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基于IR人脸识别与红外透波的B柱外饰板的制作方法

2021-11-10 04:4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基于ir人脸识别与红外透波的b柱外饰板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领域,尤其涉及基于ir人脸识别与红外透波的b柱外饰板。


背景技术:

2.b柱外饰板总成是车身骨架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传统轿车b柱外饰板总成车身为钣金件,b柱外饰板本体属于侧围部分结构,采用铸造模冲压成形,单件供货和其它零部件在焊装现场通过焊装夹具固定焊接成分总成,再按结构层级拼装焊接至侧围总成上,所有分总成组装、焊接总拼成白车身;进入涂装喷涂,得到油漆车身。
3.传统矫车b柱外饰板车身为钣金件,钣金件开发周期长、尺寸难控制、模具开发成本高、车身重量重;以往箱货的货箱为框架式结构,b柱外饰板总成视觉效果不美观;即使采用外饰塑料件,其外饰塑料件通常采用较柔软材料,抗凹性较差,在外力按压时会导致变形量较大。
4.一种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一种b柱外饰板总成”,其公告号cn213323353u,包括b柱外饰板本体和b柱盖板,b柱盖板卡接在b柱外饰板本体上,b柱外饰板本体连接在车身骨架上,b柱外饰板总成为单独个体整体连接在车身骨架上。该实用新型将钣金件更改为塑料件,b柱外饰板本体和b柱盖板组装成b柱外饰板总成,再将密封海绵、塑料卡扣、v型卡扣组装成b柱外饰板总成,总装现场通过紧固件直接安装在车身骨架上,操作简单,整车开发周期短。b柱外饰板定义成黑、白二种颜色,且黑、白二种颜色均在一个本体上分色喷涂来代替分件的结构方式,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减少模具开发数量,减少整车装配、减少匹配数量、提升ehpv、降低成本。其不足之处:没有实现夜间人脸识别解锁汽车,无需对外饰板开孔进行识别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主要是为了解决没有实现夜间人脸识别解锁汽车,无需对外饰板开孔进行识别的目的的问题,提供基于ir人脸识别与红外透波的b柱外饰板,可以实现日间和夜间人脸识别解锁汽车,无需对外饰板开孔进行识别的目的。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基于ir人脸识别与红外透波的b柱外饰板,包括:人脸识别模块,用于人脸图像采集解锁汽车;控制模块,用于图像处理、数据分析和控制解锁汽车;显示模块,用于密码输入解锁汽车;外壳体,设在所述人脸识别模块、控制模块和显示模块外侧;内壳体,用于安装所述人脸识别模块、控制模块和显示模块。
7.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电路板、处理器、编码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编码器和存储器设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控制模块对所述人脸识别模块采集的图像进行图像处理、数据分析,在识别正确的人脸后,控制汽车解锁。
8.所述人脸识别模块可用于日间和夜间解锁汽车。所述外壳体为红外pc材料,可以在不开孔的情况下,使所述人脸识别模块采集人脸图像信息,实现所述人脸识别模块从所述外壳体内部直接穿透所述外壳体壁厚实现人脸识别。
9.作为优选,所述控制模块分别连接所述人脸识别模块和所述显示模块。
10.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对所述人脸识别模块和所述显示模块的信息进行数据分析,最后判断数据是否正确,从而实现汽车是否解锁的功能。
11.所述显示模块包括密码盘,可用于手动输入密码进行汽车解锁。所述密码盘为触摸屏,便于使用者使用。
12.作为优选,所述外壳体设有若干个第一连接部,所述内壳体均设有与所述若干个第一连接部对应的若干个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通过胶连接。
13.所述第一连接部呈凸字形结构,所述凸字形下半部(即较大的部分)与所述外壳体固定连接,可以是一体成型件。所述第二连接部呈凹字形结构,所述凹字形下半部与所述内壳体固定连接,可以使一体成型件。所述凸字形上半部(即较小的部分)与所述凹字形上半部互为配合的卡接结构,可以使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卡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通过pu结构胶固定连接,实现所述外壳体与所述内壳体的固定连接。
14.作为优选,所述人脸识别模块包括摄像模组、补光单元和挡光单元,所述摄像模组包括两个摄像头,所述两个摄像头之间设有所述补光单元和所述挡光单元。
15.所述摄像模组为双目摄像头模组,所述两个摄像头均为ir 摄像头,ir摄像头在夜间通过所述补光单元来提高夜间识别率,所述补光单元为红外补光灯,与所述人脸识别模块配合实现夜视成像。在日间时,所述补光单元不进行补光,可直接进行人脸识别。通过所述两个摄像头之间的距离,基于神经网络算法实现深度采集,最终实现日间和夜间人脸识别。
16.作为优选,所述挡光单元包括两个挡光泡棉,所述两个挡光泡棉之间设有所述补光单元。
17.将所述补光单元设在所述挡光泡棉之间,所述挡光泡棉可以阻挡一定所述补光单元的光,便于所述摄像模组在夜间清晰地识别人脸。
18.作为优选,所述人脸识别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和所述显示模块之间均通过排线连接。
19.通过所述排线作为电子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便于电子器件之间的连接,便于节省布线空间。所述排线可以使用较少的空间,实现电子器件之间的连接。
20.作为优选,所述人脸识别模块还包括供电散热部件。
21.所述供电散热部件有若干个,均匀分布在所述摄像模组周围,为所述人脸识别模块提供动力,便于所述人脸识别模块的散热。
22.作为优选,所述外壳体为红外pc材料,所述内壳体为pc或abs材料。
23.红外pc材料可以实现所述摄像头在所述外壳体不开孔的前提下从所述外壳体的内部直接穿透所述外壳体的壁厚,实现零件一体化外观,又增加电子功能的目的。
24.作为优选,所述摄像模组、所述补光单元和所述挡光单元呈同一直线排列。
25.呈同一直线的排列方式,可以使所述摄像模组、所述补光单元和所述挡光单元之间相互影响的效果可控,便于所述补光单元对所述摄像模组补光,也便于所述挡光单元挡
住所述补光单元;还可以减少所述外壳体和所述内壳体的宽度,有利于美观和提高空间利用率。
26.作为优选,所述内壳体外侧表面边缘处设有若干个卡接机构。
27.所述内壳体两侧表面边缘处均设有一个卡接机构,所述卡接机构的横截面呈弯折型,便于所述内壳体卡接在汽车安装b柱外饰板部位的凸起沿上。
2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人脸识别模块的摄像模组、补光单元、挡光单元之间的配合,实现日间和夜间人脸识别解锁汽车的功能。
29.(2)外壳体为红外pc材料,可以实现摄像头在外壳体不开孔的前提下从外壳体的内部直接穿透外壳体的壁厚,实现零件一体化外观,又增加电子功能的目的。
30.(3)内壳体两侧表面边缘处均设有一个卡接机构,便于内壳体卡接在汽车安装b柱外饰板部位。
附图说明
31.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32.图2是图1中a处的剖视示意图。
33.图3是图1中b处的剖视示意图。
34.图示说明:1

人脸识别模块,2

控制模块,3

显示模块,4

外壳体,5

内壳体,6

排线,11

摄像模组,12

补光单元,13

挡光单元,14

供电散热部件,41

第一连接部,51

第二连接部,52

卡接机构,111

摄像头,131

挡光泡棉。
具体实施方式
3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的描述。
36.如图1所示,基于ir人脸识别与红外透波的b柱外饰板,包括:人脸识别模块1,用于人脸图像采集解锁汽车;控制模块2,用于图像处理、数据分析和控制解锁汽车;显示模块3,用于密码输入解锁汽车;外壳体4,设在人脸识别模块、控制模块和显示模块外侧;内壳体5,用于安装人脸识别模块、控制模块和显示模块。
37.控制模块包括电路板、处理器、编码器和存储器,处理器、编码器和存储器设在电路板上,控制模块对人脸识别模块采集的图像进行图像处理、数据分析,在识别正确的人脸后,控制汽车解锁。
38.人脸识别模块可用于日间和夜间解锁汽车。外壳体为红外pc材料,可以在不开孔的情况下,使人脸识别模块采集人脸图像信息,实现人脸识别模块从外壳体内部直接穿透外壳体壁厚实现人脸识别。
39.控制模块分别连接人脸识别模块和显示模块。
40.控制模块用于对人脸识别模块和显示模块的信息进行数据分析,最后判断数据是否正确,从而实现汽车是否解锁的功能。
41.显示模块包括密码盘,可用于手动输入密码进行汽车解锁。密码盘为触摸屏,便于
使用者使用。
42.如图2所示,外壳体设有若干个第一连接部41,内壳体均设有与若干个第一连接部对应的若干个第二连接部51,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通过胶连接。
43.第一连接部呈凸字形结构,凸字形下半部(即较大的部分)与外壳体固定连接,可以是一体成型件。第二连接部呈凹字形结构,凹字形下半部与内壳体固定连接,可以使一体成型件。凸字形上半部(即较小的部分)与凹字形上半部互为配合的卡接结构,可以使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卡接。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通过pu结构胶固定连接,实现外壳体与内壳体的固定连接。
44.内壳体外侧表面边缘处设有若干个卡接机构52。
45.内壳体两侧表面边缘处均设有一个卡接机构,卡接机构的横截面呈弯折型,便于内壳体卡接在汽车安装b柱外饰板部位的凸起沿上。
46.外壳体为红外pc材料,内壳体为pc或abs材料。
47.红外pc材料可以实现摄像头在外壳体不开孔的前提下从外壳体的内部直接穿透外壳体的壁厚,实现零件一体化外观,又增加电子功能的目的。
48.如图3所示,人脸识别模块包括摄像模组11、补光单元12和挡光单元13,摄像模组包括两个摄像头111,两个摄像头之间设有补光单元和挡光单元。
49.摄像模组为双目摄像头模组,两个摄像头均为ir 摄像头,ir摄像头在夜间通过补光单元来提高夜间识别率,补光单元为红外补光灯,与人脸识别模块配合实现夜视成像。在日间时,补光单元不进行补光,可直接进行人脸识别。通过两个摄像头之间的距离,基于神经网络算法实现深度采集,最终实现日间和夜间人脸识别。
50.挡光单元包括两个挡光泡棉131,两个挡光泡棉之间设有补光单元。
51.将补光单元设在挡光泡棉之间,挡光泡棉可以阻挡一定补光单元的光,便于摄像模组在夜间清晰地识别人脸。
52.人脸识别模块、控制模块和显示模块之间均通过排线6连接。
53.通过排线作为电子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便于电子器件之间的连接,便于节省布线空间。排线可以使用较少的空间,实现电子器件之间的连接。
54.人脸识别模块还包括供电散热部件14。
55.供电散热部件有若干个,均匀分布在摄像模组周围,为人脸识别模块提供动力,便于人脸识别模块的散热。
56.摄像模组、补光单元和挡光单元呈同一直线排列。
57.呈同一直线的排列方式,可以使摄像模组、补光单元和挡光单元之间相互影响的效果可控,便于补光单元对摄像模组补光,也便于挡光单元挡住补光单元;还可以减少外壳体和内壳体的宽度,有利于美观和提高空间利用率。
58.应理解,该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