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中医诊断用针灸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1-18 00:1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中医针灸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中医诊断用针灸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2.中医一般指以中国汉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传统医学为主的医学,所以也称汉医。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
3.在中医的诊疗过程中,常常会以针灸的方式对患者进行诊治,这也是中医的一大特色。在针灸的过程中,下针十分的关键,医护人员进行下针操作时,很难精准的控制下针深度,导致针灸的效果受到很大的影响,且容易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在针灸的过程中,医护人员不容易对患者穴位进行精确的把控,这也会影响针灸的治疗效果,导致患者治疗时间增长,影响其康复。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中医诊断用针灸辅助装置,具有连接块上的卡槽进行针的夹持,转动第一把手进行下针处理,使得医护人员进行下针操作更加的方便省事,且在下针操作时,量杆会随着下针而沿着滑槽内壁向下移动,医护人员利用量杆上的刻度表可以精确的控制下针深度,使得针灸的效果更好的优点。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医诊断用针灸辅助装置,包括辅助下针机构,所述辅助下针机构上固定有固定机构;
6.所述辅助下针机构包括套管和第一把手,所述套管底端固定连通有定位斗,所述套管内壁固定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表面开有导向槽,所述固定块下表面开有通孔,所述导向槽和通孔相互连通,所述套管外壁固定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上开有滑槽,所述第一连接块一侧面开有第一螺纹孔,所述滑槽和第一螺纹孔相互连通,所述第一连接块通过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
7.所述第一螺纹孔内壁滑动配合有量杆,所述第一连接块通过第一螺栓与量杆固定连接,所述量杆上设有刻度表,所述量杆顶端固定有固定板,所述第一把手底端固定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另一端贯穿固定板且固定有第二连接块,所述连接杆与固定板结合处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块下表面开有卡槽,所述第二连接块外壁开有进料槽,所述卡槽与进料槽相互连通,所述套管外壁从上至下依次套接固定有一组限位环。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向槽为倒圆台型结构,所述定位斗、固定块、导向槽和通孔均位于同一竖直轴线上。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套筒,所述套筒外壁固
定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另一侧面固定有套环,所述套环套接在套管外部且位于一组限位环之间,所述套环上开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与套环内部相互连通,所述套环通过第二螺纹孔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栓,所述套环通过第二螺栓与套管固定连接。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套筒外壁贯穿固定有气筒,所述气筒一端开有第三螺纹孔,所述第三螺纹孔与气筒内部相互连通,所述气筒通过第三螺纹孔螺纹连接有螺柱,所述螺柱一端固定有第二把手,所述螺柱另一端固定有推塞,所述推塞位于气筒内部且与气筒内壁滑动配合,所述推塞与气筒内壁结合处设有密封圈。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套筒底端固定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上贯穿固定有第二输气管,所述第一挡板下表面固定有波纹管,所述第二输气管与波纹管相互连通。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波纹管另一端固定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上贯穿固定有第一输气管,所述第一输气管与波纹管相互连通,所述第一输气管底端固定连通有吸盘。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4.1、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连接块上的卡槽进行针的夹持,转动第一把手进行下针处理,使得医护人员进行下针操作更加的方便省事,且在下针操作时,量杆会随着下针而沿着滑槽内壁向下移动,医护人员利用量杆上的刻度表可以精确的控制下针深度,使得针灸的效果更好,对患者的治疗更加的有效。
15.2、本实用新型通过辅助下针机构中的定位斗可以对患者下针位置进行定位处理,转动第二把手,使得第二把手带动推塞将吸盘中的空气抽离,使得吸盘可以固定在患者身体上,拧动第二螺栓可以完成辅助下针机构与固定机构的固定,使得固定机构配合定位斗完成对下针位置的确定和指引,从而使得医护人员进行后续下针处理时更加的便捷,并能有效提升针灸的效率。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辅助下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套管、定位斗、固定块和导向槽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第一把手、连接杆、连接块和卡槽的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1.图6为套筒、气筒、波纹管和吸盘的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辅助下针机构;2、固定机构;3、套管;4、定位斗;5、固定块;6、导向槽;7、通孔;8、第一连接块;9、滑槽;10、第一螺纹孔;11、第一螺栓;12、量杆;13、固定板;14、第一把手;15、连接杆;16、第二连接块; 17、卡槽;18、进料槽;19、限位环;20、套筒;21、支撑板;22、套环; 23、第二螺纹孔;24、第二螺栓;25、第一挡板;26、波纹管;27、第二挡板;28、第一输气管;29、吸盘;30、气筒;31、第二把手;32、螺柱;33、推塞;34、第二输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如图1

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中医诊断用针灸辅助装置,包括辅助下针机构1,辅助下针机构1上固定有固定机构2;
25.辅助下针机构1包括套管3和第一把手14,套管3底端固定连通有定位斗4,套管3内壁固定有固定块5,固定块5上表面开有导向槽6,固定块5 下表面开有通孔7,导向槽6和通孔7相互连通,套管3外壁固定有第一连接块8,第一连接块8上开有滑槽9,第一连接块8一侧面开有第一螺纹孔10,滑槽9和第一螺纹孔10相互连通,第一连接块8通过第一螺纹孔10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11;
26.第一螺纹孔10内壁滑动配合有量杆12,第一连接块8通过第一螺栓11 与量杆12固定连接,量杆12上设有刻度表,量杆12顶端固定有固定板13,第一把手14底端固定有连接杆15,连接杆15另一端贯穿固定板13且固定有第二连接块16,连接杆15与固定板13结合处通过轴承转动连接,第二连接块16下表面开有卡槽17,第二连接块16外壁开有进料槽18,卡槽17与进料槽18相互连通,套管3外壁从上至下依次套接固定有一组限位环19。
27.其中,导向槽6为倒圆台型结构,定位斗4、固定块5、导向槽6和通孔 7均位于同一竖直轴线上。
28.其中,固定机构2包括套筒20,套筒20外壁固定有支撑板21,支撑板 21另一侧面固定有套环22,套环22套接在套管3外部且位于一组限位环19 之间,套环22上开有第二螺纹孔23,第二螺纹孔23与套环22内部相互连通,套环22通过第二螺纹孔23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栓24,套环22通过第二螺栓 24与套管3固定连接。
29.其中,套筒20外壁贯穿固定有气筒30,气筒30一端开有第三螺纹孔,第三螺纹孔与气筒30内部相互连通,气筒30通过第三螺纹孔螺纹连接有螺柱32,螺柱32一端固定有第二把手31,螺柱32另一端固定有推塞33,推塞 33位于气筒30内部且与气筒30内壁滑动配合,推塞33与气筒30内壁结合处设有密封圈。
30.其中,套筒20底端固定有第一挡板25,第一挡板25上贯穿固定有第二输气管34,第一挡板25下表面固定有波纹管26,第二输气管34与波纹管26 相互连通,波纹管26另一端固定有第二挡板27,第二挡板27上贯穿固定有第一输气管28,第一输气管28与波纹管26相互连通,第一输气管28底端固定连通有吸盘29。
31.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
32.首先将该装置取出并利用酒精棉擦拭,然后医护人员将定位斗4罩在待下针位置的上方,医护人员转动套环22,调节吸盘29的位置以便于后续的固定,调节吸盘29到达指定位置后,医护人员转动第二把手31,使得第二把手 31利用螺柱32带动推塞33沿着气筒30内壁上移,将吸盘29内部的空气抽离,使得吸盘29在气压作用下得以吸在患者身体上,拧动第二螺栓24,完成辅助下针机构1和固定机构2位置的固定,这时定位斗4的位置随着吸盘29 而被固定,医护人员准备完毕,将消毒后的针取出,使其置于卡槽17中,然后医护人员下移第一把手14,使得第一把手14带动量杆12沿着滑槽9内壁下移,从而测量出针的长度,测量完毕后,医护人员转动第一把手14,并逐渐下压第一把手14,使得第一把手14带动针转动并下移,逐渐的完成下针处理,医护人员及时根据量杆12上的刻度表判断下针的深度,直至下
针的完成,操作人员反向转动第二把手31,促使气体回到吸盘29中,这时吸盘29不再吸住患者,操作人员即可将该装置取下,从而完成针灸过程中的辅助下针操作。
33.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34.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