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利用中药渣栽培食用菌的方法与流程

2021-11-24 20:3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一种利用中药渣栽培食用菌的方法,可以用中药渣代替部分木屑作为食用菌栽培料,能够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实现废弃物再利用。


背景技术:

2.中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药渣。之前药厂常将药渣作为废弃物被丢弃,不仅污染了环境,也造成了有机物质的极大浪费,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方法来解决中药渣处理问题。
3.本发明所采用的中药药渣,为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独家专利中药品种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和丢弃物。由于该品种日产量高达5300万粒,从而会产生成千上万吨药渣,这些药渣作为废弃物被丢弃,不仅污染了环境,也造成了有机物质的极大浪费,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方法来解决中药渣处理问题。
4.据了解,中药渣中含有大量的食用菌生长所需的纤维素、木质素、矿物质以及微量元素,因此利用中药渣代替部分木屑栽培食用菌,成为处理中药渣废弃物的新思路。中国专利文献公开号cn1918963和cn101798247a分别介绍了利用废弃中药渣生产食用菌栽培料的方法,但二者均采用建堆发酵的方式,将中药渣进行发酵后再作为栽培料使用,建堆发酵不仅耗费人力物力,且发酵后的中药渣,部分营养被消耗,作为主要碳源的纤维素、木质素被大量分解,不利于食用菌生长。且二者只粗略介绍了中药渣可应用于食用菌栽培,对具体方式及适用菌种未做深入研究。本发明针对专利中药产生的废弃物中药渣进行综合利用,采用熟料袋栽法,得出适宜菌种及最佳配方。不仅保护了环境,且节约了成本,增加了新的收益。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问题,提供一种利用中药渣栽培食用菌的方法,可解决中药渣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垃圾处理的难题,同时降低生产成本、节约资源、产生新的效益。
6.本发明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a、对鲜中药渣进行晾晒处理备用;b、栽培料重量百分比为:中药渣:30%~78%;木屑:0~48%;麸皮:20%;葡萄糖:1%;石膏粉:1%;c、中药渣、木屑、麸皮、石膏粉、葡萄糖按比例混合均匀,加水,料水比1:1.2~1.5,ph值5.0~6.5;d、拌好的栽培料覆膜后装袋,装好的栽培袋进行高压灭菌,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可进行接种。
7.该方案还可优选为如下步骤:a、对鲜中药渣进行晾晒处理,使水分降低到12%~15%,粉碎成直径6~8mm的颗粒,备用;
b、栽培料重量配比为:中药渣:30%~78%;木屑:0~48%;麸皮:20%;石膏粉:1%;葡萄糖:1%;c、中药渣、木屑、麸皮、石膏粉、葡萄糖按比例混合均匀,加水,料水比1:1.2~1.5,ph值5.0~6.5;d、拌好的栽培料覆膜放置2~2.5小时后装袋,装好的栽培袋进行高压灭菌:120~122℃,保持60~90min,灭菌处理后待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可进行接种。
8.该利用中药渣栽培食用菌的方法,优选为步骤b中,栽培料的重量百分比为:中药渣30%,木屑48%,麸皮20%,葡萄糖1%,石膏1%。
9.该利用中药渣栽培食用菌的方法,优选为步骤b中,栽培料的重量百分比为:中药渣50%,木屑28%,麸皮20%,葡萄糖1%,石膏1%。
10.该利用中药渣栽培食用菌的方法,优选为步骤b中,栽培料的重量百分比为:中药渣60%,木屑18%,麸皮20%,葡萄糖1%,石膏1%。
11.该利用中药渣栽培食用菌的方法,优选为步骤b中,栽培料的重量百分比为:中药渣78%,木屑0%,麸皮20%,葡萄糖1%,石膏1%。
12.本发明所述的利用中药渣栽培食用菌的方法,所用的中药渣中药渣由水提中药渣和醇提中药渣组成,其中水提药材为:金银花、苦杏仁、石膏、板蓝根、绵马贯众、红景天、甘草、广藿香;醇提药材为:连翘、麻黄、鱼腥草、大黄,水提与醇提中药渣重量配比为=2:1。
13.本发明所用的中药渣产生的方式,即所用中药的提取方法为:(1)广藿香碎断,加5-8倍量水提取挥发油,提油时间4小时,收集挥发油,备用;提取液过滤后,备用,残渣收集;(2) 连翘、麻黄、鱼腥草、大黄,用6-10倍量50-90%的乙醇提取2次,每次1-3小时,提取液合并过滤,回收乙醇,醇提液备用,残渣收集;(3) 金银花、石膏、板蓝根、绵马贯众、甘草、红景天,加7-11倍量水煎煮至沸,加入苦杏仁、煎煮2次,每次0.5-2.5小时,提取液合并过滤,残渣备用;(4)收集上述四种醇提药材渣与八种水提药材渣。
14.本发明所述的利用中药渣栽培食用菌的方法,发菌条件为25℃左右黑暗条件下,湿度55%~70%,二氧化碳浓度小于2000ppm。
15.本发明所述的利用中药渣栽培食用菌的方法,适宜中药渣栽培的菌种为灵芝、香菇、茶树菇、猴头菇或裂褶菌。
16.上述方法中,拌料、装袋、灭菌、接种、发菌、出菇的全部过程在河北师范大学进行,时间为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发菌条件为25℃左右黑暗条件下,湿度55%~70%,二氧化碳浓度小于2000pp,检查菌丝吃料情况,一般经30~40天左右菌丝长满整个菌袋。
17.本项目为河北师范大学与石家庄以岭药业合作项目,项目利用以岭药业制药废弃物中药渣替代木屑栽培食用菌,探索将废弃物变废为宝,增加中药渣经济附加值的新方法。同时,通过实验室及基地出菇试验建立利用以岭药业中药渣栽培食用菌的新技术和新工艺,为以岭药业规模化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18.一、食用菌品种的确定本试验实际选取了6个种类的食用菌作为栽培对象,它们是猴头菇、灰树花(栗蘑)、裂褶菌、灵芝、茶树菇和香菇。猴头菇、灰树花(栗蘑)、裂褶菌和灵芝都是药食同源的食用菌,
具有很好的商业价值。茶树菇和香菇是常见的食用菌栽培品种,同时也适合在河北省北部地区种植,有很好的发展空间。
19.二、中药渣对菌株生长的影响(实验室培养基测定)1 试验菌株和材料菌株:茶树菇、猴头菇、灰树花、裂褶菌、香菇、灵芝材料:中药药材水提物(中药渣)和醇提物(中药渣)。(由以岭药业提供)说明:前期提供的是未经粉碎的药渣,后期提供的是经过粉碎的药渣。
20.材料的处理:连花的水提物(中药渣)和醇提物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后进行使用。中药渣(水提物和醇提物)按2∶1比例混合均匀后使用;2试验路线菌种活化—菌种培养—中药渣大试管制备—灭菌—接种—测速3培养基配方菌种活化培养基配方(pda配方):马铃薯200 g,葡萄糖20g,琼脂粉20 g,定容到1升。
21.中药渣测速配方及对照配方:对照配方(基础料栽培配方):木屑78%,麸皮20%,葡萄糖1%,石膏1%,含水量55%~60%。
22.筛选培养基1配方:中药渣30%,木屑48%,麸皮20%,葡萄糖1%,石膏1%,含水量55%~60%。
23.筛选培养基2配方:中药渣50%,木屑28%,麸皮20%,葡萄糖1%,石膏1%,含水量55%~60%.筛选培养基3配方:中药渣60%,木屑18%,麸皮20%,葡萄糖1%,石膏1%,含水量55%~60筛选培养基4配方:中药渣78%,木屑0%,麸皮20%,葡萄糖1%,石膏1%,含水量55%~60%。
24.生长速度测定5.1菌种的活化:将菌株分别接种到pda固体平皿上,25℃恒温培养箱黑暗培养7天左右。(根据菌丝的生长速度决定接种至大试管的时间)。
25.试验结果

(直径)=85 mm 平皿,灵芝、猴头、裂褶需要7-8天即可满皿,本试验选择满皿前1天进行接种。香菇、灰树花和茶树菇满皿则需要9-10天。
26.以基础栽培料配方为对照,根据上述不同比例的中药渣栽培料配方,分别配制栽培料,装于30
×
300mm的玻璃大试管中,121℃,灭菌2 h。灭菌结束后将试管放入无菌操作台,准备接菌实验;将活化的菌丝用

(直径)=8 mm打孔器进行打孔,接菌到含有不同培养基的试管中,每个大试管接种3片菌盘,25℃恒温相对湿度60%~65%黑暗培养,培养4天左右后开始划线,每隔3-4天进行划线,固定时间标记生长边界线,待生长40天左右开始测定生长速度,每个配
方三个重复,每个试管测定三次,最后计算出平均值。
27.5.2:中药渣菌株生长速度测定2018年5月份第一次测定结果:茶树菇的初次测定结果:茶树菇在木屑上的生长速度相对较慢,同时大试管采用自制棉塞进行封口,并保证充足的氧气供应。发菌在河北师范大学应用真菌学实验室发菌室进行,保证培养条件的一致性。期间5天左右观察一次生长情况,最后一次取出后试验台上进行观察,并测定生长速度。
28.结果显示,中药渣对菌丝生长都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同时还发现随着中药渣取代木屑比例(添加量)的增加,菌丝的生长速度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30%-60%中药渣培养基对茶树菇的菌丝生长速度差异显著,所以可以继续深入确定中药渣添加比例情况。
29.猴头菇的初次测定结果:猴头菇采用两个菌种进行测定,分别为菌种20和菌种1,菌种20在各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要明显快于茶树菇。对比木屑培养基,30%、50%和78%中药渣培养基对猴头菇20的菌丝生长速度并没有显著区别,30%的比例表现的最好。
30.猴头菇菌种1在各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对比木屑培养基,中药渣添加量在60%以下几个浓度对菌丝生长都没有抑制作用,但是78%的中药渣对猴头1的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31.灰树花的生长速度测定结果:灰树花菌种在各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对比木屑培养基,中药渣随着百分比的增加,生长速度逐渐降低,说明中药渣对灰树花的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通过本试验结果推测中药渣可能抑制灰树花菌丝的生长。
32.裂褶菌生长速度测定:裂褶菌种在各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测定结果可知裂褶菌自身的生长速度较快。对比木屑培养基,各比例的中药渣培养基对裂褶菌的生长都没有显著影响。试验中几种添加中药渣比例的培养基都能够促进裂褶菌的生长。裂褶菌菌丝在50%中药渣培养基上生长速度最快。
33.香菇华香4号生长速度测定:香菇华香4号在不同比例中药渣上的生长速度比裂褶和猴头略慢,但是要比其他品种的菌株要快。对比木屑培养基,不同比例中药渣培养基对华香4号菌株的生长速度影响不显著。香菇在30%或50%的中药渣培养基上生长最快。
34.美芝生长速度测定:美芝菌丝在60%的中药渣培养基生长最快,不同药渣间差异不明显。
35.通过第一次试验,课题组经过讨论认为需要进一步完善这个试验。特别是原材料,材料的粒径有很大差别,所以首先进行了中药渣的粉碎工作,保证试验的科学性和可重复性。通过初次实验可知,中药渣不同添加量对裂褶菌、猴头菇、茶树菇、灵芝和香菇菌丝的生长无明显抑制作用三:放大栽培料配方的筛选(栽培袋方法)食用菌的栽培流程遵循:栽培种准备

栽培袋制作

接种

发菌

出菇1栽培种基质的选择工厂成产的栽培种主要基质是:棉籽壳、木屑、麸皮、玉米芯和麦粒等,本试验选择木屑作为主要的栽培种基质进行培养。其优点是:制种快、处理简单、应用方便、便于操作,但其
成本较高。
36.中药渣配方的栽筛选2.1小试中药渣菌袋接种培养中药渣每种设为四个梯度,30%、50%、60%、78%,加木屑对照共为5个配方。
37.各比例的配方与测速配方对应,各配方如下:对照配方(基础料栽培配方):木屑78%,麸皮20%,葡萄糖1%,石膏1%,含水量55%~60%。
38.筛选培养基1配方:中药渣30%,木屑48%,麸皮20%,葡萄糖1%,石膏1%,含水量55%~60%。
39.筛选培养基2配方:中药渣50%,木屑28%,麸皮20%,葡萄糖1%,石膏1%,含水量55%~60%.筛选培养基3配方:中药渣60%,木屑18%,麸皮20%,葡萄糖1%,石膏1%,含水量55%~60筛选培养基4配方:中药渣78%,木屑0%,麸皮20%,葡萄糖1%,石膏1%,含水量55%~60%。
40.第一批中药渣栽培料菌袋,以按2000袋进行拌料,湿料料袋重量为:550 g/袋。第二批之后都为750g/袋,严格按照技术操作控制袋子的料重。
41.栽培袋灭菌后进行接种,接种茶树菇、猴头菇、灰树花(m512)、裂褶菌、香菇(华香4号)灵芝共6个菌株,以木屑基础栽培配方为对照,每个配方接20袋。接菌后,定期检查菌袋的染菌情况和菌丝生长情况。如果菌袋污染严重,则对这批袋子进行补袋。
42.2.2小试中药渣菌袋发菌情况结果发菌袋材质为聚丙烯袋,规格17厘米
×
35厘米,单层厚0.05毫米。经过接种后,放入发菌室进行发菌。发菌条件:25℃左右黑暗条件下,湿度55%-60%,二氧化碳浓度小于2000ppm。
43.2.3小试中药渣菌袋出菇管理小试在河北师范大学的出菇棚进行。出菇棚有旧菇棚(1号菇棚)和新菇棚(2号菇棚)。1号菇棚是智能菇棚,主要出菇都在1号菇棚内完成。菇棚内有智能温湿感应装置可以通过加湿或通风来调节菇棚内温度和湿度,同时又感光装置,通过自动调节内外遮阳来精确控制光线。自动通风装置可以保证室内空气氧气含量,避免二氧化碳浓度过高造成出菇受抑制现象的发生。2号菇棚是较为常用的暖棚,条件比较接近于大部分工厂的出菇棚。
44.2.3小试中药渣菌袋出菇结果猴头菇:猴头菇共在师大菇棚进行两次出菇。第一次在2018年8月到9月,第二次在2019年2月到3月。
45.第一次出菇结果:出菇方式比较:猴头菇第一次出菇料袋湿重为550 g,猴头菇出菇方式为套环口出菇或划扣侧壁出菇两种。套环口出菇就是直接将套环上盖子取下,放到菇棚进行出菇;划扣出菇就是套环及盖子不动,从侧扣划扣进行出菇。表1为中药渣不同比例下每袋猴头出菇总产量:
通过第一次出菇比较,结果显示同比例的中药渣栽培料猴头产量差异不大,30%-60%添加量都能使猴头菇的产量增加。
46.第二次出菇结果:猴头菇第二次出菇料袋湿重为750 g,猴头菇出菇方式统一为侧壁出菇,2019年2月第一潮菇采收。表2为不同比例下中药渣每袋猴头出菇总产量:通过第二次出菇比较,结果显示同比例的中药渣栽培料猴头产量差异不大,同时30%-60%中药渣添加量都能使猴头菇的产量稍稍增加。
47.灰树花:灰树花经过两次出菇尝试第一次出菇是在2018年8月,第二次出菇实在2019年3月左右,但是出菇效果不好。两次出菇都是覆土出菇。在此不再叙述。
48.裂褶菌:裂褶菌出菇一次,在2018年4月到5月份。因为裂褶菌生长比较快,出菇方式有覆土出菇、脱袋出菇和立袋出菇三种方式。覆土出菇试验设置了全覆土和半覆土两中国方式,结果发现覆土方式容易烂棒且容易染比虫害,出菇爆发式不利于控制。脱袋式出菇烂棒现象明显改善,但是出菇更加难以控制,往往爆发式快速出菇,且对温湿度的要求较高,不利于大规模种植和采收。通过比较发现立袋划扣出菇方式最好,立袋划扣出菇方便出菇控制和采收,裂褶商品性状好,出菇整齐,产量高。
49.采用立袋划扣出菇,经过1号菇棚出菇后,当裂褶菌子实体叶片平展时应及时采收,采收是应采用锯齿小刀从菌圈基部切下,并修整基部培养基。采收前1天停止喷水。鲜菇采收后及时称重记录,用塑料袋密封,低温冷藏保鲜或及时干燥储藏。记录测产的重量,进行统计。统计结果如表3所示:由上述出菇结果可知:不同比例的中药渣代替木屑后,50%的中药渣添加量能促进裂褶
菌的产量。所以用中药渣代替木屑进行裂褶菌栽培的思路可行。
50.灵芝:灵芝出菇在师范大学在2018年8月下旬在1号菇棚进行覆土出菇和侧壁出菇,灵芝出菇前菇棚进行消毒处理,用杀虫剂表面喷施后将沙土清理出菇棚,太阳暴晒3-5天后,过筛运回菇棚,生石灰混匀后撒入出菇池。本试验出菇设置对照,打开加湿器和智能控制系统,保证出菇的温湿度且定时通风。通过出菇比较发现美国大芝产量(29.5 g/袋)明显要比日本赤芝(20.5g/袋)要高更加好管理,另外出菇商品性状更好。表4为1号菇棚不同比例的中药渣美国大芝产量统计数据, 表5为1号菇棚不同比例的中药渣日本赤芝产量统计数据。表5为1号菇棚不同比例的中药渣日本赤芝产量统计数据。
51.通过上述测定,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美国大芝比日本赤芝产量更高;各种比例的中药渣培都比较适合作为木屑的替代品。
52.茶树菇:茶树菇出菇在2019年2月-3月份以来对茶树菇进行了开袋出菇,2-3天进行一次采集,菌柄粗长,菌盖圆整,长势优异,本次共采集2908g茶树菇,烘干后296.5g。
53.通过出菇比较发现茶树菇的出菇周期比较长,从2019年3月份开始,一直持续到6月份含在陆续出菇,同时,茶树菇的菌袋染菌率较低。只要保证湿度和出菇条件可以持续采集到蘑菇。菇棚茶树菇经统计结果见表6:从表上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各种比例的中药渣都比较适合作为木屑的替代品。
54.香菇:香菇需要转色才能出菇。本试验于2019年4月开始在2号大棚进行出菇。出菇试验发现,香菇华香四号是爆发式出菇品种,主要集中在前期出菇。出菇的综合数据见表7:
通过上述数据可知,连花30%比例的中药渣出菇产量较高。
55.综合上述,依照中药渣分类可总结为:中药渣适合栽培品种有:猴头菇、裂褶菌、灵芝、茶树菇和香菇。
56.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许多优点和积极效果:1、解决中药企业排污处理,保护环境。本发明通过中药渣再利用,成功解决了中药渣污染及垃圾处理的难题。
57.2、变废为宝,降低了生产成本。以中药渣代替部分木屑栽培食用菌,将中药企业的废弃物变为生产食用菌栽培料,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木屑用量,节约了森林资源。
58.3、产生了新的效益。培养出的灵芝可作为药用真菌;香菇是集高蛋白、低脂肪、低糖分、保健食疗于一身的纯天然无公害保健食用菌,两者都具有较高的市场价值。
59.4、产业结构升级,增加了新的就业机会。拓宽了中药产业结构,为社会提供了新的就业方式,从而增加了社会福利,提高了就业机会。
60.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61.一、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灵芝配方筛选a、对鲜中药渣进行晾晒处理,使水分降低到15%,粉碎成直径6~8mm的颗粒,备用;b、本试验于2018年3月12日至2019年8月31日,在河北师范大学食用菌栽培实验室进行。根据中药渣所占比例设置五个梯度:30%、50%、60%、78%,加木屑对照,共为4个配方,各配方如下:栽培料配方1:中药渣30%,木屑48%,麸皮20%,石膏粉1%,葡萄糖1%;栽培料配方2:中药渣50%,木屑28%,麸皮20%,石膏粉1%,葡萄糖1%;栽培料配方3:中药渣60%,木屑 18%,麸皮20%,石膏粉1%,葡萄糖1%;栽培料配方4:中药渣78%,麸皮20%,石膏粉1%,葡萄糖1%。
62.栽培料混合均匀,加水,料水比1:1.2,拌好的栽培料ph值5.5。
63.c、将拌好的栽培料覆膜放置2.5小时后装袋,装好的栽培袋进行高压灭菌:120~122℃,保持90min,灭菌处理后待自然冷却至室温,将栽培袋移植超净台,紫外灭菌25min,接种灵芝。接种后的菌棒放入发菌室进行发菌,发菌条件为室温26~28℃,空气相对湿度为60%~70%,遮光,二氧化碳浓度小于2000ppm。检查菌丝吃料情况,一般经35~40天左右菌丝长满整个菌棒,达到生理成熟。
64.d、出菇条件:温度控制:灵芝为中高温、恒温结实型菌类,子实体原基分化温度为22~28℃,低于18℃子实体不能正常分化;子实体生长发育温度为 25~28℃,高于30℃发育快,质地、色泽较差。变温不利于子实体的分化和发育。
65.湿度控制:灵芝生长发育需要充足的水分和较高的空气相对湿度,最适空气湿度为85%~95%。
66.光照控制:灵芝子实体在分化、生长阶段需要较强的散射光,光线不足,子实体柄长,盖细小。前期光照度低有利于菌丝的恢复和子实体的形成,后期提高光照度,有利于灵芝菌盖的增厚和干物质积累。
67.通风换气:灵芝属好气性真菌,子实体分化、生长期间对二氧化碳敏感,应注意加强通风。若通风不足,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超过0.1%,易形成鹿角状畸形芝,当二氧化碳浓度増至0.3%以上,则只长菌柄,不分化菌盖。
68.出菇:待灵芝长成后择时收割出菇。
69.实施例2香菇配方筛选a、对鲜中药渣进行晾晒处理,使水分降低到12%,粉碎成直径6~8mm的颗粒,备用;b、本试验于2018年3月12日至2019年8月31日,在河北师范大学食用菌栽培实验室进行。根据中药渣所占比例设置五个梯度:30%、450%、60%、78%,共为4个配方,各配方如下:栽培料配方1:中药渣30%,木屑48%,麸皮20%,石膏粉1%,葡萄糖1%;栽培料配方2:中药渣50%,木屑28%,麸皮20%,石膏粉1%,葡萄糖1%;栽培料配方3:中药渣60%,木屑 18%,麸皮20%,石膏粉1%,葡萄糖1%;栽培料配方4:中药渣78%,麸皮20%,石膏粉1%,葡萄糖1%。
70.栽培料混合均匀,加水,料水比1:1.2~1.5,拌好的栽培料ph值5.0~5.5。
71.c、将拌好的栽培料覆膜放置2~2.5小时后装袋,装好的栽培袋进行高压灭菌:120~122℃,保持60~90min,灭菌处理后待自然冷却至室温,将栽培袋移植超净台,紫外灭菌20~25min,接种香菇。接种后的菌棒放入发菌室进行发菌,发菌条件为室温24~27℃,空气相对湿度60%~70%,遮光,二氧化碳浓度小于2000ppm。检查菌丝吃料情况,一般接种60天左右即可达到生理成熟。菌丝生理成熟后进入转色期,及生理后熟过程。
72.d、转色期条件:温度18~22℃,空气相对湿度在85%左右,并增加光照,同时,加大昼夜温差刺激,迫使菌棒表面的菌丝倒伏形成菌皮,并开始分泌色素而转色。转色期需要对菌棒进行刺孔通气,为菌丝生长补充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同时,刺孔通气还有机械刺激、养分输送、增加室温、降低培养料水分等作用,进而促进菌丝生理成熟。
73.子实体管理条件:温度控制:香菇属广温、变温结实性菌类,出菇最适温度为18~22℃。
74.湿度控制:适宜的空气相对湿度是子实体形成和正常发育获得高产的重要条件。香菇最适空气湿度为85%~90%。
75.光照控制:出菇期需要较强的散射光,光线弱,子实体颜色浅。
76.通风换气:每天通风1~3次,每次40分钟。
77.e、出菇条件:催蕾期管理条件:加大昼夜温差和昼夜湿差,采取变温、变湿的管理方法来刺激出菇;增加散射光刺激;加大通风管理。择时收割出菇。
78.实施例3茶树菇配方筛选
a、对鲜中药渣进行晾晒处理,使水分降低到13%,粉碎成直径6~8mm的颗粒,备用;b、本试验于2018年3月12日至2019年8月31日,在河北师范大学食用菌栽培实验室进行。根据中药渣所占比例设置五个梯度:30%、50%、60%、78%,共为4个配方,各配方如下:栽培料配方1:中药渣30%,木屑48%,麸皮20%,石膏粉1%,葡萄糖1%;栽培料配方2:中药渣50%,木屑28%,麸皮20%,石膏粉1%,葡萄糖1%;栽培料配方3:中药渣60%,木屑 18%,麸皮20%,石膏粉1%,葡萄糖1%;栽培料配方4:中药渣78%,麸皮20%,石膏粉1%,葡萄糖1%。
79.栽培料混合均匀,加水,料水比1:1.3,拌好的栽培料ph值5.5。
80.c、将拌好的栽培料覆膜放置2.5小时后装袋,装好的栽培袋进行高压灭菌:120~122℃,保持90min,灭菌处理后待自然冷却至室温,将栽培袋移植超净台,紫外灭菌25min,接种灵芝。接种后的菌棒放入发菌室进行发菌,发菌条件为室温26~28℃,空气相对湿度为60%~70%,遮光,二氧化碳浓度小于2000ppm。检查菌丝吃料情况,一般经35~40天左右菌丝长满整个菌棒,达到生理成熟。
81.d、出菇条件:温度控制在20℃,湿度控制在60%-90%之间。打开加湿器和智能控制系统,保证出菇的温湿度且定时通风。成熟后择时出菇。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