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新型箱式叠压稳流智慧供水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1-11-18 12:09: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供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箱式叠压稳流智慧供水设备。


背景技术:

2.叠压供水系统工作原理图如图《叠压供水系统工作原理图》所示。叠压供水系统主要由市政供水管网、防回流污染装置、真空抑制器及稳流罐(稳流补偿器)、水泵机组、自动控制柜、高位水箱、用户供水管网等组成。稳流补偿器是接在水泵进水口与市政供水管网之间,与真空抑制器配合,目的是消除水泵所产生的负压、实现调节和稳定流量的密闭容器。真空抑制器是在稳流罐的上面安装,真空的检测、处理、控制、执行、数显反馈等功能是通过信号检测系统、微机处理系统和数显系统自动来完成,稳流罐进水口产生的负压得到有效抑制。用户供水管网直接与水泵机组出水管相接,高位水箱接在用户供水管末端,其内设有液位传感器。止回阀和电动阀接在进水管与高位水箱之间,电动阀接在水箱的出水口。
3.目前叠压稳流供水设备能够保证供水源的稳定流通,而传统的供水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比较不能对其水源进行监测和过滤,若劣质水源输送家庭内,将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新型箱式叠压稳流智慧供水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5.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箱式叠压稳流智慧供水设备,包括供水设备本体,所述供水设备本体包括一个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一侧设置有水箱。所述水箱一侧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置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的一侧设置有稳流罐,所述稳流罐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的一侧设置有控制装置,所述第二水泵的另一侧设置有水质监测装置,所述水质监测装置的一侧设置有水过滤装置,所述水过滤装置的一侧设置有第三水泵。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进水管固定安装在水箱一侧中部的顶端,且通过连接管与外部水源相连通。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出水管固定安装在水箱一侧中部的底端,且出水管通过输送管与第一水泵的输入口相连通,且所述第一水泵的输出口通过输送管与稳流罐顶部一侧的进水口相连通,且第一水泵和稳流罐均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稳流罐顶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压力检测表,输送压力检测表的一侧位于稳流罐顶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真空抑制器,且压力检测表和真空抑制器均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稳流罐的出水口通过连接管与第二水泵的输入口相连通,且所述第二水泵的输出口通过连接管分别于水质监测装置和水过滤装置的进水口相连通,且均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三水泵的输入口通过连接管与水过滤装置的出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三水泵的输出口与外部送水管网相连通,且第三水泵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新型箱式叠压稳流智慧供水设备,通过设有的水质监测装置,使其对输送的水源进行监测,当监测到水源高于或低于规定的数值,则通过水过滤装置进行过滤工作,从而避免将劣质、受污染的水源输送到用户家庭内,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保证其用户家庭的用水安全,此种新型箱式叠压稳流智慧供水设备,结构新颖,可对水源进行监测和过滤工作。
附图说明
12.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箱式叠压稳流智慧供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箱式叠压稳流智慧供水设备的图1局部放大

a结构示意图。
15.图中:1、供水设备本体;2、底板;3、水箱;4、进水管;5、出水管;6、第一水泵;7、稳流罐;8、第二水泵;9、控制装置;10、水质监测装置;11、水过滤装置;12、第三水泵;13、压力检测表;14、真空抑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1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17.实施例:如图1

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箱式叠压稳流智慧供水设备,包括工供水设备本体1,供水设备本体1包括一个底板2,底板2顶部的一侧设置有水箱3。水箱3一侧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置有进水管4和出水管5,出水管5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水泵6,第一水泵6的一侧设置有稳流罐7,稳流罐7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水泵8,第二水泵8的一侧设置有控制装置9,第二水泵8的另一侧设置有水质监测装置10,水质监测装置10的一侧设置有水过滤装置11,水过滤装置11的一侧设置有第三水泵12。
18.其中,进水管4固定安装在水箱3一侧中部的顶端,且通过连接管与外部水源相连通,通过设有进水管4,使其接通外部水源,将其输送到水箱3的内部。
19.其中,出水管5固定安装在水箱3一侧中部的底端,且出水管5通过输送管与第一水泵6的输入口相连通,且第一水泵6的输出口通过输送管与稳流罐7顶部一侧的进水口相连通,且第一水泵6和稳流罐7均与控制装置9电性连接,通过设有的第一水泵6,使其将水箱3的水输送到稳流罐7的内部。
20.其中,稳流罐7顶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压力检测表13,输送压力检测表13的一侧位于稳流罐7顶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真空抑制器14。且压力检测表13和真空抑制器14均与控制装置9电性连接,通过在稳流罐7顶部设有的压力检测表13和真空抑制器14,使其可检测其内部水的压力,通过真空抑制器14对起到抑制作用,保证其水源稳定输送流动。
21.其中,稳流罐7的出水口通过连接管与第二水泵8的输入口相连通,且第二水泵8的
输出口通过连接管分别于水质监测装置10和水过滤装置11的进水口相连通,且均与控制装置9电性连接,通过设有的第二水泵8,使其将稳流罐7内的水源输送到水质监测装置10和水过滤装置11,对其水源今进行检测和过滤工作。
22.其中,第三水泵12的输入口通过连接管与水过滤装置11的出水口相连通,第三水泵12的输出口与外部送水管网相连通,且第三水泵12与控制装置9电性连接,通过设有的第三水泵12,使其将水过滤装置11内过滤后的水源输送到用户管道内。
23.工作时,通过设有进水管4,使其接通外部水源,将其输送到水箱3的内部;通过设有的第一水泵6,使其将水箱3的水输送到稳流罐7的内部;通过在稳流罐7顶部设有的压力检测表13和真空抑制器14,使其可检测其内部水的压力,通过真空抑制器14对起到抑制作用,保证其水源稳定输送流动;通过设有的第二水泵8,使其将稳流罐7内的水源输送到水质监测装置10和水过滤装置11,对其水源今进行检测和过滤工作;通过设有的第三水泵12,使其将水过滤装置11内过滤后的水源输送到用户管道内。
24.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