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碳化硅远红外电加热装置的导热元件的制作方法

2021-11-16 01:29: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远红外电加热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碳化硅远红外电加热装置的导热元件。


背景技术:

2.碳化硅远红外电加热装置在加热过程中,发出远红外电磁波,被有机物高分子和水分子吸收后,产生激烈的分子和原子共振现象,使物质发热,达到迅速干燥的目的。碳化硅远红外电加热装置用的导热元件可以起到进行热传导和防护的效果,现有的导热元件在指定的碳化硅远红外电加热装置中仍存在难以进行安装及拆卸的问题,为此,我们希望能够通过对碳化硅远红外电加热装置的导热元件的创新来提高碳化硅远红外电加热装置的导热元件的使用效率,便于安装拆卸,使之发挥出最大的价值,碳化硅远红外电加热装置的导热元件的发展给人们在对工业生产进行干燥处理时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其种类和数量也正在与日俱增。
3.目前市场上的碳化硅远红外电加热装置的导热元件虽然种类和数量非常多,但是碳化硅远红外电加热装置的导热元件有这样的缺点:导热元件在碳化硅远红外电加热装置中安装或拆卸较为麻烦,碳化硅远红外电加热装置的导热元件难以对电加热丝进行规整分隔和碳化硅远红外电加热装置的导热元件不方便稳定连接配套的测温探头。因此要对现在的碳化硅远红外电加热装置的导热元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碳化硅远红外电加热装置的导热元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导热元件在碳化硅远红外电加热装置中安装或拆卸较为麻烦,碳化硅远红外电加热装置的导热元件难以对电加热丝进行规整分隔和碳化硅远红外电加热装置的导热元件不方便稳定连接配套的测温探头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碳化硅远红外电加热装置的导热元件,包括:
6.导热板,安装在碳化硅远红外电加热板的侧面,所述导热板的一侧表面开设有凹槽;
7.对接槽,开设在所述导热板远离所述凹槽的一侧;
8.连接槽,对称开设在所述导热板的顶部与底部的两侧边缘,所述导热板靠近所述连接槽的相邻一侧开设有安装孔;
9.测试孔,对称开设在所述导热板的两端边缘中部。
10.优选的,所述导热板的两端还开设有防护孔和设置在防护孔内壁一侧表面的分隔条,且防护孔关于导热板的中心线呈对称分布。
11.优选的,所述分隔条呈等间隔平行分布在防护孔的内侧,且分隔条的两侧表面呈圆弧形,并且分隔条的厚度小于防护孔内侧表面之间的间距。
12.优选的,所述连接槽的一侧还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的长度小于连接槽的长度,且连接槽的截面呈直角梯形,并且插槽的一侧与连接槽的直角边对接。
13.优选的,所述测试孔还设置有导孔和防松凸起;
14.导孔,开设在所述测试孔的外侧;
15.防松凸起,设置在所述导孔的内壁边缘,所述防松凸起的形状呈圆环形。
16.优选的,所述导孔的直径大于所述测试孔的直径,且导孔的轴心线和测试孔的轴心线相互重合。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8.(1)、该碳化硅远红外电加热装置的导热元件,将导热板和配套的碳化硅远红外电加热板进行对接,并且通过配套的螺钉贯穿加热板和导热板背面两侧的安装孔进行螺纹连接,反之,通过工具插入到导热板边缘的插槽中,并且工具沿着连接槽中转动,使得工具挤压碳化硅远红外电加热装置的金属外壳来带动导热板撬动取出,进而方便该导热元件在指定的碳化硅远红外电加热装置中进行安装或拆卸;
19.(2)、该碳化硅远红外电加热装置的导热元件,将远红外电加热用的电加热丝沿着导热板两端呈对称分布的防护孔中插入,并且通过防护孔内侧呈等间隔分布的分隔条对电加热丝进行规整分隔,从而有效避免该导热元件内部的电加热丝之间产生接触;
20.(3)、该碳化硅远红外电加热装置的导热元件,通过将温度检测用的测温探头从碳化硅远红外电加热装置的外侧插入到导热板一端中部的测试孔中,并且通过导孔内侧呈圆环形的防松凸起对指定的测温探头外壁进行夹紧,从而保证该导热板对配套安装的测温探头进行稳定连接。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后视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右视截面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仰视结构示意图。
25.图中:1、导热板;2、凹槽;3、对接槽;4、连接槽;5、安装孔;6、测试孔;7、防护孔;8、分隔条;9、插槽;10、导孔;11、防松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7.请参阅图1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碳化硅远红外电加热装置的导热元件,包括:
28.导热板1,安装在碳化硅远红外电加热板的侧面,导热板1的一侧表面开设有凹槽2;
29.对接槽3,开设在导热板1远离凹槽2的一侧;
30.连接槽4,对称开设在导热板1的顶部与底部的两侧边缘,导热板1靠近连接槽4的相邻一侧开设有安装孔5;
31.测试孔6,对称开设在导热板1的两端边缘中部。
32.参阅图1可知,对称分布的测试孔6可以满足导热板1安装在指定位置时,方便导热板1的两端均可以连接配套的测温探头。
33.导热板1的两端还开设有防护孔7和设置在防护孔7内壁一侧表面的分隔条8,且防护孔7关于导热板1的中心线呈对称分布。
34.分隔条8呈等间隔平行分布在防护孔7的内侧,且分隔条8的两侧表面呈圆弧形,并且分隔条8的厚度小于防护孔7内侧表面之间的间距。
35.参阅图3可知,通过防护孔7内侧呈等间隔分布的分隔条8对电加热丝进行规整分隔,从而避免电加热丝之间产生接触。
36.连接槽4的一侧还开设有插槽9,插槽9的长度小于连接槽4的长度,且连接槽4的截面呈直角梯形,并且插槽9的一侧与连接槽4的直角边对接。
37.参阅图1、3和4可知,当导热板1放置在碳化硅远红外电加热板的内部时,通过扁平的工具沿着导热板1两侧边缘的插槽9中插入,并且使得工具对接到直角梯形的连接槽4中,再转动工具挤压碳化硅远红外电加热装置的金属外壳,使得导热板1利用杠杆原理的方式可以进行撬动取出。
38.测试孔6还设置有导孔10和防松凸起11;
39.导孔10,开设在测试孔6的外侧;
40.防松凸起11,设置在导孔10的内壁边缘,防松凸起11的形状呈圆环形。
41.导孔10的直径大于测试孔6的直径,且导孔10的轴心线和测试孔6的轴心线相互重合。
42.参阅图1可知,通过导孔10内侧呈圆环形的防松凸起11对配套安装的测温探头外壁进行夹紧防松。
43.工作原理:在使用该碳化硅远红外电加热装置的导热元件时,首先,将导热板1和配套的碳化硅远红外电加热板进行对接,使得导热板1放置在碳化硅远红外电加热板的内部,并且通过配套的螺钉贯穿加热板和导热板1背面两侧开设的安装孔5进行螺纹连接,从而使得导热板1稳定安装在碳化硅远红外电加热装置的内部,当需要对将导热板1从碳化硅远红外电加热装置中取出时,通过扁平的工具沿着导热板1两侧边缘的插槽9中插入,并且使得工具对接到直角梯形的连接槽4中,再转动工具挤压碳化硅远红外电加热装置的金属外壳,使得导热板1利用杠杆原理的方式撬动取出,进而可以对该导热元件在指定的碳化硅远红外电加热装置中进行安装或拆卸,随后,将远红外电加热用的电加热丝沿着导热板1两端呈对称分布的防护孔7中插入,当需要对导热板1的温度进行检测时,将温度检测用的测温探头从碳化硅远红外电加热装置的外侧插入到导热板1一端中部的测试孔6中,并且通过导孔10内侧呈圆环形的防松凸起11对指定的测温探头外壁进行夹紧,从而保证该导热板1和指定测温探头连接的稳定性,通过凹槽2可以对导热板1进行均匀的热传导,本说明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44.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
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