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罗茨风机检修吊架的制作方法

2021-11-10 08:3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罗茨风机检修辅助工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罗茨风机检修吊架。


背景技术:

2.罗茨风机属容积式风机,其原理是利用两个叶形转子在壳体内作相对转动来压缩和输送气体的回转压缩机。这种鼓风机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增氧、污水处理曝气、水泥输送,更适用于低压力场合的气体输送和加压系统,也可用作真空泵等。
3.罗茨风机的安全运行及使用寿命,取决于正确而经常的检修保养。有些场合下,罗茨风机安装在较为狭小的空间内,在检修保养时无法使用天车等大型设备吊运,也不允许叉车等较大的动力设备进入,只能通过人力和小车配合搬运,由于罗茨风机体积大、质量重,工人在检修搬运过程中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4.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罗茨风机检修吊架,能够轻松的进入狭小的空间内,且吊运罗茨风机时更加省时省力。
5.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6.一种罗茨风机检修吊架,包括左支架和右支架,所述左支架和右支架上方连接有上龙门杆,所述左支架和右支架底部连接有脚轮,所述左支架外侧可转动连接有卷筒侧轴,所述卷筒侧轴外侧端连接有卷筒,所述卷筒上缠绕有拉绳,所述龙门杆上连接有主滑轮,所述拉绳一端连接在卷筒上、另一端绕过主滑轮且连接有若干的分绳,所述分绳下端连接有分绳吊钩;所述卷筒下侧设有能够驱动卷筒转动的省力驱动组件。
7.优选的,所述省力驱动组件包括连接于左支架的转动座和可转动连接在转动座上的驱动轴,所述驱动轴外侧端连接有摇把;所述驱动轴上连接有小齿轮,所述卷筒侧轴上连接有与小齿轮啮合配合的大齿轮;所述转动座外侧面上开设有以驱动轴为轴心的若干个制动销孔,所述摇把上插接有与制动销孔配合的制动销。
8.优选的,所述左支架和右支架下侧开设有对称的支撑滑槽,所述支撑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支撑杆。
9.优选的,所述上龙门杆包括左侧杆和滑动连接于左侧杆内的右侧杆。
10.优选的,所述左侧杆下端滑动连接于左支架上;所述右侧杆下端滑动连接于右支架上。
11.优选的,所述卷筒上方设有连接于左侧杆的辅助滑轮,所述拉绳绕过辅助滑轮。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左支架和右支架上方连接有上龙门杆,左支架和右支架底部连接有脚轮,左支架外侧可转动连接有卷筒侧轴,卷筒侧轴外侧端连接有卷筒,卷筒上缠绕有拉绳,龙门杆上连接有主滑轮,拉绳一端连接在卷筒上、另一端绕过主滑轮且连接有若干的分绳,分绳下端
连接有分绳吊钩;卷筒下侧设有能够驱动卷筒转动的省力驱动组件。工作时,将本吊架推到需要检修的罗茨风机旁,使得罗茨风机旁位于龙门杆下方,然后通过分绳吊钩勾住罗茨风机,通过手动转动省力驱动组件通过拉绳将罗茨风机吊起一定高度并固定,然后再将载有罗茨风机的本吊架推回到检修车间检修。本吊架结构较窄,能够轻松的进入狭小的空间内,且吊运罗茨风机时更加省时省力。
14.2、省力驱动组件包括连接于左支架的转动座和可转动连接在转动座上的驱动轴,驱动轴外侧端连接有摇把,驱动轴上连接有小齿轮,卷筒侧轴上连接有与小齿轮啮合配合的大齿轮,转动座外侧面上开设有以驱动轴为轴心的若干个制动销孔,摇把上插接有与制动销孔配合的制动销。通过转动摇把带动驱动轴转动,再通过齿轮组带动卷筒转动来实现收绳,进而将风机吊起,由于与驱动轴上连接的为小齿轮,小齿轮带动大齿轮转动起到省力的作用。
15.3、左支架和右支架下侧开设有对称的支撑滑槽,支撑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支撑杆。吊起风机后,将支撑杆滑到风机下方,使得风机底部通过支撑杆支撑,能够避免本吊架在推动过程中风机因左右晃动而不稳。
16.4、上龙门杆包括左侧杆和滑动连接于左侧杆内的右侧杆,当不使用本吊架时可以将右侧杆收入左侧杆内,更加节省空间。
17.5、左侧杆下端滑动连接于左支架上,右侧杆下端滑动连接于右支架上。这样上龙门杆的高度上下可调,可根据实际工况调节上龙门杆的高度,适应性更好。
附图说明
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23.图5为图4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
24.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25.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拆解结构示意图。
26.图中,1

左支架、11

支撑滑槽、2

右支架、3

上龙门杆、31

左侧杆、311

滑动孔、312

固定销孔、32

右侧杆、33

调高螺孔、331

调高光孔、4

主滑轮、41

辅助滑轮、5

卷筒、51

拉绳、511

分绳、52

大齿轮、53

卷筒侧轴、6

转动座、61

驱动轴、62

摇把、63

小齿轮、64

制动销、65

制动销孔、7

支撑杆、8

脚轮。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28.参照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罗茨风机检修吊架,包括左支架1和右支架2,左支架1和右支架2结构相同且左右对称,左支架1和右支架2上方连接有上龙门杆3,左支架1和右支架2底部连接有脚轮8,龙门杆3上连接有主滑轮4,通过拉绳51绕过主滑轮4,主滑
轮4一端吊重物,另一端施力将重物吊起。上述为现有技术中的吊架结构。
29.作为进一步的,左支架1外侧可转动连接有卷筒侧轴53,如图1所示,卷筒侧轴53外侧端固定连接有卷筒5,这样卷筒5能够自由的转动,卷筒5上缠绕有拉绳51,拉绳51一端固定连接在卷筒5上、另一端绕过主滑轮4且连接有若干的分绳511,分绳511下端连接有分绳吊钩,本实施例中分绳511共有4根,通过分绳吊钩勾住罗茨风机的四角的吊环,这样吊起时更稳定。
30.卷筒5下侧设有能够驱动卷筒5转动的省力驱动组件,省力驱动组件包括连接于左支架1的转动座6和可转动连接在转动座6上的驱动轴61,如图7所示,驱动轴61外侧端连接有摇把62;驱动轴61上连接有小齿轮63,卷筒侧轴53上连接有与小齿轮63啮合配合的大齿轮52,本实施中小齿轮63与大齿轮52的分度圆直径为1:4,转动时更加省力;转动座6外侧面上开设有以驱动轴61为轴心的若干个制动销孔65,摇把62上插接有与制动销孔65配合的制动销64。通过转动摇把62带动驱动轴61转动,再通过齿轮组(相互啮合的小齿轮63和大齿轮52)带动卷筒5转动来实现收绳,进而将风机吊起,由于与驱动轴61上连接的为小齿轮63,小齿轮63带动大齿轮52转动起到较明显省力的作用,1:4的分度圆直径比例相当于只用原来1/4的转动力就能够把罗茨风机吊起,同时缺点是省力不省距离,转动的圈数相当于原来的4倍。将风机吊起后,将摇把62上插接的制动销64向内插入到转动座6上的其中一个制动销孔65内后,摇把62便无法转动,同时卷筒5也被固定,进而风机被吊在某一高度上。
31.左支架1和右支架2下侧开设有对称的支撑滑槽11,支撑滑槽11内滑动连接有支撑杆7,本实施例中共设有3根,支撑杆7位于支撑滑槽11的一侧,以免挡住罗茨风机,如图4所示;当吊起风机后,将支撑杆7滑到风机下方,然后落下风机,使得风机底部通过支撑杆7支撑,能够避免本吊架在推动过程中风机因处于吊起状态左右晃动而不稳。支撑杆7工作时插入到支撑滑槽11内,当不使用时可以抽出。
32.上龙门杆3包括左侧杆31和滑动连接于左侧杆31内的右侧杆32,具体的,左侧杆31和右侧杆32均为倒l形,左侧杆31的水平段右端开设有滑动孔311,如图7所示,右侧杆32的水平段能够插入并滑动连接在滑动孔311内,滑动孔311和右侧杆32上均开设有对应的固定销孔312,通过销轴插入二者的固定销孔312内将二者固定连接。当不使用本吊架时可以将右侧杆32收入左侧杆21内,更加节省空间。
33.左侧杆31下端滑动连接于左支架1上,右侧杆32下端滑动连接于右支架2上,具体的,左支架1和右支架2上开设有上下方向的滑动孔,左侧杆31和右侧杆32的垂直段分别插入到左支架1和右支架2的滑动孔内,滑动孔一侧开设有调高光孔,左侧杆31和右侧杆32的垂直段上均开设有调高螺孔33,通过调高光孔与调高螺孔33内旋入螺栓使得左侧杆31和右侧杆32即上龙门杆3的高度可以上下调节,可根据实际工况也调节上龙门杆3的高度,适应性更好。
34.卷筒5上方设有连接于左侧杆31的辅助滑轮41,拉绳51绕过辅助滑轮41,辅助滑轮41起到顺线和导向作用,避免拉绳过分弯折,同时辅助滑轮41又在卷筒5正上方,转动卷筒5时更加省力。
35.工作过程:将本吊架推至需要检修的罗茨风机旁,使得罗茨风机旁位于龙门杆3正下方,然后通过分绳吊钩勾住罗茨风机四角的吊环;转动摇把62带动驱动轴61转动,通过齿轮组(相互啮合的小齿轮63和大齿轮52)带动卷筒5转动来实现收绳,进而将风机吊起一定
高度;将支撑杆7滑到风机正下方,然后放绳使得风机落到支撑杆7上;将载有罗茨风机的本吊架推回到检修车间检修。
36.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竖直”、“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要求本实用新型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或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中的“相连”“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部件间接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37.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具体实施例的说明仅用于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照本实用新型原理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或者同等替换,这些改进或同等替换也视为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