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基于风险分级及分级监察的综合性安全监管信息平台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1-11-24 22:0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信息化区域风险管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风险分级及分级监察的综合性安全监管信息平台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慧城市等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我国各行各业产生了积极广泛的影响。信息化技术也在安全生产和应急监管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3.以信息化技术为基础,建设综合安监平台以及相关信息化应用,将发现的安全生产问题通过信息系统分配给相关的管理主体,确保问题及时得到解决。同时,综合安监平台可以利用采集的大数据,分析企业或者区域内安全生产动态和趋势,不仅能够缓解安全监管工作量大面广、监督管理任务繁重等问题,对安全监督管理的能力和效率也有很大的提升。建立综合性安监平台的建立,深度整合挖掘安监数据信息,丰富安全生产场景化应用功能,是适应科技信息化发展大势,也是应急管理现代化的重要体现。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风险分级及分级监察的综合性安全监管信息平台系统,以应对现有的区域安全监管能力不足,应对措施效率不高,企业与政府间安全监管联系不紧密的现象。
5.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基于风险分级及分级监察的综合性安全监管信息平台系统,包括:
6.企业端平台系统模块,用于记录企业日常管理和隐患排查工作所形成的实时数据,以供政府工作人员进行查阅和分析,为政府区域化风险分级分类提供基础数据源。
7.政府端平台系统模块,用于储存政府监管区域内各企业的信息和企业端平台系统模块记录的实时数据,由政府专业人员负责管理。政府端平台系统模块包括企业动态风险评价模型模块、企业安全码赋码模型模块和区域风险评价模型模块三部分。
8.所述企业动态风险评价模型模块,由政府结合实地情况制定评分细则对企业安全现状进行实时评分,评分采用百分制,最终得分即为实时的企业基础风险得分;引入一票否决和正负补偿机制对区域内的企业基础风险得分修正耦合,得到企业动态风险评价值,企业动态风险评价值=企业基础风险得分 正负补偿分数;将企业动态风险评价值划分成四个区间,不同区间代表不同风险等级,风险等级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低风险四个等级,将企业动态风险评价值对照风险等级区间,得出实时的企业风险等级,若企业发生亡人事故则触发一票否决,则直接判定为重大风险等级。
9.所述企业安全码赋码模型模块,是依据实时企业风险等级,制定赋码规则,将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低风险等级赋予红、橙、黄、蓝的四色实时安全码,并将安全码评
定结果实时显示在企业端平台系统模块和政府端平台系统模块。
10.所述区域风险评价模型模块,是政府结合本地实际建立固有风险和动态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结合模糊层次分析法对固有风险和动态风险指标体系的评价值进行耦合分析,得到区域固有风险和实时的区域动态风险评价值。对固有风险和和动态风险进行多区域耦合,可得上一级行政区域的区域固有风险和实时的区域动态风险评价结果。对区域固有风险和区域动态风险评估结果划分区间,不同区间代表不同风险等级,风险等级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低风险四个风险等级,进而得到区域风险分级结果。
11.进一步地,所述正负补偿机制具体为:对于发生火灾、工伤事故、环境污染事件、行政处罚等内容的,进行负向补偿;对于企业在区域应急演练、应急安全竞赛中得奖的,给予正向补偿,补偿分值不超过总分数的10%,即10分以内。
12.进一步地,所述区域风险评价模型模块包括区域固有风险评价模型子模块和区域动态风险评价模型子模块。
13.区域固有风险评价模型子模块以区域重大危险源数量、自然灾害点数量、区域辨识的各级别风险点数量、救援队伍分布及数量、救援物资种类及数量、避灾场所分布及承载量、区域人口密度和区域人均gdp为评价指标,通过专家打分法,结合区域实际情况设定赋值规则从而得到某区域的固有风险评价值。
14.区域动态风险评价模型子模块中区域动态风险评价结果由区域安全生产风险等级和区域固有风险等级按风险矩阵法综合评估得到。
15.进一步地,所述区域安全生产风险等级根据区域动态风险确定,将区域安全生产风险分成重大、较大、一般、低四个风险等级。区域动态风险百分数计算公式如下:
[0016][0017]
r
i
表示某子区域的区域动态风险百分数;
[0018]
n
i,j,t
表示某子区域i内行业j、企业等级t的企业总数;
[0019]
w
j,t
表示某子区域不同行业、不同等级企业对区域动态风险等级的影响权重。
[0020]
进一步地,多个区域的区域固有风险和动态风险耦合分析可得出更高区域级别的区域固有风险和动态风险,以此可得多层次的区域固有风险和动态风险评价结果。制定区域风险赋码规则,根据区域赋码结果构建区域固有风险云图和动态风险云图,可视化展现区域风险评价结果,为区域风险管控提供决策支撑。
[0021]
进一步地,所述的区域动态风险百分数的计算中,不同行业、不同等级企业对区域动态风险等级的影响权重为各风险等级企业权重和各行业企业权重的乘积。各风险等级企业权重和各行业企业权重由层次分析法加归一化处理得到。
[0022]
进一步地,各风险等级企业权重由层次分析法赋权得到各风险等级企业基础权重,考虑到某区域的部分等级企业不存在,对该基础权重矩阵进行归一化处理得权重修正矩阵,该权重矩阵即为各风险等级企业权重。归一化处理的过程如下:
[0023][0024]
t1为某区域内所有企业风险评估的等级分类结果;
[0025]
w
j
为各行业企业基础权重;
[0026]
w
j

为各行业企业修正权重。
[0027]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风险分级及分级监察的综合性安全监管信息平台系统,其特征在于,各行业企业权重由层次分析法赋权得到各行业企业基础权重,考虑到某区域的部分行业企业不存在,对该基础权重矩阵进行归一化处理得权重修正矩阵,该权重矩阵即为各行业企业权重。归一化处理的过程如下:
[0028][0029]
t2为某区域的行业分类结果;
[0030]
u
j
为各行业企业基础权重;
[0031]
u
j

为各行业企业修正权重。
[003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于:
[0033]
本发明以信息化技术、大数据为载体,构建“找到隐患”、“管住隐患”、“看好隐患”、“守好安全”的隐患治理防控网,加强政府与企业间联系,系统地提高安全监管效率。
[0034]
本发明以信息化技术为基础,融合相关信息化应用,将安全问题及时分配给相关管理主体,提升安全问题的解决效率。
[0035]
本发明利用采集的大数据,可对企业或区域内的安全生产动态和趋势进行分析,能够解决安全监管工作面广、工作量大、监督管理任务繁重等问题,提升安全监督管理的能力和效率。
附图说明
[0036]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企业端安全监管平台系统的结构框架图;
[0037]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政府端安全监管平台系统的结构框架图;
[0038]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基于风险分级及分级监察的综合性安全监管信息平台系统的流程图;
[0039]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企业安全等级评价指标体系。
具体实施方式
[0040]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41]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风险分级及分级监察的综合性安全监管信息平台系统。包括:企业端平台系统模块和政府端平台系统模块;所述企业端平台系统模块,用于记录企业日常管理和隐患排查工作所形成的实时数据,以供政府工作人员进行查阅和分析,为政府区域化风险分级分类提供基础数据源。所述政府端平台系统模块用于储存政府监管区域内各企业的信息和企业端平台系统模块记录的实时数据,由政府专业人员负责管理。政府端平台系统模块包括企业动态风险评价模型模块、企业安全码赋码模型模块和
区域风险评价模型模块三部分。
[0042]
所述企业动态风险评价模型模块,由政府结合实地情况制定评分细则对企业安全现状进行实时评分,评分采用百分制,最终得分即为实时的企业基础风险得分;引入一票否决和正负补偿机制对区域内的企业基础风险得分修正耦合,得到企业动态风险评价值,企业动态风险评价值=企业基础风险得分 正负补偿分数,对于发生火灾、工伤事故、环境污染事件、行政处罚等内容的,进行负向补偿;对于企业在区域应急演练、应急安全竞赛中得奖的,给予正向补偿,补偿分值不超过总分数的10%,即10分以内;将企业动态风险评价值划分成四个区间,不同区间代表不同风险等级,风险等级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低风险四个等级,将企业动态风险评价值对照风险等级区间,得出实时的企业风险等级,若企业发生亡人事故则触发一票否决,则直接判定为重大风险等级,判定周期以1

2年为宜。
[0043]
所述企业安全码赋码模型模块,是依据实时企业风险等级,制定赋码规则,将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低风险等级赋予红、橙、黄、蓝的四色实时安全码,并将安全码评定结果实时显示在企业端平台系统模块和政府端平台系统模块。
[0044]
所述区域风险评价模型模块,是政府结合本地实际建立固有风险和动态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结合模糊层次分析法对固有风险和动态风险指标体系的评价值进行耦合分析,得到区域固有风险和实时的区域动态风险评价值。对固有风险和和动态风险进行多区域耦合,可得上一级行政区域的区域固有风险和实时的区域动态风险评价结果。对区域固有风险和区域动态风险评估结果划分区间,不同区间代表不同风险等级,风险等级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低风险四个风险等级,进而得到区域风险分级结果。
[0045]
参照图1,企业依据企业端平台系统模块的安全生产知识库子模块中的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制定的处置规范等内容,定期对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化学品、生产设备、生产流程等进行识别和分析。对于危险化学品的管理、采购、储存和使用明细记录至企业端的危险化学品管理子模块的目录中;对于员工安全状况、事故的记录和员工各类培训的资料记录至安全管理子模块的目录内;对于企业内部生产设备和消防设备的实时检测和记录视频内容记录于企业端平台系统模块的物联监测预警子模块的目录内;对于企业应急管理的相关内容,例如应急预案的制定程序、细责落实等,应急物资储备和分发、应急队伍的组成和职责等都应记录在企业端平台系统的应急管理子模块的目录中;有关风险防范管控的相关信息,例如风险源识别、危险源台账、风险作业比较、风险责任清单、风险评判标准等记录到企业端平台系统模块的风险防范管控子模块的目录中;企业对于各类隐患的排查的记录、统计、未完成任务等都应记录于企业端平台系统模块的隐患排查治理目录中。企业将以上数据整合完毕后,结合企业基本信息和组织结构人员,记录至企业端平台系统模块的企业数据中心子模块的目录中。以上信息和企业的大屏展示子模块相互连接,通过大屏显示子模块直观展示企业内部上述数据的状况,以供政府评判该企业区域的安全风险等级,为政府赋码提供前提,达到安全可视化的目的。
[0046]
参照图2,政府将企业上报以及物联监测子模块收集到的风险和重大危险源记录至政府端平台系统模块的风险防控管理子模块的目录中;将隐患排查治理任务清单列表记录至隐患排查治理子模块的目录中;将区域内所有企业的基本信息汇总到企业数据中心子模块的目录中;将事故、行政执法和违法的记录储存至工商与事故管理子模块中;将企业平
台中展示的应急救援物资和队伍进行整理,汇总至应急救援管理子模块的数据库中;对于企业端平台系统模块中的危化品采购、出入库信息、操作工艺和使用情况进行汇总,将汇总信息填入企业端平台系统模块的危险化学品管理子模块中;运用物联监测预警子模块对企业实现实时监控并能快速下达预警信息;将法律法规和区域内企业的规章制度储存至安全业务知识库子模块中。
[0047]
参照图3,企业通过物联系统测得数据之后,将数据录入企业端平台的数据中心,并通过大屏显示出来,并进行企业自我监管。与此同时,政府工作人员通过政府端的物联监测系统结合企业端大屏展示的数据,对企业的安全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结合区域风险评价模型对各区域企业进行安全评价,赋予不同风险等级的企业区域不同的安全码颜色,将各个区域的企业信息汇总至政府端平台系统中,通过政府端的大屏显示模块展示出来,形成政府宏观监管。
[0048]
政府对企业的数据完成收集之后,需要对整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价。根据企业安全码赋码模型和区域风险评价模型对企业所在区域进行定性分析,确定区域风险等级和管控措施。
[0049]
企业安全码赋码是对企业上报的信息由政府根据当地的监管需要分类分级为不同级别的评价指标,并设置赋值打分规则,综合企业的最终得分将企业评定为四种安全等级,最终将企业安全等级信息赋予不同颜色的安全码。
[0050]
参照图4,政府将企业上报的信息分类分级成包括企业基本信息、安全责任、安全投入、安全培训、安全管理、应急救援、监测预警信息、安全生产事故、信息处罚惩戒信息、一票否决指标等10个一级指标,下设多个二级指标。依照以上构建的企业安全等级评价指标体系,对评价指标进行评分,评分采用百分制。企业安全等级划分采用均值离差法,共分为a、b、c、d四级:
[0051]
a级企业,综合评定得分在在区间内,为低风险,安全等级高,企业安全码为蓝码;
[0052]
b级企业,综合评定得分在区间内,为一般风险,安全等级中等,企业安全码为黄码;
[0053]
c级企业,综合评定得分在区间内,为较大风险,安全等级偏低,企业安全码为橙码;
[0054]
d级企业,综合评定得分在区间内,为重大风险,安全等级低,企业安全码为红码。
[0055]
其中h
min
、h
max
分别代表所有企业评分中的最小值和最大值,为企业评分均值,
[0056]
企业安全码实施动态管理,当企业安全等级变化时,实时转换安全码颜色。
[0057]
区域风险评价模型包括区域固有风险评价模型和区域动态风险评价模型,其中区域动态风险评价模型还包括企业动态风险评价模型和行业动态风险评价模型。
[0058]
区域固有风险评价模型是指对区域内部固有的危险源进行分析,结合该区域应对危险的应对措施,对该区域中存在的危险进行定量评价的方法。
[0059]
区域固有风险评定以重大危险源数量(参考gb 18218

2018)、自然灾害严重程度、各级风险点数量、救援队伍分布及数量、救援物资种类及数量、避难场所分布及承载量、区域人口密度、区域人均gdp为标准。区域动态风险为区域采取多种风险治理和管控措施后实施风险评估确定的区域风险水平。区域动态风险评价模型分为企业动态风险和行业动态风险。评价风险值越大,动态风险越低。
[0060]
企业动态风险等级评定的目的是生成企业安全码,由生产经营单位动态分级评定要素与标准和生产经营单位一票否决评定要素与标准,根据以下综合评估方法得到:
[0061]
当企业发生生产经营单位一票否决评定要素与标准一票否决项中所列情况之一,企业动态风险等级直接判定为d级;
[0062]
当企业未发生一票否决项中所列情况,区域动态风险评价结果由区域安全生产风险等级和区域固有风险等级按风险矩阵法综合评估得到。区域安全生产风险等级根据区域动态风险确定,区域动态风险百分数计算公式如下:
[0063][0064]
r
i
表示某子区域的区域动态风险百分数;
[0065]
n
i,j,t
表示某子区域i内行业j、企业等级t的企业总数;
[0066]
w
j,t
表示某子区域不同行业、不同等级企业对区域动态风险等级的影响权重。
[0067]
区域动态风险百分数的计算中,不同行业、不同等级企业对区域动态风险等级的影响权重为各风险等级企业权重和各行业企业权重的乘积。各风险等级企业权重和各行业企业权重由层次分析法加归一化处理得到。
[0068]
各风险等级企业权重由层次分析法赋权得到各风险等级企业基础权重,考虑到某区域的部分等级企业不存在,对该基础权重矩阵进行归一化处理得权重修正矩阵,该权重矩阵即为各风险等级企业权重。归一化处理的过程如下:
[0069][0070]
t1为某区域内所有企业风险评估的等级分类结果;
[0071]
w
j
为各行业企业基础权重;
[0072]
w
j

为各行业企业修正权重。
[0073]
各行业企业权重由层次分析法赋权得到各行业企业基础权重,考虑到某区域的部分行业企业不存在,对该基础权重矩阵进行归一化处理得权重修正矩阵,该权重矩阵即为各行业企业权重。归一化处理的过程如下:
[0074]
[0075]
t2为某区域的行业分类结果;
[0076]
u
j
为各行业企业基础权重;
[0077]
u
j

为各行业企业修正权重。
[0078]
企业动态风险等级划分采用均值离差法,评分值在区间内为“a”级,赋予蓝码;评分值在区间内为“b”级,赋予黄码;评分值在区间内60为“c”级,赋予橙码;评分值在区间内为“d”级,赋予红码。所得结果即为该企业的动态风险等级。企业风险码由风险等级结果得到,随着企业风险评分的改变,“风险码”呈动态变化。
[0079]
其中h
min
、h
max
分别代表所有企业动态风险评分中的最小值和最大值,为企业动态风险评分均值,
[0080]
为有效评定各行业动态风险值,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风险等级企业对行业动态风险值的影响权重。安全生产企业分为“非煤矿山企业”、“危险化学品企业”和“规模以上工商贸企业”三大行业,行业动态风险由区域内该类别的所有企业动态风险结果耦合得到。
[0081]
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分为以下四步:
[0082]
(1)明确问题,建立递阶层次结构;
[0083]
(2)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
[0084]
(3)由判断矩阵计算权重向量并做一致性检验。一般地,指标之间具有传递性,为了避免判断矩阵受到专家知识水平和个人偏好的影响,保证可信度和准确性,需进行一致性检验,检验合格标准为一致性指标c.i.和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的比值小于0.1,否则需要重新建立判断矩阵;
[0085]
(4)计算各层次元素的组合权重向量并做一致性检验。
[0086]
行业动态风险等级划分采用均值离差法,评分值在区间内为“a”级,赋予蓝码;评分值在区间内为“b”级,赋予黄码;评分值在区间内为“c”级,赋予橙码;评分值在区间内为“d”级,赋予红码。
[0087]
其中h
min
、h
max
分别代表所有行业动态风险评分中的最小值和最大值,为行业动态风险评分均值,
[0088]
区域动态风险评价在综合考虑区域固有风险和各行业企业风险管控的基础上综合确定,评估结果表示区域采取安全管理措施后固有风险和其他影响因素的风险动态呈现值。
[0089]
不同行业、不同风险等级企业因其自身生产特点不同,对外呈现的风险大小也各有差异,为有效评定各区域动态风险等级,同样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行业、各风险等
级企业对区域动态风险等级的影响权重。对“非煤矿企业”、“危险化学品企业”和“规模以上工商贸企业”进行两两比较,构造判断矩阵并计算,计算方法与行业动态风险值的计算方法一致。
[0090]
区域安全生产风险由区域内不同行业、不同等级企业总数耦合计算后得到。
[0091]
区域安全生产风险等级划分采用均值离差法,评分值在区间内为“a”级,赋予蓝码;评分值在区间内为“b”级,赋予黄码;评分值在区间内为“c”级,赋予橙码;评分值在区间内为“d”级,赋予红码。
[0092]
其中h
min
、h
max
分别代表所有区域安全生产风险评分中的最小值和最大值,为区域安全生产风险评分均值,
[0093]
区域动态风险等级结果,蓝码表示区域动态风险为低风险;黄码表示区域动态风险为一般风险;橙码表示区域动态风险为较大风险;红码表示区域动态风险为重大风险。
[0094]
针对本发明在企业安全等级划分、企业动态风险等级划分、行业动态风险等级划分、区域安全生产风险等级划分涉及的均值离差法,采用以下实例进行说明:
[0095]
根据构建的企业安全等级评价指标体系,对10家企业进行评分。具体评分结果如下表所示:
[0096]
序号企业1企业2企业3企业4企业5企业6企业7企业8企业9企业10评分35分55分80分95分98分70分64分66分54分78分
[0097]
根据均值离差法,所有企业评分中的最小值h
min
为35分,最大值h
max
为98分,企业评分均值为为69.5分,则
[0098][0099]
企业安全等级划分为以下4个四级:
[0100]
a级企业,综合评定得分在在区间[84.2,98]内,安全等级高,企业安全码为蓝码;
[0101]
b级企业,综合评定得分在区间[69.5,84.2)内,安全等级中等,企业安全码为黄码;
[0102]
c级企业,综合评定得分在区间[54.8,69.5)内,安全等级偏低,企业安全码为橙码;
[0103]
d级企业,综合评定得分在区间[35,54.8)内,安全等级低,企业安全码为红码。
[0104]
10家企业安全等级及对应的企业安全码如下表所示:
[0105]
企业等级等级说明企业名称企业安全码a级安全等级高4号、5号企业蓝码b级安全等级中等3号、6号、10号企业黄码
c级安全等级偏低2号、7号、8号企业橙码d级安全等级低1号、9号企业红码
[0106]
上述实施例用来解释说明本发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在本发明的精神和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对本发明作出的任何修改和改变,都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