细管71的制冷剂即使被加热器72加热,也不会成为气体单相,而是气液两相。加热器72也可以从配管87的外部加热制冷剂,也可以为了更可靠地进行从加热器72向制冷剂的导热而设置于配管87的内部。

温度传感器73检测由加热器72进行的制冷剂加热前的制冷剂温度,即,检测毛细管71与加热器72之间的制冷剂的温度T1,并将该检测值向控制装置100输出。另一方面,温度传感器74检测由加热器72进行的制冷剂加热后的制冷剂温度,即,检测在加热器72的下游与配管85合流之前的制冷剂的温度T2,并将该检测值向制装置100输出。温度传感器73、74也可以设置于配管87的外部,也可以为了更可靠地检测制冷剂的温度而设置于配管87的内部。由制冷剂量检测部70进行的制冷剂不足检测的原理以及方法在后面详细地进行说明。

压力传感器90检测配管85内的制冷剂的压力LP,并将该检测值向控制装置100输出。即,压力传感器90检测压缩机10的吸入侧的制冷剂压力(低压侧压力)。压力传感器92检测配管80内的制冷剂的压力HP,并将该检测值向控制装置100输出。即,压力传感器92检测压缩机10的排出侧的制冷剂压力(高压侧压力)。

控制装置100构成为包括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102、存储器104(ROM(Read Only Memory)以及RAM(Random Access Memory))、用于输入输出各种信号的输入输出缓冲器(未图示)等。CPU102将储存于ROM的程序扩展到RAM等并执行。储存于ROM的程序是描述控制装置100的处理顺序的程序。控制装置100根据这些程序,执行室外机2中的各器件的控制。该控制并不局限于由软件进行的处理,也可以由专用的硬件(电子电路)进行处理。

<制冷剂不足检测的说明>

以下,对使用了制冷剂量检测部70的制冷剂不足的第一检测方法进行说明。此外,制冷剂不足在向制冷剂回路的制冷剂的初始填充量不足、在使用开始后产生制冷剂泄漏等情况下产生。

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未产生制冷剂不足的正常时的加热器72周边的制冷剂的状态的图。此外,以下,有时将未产生制冷剂不足,制冷剂量处于适当的范围内时简称为“正常时”。

参照图1、图2,在制冷剂量适当的正常时,在冷凝器20的出口,制冷剂几乎液相化,液体制冷剂积存于储液器30。由此,在配管86中流动有液体制冷剂,通过了毛细管71的制冷剂成为液体成分较多的状态。而且,通过了毛细管71的制冷剂由加热器72加热,干燥度上升。

在制冷剂为共沸制冷剂(不具有温度梯度的制冷剂,例如R410a等制冷剂)的情况下,在正常时,通过了毛细管71的制冷剂为液体成分较多的两相状态,因此即使制冷剂被加热器72加热,制冷剂的温度也基本不会变化(加热能量用于制冷剂的潜热变化。)。因此,由加热器72进行的制冷剂加热后的制冷剂的温度T2与由加热器72进行的制冷剂加热前的制冷剂的温度T1大致相同。

此外,虽然并未特别图示,但在制冷剂为非共沸制冷剂(具有温度梯度的制冷剂,例如R407a、R448a、R449a、R463a等制冷剂)的情况下,通过由加热器72进行的加热,制冷剂的温度略微上升(约10℃左右)。

另一方面,在制冷剂不足时,在冷凝器20的出口,制冷剂气液两相化,在储液器30未积存有液体制冷剂、或即使积存也积存少量。由此,在配管86中流动气液两相的制冷剂,通过了毛细管71的制冷剂与正常时相比,成为气体成分较多的状态。因此,在制冷剂不足时,通过了毛细管71的制冷剂若通过加热器72加热制冷剂,则与图2不同,配管87中的制冷剂在中途蒸发而全部成为气体状态,制冷剂的温度上升(过热度>0)。因此,由加热器72进行的制冷剂加热后的制冷剂的温度T2比由加热器72进行的制冷剂加热前的制冷剂的温度T1高。

此外,在制冷剂为非共沸制冷剂的情况下,适当地设定加热器72的加热量,以便能够区别制冷剂不足时的基于加热器72的制冷剂的温度上升、和正常时的基于加热器72的制冷剂的温度上升(基于制冷剂的温度梯度的温度上升)。

这样,在制冷剂量检测部70中,基于由加热器72加热制冷剂时的制冷剂的温度上升量,能够检测在制冷装置1中是否产生制冷剂不足。

接下来,对制冷剂不足的第二检测方法进行说明。在第二检测方法中,控制装置100基于膨胀阀50的开度来判断制冷剂是否不足。膨胀阀50的开度在产品的开发阶段设定上限开度。在制冷剂不足的情况下,即使将膨胀阀50的开度设为全开,在配管85的压力(低压)未上升至目标值的情况下,全开的状态也会持续恒定时间以上。因此,控制装置100在膨胀阀50的开度超过设计上的上限开度的时间持续了一定时间以上的情况下,判断为产生制冷剂不足。

使用上述的制冷剂量检测部70的第一检测方法与基于膨胀阀50的开度进行判定的第二检测方法相比,即使制冷剂的减少为少量也能够高灵敏度地进行检测。

因此,第一检测方法作为判定制冷装置1在能量损失较少、高效率的状态下相对于运转所需的制冷剂量的不足的方法而优选。另一方面,第二检测方法作为判定相对于防止制冷装置1由于压缩机10的过负荷等而产生故障,即确保制冷装置1的可靠性而所需的制冷剂量的不足的方法而优选。

图3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的制冷装置的制冷剂不足检测控制的处理的流程图。该流程图的处理每经过恒定时间、或每当预先确定的条件成立,则从制冷装置的控制的主程序调出并执行。参照图1、图3,控制装置100首先在步骤S1中,读入动作模式的设定。动作模式由用户经由输入装置110预先设定。作为动作模式,可考虑在能力降低之前检测制冷剂不足的“节能”模式、即使能力略微降低节能性降低,若不成为导致不冷(箱内温度未达到目标值)的制冷剂不足或影响压缩机的故障的制冷剂不足,则不检测制冷剂不足的“确保可靠性”模式、不执行制冷剂不足检测的“检测无效”模式等。除非用户特别指定,否则为“通常”模式。

在步骤S2之后,控制装置100与用户设定的动作模式对应地,选择制冷剂不足的检测方法。在步骤S2中,控制装置100判断动作模式是否为“节能”模式。在动作模式为“节能”模式的情况下(在S2为是),控制装置100进行与“节能”模式对应的压缩机10等的控制,同时在步骤S3中,相对于制冷剂不足,执行使用制冷剂量检测部70的已经说明过的第一检测方法。

另一方面,在动作模式不是“节能”模式的情况下(在S2为否),控制装置100在步骤S4中,判断动作模式是否为“确保可靠性”模式。在动作模式为“确保可靠性”模式的情况下(在S4为是),控制装置100进行与“确保可靠性”模式对应的压缩机10的控制,同时在步骤S5中,针对制冷剂不足,执行以膨胀阀50的开度进行判断的已经说明过的第二检测方法。

另一方面,在动作模式不是“确保可靠性”模式的情况下(在S4为否),控制装置100在步骤S6中,判断动作模式是否为“检测无效”模式。在动作模式不是“检测无效”模式的情况下(在S6为否),控制装置100进行与没有特别指定的情况下所执行的“通常”模式对应的压缩机10的控制,同时在步骤S7中,针对制冷剂不足,执行已经说明过的第一检测方法以及第二检测方法。

另一方面,在动作模式为“检测无效”模式的情况下(在S6为否),控制装置100在步骤S8进入处理,不进行制冷剂量检测。

与此相对,在步骤S3、S5、S7中的任一步骤中,在执行制冷剂不足的检测方法的情况下,控制装置100在步骤S9中,判断通过任一个方法是否检测到异常,即是否检测到制冷剂不足。在检测到异常的情况下(在S9为是),控制装置100在步骤S10中,使警报装置4工作来向用户报告制冷剂减少。例如,作为警报装置4,将蜂鸣器或警报灯安装在设置于室外机2的接点输出。另外,在警报时,也可以通过串行通信或LAN通信等,在遥控器或系统控制器的画面中进行表示异常的显示。

也可以选择步骤S10中的警报的种类,以便知晓用哪个检测方法检测出了异常。例如,若设置多个将控制装置100与警报装置4连接的接点,则能够控制警报灯等,使得在第一检测方法(制冷剂量减少量小)的情况下使黄色灯点亮,在第二检测方法(制冷剂量减少量大)的情况下使红色灯点亮等。另外,也可以在第一检测方法(制冷剂量减少量小)的情况下通过警报装置4进行现场的显示,在第二检测方法(制冷剂量减少量大)的情况下认为存在单元故障的可能性,使警报装置4工作,同时通过通信使处于远程位置的用户知晓异常。

再次参照图1,实施方式1的制冷装置1具备:制冷剂回路,其供制冷剂循环;控制装置100,其执行检测制冷剂的量的不足的多个制冷剂不足检测功能;以及输入装置110,其输入设定于控制装置100的动作模式。动作模式包含:第一模式(“节能”模式),在制冷剂的量比重视节能性的判定值少的情况下检测制冷剂不足;和第二模式(“确保可靠性”模式),在制冷剂的量比第一模式的判定值进一步减少而成为不冷或无法确保制冷装置的可靠性的范围之后,才进行制冷剂不足检测。控制装置100根据由输入装置110设定的动作模式,来决定使多个制冷剂不足检测功能中的哪个检测结果有效、哪个检测结果无效,在有效的检测结果表示制冷剂不足的情况下,报告制冷剂不足。

如以上说明那样,实施方式1所示的制冷装置1当用户设定运转模式以便制冷装置1发挥用户所希望的性能时,使与用于发挥用户所希望的性能的制冷剂量相应的制冷剂不足检测方法自动有效。因此,能够避免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发出用户不希望的制冷剂不足的警告。

实施方式2.

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2的制冷装置的整体结构图。此外,在图4中,功能性地表示制冷装置中各器件的连接关系以及配置结构,未必表示物理上的空间中的配置。

参照图4,制冷装置1A具备室外机2A和室内机3。室内机3是与图1相同的结构,因此不重复说明。室外机2A在图1所示的室外机2的结构中,具备控制装置100A来代替控制装置100,具备压缩机10A来代替压缩机10。室外机2A还具备内部热交换器211、膨胀阀210、配管212。温度传感器201~205以及液位传感器206。

压缩机10A在吸入口、排出口的基础上还具有中间压注射口。

配管212从配管83分支,将由膨胀阀210减压后的制冷剂输送到压缩机10A的中间压注射口。

内部热交换器211在配管83中流动的制冷剂与配管212中流动的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由此,即使在配管83中流动的制冷剂成为气液混合状态的情况下,对到达膨胀阀50的制冷剂进行冷却,也会使膨胀阀50的上游侧制冷剂成为液相状态。

温度传感器201检测作为过冷却器而进行工作的热交换器40的冷却侧的温度TH1,即、在为空气热交换器的情况下,检测外部空气吸气温度。温度传感器202检测作为过冷却器而进行工作的热交换器40的被冷却侧的温度TH2,即、在为空气热交换器的情况下,检测液体制冷剂温度。

温度传感器204检测作为过冷却器而进行工作的内部热交换器211的冷却侧的温度TH4,即、检测通过了膨胀阀210的制冷剂温度。温度传感器203检测作为过冷却器而进行工作的内部热交换器211的被冷却侧的温度TH3,即、检测配管83的出口部的液体制冷剂温度。

温度传感器205检测压缩机10A的排出制冷剂温度TH5。液位传感器206检测储存于储液器30的液体制冷剂的液位。

追加以上传感器,在根据实施方式2的制冷装置1A中,能够执行更多种类的制冷剂不足的检测方法。

控制装置100A在CPU102和存储器104的基础上,还包含针对由实施方式2执行的多个制冷剂不足的检测方法的每一个而确定有效无效的拨码开关106。

室外机2A的其他结构与图1所示的室外机2同样,因此不重复说明。

图5是列举在实施方式2能够执行的制冷剂不足的检测方法(1)~(9)的图。图6是表示检测方法(1)~(9)与制冷剂量的关系的图。

参照图5、图6,检测方法(1)~(9)检测为制冷剂不足的制冷剂量分别为检测等级I~IX。即,检测方法(1)在从使节能性能发挥得最高而所需的制冷剂量LV2略微降低时,检测为制冷剂不足。即,检测方法(1)是对制冷剂不足灵敏度高的检测方法。与此相对,在检测方法(9)中,当制冷剂量减少到由于制冷剂不足而使压缩机10A发生故障的制冷剂量LV0附近的制冷剂量XI时,检测为制冷剂不足。

换言之,可以说按从检测方法(1)到(9)的顺序,对制冷剂量的减少的灵敏度由高到低。

检测方法(1)是在运转中的稳定状态中,以设置于储液器30的液位传感器206检测液位等级的方法。若液位等级是与制冷剂不足相当的等级,则控制装置100A使警报装置4工作。

检测方法(2)是在从与储液器30的出口连接的配管82朝向压缩机10A的吸入口的配管87中,以毛细管71后的配管的加热器72前后的温度差(T2-T1)来判定制冷剂不足的方法。该方法与实施方式1的第一检测方法对应。

检测方法(3)是当温度效率ε=(Tc-TH2)/(Tc-TH1)或(Tc-TH3)/(Tc-TH4)为判定值以下时,警告制冷剂不足的方法。这里,温度TH1~TH4是图4的温度传感器201~204所检测的温度。另外,温度Tc是与高压压力相当的制冷剂的饱和温度。

检测方法(4)是以作为过冷却器的热交换器40的出口部的过冷却度SC=Tc-TH2或热交换器211出口部的过冷却度SC=Tc-TH3、与外部空气温度或制冷剂循环量(根据由热敏电阻、压力传感器等检测到的值计算、或直接计测)等参数的组合,来判定制冷剂不足的方法。

检测方法(5)是当作为过冷却器的热交换器40的出口部的过冷却度SC=Tc-TH2、或热交换器211出口部的过冷却度SC=Tc-TH3小于判定值时,作为制冷剂不足来进行警告的方法。

检测方法(6)是设置于与压缩机10A的中间压注射口连接的配管212的膨胀阀210的开度为恒定开度以上(或最大开度)的状态持续一定时间的情况下,判定为制冷剂不足的方法。

检测方法(7)是在膨胀阀50的开度为恒定开度以上(或最大开度)的状态持续一定时间的情况下,判定为制冷剂不足的方法。

检测方法(8)是在检测低压部的压力的压力传感器90的检测值处于某个压力以下(小于)的情况下,判定为制冷剂不足的方法。

检测方法(9)是在检测到压缩机10A的排出部的温度传感器205的检测值为某个温度以上或大于某个温度的情况下,最终有可能影响制冷剂不足,而判定为制冷剂不足的方法。

实施方式2的制冷装置1A构成为能够执行上述的检测方法(1)~(9)。但是,根据用户的不同,有时也希望停止由无谓的检测引起的警报,而是在随着故障的可能性增高而制冷剂不足的情况下进行警报。

另外,用户难以在这样的多个检测方法中选择出哪个是符合自己的需求的检测方法。

因此,实施方式2的制冷装置1A构成为:若指定“节能”、“确保可靠性”模式等动作模式,则与此关联地选择适当的制冷剂不足的检测方法。并且,通过进一步将拨码开关106设置于控制装置100A,用户能够使各个制冷剂不足的检测方法无效。因此,能够实现与维持用户所希望的性能所需的制冷剂量相应的警报。

图7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2的制冷装置的制冷剂不足检测控制的处理的流程图。该流程图的处理每经过恒定时间、或每当预先确定的条件成立,则从制冷装置的控制的主程序调出并执行。参照图4、图7,控制装置100A首先在步骤S21中,读入动作模式的设定以及拨码开关106的设定。动作模式由用户经由输入装置110预先设定。作为动作模式,考虑将消耗电力尽可能抑制得较低的“节能”模式、即使消耗电力略微增加也在确保器件的可靠性的范围内允许运转的“确保可靠性”模式、不执行制冷剂不足检测的“检测无效”模式等。除非用户特别指定,否则为“通常”模式。

拨码开关106设置于控制装置100A的控制基板上,构成为用户能够针对检测方法(1)~(9)的每一个来设定有效或无效。

在步骤S22以后的步骤中,控制装置100A与用户设定的动作模式对应地,选择制冷剂不足的检测方法。在步骤S22中,控制装置100A判断动作模式是否为“节能”模式。在动作模式为“节能”模式的情况下(在S22为是),控制装置100A进行与“节能”模式对应的压缩机10A等的控制,同时在步骤S23中,针对制冷剂不足,执行图5所示的“节能”分类的检测方法(1)~(5)中的通过拨码开关106指定为有效的检测方法。

另一方面,在动作模式不是“节能”模式的情况下(在S22为否),控制装置100A在步骤S24中,判断动作模式是否为“确保可靠性”模式。在动作模式为“确保可靠性”模式的情况下(在S24为是),控制装置100A进行与“确保可靠性”模式对应的压缩机10A的控制,同时在步骤S25中,针对制冷剂不足,执行图5所示的“确保可靠性”分类的检测方法(6)~(9)中的通过拨码开关106指定为有效的检测方法。

另一方面,在动作模式不是“确保可靠性”模式的情况下(在S24为否),控制装置100A在步骤S26中,判断动作模式是否为“检测无效”模式。在动作模式不是“检测无效”模式的情况下(在S26为否),控制装置100A进行与没有特别指定的情况下所执行的“通常”模式对应的压缩机10A的控制,同时在步骤S27中,针对制冷剂不足,执行所有的检测方法(1)~(9)中的通过拨码开关106指定为有效的检测方法。

另一方面,在动作模式为“检测无效”模式的情况下(在S26为否),控制装置100A使处理进入步骤S28,不进行制冷剂量检测。

与此相对,在步骤S23、S25、S27任一步骤中执行了制冷剂不足的检测方法的情况下,控制装置100A均在步骤S29中判定通过任一个方法是否检测到异常,即是否检测到制冷剂的不足。在检测到异常的情况下(在S29为是),控制装置100A在步骤S30中,使警报装置4工作而向用户报告制冷剂减少。例如,作为警报装置4,蜂鸣器或警报灯安装在设置于室外机2A的接点输出。另外,在警报时也可以通过串行通信或LAN通信等,在遥控器或系统控制器的画面中进行表示异常的显示。

也可以选择步骤S30中的警报的种类,以便知晓是用哪个检测方法检测到异常。例如,若设置多个将控制装置100A与警报装置4连接的接点,则能够控制警报灯等,使得在分类为“节能”的检测方法(制冷剂量减少量小)的情况下,使黄色灯点亮,在分类为“确保可靠性”的检测方法(制冷剂量减少量大)的情况下使红色灯点亮等。另外,也可以在分类为“节能”的检测方法(制冷剂量减少量小)的情况下,通过警报装置4进行现场的显示,在分类为“确保可靠性”的检测方法(制冷剂量减少量大)的情况下认为存在单元故障的可能性,则使警报装置4工作,同时通过通信使处于远程位置的用户知晓异常。

再次参照图4,制冷装置1A具备:制冷剂回路,其供制冷剂循环;控制装置100A,其执行检测制冷剂的量的不足的多个制冷剂不足检测功能;以及输入装置110,其将设定的动作模式输入至设控制装置100A。动作模式包含:第一模式,在制冷剂的量比重视节能性的判定值少的情况下检测制冷剂不足;和第二模式,在制冷剂的量比第一模式的判定值进一步减少而成为不冷或无法确保制冷装置的可靠性的范围之后,才进行制冷剂不足检测。控制装置100A根据由输入装置110A设定的动作模式,来决定使多个制冷剂不足检测功能中的哪个检测结果有效、哪个检测结果无效,在有效的检测结果表示制冷剂不足的情况下,报告制冷剂不足。

只要设定动作模式,就自动地选择适合于该动作模式的制冷剂不足检测方法,因此能够避免发出用户不希望的制冷剂不足的警告。

优选地,在实施方式2中,多个制冷剂不足检测方法如图6所示那样分为被分类为“节能”的第一组、和被分类为“确保可靠性”的第二组。如图7的流程图所示那样,控制装置100A构成为能够选择指定制冷剂不足检测方法(1)~(9)的执行的至少第一设定亦即“节能”模式和第二设定亦即“确保可靠性”模式。在第一设定中,多个制冷剂不足检测功能中的、属于第一组的检测方法(1)~(5)为有效,不属于第一组的检测方法(6)~(9)为无效。在第二设定中,多个制冷剂不足检测功能中的、属于第二组的检测方法(6)~(9)为有效,不属于第二组的检测方法(1)~(5)为无效。在设定第一模式亦即“节能”模式作为动作模式的情况下,选择第一设定,在设定第二模式亦即“确保可靠性”模式作为动作模式的情况下,选择第二设定。

并且,如图7的流程图所示那样,控制装置100A构成为能够选择指定制冷剂不足检测方法(1)~(9)的执行的第三设定亦即“通常”模式、和第四设定亦即“检测无效”模式。在第三设定中,多个制冷剂不足检测功能全部有效,在第四设定中,多个制冷剂不足检测功能全部无效。

优选地,控制装置100A也可以构成为根据来自输入装置110的输入,而能够变更制冷剂不足检测方法(1)~(9)中的哪个属于被分类为“节能”的第一组,哪个属于被分类为“确保可靠性”的第二组。

图4所示的控制装置100A包含:拨码开关106,其能够针对图6所示的制冷剂不足检测方法(1)~(9)的每一个来设定是有效或是无效;存储器104,其存储动作模式;以及作为处理器的CPU102,其基于存储于存储器104的动作模式和拨码开关106的设定,来决定成为有效的制冷剂不足检测方法。

通过这样构成,能够更细致地选择对于用户而言优选的制冷剂不足检测方法。

控制装置100A构成为:能够针对制冷剂不足检测方法(1)~(9)中的至少一个,变更用于检测的参数,从而变更检测为制冷剂不足的制冷剂量或检测灵敏度。例如,在检测方法(3)的基于热交换器的温度效率而进行的检测中,在温度效率小于基准值的状态持续一定时间的情况下,判断为制冷剂不足,但若将该一定时间从30分变更为24小时,则能够大幅度地降低检测灵敏度。另外,例如,对于检测方法(1)的储液器30的液量,只要变更液位传感器的检测等级,就能够变更检测灵敏度。并且,若还考虑运转中的变动,则只要延长在低于检测方法(1)检测等级的状态持续一定时间的情况下而判断为制冷剂不足时的该一定时间,就能够与上述同样地降低检测灵敏度。

如以上说明那样,对于实施方式2所示的制冷装置1A,当用户设定运转模式以便制冷装置1A发挥用户所希望的性能时,使与用于发挥用户所希望的性能的制冷剂量相应的制冷剂不足检测方法自动有效。因此,能够避免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发出用户不希望的制冷剂不足的警告。另外,由于设置有拨码开关106,所以还能够更细致地指定符合用户的希望的制冷剂不足的检测方法。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将动作模式设为“节能”、“确保可靠性”模式等,但动作模式的名称也可以适当地变更为“智能节能模式”等。

另外,虽然实施方式2中说明的检测方法中的检测方法(2)、检测方法(7)与实施方式1中的第一检测方法、第二检测方法对应,但也可以在实施方式1所示的结构中追加传感器,从而能够执行检测方法(1)、(3)~(5)、(8)、(9),并追加拨码开关,使用户能够分别设定各模式的有效无效。

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所有的点应被认为是例示,并非是对本发明进行的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并不是上述的实施方式的说明,而是由权利要求书表示,意在包括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意思以及在范围内的所有的变更。

附图标记说明

1、1A:制冷装置;10、10A:压缩机;2、2A:室外机;3:室内机;4:警报装置;20:冷凝器;22、42、62:风扇;30:储液器;40:热交换器;50、210:膨胀阀;60:蒸发器;70:制冷剂量检测部;71:毛细管;72:加热器;73、74、201、202、203、204、205:温度传感器;80、81、82、83、84、85、86、87、212:配管;90、92:压力传感器;100、100A:控制装置;104:存储器;106:拨码开关;110:输入装置;206:液位传感器;211:内部热交换器。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