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车身结构建模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与流程

2021-11-20 03:2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车辆的车身结构模型构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身结构建模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2.构建出车辆的车身结构模型,对于后续设计车身、评估车身结构等具有重大意义。在车身结构概念设计中,由于早期缺乏经验数据而难以进行方案评估,早期设计与修改普遍依赖于设计经验,存在盲目性和不确定性,只能经过较长周期的几何建模、cae建模分析,才能进行方案性能评估。工程师需要在cad软件中从零开始建模工作,创建的车身结构模型不具备可重复利用性,导致了概念设计阶段大量的几何和cae模型修改工作,修改难度和成本增加。
3.对此,目前常利用现有的建模软件,例如达索公司的sfe-concept软件,是专门针对车身概念设计开发的参数化软件,主要是利用参数化模型进行车身结构建模,建模没有统一规范化,不能实现再利用,经常需要重复性建模,通用性不高,造成已有资源浪费,且同车型项目的结构数据都重新创建,导致建模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结构建模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建立车身结构模型时,同车型项目的结构数据都重新创建,导致建模效率不高的问题。
5.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身结构建模方法,包括:
6.根据车身结构衍生策略确定衍生车型、衍生结构需求和模块调用参数;
7.根据所述衍生车型获取预设车身模块数据库的模块信息表,所述预设车身模块数据库包含所述车型的不同层级结构的参数化模块;
8.根据所述衍生结构需求从所述模块信息表中确定相应参数化模块;
9.从所述模块信息表中确定所述相应参数化模块的模块存储路径和模块调用需求;
10.根据所述模块调用需求对所述模块调用参数进行适应更改;
11.按照所述相应参数化模块的层级结构展示所述相应参数化模块的调用界面;
12.按照用户在所述调用界面上对所述相应参数化模块的调用操作、更改后的模块调用参数和所述模块存储路径,从所述预设车身模块数据库中调用出所需的参数化模块;
13.根据用户的模块匹配操作和所述所需的参数化模块生成车身结构模型。
14.进一步地,所述不同层级结构的参数化模块分别包括左右半车参数化模块,上下车身参数化模块、车身子系统参数化模块、车身总成参数化模块和零部件参数化模块。
15.进一步地,所述左右半车参数化模块包括左半车和右半车,所述上下车身参数化模块包括所述半车的上车体和下车体,所述车身子系统参数化模块包括前舱、前地板、后地板、后围、侧围和顶盖,所述车身总成参数化模块包括所述车身子系统的各车身总成,所述零部件参数化模块包括所述各车身总成的各零部件。
16.进一步地,所述参数化模块具有统一的命名规范和相关属性标识规范。
17.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车型衍生需求从所述参数化模型信息表中确定相应参数化模块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18.确定所述相应参数化模块是否存储在所述预设车身模块数据库中;
19.若所述相应参数化模块存储在所述预设车身模块数据库中,则确定存储在所述预设车身模块数据库的所述相应参数化模块的参数信息是否与所述衍生结构需求中对应的参数信息一致;
20.若存储在所述预设车身模块数据库的所述相应参数化模块的参数信息与所述衍生结构需求中对应的参数信息一致,则触发从所述参数化模型信息表中确定所述相应参数化模块的模块存储路径和模块调用需求的步骤。
21.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22.若所述相应参数化模块未存储在所述预设车身模块数据库中,或存储在所述预设车身模块数据库的所述相应参数化模块的参数信息与所述衍生结构需求中对应的参数信息不一致,则获取所述预设车身模块数据库的其他车型的模块信息表;
23.从所述其他车型的模块信息表重新查找参数化模块,直至确定出存储在所述预设车身模块数据库且参数信息与所述衍生结构需求的参数信息一致的所述相应参数化模块。
24.进一步地,所述根据用户的模块匹配操作和所述所需的参数化模块生成车身结构模型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25.将所述车身结构模型的各层级结构形成新的参数化模块;
26.根据所述预设车身模块数据库的层级存储结构,将所述新的参数化模块对应存储至所述预设车身模块数据库中,并生成与所述车身模型结构的车型对应的模块信息表。
27.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身结构建模装置,包括:
28.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车身结构衍生策略确定衍生车型、衍生结构需求和模块调用参数;
29.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衍生车型获取预设车身模块数据库的模块信息表,所述预设车身模块数据库包含所述车型的不同层级结构的参数化模块;
30.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衍生结构需求从所述模块信息表中确定相应参数化模块;
31.第三确定模块,用于从所述模块信息表中确定所述相应参数化模块的模块存储路径和模块调用需求;
32.参数更改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模块调用需求对所述模块调用参数进行适应更改;
33.展示模块,用于按照所述相应参数化模块的层级结构展示所述相应参数化模块的调用界面;
34.调用模块,用于按照用户在所述调用界面上对所述相应参数化模块的调用操作、更改后的模块调用参数和所述模块存储路径,从所述预设车身模块数据库中调用出所需的参数化模块;
35.生成模块,用于根据用户的模块匹配操作和所述所需的参数化模块生成车身结构模型。
36.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身结构建模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
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车身结构建模方法的步骤。
37.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车身结构建模方法的步骤。
38.可见,在本发明提供的车身数据建模方法中,由于预设参数化数据库中覆盖了车身不同车身结构层级的结构对应的参数化模块,丰富合理,充分考虑多场景不同维度的模块调用需求,由于不同车身结构都是有基本结构单元,车身结构之间是具有拓扑共通的,对不同参数化模块进行各种组合衍生就可以得到绝大部分的不同结构方案。可见,本发明以拓扑结构为基本单元,寻求不同结构的拓扑共通性,这种通用化拓扑建模方式,可以实现最少的数据量覆盖最多的车型,保证了预设车身模块数据库的通用性,直接从预设车身模块数据库调用并匹配安装即可,减少需要重复性建模的可能性,同车型项目的相关结构数据都也无须重新创建,可以有效地提高建模效率。
附图说明
3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40.图1是本发明中预设车身模块数据库的一个框架示意图;
41.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b柱的beam梁划分示意图;
42.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前吸能盒beam梁的补面示意图;
43.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c柱接头的基点/基线划分示意图;
44.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创建并存储预设车身模块数据库的一个过程示意图;
45.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预设车身模块数据库相关规范的示意图;
46.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车身结构建模方法的一个流程示意图;
47.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车身结构建模装置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48.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车身结构建模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49.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50.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身结构建模方法,该车身结构建模方法基于预设车身模块数据库,其中,该预设车身模块数据库包含不同车型的不同层级结构的参数化模块,本发明提供的车身结构建模方法需预先创建预设车身模块数据库,最后依赖于该预设车身模块数据库实现车身结构建模方法,下面分别进行详细描述。
51.一、预设车身模块数据库的创建
52.其中,本发明对预设车身模块数据库进行了相关规范,包括参数化模块的划分和
命名规范、参数化模块的相关属性及id规范、基截面规范、参数化模块创建规范、参数化模块调整规范、参数化车型衍生规范、参数化模块检索规范和数据库使用规范,下面分别逐一描述。
53.1)参数化模块的划分和命名规范
54.本发明提到的预设车身模块数据库包括了不同车型的不同层级结构的参数化模块,其中,不同层级结构的参数化模块分别包括左右半车参数化模块,上下车身参数化模块、车身子系统参数化模块、车身总成参数化模块和零部件参数化模块、所述左右半车参数化模块包括左半车和右半车,所述上下车身参数化模块包括半车的上车体和下车体,所述车身子系统参数化模块包括上车体和下车体的子系统,包括前舱、前地板、后地板、后围、侧围和顶盖,所述车身总成参数化模块包括各车身子系统的各车身总成,所述零部件参数化模块包括所述各车身总成的各零部件,可见,该预设车身模块数据库的系统架构中包括了白车身级、总成级、结构级和零部件级的结构。
55.依据车型的各参数化模块的层级关系,可以将参数化模块划分为不同的层级结构,其中,如图1所示在一实施方式中,模块的划分如下所示:
56.第一层级为左右半车参数化模块,对于整车而言,由于整车存在左右半车存在特征不同的地方,因此,可以将整车的左半车、右半车分别作为参数化模块的第一层;
57.第二层级为上下车身参数化模块,在第一层级下,将半车划分为上车体和下车体,也即:将左半车划分为左半车上车体和左半车下车体,以及将右半车划分为右半车上车体和右半车下车体;
58.第三层级为车身子系统参数化模块,包括上车体和下车体的子系统,分别包括前舱、前地板、后地板、后围、侧围和顶盖等子系统,在第二层级下,将上车体划分为侧围和顶盖、将下车体划分为前舱、前地板、后地板和后围;
59.第四层级为车身总成参数化模块,可以理解,在第三层级下,每个子系统下又可以包括相应的总成,例如,侧围包括前侧围和后侧围,这里将每个子系统的总成作为第四层级;
60.第五层级为零部件参数化模块,包括上述每个总成的若干零部件,该若干零部件包括连接各子系统的梁头模块、接头模块等,例如a柱、b柱、a柱上接头、a柱下接头、b柱上接头、b柱上接头等,以及基点、基线和基截面等。需要说明的是,基截面是指前地板横梁截面,门槛梁截面等梁头截面,对于其他拆分结构,例如接头等同样具有基截面,在此不赘述,基点是依据结构特点所创建,如基点通常布置在结构端部或翻边上、外侧搭接位置、对称位置处、以及曲率变化较大位置或特征点处;对于梁、横梁及钣金类结构等结构的基线,基线通常布置于焊接边根部;对于门洞类结构,基线布置于门洞线上;对于塔座、弹簧座类结构,基线通常布置于结构中心线上。
61.第六层级,各参数化模块对应位置内部增加的前板、中板、后板、加强板和螺栓孔等零部件。
62.上述为参数化模块的划分规范,每一个新建车型的结构均需按照如上述结构划分方式创建并将具有空白属性和非空白属性的参数化模块的对应存储至数据库中,从而得到包括不同车型的不同层级结构的预设车身模块数据库。其中,空白属性指的是参数化模块未有相关属性定义,如材料等属性,反之,非空白属性指的是包含属性定义的参数化模块。
63.另外,参数化模块具有统一的命名规范,参数化模块遵守统一的规范命名,例如,左半车l具有相同的命名规范,梁/接头模块具有统一的命名规范、基点也具有统一的命名规范,对于各层级结构的参数化模块均具有统一的命名规范。在一实施方式中,可以按照层级结构关系对各参数化模块进行统一规范命名,例如,按照如下以层级结构关系进行规范命名:第一层级(左右半车)/第二层级(上下车体)/第三层级(子系统)/第四层级(车身总成)/第五层级(零部件)/第六层级(前中后/加强板/螺栓)/序号,具体本发明不做限定,只要使得参数化模块的命名具有统一标准,便于创建、维护数据库以及方便数据库的调用便可,具体地,这里以车身侧围的左d柱下接头内的第一个加强板为例,依据上述命名规范,则可以将侧围的左d柱下接头命名为:l/ht/side/d-plr/joint-lwr/rnf-i/001,其中,l表示左半车,ht表示上车体,side表示侧围,d-plr,d-plr表示左d柱子,joint-lwr左d柱下接头,rnf-i表示第一个加强板,001为该第一个加强板的模块标识。对于其他层级,或者相同层级下的其他参数化模块,也可以按照具体的参数化模块类型和层级关系进行统一规范命名,具体这里不一一描述,且上述规范命名在这里只是举例说明,并不对本发明造成限定。
64.2)属性及id定义规范
65.另外,参数化模块除了具有统一的划分和命名规范外,参数化模块的相关属性标识也遵守统一的规范,参数化模块的相关属性标识规范包括材料属性id规范、焊点属性id规范、翻边属性id规范等规范也进行统一的id定义规范,其中,材料属性id规范用于定义并区分参数化模块的相关结构所用的材料等内容,焊点属性id规范用于定义并区分参数化模块的相关结构涉及到焊点的焊点类型、焊点连接类型焊点间距、焊点连接层、所在位置等内容,翻边属性id规范用于定义并区分参数化模块的相关结构涉及到翻边的翻边类型等内容,具体这里不一一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参数化模块还可以有其他的相关属性的规范,这里也不一一描述,也不做具体限定。
66.3)基点、基线以及基截面规范
67.基截面也需统一规范,包括截面线的类型、数量、顺序以及id等,对在接口位置的每一个截面均需定义。示例性的,对所有的基截面,所有的截面线定义均需按照以下规范定义:截面线一般按照内板、外板、加强板顺序进行创建并预留一定的id空间,预留的id空间主要用于后期补充新的基截面。基截面命名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另外,对于基截面的创建,一般根据网络结构特点选取能体现完整、共同特征的典型截面位置、多重焊接边位置以及结构特征变化明显的位置,且基截面垂直于基线。可以理解,可以事先观察结构特点,例如对于结构简单的梁/接头模块,可用一个基截面就能表达;对于特征较多、钣金件较多等结构复杂的梁/接头模块,可能需要多个基截面来表达,此时需要尽量控制截面数量以保证数据库模块通用性。
68.同理,基点、基线等元素等也具有统一的规范,包括命名规范,可以事先观察结构特点(如内部加强板形式、焊接边的层数变化、钣金件搭接情况、与其他模块之间的装配关系等),进行针对性地建模。对于基点,可根据结构的特点创建若干基点,基点通常布置在结构端部或翻边上(比如根部位置)、外侧搭接位置、对称位置处以及曲率变化较大位置或特征点处,使得创建的基线能完全覆盖待建模块。如前述,基线通常为基点的连线,对于基线,对于纵梁、横梁及钣金类结构,基线布置于焊接边根部;对于门洞类结构,基线布置于门洞线上;对于塔座、弹簧座类结构,基线布置于结构中心线上。具体这里不一一描述。
69.4)参数化模块创建规范
70.该参数化模块创建规范,指的是在创建数据库中的各参数化模块时,相关结构需按照统一的创建规范进行创建,这里主要以梁头、接头模块为例,稍微说明下创建规范。
71.对于梁头模块:
72.(1)利用基线及基截面,创建梁头模块,如横梁(beam梁),具体的,在创建时,需观察横梁的结构特点,针对性地插入能完整表达该横梁结构的若干必要的局部基截面;对于特征较多、钣金件较多等结构复杂的模块,可采取单根基线多段梁或者多根基线多段梁的形式来表达,根据实际需要简化建模。如图2所示,为b柱的beam梁划分示意图,采用单根基线多段梁的形式,包括beam1、beam2和beam3,三个beam梁的规范命名分别如下所示:l/ht/side/b-plr/001、l/ht/side/b-plr/002和l/ht/side/b-plr/003,其中,命名规范均是以统一规范命名,以beam1为例,l表示左半车、ht表示上车体、side表示侧围,b-plr表示b柱,001表示b住标识,其他beam2和beam3类似,这里不重复赘述,图2仅为示例性说明,并不造成限定。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梁头模块,也可以采用多根基线多段梁的形式来表达,可以结合实际需求创建,这里不一一描述。
73.(2)若梁头模块有使用2d截面无法表达的翻边结构或复杂特征,则可以使用3d截面并补面的方式创建,例如,这里以前吸能盒为例,如图3所示,为前吸能盒beam梁的补面示意图,包括前吸能盒模块beam梁主体和翻边可以用前吸能盒模块3d焊接边表达。
74.(3)为了便于装配连接,提高后期模块调用效率,需要给梁头的装配面定义装配属性信息,比如某一装配面用于与哪个位置装配等。
75.(4)将空白属性的梁头模块存入数据库。
76.(5)根据零部件分布,赋予梁头的相关属性如用于区分开梁头材料、位置等的属性id,完成后则将非空白属性的梁头模块存入数据库。
77.对于接头模块:
78.(1)确定接头模块的基点
79.a)主基点:专属于接头的主控点,通常单独创建,放置在与接头支梁相连梁头的基线延长线的交点或投影交点位置。
80.b)支梁基点:需要创建若干支梁基点来创建该接头的基线和支梁。不同结构形式的接头的支梁基点数量可能不一样,通常一个支梁需多个支梁基点。
81.如图4所示,以图4的c柱的接头为例,该接头包括独立基点、共用基点和相关基线,共用基点即是指各支梁基点。
82.独立基点:通常布置在与接头支梁相连梁头模块的基线延长线的末端,使得创建的基线能完全覆盖待建支梁模块,作为辅助点。一般情况通常是主基点,当主基点偏离个别支梁较远时则需对该支梁额外创建该独立基点。
83.共用基点:直接借用与接头相连的支梁模块的相邻基点。
84.例如,图4中,该接头模块包括了接头主基点(l/ht/side/c-plr/joint)、共用基点(l/ht/side/bodyside-wdo-roof-rail/001)、共用基点(l/ht/side/roof-rail/004)、共用基点(l/ht/side/c-plr/upr/001)、基线1(l/ht/side/c-plr/joint-upr/001)、基线2(l/ht/side/c-plr/joint-upr/002)以及基线3(l/ht/side/c-plr/joint-upr/003),其中,括号内为按照层级关系的统一的命名规范命名得到的基点或基线命名,以主基点(l/ht/
side/c-plr/joint)为例,l表示左车、ht表示上车体,side表示侧围、c-plr表示c柱、joint表示接头,对于图4所示的其他基线和基点的命名,均是依据前述命名规范所命名,这里不一一解释含义。
85.(2)创建接头模块的基线
86.依次选择共用基点与独立基点,创建基线,需注意接头的基线方向,一般符合如下规律:水平方向(x、y向)的基线方向由接口基点指向主基点,z向的基线方向由主基点指向接口基点。
87.(3)创建接头模块基截面
88.创建接头模块过程中,共用基点位置的截面为接口截面,截面与接头各支梁的基截面一致。在接口截面附近位置,插入过渡截面,过渡截面的命名根据截面所在位置进行定义。
89.(4)创建接头模块
90.a)插入特征截面
91.通过插入相应2d截面以及3d截面来表达接头内部的焊接关系和结构特征。一般尽量使用2d截面创建,创建3d截面需要简洁,能顺利表达接头内部搭接特征即可,没有特殊特征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截面的插入。
92.b)创建接头曲面
93.个别无法使用的区域才单独补面,具体可根据实际需要简化建模。
94.(5)将空白属性的接头模块存入数据库。
95.(6)根据零部件分布,赋予接头模块相关属性如用于区分开接头材料、位置等的属性id,完成后则将非空白属性的接头模块存入数据库。
96.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以一些关键结构(接头模块梁头模块)为例,说明了创建规范,对于其他参数化模块,均具有对应的创建规范,具体本发明不一一描述。另外,上述创建规范在这里也只是示例说明,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有其他相关创建规范,只要是各模块遵守统一的创建规范即可,本发明不做限定。
97.综上,可以依据上述相关在创建上述各参数化模块以得到预设车身模块数据库时,不同的参数化模块由该参数化模块对应的统一的相关规范所创建。可见,在本发明中,可以根据统一规范进行标准地参数化模块化建模,可创建完相应层级的参数化模块结构后,依据数据库架构对应实时存入数据库。如图5所示,为遵守统一规范进行标准地参数化模块化建模的过程示意图,通过统一制定规范化的数据库规则,严格遵守统一规范进行标准地参数化模块化建模的过程示意图,在对不同的车身结构建模过程中,可以将相应层级的参数化模块对应存储至数据库中,从而得到上述预设车身模块数据库,使得数据库分类明确,各层级参数化模块之间互不干扰,有利于数据库的可拓展性。且数据库架构丰富合理,覆盖了白车身级、总成级、结构级、零部件级等不同层级的参数化模块数据,且相同参数化模块还可以包括空白属性和非空白属性,充分考虑了多场景不同维度的数据调用需求,实用性也比较高。
98.5)参数化模块调整规范
99.其中,参数化模块调整规范是指可以对各参数化模块的结构的参数进行相关调整且具有统一的调整规范,例如:对于下车体车身的相关参数的调整规范,包括前悬间距调
节、轴距调节、后悬间距调节、前后轮距调节;又例如,对于上车体车身的相关参数的调整规范,由于上车体的前悬间距并不能影响到上车体区域,因此在上车体车身参数调整时,并不考虑前悬间距调节,包括轴距调节、后悬间距调节、前后轮距调节。例如,对于下车体车身的前悬间距调节而言,调整规范为:前纵梁长度可调节,其他部件跟随平移:通过控制前纵梁基点的位置,改变前纵梁长度,从而达到调节前悬间距的目的。其中,对于上述相关结构的参数调整均具有对应的统一调整规范,对于其他参数化模块,同样具有对应的调整规范,具体这里不一一说明。
100.6)参数化车型衍生规范
101.(1)确定衍生匹配基准平台
102.根据车身结构衍生策略(比如前悬间距可调、轴距可调、后悬间距可调等),首先需要确定衍生车型的基础平台,例如,车体平台开发不同类型的车身(suv/mpv/sedan),或者共用动力总成,开发不同配置的车身等,因此可在预设参数化模块化数据库中直接查找到基础车下车体平台去匹配不同的上车身。
103.因此,要求在建立上述预设车身模块数据库时,每一款车型都要考虑后期可能的衍生开发问题,结合参数化车身调整规范,在建模时考虑车身整体变化的因素,规划好基点及基线,划分好总成之间的缓冲区,而基线则以接近结构的形状为基本建模原则,基截面力求简洁,形成的面整体性强,比如尽量使得面贯穿,以方便建立为一个整体的装配组。
104.(2)确定衍生借用相关结构
105.对衍生车来说,一些结构,例如前舱平台改动都很小或不进行改动,因此前舱可直接借用,其他结构根据结构衍生策略在预设参数化数据库中进行查找得到。
106.(3)整体调整
107.确定基准平台后,即可确定衍生车型的方位位置,将借用的其他总成通过参数调整(一般是基点基线位置),将导入的结构移动到相近的位置,并调整借用总成及部件的尺寸,使其达到初步匹配。
108.(4)局部调整
109.判断整体结构是否可以通过局部调整(如调整基点、基线、基截面尺寸)达到快速匹配的目的,并对相关局部结构的位置和尺寸进行修改,在搭接位置形成合理搭接。
110.(5)局部结构新建
111.对判断为无法通过局部调整满足衍生要求的结构,则需要对相关的结构进行参数化模块的新建,新建思路与局部调整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更好匹配平台,此不赘述。
112.(6)整体调试
113.衍生车型的整体结构装配创建完毕以后需要进行整体检查,检查模型质量及相关信息,所有衍生车型的信息都需经过工程设计人员确认。
114.7)参数化模块检索规范和数据库使用规范
115.其中,针对预设车身模块数据库,对于每一种车型,均对应有一模块信息表,或者所有车型对应一模块信息表,具体不做限定。其中,该模块信息表包含多种信息,包括但局限于车身代码(不同车身结构具有不同的车身代码)、参数化模块的层级关系信息、存储路径信息、模块样式、命名、截面数据等信息,还模块调用需求信息、模型修改/更新时间、车身结构设计人、口搭接样式等信息,具体不做限定,也不一一举例。依据模块信息表的信息,可
以统一规范参数化模块检索规范。
116.参数化模块检索规范可如下:
117.(1)在调用预设参数化数据库查找车身相关模块时首先需要找到相关车型的模块信息表;
118.(2)模块信息表与该车型的整车参数化模块放置在同一路径下,方便存储、调用及查找;
119.(3)模块信息表中应当包括数据库搭建日期,以及相关参数化车身模型负责人或设计人;
120.(4)当零部件、结构级模块修改以后,需要将参数化模块更新日期也保存到模块信息表中,方便对比及查找;
121.(5)参数化模块命名根据建模规范进行定义,确保能够找到相关结构;
122.(6)如果通过命名无法确定结构,则需要保存图片进行结构展示。
123.可见,如图6所示,本发明的预设车身模块数据库涉及的相关规范包括参数化模块的划分和命名规范、参数化模块的相关属性及id规范、基截面规范、参数化模块创建规范、参数化模块调整规范、参数化车型衍生规范、参数化模块检索规范和数据库使用规范,使得预设参数化数据库具有通用性、可扩展性和实用性,其中,对于7)涉及的数据库使用规范,主要涉及在对预设参数化数据库进行使用时会涉及的一些规范,将在下述描述车身结构建模方法进行更为详细的描述。
124.二、基于预设车身模块数据库的车身结构建模方法
125.基于上述预设车身模块数据库,如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车身数据建模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126.s10:根据车身结构衍生策略确定衍生车型、衍生结构需求和模块调用参数。
127.车身结构衍生策略为设计人员为设计出所需车身结构时所提供的相关减建模策略,该车身结构衍生策略包括衍生车型、衍生结构需求和模块调用参数,其中:
128.衍生车型是指需设计的具体车型,例如车型可以为suv、mpv或sedan,或具体某一款型号的车型,设计人员可以依据衍生需求确定所需的车型。
129.衍生结构需求,指的是生成该衍生车型时,该车型所需的相关结构的需求。
130.模块调用参数,指的是在依据衍生结构需求从预设车身模块数据库调用相关结构模块时,需提供的参数信息。例如,如前述,预设车身模块数据库中的部分模块包括模块调用需求,尤其涉及到一些梁头、接头模块,可能需根据衍生结构需求提供相关截面数据(如截面数量)等,后续才可以调用出所需的参数化模块。
131.s20:根据所述衍生车型获取预设车身模块数据库的模块信息表,所述预设车身模块数据库包含所述车型的不同层级结构的参数化模块。
132.在根据车身结构衍生策略确定衍生车型、衍生结构需求和模块调用参数,边可根据衍生车型、衍生结构需求和模块调用参数进行后续处理以创建所需的车身结构模型。其中,先是根据衍生车型获取预设车身模块数据库的模块信息表,预设车身模块数据库包含车型的不同层级结构的参数化模块。
133.s30:根据所述衍生结构需求从所述模块信息表中确定相应参数化模块。
134.例如,在实际衍生建模过程中,衍生结构需求包括多种结构的需求,例如,衍生结
构需求中指示需要某种接头模块,则根据从模块信息表确定出相应接头模块。
135.s40:从所述模块信息表中确定所述相应参数化模块的模块存储路径和模块调用需求。
136.在根据所述衍生结构需求从所述模块信息表中确定相应参数化模块,边可以继续依据所述模块信息表中确定所述相应参数化模块的模块存储路径和模块调用需求。继续以某种接头模块为例,在该步骤中,可以确定出该接头模块的模块存储路径和模块调用需求。
137.s50:根据所述模块调用需求对所述模块调用参数进行适应更改。
138.可以理解,如前述描述,模块调用需求是指调用该模块时,需提供的相关信息或参数,以便更为准确地调用出相应模块。以接头模块为例,预设车身模块数据库中包括有各种各样的接头模块,不同的接头模块可能有不同的装配需求等,因此,当需要某种接头模块时,需提供该相关模块调用参数,当根据模块调用参数无法调用出接头模块时,需根据相应接头模块的调用需求更改模块调用参数,以便于后续可以根据模块调用参数调用出相应接头模块。
139.s60:按照所述相应参数化模块的层级结构展示所述相应参数化模块的调用界面。
140.该步骤中,在根据所述衍生结构需求从所述模块信息表中确定相应参数化模块,便可以在按照模块信息表中指示的相应参数化模块的层级结构展示相应参数化模块的调用界面。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以可以树形结构的方式展示相应参数化模块,并展示在调用界面上,用户可以通过鼠标等方式选取出所需的参数化模块。
141.s70:按照用户在所述调用界面上对所述相应参数化模块的调用操作、更改后的模块调用参数和所述模块存储路径,从所述预设车身模块数据库中调用出所需的参数化模块。
142.在按照所述相应参数化模块的层级结构展示所述相应参数化模块的调用界面之后,此时该车型对应的各层级的参数化模块便直观的呈现在用户面前,此时,用户可以根据衍生需求执行调用操作,使得按照用户在所述调用界面上对所述相应参数化模块的调用操作、更改后的模块调用参数和所述模块存储路径,从所述预设车身模块数据库中调用出所需的参数化模块。例如,用户对某个接头模块进行调用操作,以选择展示在调用界面上的某个接头模块,此时便可以根据该接头模块的模块存储路径找到存储在预设参数化模块的存储位置,继而再根据更改后的模块调用参数从存储在预设参数化模块的存储位置调用出该接头模块。
143.s80:根据用户的模块匹配操作和所述所需的参数化模块生成车身结构模型。
144.在依据步骤s70的操作,调用出所需的所有参数化模块之后,用户便可以对各参数化模块进行匹配搭建操作,以根据用户的模块匹配操作和所述所需的参数化模块生成车身结构模型。
145.可见,在本发明提供的车身数据建模方法中,由于预设参数化数据库中覆盖了车身不同车身结构层级的所有结构对应的参数化模块,丰富合理,充分考虑多场景不同维度的模块调用需求,由于不同车身结构都是有基本结构单元,车身结构之间是具有拓扑共通的;这些车身结构在预设车身模块数据库中是以全参数化可调的模块化存储在预设参数化数据库中,对不同参数化模块进行各种组合衍生就可以得到绝大部分的不同结构方案。可见,本发明以拓扑结构为基本单元,寻求不同结构的拓扑共通性,这种通用化拓扑建模方
式,可以实现最少的数据量覆盖最多的车型,保证了预设车身模块数据库的通用性,直接从预设车身模块数据库调用并匹配安装即可,减少需要重复性建模的可能性,同车型项目的相关结构数据都也无须重新创建,可以有效地提高建模效率。
146.在一实施例中,步骤s30中,也即根据所述车型衍生需求从所述参数化模型信息表中确定相应参数化模块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147.s31:确定所述相应参数化模块是否存储在所述预设车身模块数据库中,若是,则执行步骤s32;若否,则执行步骤s34-s35;
148.例如,在根据模块信息表确定出相应接头模块之后,需要该相应接头模块是否存储在所述预设车身模块数据库中。
149.s32:确定存储在所述预设车身模块数据库的所述相应参数化模块的参数信息是否与所述衍生结构需求中对应的参数信息一致,若一致,则执行步骤s33;若不一致,则执行步骤s34-s35;
150.s33:则触发从所述参数化模型信息表中确定所述相应参数化模块的模块存储路径和模块调用需求的步骤。
151.例如,在确定某种接头模块存储在所述预设车身模块数据库后,则进一步确定存储在预设车身模块数据库的相应接头模块的参数信息是否与所述衍生结构需求中接头模块的参数信息一致,例如,确认该相应接头模块的模块样式、截面样式、搭接样式与接口截面等信息是否与需求的接头模块的参数信息一致,若一致,才执行从所述参数化模型信息表中确定该相应接头模块的模块存储路径和模块调用需求的步骤,便于后续调用出该相应接头模块。
152.s34:获取所述预设车身模块数据库的其他车型的模块信息表;
153.s35:从所述其他车型的模块信息表重新查找参数化模块,直至确定出存储在所述预设车身模块数据库且参数信息与所述衍生结构需求的参数信息一致的所述相应参数化模块。
154.对于步骤s34-35,为根据当前的模块信息表找不出所需的参数化模块时,便可以基于其他车型的模块信息表进行重新查找,直至确定出存储在所述预设车身模块数据库且参数信息与所述衍生结构需求的参数信息一致的所述相应参数化模块。需要说明的是,若均找不出,则可以在预设时长后,提示用户自己依据模块创建规范自行创建所需的参数化模块,或者依据参数化模块调整规范调整现有的参数化模块得到新的参数化模块,可以理解,经过本实施例,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用户从无到有自行创建车身结构模块的过程,例如最大限度的降低用户从无到有自行创建接头模块的过程或者减少修改参数化模块的过程,减少用户层面的繁琐操作,提高了建模效率。
155.在一实施方式中,根据用户的模块匹配操作和所述所需的参数化模块生成车身结构模型时,将所述车身结构模型的各层级结构形成新的参数化模块;
156.根据所述预设车身模块数据库的层级存储结构,将所述新的参数化模块对应存储至所述预设车身模块数据库中,并生成与所述车身模型结构的车型对应的模块信息表。可见,在该实施方式中,根据统一规范进行标准地参数化模块化建模,创建完相应层级的模块结构后,依据数据库架构实时更新存储至预设车身模块数据库,并在完成总成装配后也将相应总成结构模块进行更新至预设车身模块数据库,进一步更新、扩展和提高预设车身模
块数据库的结构模块的多样性,提高了预设车身模块数据库的可调用的参数化模块的种类和数量更多。
157.应理解,上述实施例中各步骤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158.在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车身结构建模装置,该车身结构建模装置与上述实施例中车身结构建模方法一一对应。如图8所示,该车身结构建模装置包括第一确定模块101、获取模块102、第二确定模块103、第三确定模块104、参数更改模块105、展示模块106、调用模块107和生成模块108。各功能模块详细说明如下:
159.第一确定模块101,用于根据车身结构衍生策略确定衍生车型、衍生结构需求和模块调用参数;
160.获取模块102,用于根据所述衍生车型获取预设车身模块数据库的模块信息表,所述预设车身模块数据库包含所述车型的不同层级结构的参数化模块;
161.第二确定模块103,用于根据所述衍生结构需求从所述模块信息表中确定相应参数化模块;
162.第三确定模块104,用于从所述模块信息表中确定所述相应参数化模块的模块存储路径和模块调用需求;
163.参数更改模块105,用于根据所述模块调用需求对所述模块调用参数进行适应更改;
164.展示模块106,用于按照所述相应参数化模块的层级结构展示所述相应参数化模块的调用界面;
165.调用模块107,用于按照用户在所述调用界面上对所述相应参数化模块的调用操作、更改后的模块调用参数和所述模块存储路径,从所述预设车身模块数据库中调用出所需的参数化模块;
166.生成模块108,用于根据用户的模块匹配操作和所述所需的参数化模块生成车身结构模型。
167.关于车身结构建模装置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车身结构建模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车身结构建模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168.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车身结构建模装置,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电脑等用于建模用的终端设备,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9所示。该车身结构建模装置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网络接口、显示屏和输入装置。其中,该车身结构建模装置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车身结构建模装置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车身结构建模装置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服务器连接,例如预设车身模块数据库存储在外部服务器中,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车身结构建模方法。
169.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车身结构建模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170.根据车身结构衍生策略确定衍生车型、衍生结构需求和模块调用参数;
171.根据所述衍生车型获取预设车身模块数据库的模块信息表,所述预设车身模块数据库包含所述车型的不同层级结构的参数化模块;
172.根据所述衍生结构需求从所述模块信息表中确定相应参数化模块;
173.从所述模块信息表中确定所述相应参数化模块的模块存储路径和模块调用需求;
174.根据所述模块调用需求对所述模块调用参数进行适应更改;
175.按照所述相应参数化模块的层级结构展示所述相应参数化模块的调用界面;
176.按照用户在所述调用界面上对所述相应参数化模块的调用操作、更改后的模块调用参数和所述模块存储路径,从所述预设车身模块数据库中调用出所需的参数化模块;
177.根据用户的模块匹配操作和所述所需的参数化模块生成车身结构模型。
178.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179.根据车身结构衍生策略确定衍生车型、衍生结构需求和模块调用参数;
180.根据所述衍生车型获取预设车身模块数据库的模块信息表,所述预设车身模块数据库包含所述车型的不同层级结构的参数化模块;
181.根据所述衍生结构需求从所述模块信息表中确定相应参数化模块;
182.从所述模块信息表中确定所述相应参数化模块的模块存储路径和模块调用需求;
183.根据所述模块调用需求对所述模块调用参数进行适应更改;
184.按照所述相应参数化模块的层级结构展示所述相应参数化模块的调用界面;
185.按照用户在所述调用界面上对所述相应参数化模块的调用操作、更改后的模块调用参数和所述模块存储路径,从所述预设车身模块数据库中调用出所需的参数化模块;
186.根据用户的模块匹配操作和所述所需的参数化模块生成车身结构模型。
187.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技术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188.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单元、模块完成,即将所述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单元或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189.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
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