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防治越冬栾多态毛蚜的胶带的制作方法

2021-11-18 12:15: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除虫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治越冬栾多态毛蚜的胶带。


背景技术:

2.栾树是无患子科栾树属落叶大乔木,其树干挺拔、树冠舒展、花色鲜艳,是近年推广应用较为成功的植物新品种,但由于栾多态毛蚜的危害,使栾树生长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如造成栾树新叶萌发畸形、卷叶以及不展叶等问题。栾多态毛蚜能够分泌大量蜜露,诱发其自身所处的叶片和下层灌木产生煤污病,栾树上积攒的蜜露也会滴落到路人衣物上或路面上,由于蜜露粘泞并难以清洗,不仅给人们的生活起居造成极大的不便,也严重破坏了城市的绿化景观,急需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防治措施。
3.栾多态毛蚜以卵越冬,11月开始性蚜产卵,其卵多产于树皮伤疤、裂缝等处,以树体中下部为多。越冬卵起初为浅绿色,生长后转为深墨绿色,其卵长约0.5mm,第2年早春(2

3月)栾树萌芽前孵化为干母,干母成虫颜色深褐色,干母孵化后不喜移动,过一段时间后再开始爬行至上部枝条上,集中聚集在一起,以刺吸树木为害。
4.现有的防治栾多态毛蚜的方法是春季药剂喷雾防治,但防治效果受风雨等气象因素影响较大,且大量使用化学药剂易产生环境污染,所以提倡每年秋季(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栾多态毛蚜下树越冬前,在栾树树干中部距离地面1.2m

1.8m处绑扎粘虫胶带,栾多态毛蚜下树越冬时会途经胶带被粘在胶带上,此方法可杀死部分越冬产卵的栾多态毛蚜,有效减轻翌年栾多态毛蚜危害,进而降低农药使用量,保护城市生态环境。但是发明人发现市场现有的粘虫胶带存在技术缺陷,在使用时与树干之间仍存在较大缝隙,尤其是栾树树干或树皮裂缝较大时,栾多态毛蚜仍能通过胶带与树干之间的缝隙下树越冬或上树危害,致使防治效果大大降低,因此亟需一种专业防治越冬栾多态毛蚜的胶带对栾树上的栾多态毛蚜进行清除,以达到简单环保防治栾多态毛蚜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了一种防治越冬栾多态毛蚜的胶带。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治越冬栾多态毛蚜的胶带,由若干单节胶带构成,所述单节胶带包括:
8.绒毛层;
9.胶带基层,所述绒毛层(2)覆设于所述胶带基层(3)的上端面,所述胶带基层(3)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绒毛层的外侧以形成连接部;
10.胶粘层,所述胶粘层的上端面覆设于所述胶带基层的下端面;
11.离型层,覆设于所述胶粘层的下端面。
12.进一步地,在所述的胶带中,所述胶带基层包括:
13.两连接带,所述两连接带分别平行于所述胶带基层的左端侧边以及右端侧边布置,并位于所述绒毛层的左端侧边下方和右端侧边下方对应的所述胶带基层上,所述连接带的下端面与所述胶粘层的上端面粘贴连接。
14.进一步地,在所述的胶带中,所述胶带基层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带相配合的连接孔。
15.进一步地,在所述的胶带中,所述胶粘层上开设有与所述连接孔相对应的穿孔,以便于所述连接带穿过所述胶粘层。
16.进一步地,在所述的胶带中,所述连接部的上端面涂抹有粘性胶水。
17.进一步地,在所述的胶带中,所述连接部上覆设有离型带。
18.进一步地,在所述的胶带中,所述连接部的长度为50~100mm。
19.进一步地,在所述的胶带中,所述绒毛层的高度为5~10mm。
20.进一步地,在所述的胶带中,所述单节胶带的宽度为100~150mm。
21.进一步地,在所述的胶带中,所述胶粘层为防水胶层。
22.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23.(1)本实用新型的防治越冬栾多态毛蚜的胶带,通过将绒毛层覆设于胶带基层的上端面上,将胶粘层覆设于胶带基层的下端面上,从而在胶带缠绕在树干上的情况下,使绒毛层填充于胶带基层与树干之间的空隙内,避免栾多态毛蚜从胶带基层与树干之间的空隙处上树危害或下树越冬;
24.(2)通过将胶带基层的下端面背向树木布置,且在其上覆设有胶粘层,从而能够粘贴从胶粘层外侧上下树的栾多态毛蚜,增强了对栾多态毛蚜的防治效率;
25.(3)通过在胶粘层下端面设置离型层,从而便于将胶带缠绕储存,也能够防止胶粘层失去其胶粘能力而降低胶带对栾多态毛蚜的防治效率;
26.(4)通过在连接胶带基层的左端和右端分别设置连接带,从而在单节胶带无法通过连接部与胶粘层胶粘的情况下,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连接带将单节胶带缠绕固定在树干上,增加了胶带的实用性;
27.(5)本实用新型的防治越冬栾多态毛蚜的胶带使用简单、实用性强,且便于存储,能够对不同直径的树干进行缠绕保护,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以及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2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治越冬栾多态毛蚜的胶带的结构示意图(一);
29.图2为图1的a部局部放大示意图;
30.图3为图1中防治越冬栾多态毛蚜的胶带中单节胶带的结构示意图(一);
31.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治越冬栾多态毛蚜的胶带的结构示意图(二);
32.图5为图4的b部局部放大示意图;
33.图6为图4中防治越冬栾多态毛蚜的胶带中单节胶带的结构示意图(二);
34.图7为图6单节胶带不带绒毛层的结构示意图;
35.图8为图6单节胶带中胶带基层的结构示意图;
36.图9为图6单节胶带中胶粘层的结构示意图;
37.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治越冬栾多态毛蚜的胶带的结构示意图(三);
38.图11为图10的c部局部放大示意图;
39.图12为图10中防治越冬栾多态毛蚜的胶带中单节胶带的结构示意图(三);
40.其中,各附图标记为:
41.1、单节胶带;2、绒毛层;3、胶带基层;4、胶粘层;5、离型层;6、连接部;7、离型带;8、连接带;9、连接孔;10、穿孔。
具体实施方式
42.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内”、“外”、“垂直的”、“水平的”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43.实施例1
4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治越冬栾多态毛蚜的胶带,如图1所示,其由若干单节胶带1首尾连接而成,以便于对不同直径的树干进行缠绕保护。具体地,工作人员在使用时,剪下一个单节胶带1对树干进行缠绕处理,以清除树干上的栾多态毛蚜。优选地,每一单节胶带1的首尾连接处均设置有若干断点,从而便于工作人员撕开单节胶带1以对树木进行缠绕,降低工作人员的操作难度,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45.如图2~3所示,单节胶带1包括绒毛层2、胶带基层3、胶粘层4以及离型层5。
46.绒毛层2用于在单节胶带1对树干进行缠绕的情况下,填充单节胶带1与树干之间的空隙,避免栾多态毛蚜从单节胶带1与树干之间的空隙上下树而降低单节胶带1的除虫效率。其中,绒毛层2由软质材料制成,如软质布料或软质塑料。进一步地,为了使绒毛层2对单节胶带1与树干之间的空隙进行完全密封,该绒毛层2的高度设置为5~15mm;优选地,绒毛层2的高度设置为5~10mm。
47.胶带基层3的上端面覆设于绒毛层2的下端面,胶带基层3的左端延伸至绒毛层2的外侧以形成连接部6,用于使绒毛层2能够缠绕至树干,并使绒毛层2能够填充胶带与树干之间存在的空隙。其中,绒毛层2可以粘贴于胶带基层3的上端面。
48.胶粘层4的上端面覆设于胶带基层3的下端面,当将胶带缠绕至树干上后,胶粘层位于树干外侧,从而粘贴从胶粘层4下端面上通过的栾多态毛蚜。
49.其中,连接部6用于配合胶粘层4将胶带基层3缠绕固定至树干,避免单节胶带1从树干上落下而降低单节胶带1去除栾多态毛蚜的效率。
50.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胶粘层4为防水胶层,即由防水胶构成,避免胶粘层4在下雨天气失去胶粘能力,而使栾多态毛蚜从胶粘层4下端面上下树,降低单节胶带1对栾多态毛蚜的去除效率。
51.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在胶带基层3对树干进行缠绕的情况下,绒毛层2朝向树干布置,胶粘层4位于胶带基层3背向树木枝干的一侧,在胶带基层3围绕树干一圈后,工作人员将连接部6的上端面胶粘于胶带基层3右端的胶粘层4上,从而使胶带基层3和绒毛层2对树干进行包裹,以防治树干上的栾多态毛蚜从单节胶带1与树干之间的空隙处上下树。
52.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d的尺寸可以为50~150mm,其中,d为连接部6的长度。优选地,d的尺寸为50~100mm。
53.离型层5的上端面覆设于胶粘层4的下端面,用于在未使用胶带的情况下,对胶粘层4进行保护,以便于保存胶带,避免在未使用胶带的情况下,胶粘层4上胶粘有灰尘或其他杂物而失去胶粘能力。其中,离型层5为离型纸。
54.在使用单节胶带1对树干进行缠绕固定的情况下,工作人员将离型层5从胶粘层4上剥离,以露出胶粘层4,使胶粘层4能够对栾多态毛蚜进行胶粘,避免栾多态毛蚜从胶粘层4上下树。
55.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去除树干上栾多态毛蚜,e的尺寸为100~150mm,其中,e为单节胶带1的宽度。
56.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绒毛层2的宽度可以小于胶带基层3的宽度,从而避免绒毛层2突出于胶带基层3布置。
57.本实施例防治越冬栾多态毛蚜的胶带在使用时,工作人员剥离离型层5以露出胶粘层4,然后将胶带基层3缠绕在树干上,使绒毛层2朝向树干布置,使胶粘层4背向树干布置,然后在绒毛层2填充胶带基层3与树干之间的空隙之后,将连接部6粘贴到胶带基层3右端对应的胶粘层4的下端面上,从而将单节胶带1缠绕在树木枝干上。
58.实施例2
59.本实施例为实施例1的一个变形实施例,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胶带基层3的结构不同。
60.如图4~5所示,一种防治越冬栾多态毛蚜的胶带,其包括绒毛层2、胶带基层3、胶粘层4以及离型层5。
61.其中,绒毛层2、胶粘层4以及离型层5的结构、连接关系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在此不在赘述。
62.如图6~8所示,胶带基层3还包括两连接带8。两连接带8分别平行于胶带基层3的左端侧边以及右端侧边布置,并位于绒毛层2的左端侧边下方和右端侧边下方对应的胶带基层3上,两连接带8的前端分别对应与胶带基层3的左端中部以及右端中部固定连接,连接带8的下端面与胶粘层4的上端面粘贴连接,用于在胶粘层4失去胶粘能力的情况下,使胶带基层3牢固地缠绕在树干上。
63.其中,在两连接带8未被使用的情况下,其平行于胶带基层3的右端侧边和左端侧边;在需要使用连接带8将胶带基层3牢固地缠绕在树干上的情况下,工作人员将连接带8从胶带基层3上撕下,使连接带8与胶带基层3的右端侧边位置或左端侧边位置呈一定角度布置,如连接带8与胶带基层3的右端侧边位置或左端侧边位置呈垂直布置。
64.具体地,在连接部6与胶粘层4的下端面粘贴不牢固而导致胶带基层3不能牢固的缠绕在树干上的情况下,工作人员可以将胶带基层3右端和左端的两连接带8从胶粘层4上撕下或将连接带8连同其对应的胶粘层4一同从胶带基层3上撕下,然后工作人员将胶带基层3缠绕在树干上之后,将胶带基层3两端的两连接带8系紧,从而将单节胶带1绑在树干上,以对树干上的栾多态毛蚜进行清除。
65.进一步地,胶带基层3的左端和/或右端设置有与连接带8相配合的若干连接孔9,用于使连接带8穿过连接孔9将胶带基层3紧贴于树干上。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胶粘层4上开设有与连接孔9相对应的穿孔10,以便于连接带8通过穿孔10穿过胶粘层4。
66.具体地,在连接部6与胶粘层4连接不牢固的情况下,若通过连接带8无法将胶带基层3紧密地缠绕在树干上,此时工作人员将右端的连接带8穿过左端的连接孔9以及连接孔9所对应的穿孔10,再将右端的连接带8系紧左端的连接带8,从而将胶带基层3紧密的绑在树干上。
67.实施例3
68.本实施例为实施例1的一个变形实施例,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连接部6的结构不同。
69.如图10~12所示,一种防治越冬栾多态毛蚜的胶带,其包括绒毛层2、胶带基层3、胶粘层4以及离型层5。
70.其中,绒毛层2、胶带基层3、胶粘层4以及离型层5的结构、连接关系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在此不在赘述。
71.连接部6的上端面上涂抹有粘性胶水,用于增加单节胶带1在树干上缠绕的牢固性。
72.具体地,在单节胶带1缠绕在树干上的情况下,连接部6可以通过其上涂抹的粘性胶水与胶粘层4粘贴连接,从而增强单节胶带1缠绕树干的牢固性。
73.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为了避免连接部6上涂抹的胶水粘贴到绒毛层2,如图11~12所示,在连接部6上覆设有离型带7。其中,在连接部6上覆设离型带7之后,离型带7可以将连接部6上的胶水与绒毛层2隔绝开,从而可以避免连接部6粘贴到绒毛层2。
74.优选地,离型带7的宽度大于或等于连接部6上涂抹胶水的宽度。其中,离型带7可以为离型纸。
75.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76.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