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具有太阳能及空气能复合热源的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2021-11-05 23:53: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热水器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具有太阳能及空气能复合热源的热水器。


背景技术:

2.热水器就是指通过各种物理原理,在一定时间内使冷水温度升高变成热水的一种装置。按照原理不同可分为电热水器、燃气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磁能热水器、空气能热水器,暖气热水器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家庭生活中的舒适要求也越来越高。随之而来的各种各样的电器产品方便了人类生活得同时也占据了不小的空间。为此越来越多的多功能电器进入了人们的生活。热水器也同样经历着不同世代的发展。
3.具有太阳能及空气能复合热源的热水器的发明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各种各样的便利,在现代化的生产生活中,具有太阳能及空气能复合热源的热水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现有的具有太阳能及空气能复合热源的热水器,往往不具备太阳能、空气能的综合利用能力以及不能实现供水温度灵活调节等技术问题,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新型的具有太阳能及空气能复合热源的热水器,能够对上述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有利于发明装置未来的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太阳能及空气能复合热源的热水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不具备太阳能、空气能的综合利用能力以及不能实现供水温度灵活调节等技术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太阳能及空气能复合热源的热水器,包括有太阳能利用室、空气能利用室、控温室,所述的太阳能利用室、空气能利用室分别设置在控温室的左右两侧,所述的太阳能利用室的顶面设置有方形孔,所述的太阳能利用室的内部右侧面固定有加热仪,所述的加热仪的左侧面设置有正端片、负端片,所述的正端片通过导线与第一正极端柱的底端电性连接,所述的负端片通过导线与第一负极端柱的底端电性连接,所述的第一正极端柱、第一负极端柱分别设置在第一光伏板的下侧面的左右部,所述的第一光伏板的下侧面的中部与随动转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的随动转杆的下部的右侧面固定有第一方片,所述的第一方片的中部设置有第一固定转轴,所述的第一方片能够环绕第一固定转轴进行转动。
6.所述的太阳能利用室的内部下侧面固定有电动机底板,所述的电动机底板的上侧面固定有电动机,所述的电动机的顶部动力输出端设置有动力轴,所述的动力轴的顶端固定有第一圆柱齿轮,所述的第一圆柱齿轮的后部与长齿条的中部接触啮合,所述的长齿条的右端固定有第一套环,所述的第一套环的内周与随动转杆的下部的外周接触。
7.所述的太阳能利用室的外部的前侧面固定有感应器,所述的感应器的左右部分别设置有左位光伏板、右位光伏板,所述的左位光伏板的右侧面设置有第二正极端柱、第二负极端柱,所述的右位光伏板的左侧面设置有第三正极端柱、第三负极端柱,所述的第二正极
端柱与第三负极端柱之间通过导线串联有第三固定电阻、第四固定电阻,所述的第二负极端柱与第三正极端柱之间通过导线串联有第一固定电阻、第二固定电阻,所述的第一固定电阻、第二固定电阻、第三固定电阻、第四固定电阻的电阻阻值相同,所述的第一固定电阻的右侧面与第三固定电阻的右侧面之间通过导线串联有电动机控制器。
8.所述的空气能利用室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的第一锥齿轮的顶面与输入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的输入轴的顶端从空气能利用室的上侧面伸出,所述的输入轴的顶端固定有风扇叶轮,所述的第一锥齿轮的右部与第三锥齿轮的顶部接触啮合,所述的第三锥齿轮的右侧面与第一传动轴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传动轴的右部外周与第一轴承的内周接触,所述的第一轴承的外周顶部与第一支撑臂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支撑臂的顶端与空气能利用室的内部上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传动轴的左部外周与传动带的顶部内周接触,所述的传动带的底部内周与第二传动轴的右部外周接触。
9.所述的空气能利用室的内部下侧面固定有第二支撑臂,所述的第二支撑臂的顶端固定有第二轴承,所述的第二轴承的内周与第二传动轴的右端的外周接触,所述的第二传动轴的左端固定有第二圆柱齿轮,所述的第二圆柱齿轮的顶部与第三圆柱齿轮的底部接触啮合,所述的第三圆柱齿轮的顶部与第四圆柱齿轮的底部接触啮合,所述的第四圆柱齿轮的右侧面与摩擦盘的左侧面接触,所述的摩擦盘的右侧面与第三传动轴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三传动轴的右端固定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的第二锥齿轮的顶部与第一锥齿轮的左部接触啮合,所述的第三传动轴的中部外周与第三轴承的内周接触,所述的第三轴承的外周的顶部与第三支撑臂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三支撑臂的顶端与空气能利用室的内部上侧面固定连接。
10.所述的控温室的内部设置有凹型热水箱、方型常温水箱,所述的凹型热水箱的左侧面设置有左位传热板,所述的左位传热板的左侧面与控温室的内部左侧面接触,所述的凹型热水箱的右侧面设置有右位传热板,所述的右位传热板的右侧面与控温室的内部右侧面接触,所述的凹型热水箱的左部的前侧面与第一导流管的顶端接触连通,所述的方型常温水箱的前侧面与第二导流管的顶端接触连通,所述的第二导流管的底端与第三导流管的左端接触连通,所述的第三导流管的右端与第四导流管的顶端接触连通。
11.所述的控温室的内部设置有合流室,所述的合流室的上侧面的左右部分别与第一导流管、第四导流管的底端接触连通,所述的合流室的下侧面与出流管的顶部接触连通,所述的合流室的上侧面的中部设置有左位接触套、右位接触套,所述的左位接触套、右位接触套的内周分别与滚动球铰的外周接触,所述的滚动球铰能够进行转动,所述的滚动球铰设置在转动片的中部,所述的转动片能够随着滚动球铰进行转动,所述的转动片的底端设置有密封柱,所述的转动片的顶部外周与第二套环的内周接触,所述的第二套环的左部外周与主动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的主动杆的左端固定有手柄,所述的主动杆的中部的下侧面与下位固定方块接触,所述的下位固定方块固定在控温室的内部后侧面,所述的主动杆的中部的上侧面与摩擦块接触,所述的摩擦块的顶端与压力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的压力弹簧的顶端与上位固定方块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的上位固定方块固定在控温室的内部后侧面。
12.所述的电动机、风扇叶轮、摩擦盘、滚动球铰等均为现有设备的组装,因此,具体型号和规格没有进行赘述。
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所提出的一种具有太阳能及空气能复合热源的热水器的各组成部分之间连接可靠,检测维修十分方便,实现成本较低,设备中所涉及的电动机、风扇叶轮、摩擦盘、滚动球铰等均为现有设备的组装,有助于本具有太阳能及空气能复合热源的热水器在未来热水器技术领域的推广应用;2.所提出的一种具有太阳能及空气能复合热源的热水器创新性的实现了对太阳能的智能回收利用作用,能够根据阳光方向变化进行自适应的调整,增加了发明装置的适用性,具体的,本发明中所述的太阳能利用室的顶面设置有方形孔,太阳能利用室的内部右侧面固定有加热仪,加热仪的左侧面设置有正端片、负端片,正端片通过导线与第一正极端柱的底端电性连接,负端片通过导线与第一负极端柱的底端电性连接,第一正极端柱、第一负极端柱分别设置在第一光伏板的下侧面的左右部,第一光伏板的下侧面的中部与随动转杆的顶端固定连接,随动转杆的下部的右侧面固定有第一方片,第一方片的中部设置有第一固定转轴,第一方片能够环绕第一固定转轴进行转动,太阳能利用室的内部下侧面固定有电动机底板,电动机底板的上侧面固定有电动机,电动机的顶部动力输出端设置有动力轴,动力轴的顶端固定有第一圆柱齿轮,第一圆柱齿轮的后部与长齿条的中部接触啮合,长齿条的右端固定有第一套环,第一套环的内周与随动转杆的下部的外周接触,太阳能利用室的外部的前侧面固定有感应器,感应器的左右部分别设置有左位光伏板、右位光伏板,左位光伏板的右侧面设置有第二正极端柱、第二负极端柱,右位光伏板的左侧面设置有第三正极端柱、第三负极端柱,第二正极端柱与第三负极端柱之间通过导线串联有第三固定电阻、第四固定电阻,第二负极端柱与第三正极端柱之间通过导线串联有第一固定电阻、第二固定电阻,第一固定电阻、第二固定电阻、第三固定电阻、第四固定电阻的电阻阻值相同,第一固定电阻的右侧面与第三固定电阻的右侧面之间通过导线串联有电动机控制器,进而,当发明装置的左侧光照更强烈时,左位光伏板相较于右位光伏板的发电量更大,进而电动机控制器的下侧面相较于上侧面的电势更高,电动机控制器正向获电并控制电动机通过动力轴输出顺时针转动的动力,旋转的第一圆柱齿轮带动长齿条向右运动,第一套环推动随动转杆、第一方片环绕第一固定转轴进行逆时针转动,使得第一光伏板的方向向左倾斜以更好的吸收太阳能,第一光伏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后直接向加热仪供电以实现加热作用,当发明装置的右侧光照更强烈时,右位光伏板相较于左位光伏板的发电量更大,进而电动机控制器的上侧面相较于下侧面的电势更高,电动机控制器逆向获电并控制电动机通过动力轴输出逆时针转动的动力,旋转的第一圆柱齿轮带动长齿条向左运动,第一套环推动随动转杆、第一方片环绕第一固定转轴进行顺时针转动,使得第一光伏板的方向向右倾斜以实现更好的太阳能吸收作用;3.所提出的一种具有太阳能及空气能复合热源的热水器创新性的设计了空气能利用室以实现对空气能的智能回收利用功能,将空气中的风能转换为机械动能,通过摩擦生热实现加热作用,具体的,本发明中所述的空气能利用室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的顶面与输入轴的底端固定连接,输入轴的顶端从空气能利用室的上侧面伸出,输入轴的顶端固定有风扇叶轮,第一锥齿轮的右部与第三锥齿轮的顶部接触啮合,第三锥齿轮的右侧面与第一传动轴的左端固定连接,第一传动轴的右部外周与第一轴承的内周接触,第一轴承的外周顶部与第一支撑臂的底端固定连接,第一支撑臂的顶端与空气能利用
室的内部上侧面固定连接,第一传动轴的左部外周与传动带的顶部内周接触,传动带的底部内周与第二传动轴的右部外周接触,空气能利用室的内部下侧面固定有第二支撑臂,第二支撑臂的顶端固定有第二轴承,第二轴承的内周与第二传动轴的右端的外周接触,第二传动轴的左端固定有第二圆柱齿轮,第二圆柱齿轮的顶部与第三圆柱齿轮的底部接触啮合,第三圆柱齿轮的顶部与第四圆柱齿轮的底部接触啮合,第四圆柱齿轮的右侧面与摩擦盘的左侧面接触,摩擦盘的右侧面与第三传动轴的左端固定连接,第三传动轴的右端固定有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的顶部与第一锥齿轮的左部接触啮合,第三传动轴的中部外周与第三轴承的内周接触,第三轴承的外周的顶部与第三支撑臂的底端固定连接,第三支撑臂的顶端与空气能利用室的内部上侧面固定连接,进而,空气中的风流带动风扇叶轮转动,动力通过输入轴传递到第一锥齿轮,一方面,动力通过第三锥齿轮、第一传动轴传递到传动带、第二传动轴,第二圆柱齿轮通过第三圆柱齿轮带动第四圆柱齿轮进行转动,另一方面,第二锥齿轮通过第三传动轴带动摩擦盘进行转动,进而,摩擦盘与第四圆柱齿轮相对转动实现摩擦生热作用;4.所提出的一种具有太阳能及空气能复合热源的热水器能够在对太阳能及空气能综合利用的基础上,实现对热水器供水温度的灵活调节作用,方便使用者的使用,具体的,本发明中所述的控温室的内部设置有凹型热水箱、方型常温水箱,凹型热水箱的左侧面设置有左位传热板,左位传热板的左侧面与控温室的内部左侧面接触,凹型热水箱的右侧面设置有右位传热板,右位传热板的右侧面与控温室的内部右侧面接触,凹型热水箱的左部的前侧面与第一导流管的顶端接触连通,方型常温水箱的前侧面与第二导流管的顶端接触连通,第二导流管的底端与第三导流管的左端接触连通,第三导流管的右端与第四导流管的顶端接触连通,控温室的内部设置有合流室,合流室的上侧面的左右部分别与第一导流管、第四导流管的底端接触连通,合流室的下侧面与出流管的顶部接触连通,合流室的上侧面的中部设置有左位接触套、右位接触套,左位接触套、右位接触套的内周分别与滚动球铰的外周接触,滚动球铰能够进行转动,滚动球铰设置在转动片的中部,转动片能够随着滚动球铰进行转动,转动片的底端设置有密封柱,转动片的顶部外周与第二套环的内周接触,第二套环的左部外周与主动杆的右端固定连接,主动杆的左端固定有手柄,主动杆的中部的下侧面与下位固定方块接触,下位固定方块固定在控温室的内部后侧面,主动杆的中部的上侧面与摩擦块接触,摩擦块的顶端与压力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压力弹簧的顶端与上位固定方块的底端固定连接,上位固定方块固定在控温室的内部后侧面,进而,太阳能加热的热量通过左位传热板传递到凹型热水箱的左部,空气能加热的热量通过左位传热板传递到凹型热水箱的右部,进而实现对凹型热水箱内部存水的综合加热作用,凹型热水箱中的热水通过第一导流管流入到合流室的左部,方型常温水箱中的常温水通过第二导流管、第三导流管、第四导流管流入到合流室的右部,使用者可以通过手柄调整主动杆的横向位置,第二套环拉动转动片随着滚动球铰进行转动,进而转动片及密封柱的角度改变将影响合流室左部热水及右部常温水流入到出流管中的比例,进而实现对供水温度的调节改变。
14.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发明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发明所述装置整体结构组成的轴侧投影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发明所述装置整体结构组成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发明所述装置整体结构组成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发明所述装置整体结构组成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发明所述的太阳能利用室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0.图6为本发明所述的感应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1.图7为本发明所述的空气能利用室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2.图8为本发明所述的控温室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3.图9为本发明所述的控温室的内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24.1、太阳能利用室,2、空气能利用室,3、控温室,4、方形孔,5、第一光伏板,6、随动转杆,7、第一正极端柱,8、第一负极端柱,9、导线,10、正端片,11、负端片,12、加热仪,13、第一方片,14、第一固定转轴,15、第一套环,16、长齿条,17、第一圆柱齿轮,18、动力轴,19、电动机,20、感应器,21、左位光伏板,22、右位光伏板,23、第二正极端柱,24、第二负极端柱,25、第三正极端柱,26、第三负极端柱,27、第一固定电阻,28、第二固定电阻,29、第三固定电阻,30、第四固定电阻,31、电动机控制器,32、风扇叶轮,33、输入轴,34、第一锥齿轮,35、第二锥齿轮,36、第三锥齿轮,37、第一传动轴,38、传动带,39、第一轴承,40、第一支撑臂,41、第二传动轴,42、第二轴承,43、第二支撑臂,44、第二圆柱齿轮,45、第三圆柱齿轮,46、第四圆柱齿轮,47、摩擦盘,48、第三传动轴,49、第三轴承,50、第三支撑臂,51、凹型热水箱,52、方型常温水箱,53、手柄,54、左位传热板,55、右位传热板,56、第一导流管,57、第二导流管,58、第三导流管,59、第四导流管,60、合流室,61、出流管,62、左位接触套,63、右位接触套,64、转动片,65、密封柱,66、第二套环,67、主动杆,68、下位固定方块,69、摩擦块,70、压力弹簧,71、上位固定方块,72、电动机底板,73、滚动球铰。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描述:参阅图1至图9,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具有太阳能及空气能复合热源的热水器包括有太阳能利用室1、空气能利用室2、控温室3,所述的太阳能利用室1、空气能利用室2分别设置在控温室3的左右两侧,所述的太阳能利用室1的顶面设置有方形孔4,所述的太阳能利用室1的内部右侧面固定有加热仪12,所述的加热仪12的左侧面设置有正端片10、负端片11,所述的正端片10通过导线9与第一正极端柱7的底端电性连接,所述的负端片11通过导线9与第一负极端柱8的底端电性连接,所述的第一正极端柱7、第一负极端柱8分别设置在第一光伏板5的下侧面的左右部,所述的第一光伏板5的下侧面的中部与随动转杆6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的随动转杆6的下部的右侧面固定有第一方片13,所述的第一方片13的中部设置有第一固定转轴14,所述的第一方片13能够环绕第一固定转轴14进行转动。
26.进一步地,所述的太阳能利用室1的内部下侧面固定有电动机底板72,所述的电动机底板72的上侧面固定有电动机19,所述的电动机19的顶部动力输出端设置有动力轴18,所述的动力轴18的顶端固定有第一圆柱齿轮17,所述的第一圆柱齿轮17的后部与长齿条16的中部接触啮合,所述的长齿条16的右端固定有第一套环15,所述的第一套环15的内周与
随动转杆6的下部的外周接触。
27.进一步地,所述的太阳能利用室1的外部的前侧面固定有感应器20,所述的感应器20的左右部分别设置有左位光伏板21、右位光伏板22,所述的左位光伏板21的右侧面设置有第二正极端柱23、第二负极端柱24,所述的右位光伏板22的左侧面设置有第三正极端柱25、第三负极端柱26,所述的第二正极端柱23与第三负极端柱26之间通过导线9串联有第三固定电阻29、第四固定电阻30,所述的第二负极端柱24与第三正极端柱25之间通过导线9串联有第一固定电阻27、第二固定电阻28,所述的第一固定电阻27、第二固定电阻28、第三固定电阻29、第四固定电阻30的电阻阻值相同,所述的第一固定电阻27的右侧面与第三固定电阻29的右侧面之间通过导线9串联有电动机控制器31。进而,所述的发明装置能够实现对太阳能的智能回收利用作用,能够根据阳光方向变化进行自适应的调整,增加了发明装置的适用性,当发明装置的左侧光照更强烈时,左位光伏板21相较于右位光伏板22的发电量更大,进而电动机控制器31的下侧面相较于上侧面的电势更高,电动机控制器31正向获电并控制电动机19通过动力轴18输出顺时针转动的动力,旋转的第一圆柱齿轮17带动长齿条16向右运动,第一套环15推动随动转杆6、第一方片13环绕第一固定转轴14进行逆时针转动,使得第一光伏板5的方向向左倾斜以更好的吸收太阳能,第一光伏板5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后直接向加热仪12供电以实现加热作用,当发明装置的右侧光照更强烈时,右位光伏板22相较于左位光伏板21的发电量更大,进而电动机控制器31的上侧面相较于下侧面的电势更高,电动机控制器31逆向获电并控制电动机19通过动力轴18输出逆时针转动的动力,旋转的第一圆柱齿轮17带动长齿条16向左运动,第一套环15推动随动转杆6、第一方片13环绕第一固定转轴14进行顺时针转动,使得第一光伏板5的方向向右倾斜以实现更好的太阳能吸收作用。
28.参阅图1至图9,进一步地,所述的空气能利用室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锥齿轮34,所述的第一锥齿轮34的顶面与输入轴33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的输入轴33的顶端从空气能利用室2的上侧面伸出,所述的输入轴33的顶端固定有风扇叶轮32,所述的第一锥齿轮34的右部与第三锥齿轮36的顶部接触啮合,所述的第三锥齿轮36的右侧面与第一传动轴37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传动轴37的右部外周与第一轴承39的内周接触,所述的第一轴承39的外周顶部与第一支撑臂40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支撑臂40的顶端与空气能利用室2的内部上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传动轴37的左部外周与传动带38的顶部内周接触,所述的传动带38的底部内周与第二传动轴41的右部外周接触。
29.进一步地,所述的空气能利用室2的内部下侧面固定有第二支撑臂43,所述的第二支撑臂43的顶端固定有第二轴承42,所述的第二轴承42的内周与第二传动轴41的右端的外周接触,所述的第二传动轴41的左端固定有第二圆柱齿轮44,所述的第二圆柱齿轮44的顶部与第三圆柱齿轮45的底部接触啮合,所述的第三圆柱齿轮45的顶部与第四圆柱齿轮46的底部接触啮合,所述的第四圆柱齿轮46的右侧面与摩擦盘47的左侧面接触,所述的摩擦盘47的右侧面与第三传动轴48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三传动轴48的右端固定有第二锥齿轮35,所述的第二锥齿轮35的顶部与第一锥齿轮34的左部接触啮合,所述的第三传动轴48的中部外周与第三轴承49的内周接触,所述的第三轴承49的外周的顶部与第三支撑臂50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三支撑臂50的顶端与空气能利用室2的内部上侧面固定连接。进而,所述的发明装置能够实现对空气能的智能回收利用作用,将空气中的风能转换为机械
动能,通过摩擦生热实现加热作用,空气中的风流带动风扇叶轮32转动,动力通过输入轴33传递到第一锥齿轮34,一方面,动力通过第三锥齿轮36、第一传动轴37传递到传动带38、第二传动轴41,第二圆柱齿轮44通过第三圆柱齿轮45带动第四圆柱齿轮46进行转动,另一方面,第二锥齿轮35通过第三传动轴48带动摩擦盘47进行转动,进而,摩擦盘47与第四圆柱齿轮46相对转动实现摩擦生热作用。
30.参阅图1至图9,进一步地,所述的控温室3的内部设置有凹型热水箱51、方型常温水箱52,所述的凹型热水箱51的左侧面设置有左位传热板54,所述的左位传热板54的左侧面与控温室3的内部左侧面接触,所述的凹型热水箱51的右侧面设置有右位传热板55,所述的右位传热板55的右侧面与控温室3的内部右侧面接触,所述的凹型热水箱51的左部的前侧面与第一导流管56的顶端接触连通,所述的方型常温水箱52的前侧面与第二导流管57的顶端接触连通,所述的第二导流管57的底端与第三导流管58的左端接触连通,所述的第三导流管58的右端与第四导流管59的顶端接触连通。
31.进一步地,所述的控温室3的内部设置有合流室60,所述的合流室60的上侧面的左右部分别与第一导流管56、第四导流管59的底端接触连通,所述的合流室60的下侧面与出流管61的顶部接触连通,所述的合流室60的上侧面的中部设置有左位接触套62、右位接触套63,所述的左位接触套62、右位接触套63的内周分别与滚动球铰73的外周接触,所述的滚动球铰73能够进行转动,所述的滚动球铰73设置在转动片64的中部,所述的转动片64能够随着滚动球铰73进行转动,所述的转动片64的底端设置有密封柱65,所述的转动片64的顶部外周与第二套环66的内周接触,所述的第二套环66的左部外周与主动杆67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的主动杆67的左端固定有手柄53,所述的主动杆67的中部的下侧面与下位固定方块68接触,所述的下位固定方块68固定在控温室3的内部后侧面,所述的主动杆67的中部的上侧面与摩擦块69接触,所述的摩擦块69的顶端与压力弹簧70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的压力弹簧70的顶端与上位固定方块71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的上位固定方块71固定在控温室3的内部后侧面。进而,所述的发明装置能够在对太阳能及空气能综合利用的基础上,实现对热水器供水温度的灵活调节作用,方便使用者的使用,太阳能加热的热量通过左位传热板54传递到凹型热水箱51的左部,空气能加热的热量通过左位传热板54传递到凹型热水箱51的右部,进而实现对凹型热水箱51内部存水的综合加热作用,凹型热水箱51中的热水通过第一导流管56流入到合流室60的左部,方型常温水箱52中的常温水通过第二导流管57、第三导流管58、第四导流管59流入到合流室60的右部,使用者可以通过手柄53调整主动杆67的横向位置,第二套环66拉动转动片64随着滚动球铰73进行转动,进而转动片64及密封柱65的角度改变将影响合流室60左部热水及右部常温水流入到出流管61中的比例,进而实现对供水温度的调节改变。
32.所述的电动机19、风扇叶轮32、摩擦盘47、滚动球铰73等均为现有设备的组装,因此,具体型号和规格没有进行赘述。
33.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具有太阳能及空气能复合热源的热水器包括有太阳能利用室1、空气能利用室2、控温室3,所述的太阳能利用室1、空气能利用室2分别设置在控温室3的左右两侧,所述的太阳能利用室1的顶面设置有方形孔4,所述的太阳能利用室1的内部右侧面固定有加热仪12,所述的加热仪12的左侧面设置有正端片10、负端片11,所述的正端片10
通过导线9与第一正极端柱7的底端电性连接,所述的负端片11通过导线9与第一负极端柱8的底端电性连接,所述的第一正极端柱7、第一负极端柱8分别设置在第一光伏板5的下侧面的左右部,所述的第一光伏板5的下侧面的中部与随动转杆6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的随动转杆6的下部的右侧面固定有第一方片13,所述的第一方片13的中部设置有第一固定转轴14,所述的第一方片13能够环绕第一固定转轴14进行转动,所述的太阳能利用室1的内部下侧面固定有电动机底板72,所述的电动机底板72的上侧面固定有电动机19,所述的电动机19的顶部动力输出端设置有动力轴18,所述的动力轴18的顶端固定有第一圆柱齿轮17,所述的第一圆柱齿轮17的后部与长齿条16的中部接触啮合,所述的长齿条16的右端固定有第一套环15,所述的第一套环15的内周与随动转杆6的下部的外周接触,所述的太阳能利用室1的外部的前侧面固定有感应器20,所述的感应器20的左右部分别设置有左位光伏板21、右位光伏板22,所述的左位光伏板21的右侧面设置有第二正极端柱23、第二负极端柱24,所述的右位光伏板22的左侧面设置有第三正极端柱25、第三负极端柱26,所述的第二正极端柱23与第三负极端柱26之间通过导线9串联有第三固定电阻29、第四固定电阻30,所述的第二负极端柱24与第三正极端柱25之间通过导线9串联有第一固定电阻27、第二固定电阻28,所述的第一固定电阻27、第二固定电阻28、第三固定电阻29、第四固定电阻30的电阻阻值相同,进而,所述的发明装置能够实现对太阳能的智能回收利用作用,能够根据阳光方向变化进行自适应的调整,增加了发明装置的适用性,当发明装置的左侧光照更强烈时,左位光伏板21相较于右位光伏板22的发电量更大,进而电动机控制器31的下侧面相较于上侧面的电势更高,电动机控制器31正向获电并控制电动机19通过动力轴18输出顺时针转动的动力,旋转的第一圆柱齿轮17带动长齿条16向右运动,第一套环15推动随动转杆6、第一方片13环绕第一固定转轴14进行逆时针转动,使得第一光伏板5的方向向左倾斜以更好的吸收太阳能,第一光伏板5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后直接向加热仪12供电以实现加热作用,当发明装置的右侧光照更强烈时,右位光伏板22相较于左位光伏板21的发电量更大,进而电动机控制器31的上侧面相较于下侧面的电势更高,电动机控制器31逆向获电并控制电动机19通过动力轴18输出逆时针转动的动力,旋转的第一圆柱齿轮17带动长齿条16向左运动,第一套环15推动随动转杆6、第一方片13环绕第一固定转轴14进行顺时针转动,使得第一光伏板5的方向向右倾斜以实现更好的太阳能吸收作用。
34.所述的空气能利用室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锥齿轮34,所述的第一锥齿轮34的顶面与输入轴33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的输入轴33的顶端从空气能利用室2的上侧面伸出,所述的输入轴33的顶端固定有风扇叶轮32,所述的第一锥齿轮34的右部与第三锥齿轮36的顶部接触啮合,所述的第三锥齿轮36的右侧面与第一传动轴37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传动轴37的右部外周与第一轴承39的内周接触,所述的第一轴承39的外周顶部与第一支撑臂40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支撑臂40的顶端与空气能利用室2的内部上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传动轴37的左部外周与传动带38的顶部内周接触,所述的传动带38的底部内周与第二传动轴41的右部外周接触,所述的空气能利用室2的内部下侧面固定有第二支撑臂43,所述的第二支撑臂43的顶端固定有第二轴承42,所述的第二轴承42的内周与第二传动轴41的右端的外周接触,所述的第二传动轴41的左端固定有第二圆柱齿轮44,所述的第二圆柱齿轮44的顶部与第三圆柱齿轮45的底部接触啮合,所述的第三圆柱齿轮45的顶部与第四圆柱齿轮46的底部接触啮合,所述的第四圆柱齿轮46的右侧面与摩擦盘47的左侧面接
触,所述的摩擦盘47的右侧面与第三传动轴48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三传动轴48的右端固定有第二锥齿轮35,所述的第二锥齿轮35的顶部与第一锥齿轮34的左部接触啮合,所述的第三传动轴48的中部外周与第三轴承49的内周接触,所述的第三轴承49的外周的顶部与第三支撑臂50的底端固定连接,进而,所述的发明装置能够实现对空气能的智能回收利用作用,将空气中的风能转换为机械动能,通过摩擦生热实现加热作用,空气中的风流带动风扇叶轮32转动,动力通过输入轴33传递到第一锥齿轮34,一方面,动力通过第三锥齿轮36、第一传动轴37传递到传动带38、第二传动轴41,第二圆柱齿轮44通过第三圆柱齿轮45带动第四圆柱齿轮46进行转动,另一方面,第二锥齿轮35通过第三传动轴48带动摩擦盘47进行转动,进而,摩擦盘47与第四圆柱齿轮46相对转动实现摩擦生热作用。
35.所述的控温室3的内部设置有凹型热水箱51、方型常温水箱52,所述的凹型热水箱51的左侧面设置有左位传热板54,所述的左位传热板54的左侧面与控温室3的内部左侧面接触,所述的凹型热水箱51的右侧面设置有右位传热板55,所述的右位传热板55的右侧面与控温室3的内部右侧面接触,所述的凹型热水箱51的左部的前侧面与第一导流管56的顶端接触连通,所述的方型常温水箱52的前侧面与第二导流管57的顶端接触连通,所述的第二导流管57的底端与第三导流管58的左端接触连通,所述的第三导流管58的右端与第四导流管59的顶端接触连通,所述的控温室3的内部设置有合流室60,所述的合流室60的上侧面的左右部分别与第一导流管56、第四导流管59的底端接触连通,所述的合流室60的下侧面与出流管61的顶部接触连通,所述的合流室60的上侧面的中部设置有左位接触套62、右位接触套63,所述的左位接触套62、右位接触套63的内周分别与滚动球铰73的外周接触,所述的滚动球铰73能够进行转动,所述的滚动球铰73设置在转动片64的中部,所述的转动片64能够随着滚动球铰73进行转动,所述的转动片64的底端设置有密封柱65,所述的转动片64的顶部外周与第二套环66的内周接触,所述的第二套环66的左部外周与主动杆67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的主动杆67的左端固定有手柄53,所述的主动杆67的中部的下侧面与下位固定方块68接触,所述的下位固定方块68固定在控温室3的内部后侧面,所述的主动杆67的中部的上侧面与摩擦块69接触,所述的摩擦块69的顶端与压力弹簧70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的压力弹簧70的顶端与上位固定方块71的底端固定连接,进而,所述的发明装置能够在对太阳能及空气能综合利用的基础上,实现对热水器供水温度的灵活调节作用,方便使用者的使用,太阳能加热的热量通过左位传热板54传递到凹型热水箱51的左部,空气能加热的热量通过左位传热板54传递到凹型热水箱51的右部,进而实现对凹型热水箱51内部存水的综合加热作用,凹型热水箱51中的热水通过第一导流管56流入到合流室60的左部,方型常温水箱52中的常温水通过第二导流管57、第三导流管58、第四导流管59流入到合流室60的右部,使用者可以通过手柄53调整主动杆67的横向位置,第二套环66拉动转动片64随着滚动球铰73进行转动,进而转动片64及密封柱65的角度改变将影响合流室60左部热水及右部常温水流入到出流管61中的比例,进而实现对供水温度的调节改变。
36.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