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同轴电缆拉力试验方法与流程

2021-11-10 02:0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同轴电缆拉力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方法步骤如下:步骤一;当进行使用前给控制面板(2)与第一驱动电机(3)、第二驱动电机(22)、第一电动气缸(16)和第二驱动电机(22)通电,将待检测的电缆本体(14)的两端分别缠绕在两侧的安装轴(13)表面;步骤二;此时第一电动气缸(16)带动第二安装杆(15)收缩,进而使得第二安装杆(15)通过紧固块(18)将电缆本体(14)卡接在安装轴(13)表面,此时第一驱动电机(3)启动,进而第一驱动电机(3)带动第一传动杆(4)转动,从而第一传动杆(4)通过传动齿轮(5)带动两组连接齿轮(10)同时转动,进而使得连接齿轮(10)带动第一转动丝杆(7)转动,进而使得第一转动丝杆(7)表面的第一滑动螺母(8)带动调节杆(9)相对移动,从而使得调节杆(9)的上侧带动调节齿轮(12)相反移动,进而改变调节齿轮(12)之间的距离,从而实现对电缆本体(14)的拉伸目的;步骤三;当调节齿轮(12)相反移动的同时,第一传动杆(4)通过履带带动第二转动丝杆(19)转动,进而使得第二转动丝杆(19)表面的第二滑动螺母(20)通过承载板(21)带动第二驱动电机(22)上移,从而保持第二传动杆(23)和第二安装杆(15)之间的距离,当根据需求更换电缆本体(14)拉力的位置时,第一电动气缸(16)带动第二安装杆(15)伸长,进而第二安装杆(15)带动紧固块(18)脱离安装轴(13)表面,此时第二驱动电机(22)启动,第二传动杆(23)通过履带第一安装杆(11)转动,从而第一安装杆(11)通过安装轴(13)带动电缆本体(14)移动,进而改变需要拉伸的位置;步骤四;当调节完毕后,第一电动气缸(16)再次通过第二安装杆(15)将紧固块(18)卡接在安装轴(13)表面,继而再次将电缆本体(14)紧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同轴电缆拉力试验方法所用的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表面的底部安装有控制面板(2),所述外壳(1)内底部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3),所述第一驱动电机(3)的动力输出端安装有第一传动杆(4),所述第一传动杆(4)的顶端安装有传动齿轮(5),所述外壳(1)内部的两侧对称安装有承载壳(6),所述外壳(1)内部两侧靠近承载壳(6)内部的位置处转动安装有第一转动丝杆(7),所述第一转动丝杆(7)的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一滑动螺母(8),所述第一滑动螺母(8)的顶部安装有调节杆(9),两组所述第一转动丝杆(7)的相对一端均安装有连接齿轮(1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同轴电缆拉力试验方法所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内部的两侧对称安装有第二电动气缸(25),两组所述第二电动气缸(25)的相对一端均转动安装有第一安装杆(11),所述第一安装杆(11)一端的表面安装有调节齿轮(12),所述第一安装杆(11)的一端安装有安装轴(13),所述安装轴(13)的表面传动连接有电缆本体(14),所述第一安装杆(11)的内部套设有第二安装杆(15),所述第二安装杆(15)的另一端安装有第一电动气缸(16)。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同轴电缆拉力试验方法所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动气缸(16)的另一端安装有辅助轮(17),所述第二安装杆(15)的一端安装有紧固块(18),所述外壳(1)内底部中间位置处的两侧对称转动安装有第二转动丝杆(19),所述第二转动丝杆(19)外侧的上部活动连接有第二滑动螺母(20),两组所述第二滑动螺母(20)的相对一侧共同安装有承载板(21),所述承载板(21)的上部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22),所述第二驱动电机(22)的动力输出端安装有第二传动杆(23),所述外壳(1)内部的一端安装隔离
板(24)。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同轴电缆拉力试验方法所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螺母(8)的内侧壁设置有与第一转动丝杆(7)表面相适配的内螺纹,所述承载壳(6)内部的两侧对称安装有限定块且第一滑动螺母(8)的两侧设置有与限定块位置相对应大小相适配的限定擦槽。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同轴电缆拉力试验的使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齿轮(10)的安装位置位于传动齿轮(5)的两侧,两组所述连接齿轮(10)相对一侧的底部均与传动齿轮(5)的两侧相啮合,所述传动齿轮(5)和连接齿轮(10)的形状均为锥型齿轮。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同轴电缆拉力试验方法所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杆(4)的表面分别与第二转动丝杆(19)的表面通过履带相连接,所述第二滑动螺母(20)的内侧壁设置有与第二转动丝杆(19)表面相适配的滑纹。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同轴电缆拉力试验的使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杆(23)的表面分别与第一安装杆(11)通过履带相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杆(11)的内部设置有与第二安装杆(15)大小相适配的通孔,所述第一安装杆(11)的表面安装有连接轴且第一安装杆(11)通过连接轴转动安装在第二电动气缸(25)的相对一端。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同轴电缆拉力试验方法所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杆(15)的一端均匀设置有数量为五组的紧固块(18)且紧固块(18)的内侧壁均卡接在安装轴(13)的表面,所述安装轴(13)的表面设置有与电缆本体(14)相适配的连接槽。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同轴电缆拉力试验方法所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动气缸(16)通过辅助轮(17)活动连接在外壳(1)内部一端的两侧,所述外壳(1)内部一端的两侧设置有与辅助轮(17)位置相对应大小相适配的滑槽,所述调节齿轮(12)的底侧传动连接在调节杆(9)的表面,所述调节杆(9)的表面设置有与调节齿轮(12)的底侧位置处相对应大小相适配的卡槽,所述隔离板(24)上侧的内部设置有与第二安装杆(15)活动轨迹相适配限位槽。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轴电缆拉力试验方法,将待检测的电缆本体的两端分别缠绕在两侧的安装轴表面;使得第一转动丝杆表面的第一滑动螺母带动调节杆相对移动,从而使得调节杆的上侧带动调节齿轮相反移动,进而改变调节齿轮之间的距离,从而实现对电缆本体的拉伸目的。本发明通过第二驱动电机启动,第二传动杆通过履带第一安装杆转动,从而第一安装杆通过安装轴带动电缆本体移动,进而改变需要拉伸的位置,继而在进行测试时可根据需求进行调节电缆本体的拉伸部位,省时省力,从而在进行试验时提高电缆本体的拉伸效率。高电缆本体的拉伸效率。高电缆本体的拉伸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汤晓楠 陈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神宇通信科技股份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07
技术公布日:2021/11/9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