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隔声降噪隔墙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1-11-06 06:33: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隔墙,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隔声降噪隔墙系统。


背景技术:

2.在建筑施工时,通常对施工现场进行围挡,避免非必要人员进出施工现场,发生安全事故。现有的围挡通常为墙体或围栏。这都不能对施工现场的噪音进行有效隔离。当进行施工作业时,机器的运转,势必发生噪音。这周围的人的正常生活工作产生的不利影响。为实现降噪,现有的施工企业提高围墙高度,但是这对降噪效果十分有限。还有部分中国专利公开了隔声降噪隔墙,例如申请号201921736606.6、专利名称为一种建筑工地文明施工降噪装置的中国专利,多采用隔音消声板,结构复杂,降噪效果有限。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隔声降噪隔墙系统,可以有效降噪。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一种隔声降噪隔墙系统,包括圆环形的内隔墙、圆环形的外隔墙、第一降噪系统、第二降噪系统,所述内隔墙位于外隔墙内侧,且内隔墙和外隔墙同心布设,第一降噪系统与内隔墙的内壁连接,第二降噪系统与外隔墙的内壁连接。
6.优选的,所述第一降噪系统包括第一控制器和第一降噪单元;所述第一降噪单元包括一个第一声音传感器和偶数个第一发声器,第一声音传感器和第一发声器均固定连接在内隔墙内壁,第一声音传感器和第一发声器沿周向布设,且位于同一水平圆环上;所述第一声音传感器和第一发声器分别与第一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一发声器围绕水平圆环的圆心对称布设。
7.优选的,所述第一降噪单元为n个,n个第一降噪单元沿内隔墙内壁纵向布设;n为大于1的整数。
8.优选的,所述n个第一降噪单元中,相邻两个第一降噪单元中的声音传感器错位布设。
9.优选的,所述第二降噪系统包括第二控制器和第二降噪单元,所述第二降噪单元包括一个第二声音传感器和偶数个第二发声器,所述第二声音传感器和第二发声器分别固定连接在外隔墙内壁上,所述第二发声器和第二声音传感器沿周向布设,且位于同一水平圆环上;所述第二声音传感器和第二发声器分别与第二控制器连接。
10.优选的,所述第二发声器围绕外隔墙的中心对称布设。
11.优选的,所述内隔墙的高度小于外隔墙的高度。
12.优选的,所述外隔墙的上部内壁设有消音板。
13.优选的,所述外隔墙的顶端设有环形的绿植区。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的隔声降噪隔墙系统,可以有效降噪。本实施例的隔声降噪隔墙系统,包括圆环形的内隔墙、圆环形的外隔墙、第一降噪系统、第二降噪系统,
所述内隔墙位于外隔墙内侧,且内隔墙和外隔墙同心布设,第一降噪系统与内隔墙的内壁连接,第二降噪系统和外隔墙的内壁连接。该实施例工作时,将第一降噪系统与内隔墙的内壁连接,对位于内隔墙内的噪音进行降噪处理。将第二降噪系统与外隔墙的内壁连接,对传递到内隔墙和外隔墙之间的噪音进行降噪处理。通过设置内隔墙、外隔墙、第一降噪系统和第二降噪系统,可以有效降低施工地的噪音。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俯视图。
16.图中有:内隔墙1、外隔墙2、第一降噪系统3、第二降噪系统4、第一控制器301、第一声音传感器302、第一发声器303、第二控制器401、第二声音传感器402、第二发声器403。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18.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隔声降噪隔墙系统,包括圆环形的内隔墙1、圆环形的外隔墙2、第一降噪系统3、第二降噪系统4。内隔墙1位于外隔墙2内侧,且内隔墙1和外隔墙2同心布设。第一降噪系统3与内隔墙1的内壁连接,第二降噪系统4和外隔墙2的内壁连接。
19.该实施例工作时,以施工地为中心,在施工地外围建立内隔墙1和外隔墙2。内隔墙1和外隔墙2均呈圆环形。施工地位于圆心处。施工地发出的噪音,到达内隔墙1内壁同一水平圆环上的各点的噪音频率相同。穿过内隔墙1,到达外隔墙2内壁同一水平圆环上的各点的噪音频率相同。将第一降噪系统3与内隔墙1的内壁连接,对位于内隔墙1内的噪音进行降噪处理。将第二降噪系统4和外隔墙2的内壁连接,对传递到内隔墙1和外隔墙2之间的噪音进行降噪处理。通过设置内隔墙1、外隔墙2、第一降噪系统3和第二降噪系统4,可以降低施工地的噪音。
20.优选的,所述第一降噪系统3包括第一控制器301和第一降噪单元。第一降噪单元包括一个第一声音传感器302和偶数个第一发声器303。第一声音传感器302和第一发声器303均固定连接在内隔墙1内壁,第一声音传感器302和第一发声器303沿周向布设,且位于同一水平圆环上。第一声音传感器302和第一发声器303分别与第一控制器301连接。第一发声器303围绕水平圆环的圆心对称布设。
21.第一降噪系统3工作时,第一声音传感器302采集噪音信息,传递给第一控制器301。第一控制器301根据噪音信息经过计算,获得第一发声器303的发声信息,例如发声频率,并控制第一发声器303根据发声信息进行发声。由于内隔墙1内壁同一水平面上的各点的噪音频率相同,所以通过设置一个第一声音传感器302,即可采集噪音信息,例如发声频率。在同一个第一降噪单元中,第一声音传感器302和第一发声器303沿周向布设,且位于同一水平圆环上。根据第一声音传感器302采集的噪音频率,第一控制器301使得属于同一个第一降噪单元中的第一发声器303向圆心发出相同频率的声音。利用相同频率的反向声音对施工地发出的噪音进行消除。第一发声器303围绕水平圆环的圆心对称布设。这样,第一发声器303和施工地噪音抵消后多余的声音与相对布设的第一发声器303和施工地噪音抵消后多余的声音相抵消。这避免或减少了第一发声器303发出的声音传出内隔墙1,减少噪
音。
22.优选的,所述第一降噪单元为n个,n个第一降噪单元沿内隔墙内壁纵向布设;n为大于1的整数。n个第一降噪单元从上向下布设在内隔墙1内壁上。布设多个第一降噪单元,利于在内隔墙1内尽可能多的消除施工地噪音。
23.优选的,所述n个第一降噪单元中,相邻两个第一降噪单元中的声音传感器错位布设。由于施工地噪音到达内隔墙1不同高度处的噪音信息不同,所以将不同第一降噪单元中的声音传感器错位布设,使得声音传感器测得的数据更加准确。
24.优选的,所述第二降噪系统4包括第二控制器401和第二降噪单元。第二降噪单元包括一个第二声音传感器402和偶数个第二发声器403。第二声音传感器402和第二发声器403分别固定连接在外隔墙2内壁上。所述第二发声器403和第二声音传感器402沿周向布设,且位于同一水平圆环上。第二声音传感器402和第二发声器403分别与第二控制器401连接。
25.对于第一降噪系统3无法消除的施工地噪音,利用第二降噪系统4进行消除。当施工地噪音穿过内隔墙1,进入内隔墙1和外隔墙2之间时,利用第二降噪系统4进行消除噪音。具体的,第二声音传感器402固定连接在外隔墙2内壁上。利用第二声音传感器402采集从内隔墙1传出的噪音信息,传递给第二控制器401。第二控制器401根据噪音信息经过计算,获得第二发声器403的发声信息,例如发声频率,并控制第二发声器403根据发声信息进行发声。由于外隔墙2内壁同一水平面上的各点的噪音频率相同,所以通过设置一个第二声音传感器402,即可采集噪音信息,例如发声频率。在同一个第二降噪单元中,第二发声器403固定连接在外隔墙2的内壁上,沿周向布设,且位于同一水平圆环上。在同一个第二降噪单元中,第二发声器403和第二控制器401位于同一水平圆环上。根据第二声音传感器402采集的噪音频率,第二控制器401使得属于同一个第二降噪单元中的第二发声器403向圆心发出相同频率的声音。利用相同频率的反向声音对内隔墙1传出的噪音进行消除。这样,利用第二降噪系统4,对内隔墙1和外隔墙2之间的噪音进行消除。
26.优选的,所述第二发声器403围绕外隔墙2的中心对称布设。第二发声器403和从内隔墙1传来的噪音抵消后多余的声音与相对布设的第二发声器403和从内隔墙1传来的噪音抵消后多余的声音相抵消。在该过程中,第二发声器403和从内隔墙1传来的噪音抵消后多余的声音,经过内隔墙1消除部分,穿过内隔墙1。在内隔墙1内侧,相对布设的第二发声器403发出的声音相互抵消。这避免或减少了第二发声器403发出的声音传出外隔墙2,减少噪音。
27.优选的,所述内隔墙1的高度小于外隔墙2的高度。外隔墙2的高度大于内隔墙1的高度,外隔墙2高出的部分,可以对从内隔墙1顶部穿出的噪音进行隔离。优选的,所述外隔墙2的上部内壁设有消音板。消音板可以对噪音进行吸收。在外隔墙2的上部内壁设有消音板,对从内隔墙1顶部穿出的噪音进行吸收,减少噪音传出外隔墙2。
28.优选的,所述外隔墙2的顶端设有环形的绿植区。绿植区中种植有绿叶植物。利用绿叶植物吸收部分噪音。绿植区沿着外隔墙2的顶端呈环形设置。由于外隔墙2的高度高于内隔墙1,所以外隔墙2的顶端更易受到外界风力作用。绿叶植物在风力吹动下,发生摇摆。这利于绿叶从不同位置降噪。
29.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
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具体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中的描述只是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