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铰链的制作方法

2021-11-06 03:35: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铰链,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同动效果的铰链。


背景技术:

2.一般铰链通常须通过多个齿轮来达到同动效果,并且所述齿轮的数量可能多达八颗,因此这种铰链的体积通常较大,另外,所述多个齿轮彼此之间的背隙也会造成同动过程中的空行程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改善先前技术中至少一缺点的铰链。
4.本实用新型的铰链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是包含基座、第一转动件、第二转动件,以及同动单元。所述第一转动件设于所述基座且可相对所述基座绕第一旋转轴地在展开位置及收合位置之间转动。所述第二转动件设于所述基座且可相对所述基座绕第二旋转轴地在展开位置及收合位置之间转动。所述同动单元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转动件且与所述第一转动件连动的第一齿条、连接于所述第二转动件且与所述第二转动件连动的第二齿条,以及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基座且啮合于所述第一齿条与所述第二齿条之间且使所述第一齿条与所述第二齿条反向地运动的至少一同动齿轮,当所述第一转动件与所述第二转动件因所述第一齿条与所述第二齿条的反向运动而相对所述基座反向运动地自所述展开位置滑动至所述收合位置时,所述第一转动件与所述第二转动件相对于所述基座由展开状转变为收合状。
5.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第一旋转轴与所述第二旋转轴平行于前后方向,所述基座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第一滑槽及第二滑槽,所述第一齿条与所述第二齿条分别可沿所述左右方向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滑槽与所述第二滑槽,且所述第一齿条及所述第二齿条是各自在所述前后方向上与所述同动齿轮彼此啮合。
6.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第一滑槽内设有沿所述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一导引凸条,所述第一齿条具有沿所述左右方向延伸且与所述第一导引凸条对应配合的第一导引凹槽,所述第二滑槽内设有沿所述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二导引凸条,所述第二齿条具有沿所述左右方向延伸且与所述第二导引凸条对应配合的第二导引凹槽。
7.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基座还具有连通于所述第一滑槽与所述第二滑槽之间的齿轮槽,所述同动齿轮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齿轮槽。
8.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第一齿条具有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滑槽的第一齿条部,以及自所述第一齿条部朝所述第一滑槽外延伸出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齿条具有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滑槽的第二齿条部,以及自所述第二齿条部朝所述第二滑槽外延伸出的第二连接部,所述同动单元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转动件之间且沿所述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连动杆,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转动件之间且沿所述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二连动杆。
9.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第一齿条的第一连接部具有沿所述前后方向形成且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槽孔,所述第二齿条的第二连接部具有沿所述前后方向形成且沿所述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二槽孔,所述第一连动杆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动件上且可沿所述上下方向滑动地插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第一槽孔,所述第二连动杆设置于所述第二转动件上且可沿所述上下方向滑动地插设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第二槽孔。
10.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基座具有绕所述第一旋转轴延伸的第一轨道结构,以及绕所述第二旋转轴延伸的第二轨道结构,所述第一转动件具有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轨道结构的第一滑动结构,通过所述第一轨道结构与所述第一滑动结构的配合使所述第一转动件可相对所述基座绕所述第一旋转轴地在所述展开位置及所述收合位置之间转动,所述第二转动件具有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轨道结构的第二滑动结构,通过所述第二轨道结构与所述第二滑动结构的配合使所述第二转动件可相对所述基座绕所述第二旋转轴地在所述展开位置及所述收合位置之间转动。
11.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基座具有两个所述第一轨道结构及两个所述第二轨道结构,所述铰链包含对应于两个所述第一轨道结构的两个所述第一转动件,以及对应于两个所述第二轨道结构的两个所述第二转动件,所述第一连动杆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一转动件之间且可沿所述上下方向滑动可转动地贯穿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第一槽孔,所述第二连动杆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二转动件之间且可沿所述上下方向滑动可转动地贯穿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第二槽孔。
12.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第一旋转轴与所述第二旋转轴平行于前后方向,所述基座具有第一设置槽及第二设置槽,所述第一转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设置槽,所述第一轨道结构具有沿所述前后方向形成于界定出所述第一设置槽的内壁面且沿所述前后方向位于所述第一转动件的两侧的两个第一凹轨,所述第一滑动结构具有沿所述前后方向形成且可滑动地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一凹轨的两个第一凸条,所述第二转动件设置于所述第二设置槽,所述第二轨道结构具有沿所述前后方向形成于界定出所述第二设置槽的内壁面且沿所述前后方向位于所述第二转动件的两侧的两个第二凹轨,所述第二滑动结构具有沿所述前后方向形成且可滑动地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二凹轨的两个第二凸条。
13.本实用新型铰链通过连接于所述第一转动件且与所述第一转动件连动的所述第一齿条、连接于所述第二转动件且与所述第二转动件连动的所述第二齿条,以及啮合于所述第一齿条与所述第二齿条之间且使所述第一齿条与所述第二齿条反向地运动的所述同动齿轮,使所述第一转动件与所述第二转动件能够彼此同动。借此减少所述铰链中的齿轮数量,以减小所述铰链的体积并减少同动过程中因齿轮背隙所产生的空行程问题。
附图说明
14.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的特征及功效,将于参照附图的实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现,其中: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铰链的一实施例的一立体图,图中所述实施例的两个第一转动件与两个第二转动件各自位于一展开位置;
16.图2是图1中的所述实施例以另一视角观看的一立体图;
17.图3是图1的一立体分解图;
18.图4是图2的一立体分解图;
19.图5是所述实施例的一立体图,图中所述实施例的所述两个第一转动件与所述两个第二转动件各自位于一收合位置;以及
20.图6是图5中的所述实施例以另一视角观看的一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铰链100的一实施例,包含一基座1、两个第一转动件2、两个第二转动件3,以及一同动单元4。
22.所述基座1具有沿一前后方向d1间隔并排的两个第一设置槽11、沿所述前后方向d1间隔并排的两个第二设置槽12、绕平行于所述前后方向d1的一第一旋转轴a1延伸且分别形成于两个第一设置槽11的两个第一轨道结构13,以及绕平行于所述前后方向d1的一第二旋转轴a2延伸且分别形成于所述两个第二设置槽12的两个第二轨道结构14。所述第一设置槽11与所述第二设置槽12沿一左右方向d2间隔地并排,且所述第一旋转轴a1与所述第二旋转轴a2沿所述左右方向d2彼此间隔地并排。但在一变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设置槽11与所述第二设置槽12可以是沿所述前后方向d1交错地设置,此时所述第一旋转轴a1与所述第二旋转轴a2可以彼此重合,不以本实施例为限制。
23.参阅图1及图3至图5,所述两个第一转动件2分别设于所述基座1的两个第一设置槽11,每一第一转动件2具有可滑动地设置于对应的第一轨道结构13的一第一滑动结构21。所述基座1的每一第一轨道结构13具有沿所述前后方向d1形成于界定出所述第一设置槽11的内壁面且沿所述前后方向d1位于所述第一转动件2的两侧的两个第一凹轨131,所述第一滑动结构21具有沿所述前后方向d1形成且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两个第一凹轨131的两个第一凸条211,通过所述第一轨道结构13的第一凹轨131与所述第一滑动结构21的第一凸条211的配合使所述两个第一转动件2可相对所述基座1绕所述第一旋转轴a1地在一展开位置及一收合位置之间转动。
24.所述两个第二转动件3分别设于所述基座1的所述两个第二设置槽12,每一第二转动件3具有可滑动地设置于对应的第二轨道结构14的一第二滑动结构31。所述基座1的每一第二轨道结构14具有沿所述前后方向d1形成于界定出所述第二设置槽12的内壁面且沿所述前后方向d1位于所述第二转动件3的两侧的两个第二凹轨141,所述第二滑动结构31具有沿所述前后方向d1形成且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两个第二凹轨141的两个第二凸条311,通过所述第二轨道结构14的第二凹轨141与所述第二滑动结构31的第二凸条311的配合使所述两个第二转动件3可相对所述基座1绕所述第二旋转轴a2地在一展开位置及一收合位置之间转动。
25.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所述第一转动件2与所述第二转动件3利用凹轨与凸条配合的方式与所述基座1可转动地相配合,并且,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旋转轴a1与所述第二旋转轴a2沿一上下方向d3位于所述铰链100的上方,相对于另一种实体转轴(图未示)与枢孔(图未示)的配合设置方式,能够缩减所述铰链100在所述上下方向d3上的厚度,但不以此为限制。另外,在其他变化实施态样中,所述第一轨道结构13与所述第二轨道结构14也可以是分别具有第一凸条211与第二凸条311,此时所述第一滑动结构21与所述第二滑动结构31也可以是分别具有第一凹轨131与第二凹轨141。
26.参阅图1、图2、图4及图6,所述同动单元4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转动件2且与所述第
一转动件2连动的一第一齿条41、连接于所述第二转动件3且与所述第二转动件3连动的一第二齿条42、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基座1且啮合于所述第一齿条41与所述第二齿条42之间且使所述第一齿条41与所述第二齿条42反向地运动的两个同动齿轮43、一第一连动杆44,以及一第二连动杆4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基座1还具有沿所述上下方向d3贯穿地形成且沿一左右方向d2延伸一第一滑槽15及一第二滑槽16,以及连通于所述第一滑槽15与所述第二滑槽16之间的一齿轮槽17。所述第一滑槽15内设有沿所述左右方向d2延伸的一第一导引凸条151,所述第一齿条41具有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滑槽15且与所述两同动齿轮43啮合的一第一齿条部411,以及自所述第一齿条部411向上地朝所述第一滑槽15外延伸出的一第一连接部412,所述第一齿条部411具有沿所述左右方向d2延伸且与所述第一导引凸条151对应配合的一第一导引凹槽411a。所述第二滑槽16内设有沿所述左右方向d2延伸的一第二导引凸条161,所述第二齿条42具有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滑槽16且与所述两同动齿轮43啮合的一第二齿条部421,以及自所述第二齿条部421向上地朝所述第二滑槽16外延伸出的一第二连接部422,所述第二齿条部421具有沿所述左右方向d2延伸且与所述第二导引凸条161对应配合的一第二导引凹槽421a。通过所述第一导引凸条151与所述第一导引凹槽411a的对应配合以及所述第二导引凸条161与所述第二导引凹槽421a的对应配合,使所述第一齿条41与所述第二齿条42分别可沿所述左右方向d2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滑槽15与所述第二滑槽16。并且所述第一齿条41及所述第二齿条42是各自在所述前后方向d1上与所述同动齿轮43彼此啮合,通过所述第一齿条41、所述同动齿轮43与所述第二齿条42的排布方式可以进一步地缩减所述基座1在所述上下方向d3上的厚度。
27.所述第一齿条41的第一连接部412具有沿所述前后方向d1贯穿地形成且沿所述上下方向d3延伸的一第一槽孔412a,所述第一连动杆44沿所述前后方向d1延伸地设置于所述两个第一转动件2之间,并且可沿所述上下方向d3滑动且可转动地贯穿于所述第一齿条41的第一连接部412的第一槽孔412a,进而连接于所述第一齿条41与所述两个第一转动件2之间而使所述第一齿条41与所述两个第一转动件2彼此连动。所述第二齿条42的第二连接部422具有沿所述前后方向d1贯穿地形成且沿一上下方向d3延伸的一第二槽孔422a,所述第二连动杆45沿所述前后方向d1延伸地设置于所述两个第二转动件3之间,并且可沿所述上下方向d3滑动可转动地贯穿于所述第二齿条42的第二连接部422的第二槽孔422a,进而连接于所述第二齿条42与所述两个第二转动件3之间而使所述第二齿条42与所述两个第二转动件3彼此连动。详细来说,沿所述上下方向d3延伸的所述第一槽孔412a与所述第二槽孔422a能容许所述第一连动杆44与所述第二连动杆45随着所述两个第一转动件2与所述两个第二转动件3所产生的沿所述上下方向d3的移动量,但限制了所述第一连动杆44与所述第二连动杆45相对于所述第一齿条41与所述第二齿条42在所述左右方向d2上的相对移动,借此使所述第一齿条41与所述第一连动杆44以及所述第二齿条42与所述第二连动杆45在所述左右方向d2上同步移动,并进而使所述第一齿条41与所述两个第一转动件2彼此连动以及使所述第二齿条42与所述两个第二转动件3彼此连动。
28.所述基座1的所述齿轮槽17内设有两个设置柱171,所述两个同动齿轮43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齿轮槽17内的所述两个设置柱171且啮合于所述第一齿条41与所述第二齿条42之间。通过所述两个同动齿轮43的旋转能够限制所述第一齿条41与所述第二齿条42仅能进行反向运动,借此使分别于所述第一齿条41与所述第二齿条42连动的所述两个第一转动件
2与所述两个第二转动件3能够彼此反向地同步运动。
29.参阅图1、图2、图5及图6,当所述两个第一转动件2与所述两个第二转动件3因所述第一齿条41与所述第二齿条42的反向运动而相对所述基座1反向运动地自所述展开位置(见图1)滑动至所述收合位置(见图5)时,所述两个第一转动件2与所述两个第二转动件3相对于所述基座1由展开状转变为收合状。所述两个第一转动件2举例来说可以一同地设置于一第一机体(图未示),所述两个第二转动件3举例来说可以一同地设置于一第二机体(图未示),以使所述第一机体与所述第二机体随着所述两个第一转动件2与所述两个第二转动件3展开及收合,进一步来说,所述第一转动件2的数量与所述第二转动件3的数量也可以各仅为一个,不以本实施例为限。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同动齿轮43的数量在其他变化实施态样中也可以仅为一个或为三个以上,所述同动齿轮43的数量的增加能够减少所述第一齿条41及所述第二齿条42与所述同动齿轮43之间在同动过程中的空行程状况。
30.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铰链100通过连接于所述第一转动件2且与所述第一转动件2连动的所述第一齿条41、连接于所述第二转动件3且与所述第二转动件3连动的所述第二齿条42,以及啮合于所述第一齿条41与所述第二齿条42之间且使所述第一齿条41与所述第二齿条42反向地运动的所述同动齿轮43,使所述两个第一转动件2与所述两个第二转动件3能够彼此同动。借此减少所述铰链100中的齿轮数量,以减小所述铰链100的体积并减少同动过程中因齿轮背隙所产生的空行程问题。
31.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