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滤光组件、摄像模组、电子设备及拍摄方法与流程

2021-11-09 22:09: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摄像头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滤光组件、摄像模组、电子设备及拍摄方法。


背景技术:

2.为了提高摄像模组的成像质量,目前各厂商都在摄像模组中设置了两个或多个摄像头,比如双摄像头摄像模组、多摄像头摄像模组等,其中,这些摄像模组包括两个或多个独立的摄像头,每一个摄像头都具有相应的镜头组件、滤光片以及感光芯片,这种设置方式提高整个摄像模组的成本,导致使用了该摄像模组的电子设备的价格较高,不能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3.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摄像模组中通过设置两个或多个摄像头的方式来提高成像质量而导致摄像模组成本较高的问题,提供一种摄像模组、电子设备及拍摄方法。
4.一种滤光组件,用于与摄像模组的感光组件相接,以便滤除从目标物体射向所述感光组件的杂光,包括:支架,用于与所述感光组件固定连接;滤光片,具有第一区和第二区,所述第一区用于滤除第一波段之外的光线,所述第二区用于滤除第二波段之外的光线;所述滤光片可以移动地安装设置在所述支架上,以使所述滤光片相对所述支架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其中,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的排布方向与所述第一区和所述第二区的排布方向平行,使得滤光片位于第一位置时,从目标物体第一区域反射的第一波段的光线可以传播所述感光组件,滤光片位于第二位置时,从目标物体的第一区域反射的第二波长的光线可以传播至所述感光组件。
5.在本发明中,滤光片位于第一位置时,从目标物体第一区域反射的第一波段的光线可以传播感光组件处,滤光片位于第二位置时,从目标物体的第一区域反射的第二波长的光线可以传播至感光组件处。当滤光组件应用于摄像模组时,感光组件便可以分别根据从目标物体同一位置反射回来的第一波段的光线和第二波段的光线进行成像。在后续处理时,可以将该区域根据第一波段光线所成的图像和根据第二波段光线所成的图像进行融合,从而使最终图像中该区域的成像同时集中了根据第一波段成像的优点和根据第二波段成像的优点。
6.即此时,摄像模组可以利用一个镜头组件实现现有双摄像头模组的拍摄功能,而现有的双摄像头模组中具有两个镜头组件和两个感光芯片,故本发明所提供的摄像模组相比于现有的双摄像头模组而言体积更小、成本更低。
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区和所述第二区依次交替设置,且所述第一区在所述第一区和所述第二区的排布方向的尺寸和所述第二区的尺寸相同。这样每一次滤光片移动的距离等于第一区的宽度,便可以保证从第一区传出的光线在感光芯片上的投射区域和从第二区传出的光线在感光芯片上的投射区域位置交换,这样可以方便后续对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
的处理。
8.进一步的,所述支架具有第一表面、第二表面,以及中空腔,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相背设置,所述中空腔由所述第一表面贯穿至所述第二表面,所述中空腔的侧壁上设有支撑件,所述滤光片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撑件上。通过支架可以提供一个遮光环境,避免光线从其他位置传播至滤光片,同时,通过支架还可以对滤光片进行保护,提高滤光片的使用寿命。
9.进一步的,所述滤光片包括滤光部,所述第一区和所述第二区均位于所述滤光部,其中,在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区和所述第二区布满所述滤光部;在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一区和所述第二区在第一方向上依次交替设置;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第一区和所述第二区的排布方向,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垂直,这样可以方便后续对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的处理。
10.进一步的,所述滤光片还包括不透光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于所述滤光部的外侧,通过连接部可以降低杂光对摄像模组成像所产生的不良影响。
11.进一步的,所述滤光组件还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与所述连接部相接,用于驱动所述滤光片相对所述支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进行位置变换,这样设置可以避免驱动件对滤光片的性能产生不良影响,同时还可以免光线从滤光部之外的区域穿过滤光片。
12.进一步的,所述驱动件包括第一磁性单元、第二磁性单元,所述第一磁性单元与所述支架相接,所述第二磁性单元与所述滤光片相接;所述第一磁性单元和所述第二磁性单元中的至少一者为电磁单元,使得所述第一磁性单元和所述第二磁性单元之间可以相吸或相斥,进而带动所述滤光片相对所述支架移动。这样可以使驱动件的设置更加简单,方便摄像模组的生产组装。
13.进一步的,所述驱动件包括安装座,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滤光片固定在所述安装座上,这样设置更方便滤光片与驱动件的安装。
14.进一步的,所述滤光片包括滤光部,所述第一区和所述第二区均位于所述滤光部,其中,在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区和所述第二区布满所述滤光部;在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一区和所述第二区在第一方向上依次交替设置;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第一区和所述第二区的排布方向,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垂直,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均与所述中空腔的轴线垂直。组装摄像模组时,镜头组件直接设置在支架的第一表面上便可以使滤光片与镜头组件正对,摄像模组的组装更方便。
15.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件包括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均设置在所述中空腔的侧壁上;所述第一支撑部上设有第一开口槽,所述第二支撑部上设有第二开口槽,所述第一开口槽的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槽的开口相对设置,以形成一安装空间;所述安装座安装在所述安装空间内,并可以在所述安装空间内滑动;其中,所述安装座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开口槽内,另一端设于所述第二开口槽内,这样可以使支撑件的设置更加简单方便。
16.进一步的,在所述中空腔轴向上,所述第一开口槽的宽度等于所述安装座的宽度,这样设置既能使安装座在开口槽内滑动,又能避免安装座在光轴上跳动。及/或在所述中空腔轴向上,所述第二开口槽的宽度等于所述安装座的宽度,这样设置既能使安装座在开口槽内滑动,又能避免安装座在光轴上跳动。及/或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采用相
同的结构设置,这样可以使支撑架的设置更加简单。
17.一种摄像模组,包括:镜头组件;感光组件,与所述镜头组件相对,用于接收从所述镜头组件投射出的光线以进行成像;滤光组件,分别与所述镜头组件和所述感光组件相接,并位于所述镜头组件和所述感光组件之间,用于滤除射向所述感光组件的杂光,其中,所述滤光组件如上任意一项所述,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均与所述镜头组件的光轴垂直。通过这样设置,摄像模组可以利用一个镜头组件实现现有双摄像头模组的拍摄功能,而现有的双摄像头模组中具有两个镜头组件和两个感光芯片,故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摄像模组相比于现有的双摄像头模组而言体积更小、成本更低。
18.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摄像模组,所述摄像模组如上任一项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摄像模组电性连接,用于将所述感光芯片在所述滤光片位于第一位置时得到的第一图像与所述滤光片位于第二位置时得到的第二图像融合以形成第三图像。这样利用一个镜头组件实现现有双摄像头模组的拍摄功能,而现有的双摄像头模组中具有两个镜头组件和两个感光芯片,故可以降低电子设备的体积和成本。
19.进一步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发光模组,所述发光模组与所述控制器相接,用于向目标物体投射第一波段的光线和第二波段的光线,这样可以提高电子设备的拍摄效果。
20.一种拍摄方法,利用如上任一项所述的摄像模组对目标物体进行拍摄,所述拍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所述滤光片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感光芯片根据从所述滤光片投射出的光线所得到第一图像;控制所述滤光片移动至第二位置,并获取此时所述感光芯片根据从所述滤光片投射出的光线所得到第二图像;将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融合以得到第三图像。这样利用一个镜头组件实现现有双摄像头模组的拍摄功能,而现有的双摄像头模组中具有两个镜头组件和两个感光芯片,故可以降低电子设备的体积和成本。
21.进一步的,所述将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融合以得到第三图像的步骤包括:提取所述第一图像中的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并提取所述第二图像中的第三特征和第四特征;其中,所述第一特征和所述第三特征是由所述感光芯片根据第一波段的光线得到的图像,所述第二特征和所述第四特征是由所述感光芯片根据第二波段的光线得到的图像;将所述第一特征和所述第三特征融合以得到第一融合特征,并将所述第二特征和所述第四特征融合以得到第二融合特征;将所述第一融合特征和所述第二融合特征融合以得到所述第三图像。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电子设备的背面示意图;
23.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摄像模组的剖面示意图;
24.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摄像模组的滤光片的正面示意图;
25.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摄像模组的滤光片的剖面示意图;
26.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摄像模组的一种工作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
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28.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29.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30.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包括摄像模组10和控制器,其中,控制器和摄像模组10电性连接,可以控制摄像模组10的工作。其中摄像模组10可以起到双摄像头模组的功能,即摄像模组10可以分别根据第一波段和第二波段的光线进行成像,并能够将根据这两个波段的光线所成的像进行融合得到最终的图像。另外,为了提高电子设备的成像效果,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还包括发光模组20,发光模组20与控制器相接,用于向目标物体投射第一波段的光线和第二波段的光线。此外,摄像模组10也可以和其他摄像模组配合使用。比如,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还设置了长焦摄像模组30和广角摄像模组40,控制器可以将摄像模组10、长焦摄像模组30以及广角摄像模组40三者的成像进行融合,以进一步提高电子设备100的成像效果。
31.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摄像模组10包括镜头组件10a、感光组件10b以及滤光组件10c,其中,感光组件10b与镜头组件10a相对,用于接收从镜头组件10a投射出的光线以进行成像;滤光组件10c分别与镜头组件10a和感光组件10b相接,并位于镜头组件10a和感光组件10b之间,用于滤除射向感光组件10b的杂光。
32.如图2所示,感光组件10b包括基板1和感光芯片2,基板1可以是硬质电路板,也可以是柔性电路板和补强板的组合件。感光芯片2设置在基板1上,并与基板1上的线路结构电性连接。感光芯片2与镜头组件10a相对,感光芯片2可以接收从镜头组件10a投射出的光线以进行成像。
33.如图2所示,滤光组件10c包括支架3以及滤光片4。支架3与感光组件10b固定连接,具体的,支架3可以通过粘接等方式设置在基板1上,滤光片4设置在支架3上,并位于镜头组件10a和感光芯片2之间,通过支架3的支撑使滤光片4与感光芯片2间隔相对。镜头组件10a设置在支架3远离基板1的表面上,从镜头组件10a投射出的光线先传播至滤光片4,滤光片4会滤除这些光线中的杂光,使相应波长的光线穿过,这些从滤光片4穿过的光线最终会被感光芯片2接收以进行成像。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滤光片4可以相对支架3运动,以便相对支架3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34.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镜头组件10a包括镜座61和安装在镜座61上的镜头62,其中镜头62的光轴即为镜头组件10a的光轴。镜座61通过粘接等方式安装在支架3远离基板1的表面上。此时,镜座61可以直接采用音圈马达。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镜座61也可以是和支架3一体成型设置。
35.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滤光片4具有第一区41和第二区42。其中,第一区41可以使第一波段的光线穿过,以便感光芯片2根据所述第一波段的光线进行成像;第二区42可以使第二波段的光线穿过,以便感光芯片2根据所述第二波段的光线进行成像。其中,
第一波段的光线可以是某一波长的光线,也可以是某一波长范围的光线。第二波段的光线可以是另一波长的光线,也可以是另一波长范围的光线。比如,第一波段的光线可以是400nm-700nm波段的光线,也可以是650nm波长的光线,第二波段的光线750nm-1100nm波段的光线,也可以是850nm波长的光线。
36.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滤光组件10c还包括驱动件5,驱动件5设置在支架3上,并与滤光片4相接。驱动件5可以根据控制器的控制指令驱动滤光片4运动,以改变滤光片4在感光芯片2上的投影的位置。这样穿过第一区41的第一波段的光线以及穿过第二区42的第二波段的光线在感光芯片2上的投射位置也随之改变,感光芯片2可以根据滤光片4位置变化前和变化后所接收到的光线分别成像。
37.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区41和第二区42的排布方向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排布方向平行,以使滤光片4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一区41在感光组件10b上的投影区域,能够与滤光片4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二区42在感光组件10b上的投影区域至少有一部分重合;及/或滤光片4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二区42在感光组件上10b的投影区域,能够与滤光片4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区41在感光组件10b上的投影区域至少有一部分重合。这样滤光片4位于第一位置时,从目标物体第一区域反射的第一波段的光线可以传播感光组件10b处,滤光片4位于第二位置时,从目标物体的第一区域反射的第二波长的光线可以传播至感光组件10b处。即感光组件10b可以分别根据从目标物体同一位置反射回来的第一波段的光线和第二波段的光线进行成像。
38.假定滤光片4位置变化之前处于第一位置,滤光片4片位置变化后处于第二位置,那么滤光片4处于第一位置时,感光芯片2可以根据此时透过滤光片4的光线得到目标物体的第一图像;当滤光片4处于第二位置时,感光芯片2可以根据此时透过滤光片4的光线得到目标物体的第二图像。
39.故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拍摄可以达到现有双摄像头模组的拍摄效果:当滤光片4位于第一位置时,感光芯片2根据从滤光片4投射出的光线所得到第一图像;然后通过控制器控制滤光片4移动至第二位置,并获取此时感光芯片2根据从滤光片4投射出的光线所得到第二图像;最后通过控制器将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融合以得到第三图像。可以理解的,第三图像为摄像模组10拍摄的最终结果,其中,滤光片4位于第一位置时目标物体的第一区域反射的光线从第一区41穿过以射向感光芯片2,滤光片4位于第二位置时,目标物体的第一区域反射的光线从第二区42穿过以摄像感光芯片2,故在第一图像中第一区域的成像是根据第一波段的光线所得到的,在第二图像中第一区域的成像是根据第二波段的光线得到的,故在第三图像中第一区域的成像同时集中了根据第一波段成像的优点和根据第二波段成像的优点,所以通过这种拍摄方式可以提高摄像模组10最终成像的质量。
40.由此可知,通过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摄像模组10,可以利用一个镜头组件10a实现现有双摄像头模组的拍摄功能,而现有的双摄像头模组中具有两个镜头组件和两个感光芯片,故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摄像模组10相比于现有的双摄像头模组而言结构更简单、体积更小、成本更低。
41.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摄像模组10开始拍摄时,滤光片4所处的位置即为第一位置,即第一位置并非是指某一特定位置,此时,第二位置可以是滤光片4移动后的某一位置或某几个位置。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位置也可以是某一特定位置,摄像模组10拍摄时,驱
动件5会先驱动滤光片4移动至第一位置处进行拍摄,然后再将滤光片移动至某一个或某几个第二位置,以进行拍摄。
42.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将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融合以得到第三图像的步骤包括:提取第一图像中的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并提取第二图像中的第三特征和第四特征;其中,第一特征和第三特征是由感光芯片2根据第一波段的光线得到的图像,第二特征和第四特征是由感光芯片2根据第二波段的光线得到的图像;然后,将第一特征和第三特征融合以得到第一融合特征,并将第二特征和第四特征融合以得到第二融合特征;最后,将第一融合特征和第二融合特征融合以得到第三图像。这样可以使第一波段的光线的成像优势和第二波段的光线的成像优势结合起来,提高最终的成像质量。比如,第一波段的光线可以是波长为650nm的光线,第二波段的光线可以是波长为850nm的光线,其中,根据650nm波长的光线所成的图像的色彩更好,根据850nm波长的光线所成的图像的亮度更强,故根据上述方法得到的第三图像具有高质量的色彩和亮度。
43.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位置的个数可以一个、两个或者多个。故当第二位置的个数大于两个时,感光芯片2会得到两个或多个第二图像,控制器会将第一图像和所有的第二图像融合在一起,以得到第三图像。
44.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滤光片4包括底板43和设置在底板43上的滤光层44,其中,底板43可以是透明玻璃板、透明树脂板等。滤光层44包括第一滤光区441和第二滤光区442,底板43与第一滤光区441相接的区域为第一承载区,第一承载区与第一滤光区441组成滤光片的第一区41,底板43与第二滤光区442相接的区域为第二承载区,第二承载区与第二滤光区442组成滤光片的第二区42。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滤光层44可以是镀设底板43上的sio2膜、ti02膜或者sio
2-tio2膜等,其中,滤光层44的各区域的sio2和/或ti02的聚集密度不同,以形成第一滤光区441和第二滤光区442。
45.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滤光片4还具有遮光层45,遮光层45设置在底板43上并位于滤光层44外侧,遮光层45可以阻挡光线穿过,进而可以降低杂光对摄像模组成像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在本实施例中,遮光层45可以是油墨层等,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滤光层44和与滤光层44相接触区域的底板43形成滤光片4的滤光部46,遮光层45和与遮光层45相接触的底板43形成不透光的连接部47。连接部47与驱动件5相接,这样可以避免驱动件对滤光部46的产生干涉,还可以避免光线从滤光部46之外的区域穿过滤光片4而投射至感光芯片2。
46.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底板43包括相背设置的上表面431和下表面432,遮光层45和滤光层44均设置于底板43的上表面431。摄像模组10组装后,上表面431为底板43远离感光芯片2的表面。在本实施例中,遮光层45为环形结构,围绕在滤光层44的外侧,也即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部47为环形结构,围绕在滤光部46外侧。另外,在实际产品中,上表面431通常设置的与镜头组件10a的光轴垂直。
47.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定义第一方向为x轴方向,第二方向为y轴方向,也即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垂直,且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均与底板43的上表面431平行,即x轴方向和y轴方向均与镜头组件10a的光轴垂直。此时,驱动件5是驱动滤光片4在y轴上往复运动,以改变穿过第一区41的第一波段的光线以及穿过第二区42的第二波段的光线在感光芯片2上的投射位置。
48.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区41和第二区42的排布方向即为y轴方向,其中,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区41和第二区42在y轴方向上依次交替设置,并布满滤光部46,即整个滤光片4只能使第一波段的光线和第二波段的光线穿过。同时,在x轴方向上第一区41和第二区42也布满滤光部46,即在x轴方向上,第一区41和第二区42分别从滤光部46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这样设置可以使滤光片4的结构更加简单,方便后续对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的处理。
49.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区41的宽度和第二区42的宽度相同,这样从第一区41传出的光线在感光芯片2上的投射区域(定义该区域为a区域)的宽度与从第二区42传出的光线在感光芯片2上的投射区域(定义该区域为b区域)的宽度相同,这样每一次滤光片4移动的距离等于第一区41的宽度,便可以保证a区域和b区域位置交换,这样可以方便后续对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的处理。
50.可以理解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在x轴上,第一区41和第二区42也可以是依次交替设置,即第一区41和第二区42呈网格状排布,此时也可以通过驱动件5驱动滤光片4在y轴上移动。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滤光部46还可以包括用于使第三波长的光线穿过的第三区或者用于使其他波长的光线穿过的区域。
51.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滤光片还包括增透层48,增透层48设置在底板43的下表面432,以提高底板43的光线透光性。其中,在本实施例中,增透层完全覆盖底板43的下表面432,另外,增透层48可以是镀设在下表面432上的zro2膜等。
52.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驱动件5包括第一磁性单元51、第二磁性单元52以及安装座53。其中,安装座53可滑动地设置在支架3上,滤光片4和第二磁性单元52均固定在安装座53上,第一磁性单元51设置在支架3上并与第二磁性单元52间隔相对。
5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磁性单元51为电磁单元和第二磁性单元52为永磁体,通过对第一磁性单元51施加相应的电压可以使第一磁性单元51和第二磁性单元52之间相吸或相斥,进而带动滤光片4和安装座53相对支架3移动。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第一磁性单元51和第二磁性单元52均设置为电磁单元,或者是将第一磁性单元51设置为永磁体,第二磁性单元52设置为电磁单元。
54.如图2所示,安装座53上设有贯穿安装座53的通孔531,通孔531与感光芯片2和与滤光片4相对,以免影响从滤光片4投射出的光线向感光芯片2传播。在本实施例中,通孔531为阶梯孔,滤光片4通过粘接等方式固定在阶梯孔的台阶面上。具体的,连接部47与台阶面相接,滤光部46悬空在阶梯孔处。
55.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支架3具有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31和第二表面32,以及由第一表面31贯穿至第二表面32的中空腔33。其中,第一表面31与基板1相接,第二表面32与镜头组件10a相接,感光芯片2位于中空腔33内。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中空腔33的侧壁上设有支撑件34,安装座53可滑动地设置在支撑件34上。
56.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支撑件34包括第一支撑部34a和第二支撑部34b,第一支撑部34a和第二支撑部34b均设置在中空腔33的侧壁上,第一支撑部34a和第二支撑部34b间隔并相对设置。第一支撑部34a上设有第一开口槽341,第二支撑部上设有第二开口槽342,第一开口槽341的开口和第二开口槽342的开口相对设置,以形成一安装空间;安装座53安装在该安装空间内,并可以在该安装空间内滑动。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之间,安装座53
第一端设置于第一开口槽341内,第二端设置于第二开口槽342内。
57.在本实施例中,两个支撑部在y轴方向上依次排布,安装座53相对支架34滑动的方向与两个支撑部的排布方向一致,此时,两个开口槽的底面之间的间距大于安装座53在y轴方向上的尺寸。可以理解的,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支撑部的排布方向也可以是与x轴一致,此时,两个开口槽的长度方向与y轴方向平行,安装座53可以带动滤光片4沿着两个开口槽的长度方向滑动。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部34a和第二支撑部34b也可以组合形成一闭环结构,这样安装座53的四周都可以得到支撑板343的支撑,比如,安装座53为方形结构,此时两个支撑部围绕形成一个方形环状结构。
58.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磁性单元52的个数分别为两个,这两个第二磁性单元52分别嵌设在安装座53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磁性单元51的个数也分别为两个,其中一个第一磁性单元51设置在第一支撑部34a远离安装座53的一侧,另一个第一磁性单元51设置在第二支撑部34b远离安装座53的一侧。可以理解的,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第一磁性单元51也可以是分别设置在第一开口槽341和第二开口槽342的槽底面上。当然,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磁性单元51和第二磁性单元52的数量也可以是其他值,这些第一磁性单元和第二磁性单元52一一对应设置。
59.另外,第一开口槽341沿光轴方向的尺寸等于安装座53沿光轴方向的尺寸。同时,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开口槽342沿光轴的尺寸等于安装座53沿光轴方向的尺寸。这样设置既能使安装座53在开口槽内滑动,又能避免安装座53在光轴方向上跳动。
60.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部34a包括支撑板343、挡板344以及连接板345,其中,支撑板343和挡板344间隔设置在连接板345上,形成第一开口槽341,连接板345固定在中空腔33的侧壁上。摄像模组10组装以后,在由镜头组件3至感光芯片2的方向上,挡板344和支撑板343依次设置。为了生产方便,支撑板343、挡板344以及连接板345三者可以是一体成型,即第一支撑部34a为一体成型结构。同时,为了生产方便,第一支撑部34a和第二支撑部34b采用相同的结构设置。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板343与挡板344平行设置,两个支撑部的连接板之间的间距大于安装座53在y轴方向上的尺寸。
61.在上述各实施例中,滤光片4通过安装座53实现与支架34的间接配合,这样可以使滤光片4的安装更加方便。可以理解的,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安装座53,此时,滤光片4可以与支架34直接配合,第二磁性单元52可以直接与滤光片4相接。
62.为了方便理解摄像模组10的工作过程,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摄像模组10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将感光芯片2分为具有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一成像区21和第二成像区22,其中,从滤光片4的第一区41射出的光线恰好可以完全投射至第一成像区21,从滤光片4的第二区41射出的光线恰好可以完全投射至第二成像区22。或者是,从滤光片4的第一区41射出的光线恰好可以完全投射至第二成像区22,从滤光片4的第二区41射出的光线恰好可以完全投射至第一成像区21。
63.如图5所示,假定目标物体为圆柱体,其底面与滤光片4平行,另外目标物体的横截面直径等于4个第一区41的宽度之和。当滤光片4位于第一位置时,目标物体恰好与两个第一区41和两个第二区42相对。其中,在图5示出的方向上,这四个区从左至右分别为第一区41a、第二区42a、第一区43b以及第二区42b。
64.在本实施例中,滤光片4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区41正好与滤光片2的第一成像区
21相对,第二区42正好与滤光片2的第二成像区22相对,使得从第一区41传出的光线恰好可以完全投射至第一成像区21,从第二区42传出的光线恰好投射至第二成像区22。
65.如图5所示,滤光片4位于第一位置时,感光芯片2得到的第一图像7可以分为4个图像区,即第一图像区73、第二图像区74、第三图像区75以及第四图像区76。其中,第一图像区73是根据从第一区41a传出的光线成的像,第三图像区75是根据从第一区41b传出的光线成的像,第二图像区74是根据从第二区42a传出的光线成的像,第四图像区76是根据从第二区42b传出的光线成的像。此时,第一图像区73和第三图像区75的组合即为第一特征71,第二图像区74和第四图像区76的组合即为第二特征72。
66.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间隔为一个第一区41的宽度,如图5示出了滤光片4向右移动至第二位置时,感光芯片2的成像示意图,其中,当滤光片4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一区41与第二成像区22相对,第二区42与第一成像区21相对,使得从第一区41传出的光线恰完全好投射至第二成像区22,使得从二区42传出的光线恰好完全投射至第一成像区21。此时,与目标物体相对的四个区由左至右依次为第二区42a、第一区41b、第二区42b、第一区41a。
67.如图5所示,滤光片4位于第二位置时,感光芯片2得到的第二图像8也可以分为4个图像区,即第五图像区83、第六图像区84、第七图像区85以及第八图像区86。其中,第五图像区83是根据从第二区42a传出的光线成的像,第七图像区85是根据从第二区42b传出的光线成的像,第六图像区84是根据从第一区41b传出的光线成的像,第八图像区86是根据从第一区41c传出的光线成的像。此时,第六图像区84和第八图像区86的组合便为第三特征81,第五图像区83和第七图像区85的组合便为第四特征82。
68.如图5所示,在目标物体的径向上,目标物体分为依次相接的第一部分a、第二部分b、第三部分c、第四部分d,其中,在目标物体的径向上,这部分的尺寸相同。假定滤光片4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图像区73是根据第一部分a反射的第一波段的光线所成的图像,第二图像区74是根据第二部分b反射的第二波段的光线所成的图像,第三图像区75是根据第三部分c反射的第一波段的光线所成的图像,第四图像区76是根据第四部分d反射的第二波段的光线所成的图像,那么,第五图像区83便为是根据第一部分a反射的第二波段的光线所成的图像,第六图像区84便是根据第二部分b反射的第一波段的光线所成的图像,第七图像区85便是根据第三部分c反射的第二波段的光线所成的图像,第八图像区86便是根据第四部分d反射的第一波段的光线所成的图像。
69.如图5所示,第一特征71和第三特征81组合形成第一融合特征7a,此时第一融合特征7a实际上就是感光芯片2根据从目标物体反射的第一波段的光线所成的图像。第二特征72和第四特征82组合形成第二融合特征8a,此时,第二融合特征8a实际上就是感光芯片2根据从目标物体反射的第二波段的光线所成的图像,由第一融合特征7a和第二融合特征8a融合形成的第三图像9实际上相当于是根据目标物体反射的第一波段的光线和第二波段的光线所成的像。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70.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
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