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烹饪设备及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与流程

2021-11-03 14:3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实施例涉及但不限于家电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烹饪设备及方法、装置、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的加热方式是间接加热法,这种加热方式存在热表面和热量传递梯度,在加热的过程中热量从外至内传递,这会造成食物外部过热,内部温度仍达不到要求的问题,食物的营养和品质会被破坏。同时间接加热的不均匀性会导致糊底的现象,尤其是对于杯装的加热容器,即加热面积小的柱状容器,一旦大功率加热必然导致严重的糊底结块现象。
3.因此,需要找到一种新的加热方式,高效率地利用能源,且使食物热加工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保留营养成分以及色、香、味。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烹饪设备及方法、装置、存储介质。
5.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6.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烹饪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7.锅体,用于盛装食材;电极组件,设置于所述锅体内,且各电极上各点之间的水平距离相同;所述电极组件,用于通电后向所述食材施加电场,使得所述食材中有电流通过而产生热能加热所述食材;温度检测组件,用于检测所述加热容器内所述食材的温度;控制组件,用于响应烹饪开始操作,确定所述烹饪设备进入特定功能,其中,所述特定功能用于根据所述食材确定烹饪程序;根据所述烹饪程序,控制所述电极组件使用第一功率加热所述食材;控制所述温度检测组件检测所述锅体内所述食材的温度;当所述食材的温度大于或等于切换温度时,控制所述电极组件使用第二功率进行加热。
8.另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烹饪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9.响应烹饪开始操作,确定烹饪设备进入特定功能,其中,所述特定功能用于根据食材确定烹饪程序;根据所述烹饪程序,控制电极组件使用第一功率加热所述食材;控制温度检测组件检测锅体内所述食材的温度;当所述食材的温度大于或等于切换温度时,控制所述电极组件使用第二功率进行加热。
10.再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烹饪装置,所述烹饪装置包括:
11.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响应烹饪开始操作,确定烹饪设备进入特定功能,其中,所述特定功能用于根据食材确定烹饪程序;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烹饪程序,控制电极组件使用第一功率加热所述食材;检测模块,用于控制温度检测组件检测锅体内所述食材的温度;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食材的温度大于或等于切换温度时,控制所述电极组件使用第二功率进行加热。
12.又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一个或者多
个程序,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所述烹饪方法中的步骤。
1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烹饪设备及方法、装置、存储介质,采用电极在食材的两端施加电场,使得食材中有电流通过,利用食材自身的阻抗可在流进食材内部的电流作用下产生热能,使食材加热;并根据不同的食材提供不同的烹饪程序。这样,首先,采用该烹饪设备进行加热时,通过电流使食物从内部产热来加热食物,使食材内部发热,食材受热更均匀,营养物质破坏少,能量利用率高。其次,由于这种采用电极加热的方式不存在加热面,因此不会存在糊底的现象。再次,根据不同的食材提供对应的烹饪程序,可以提高烹饪的便捷性,改善食材的烹饪口感和提升用户的烹饪体验,同时在烹饪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保留营养成分以及色、香、味。
附图说明
14.图1a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烹饪设备的示意图;
15.图1b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烹饪设备的示意图;
16.图1c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源控制组件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17.图1d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烹饪设备的示意图;
18.图2a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烹饪设备的示意图;
19.图2b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烹饪设备的示意图;
20.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烹饪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21.图4a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烹饪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22.图4b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枸杞总糖溶出含量的对比结果示意图;
23.图4c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石斛总糖溶出含量的对比结果示意图;
24.图4d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灵芝总糖溶出含量的对比结果示意图;
25.图4e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筒骨汤透光率的对比结果示意图;
26.图4f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肥肉部分的油脂含量的对比结果示意图;
27.图4g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米饭烹饪的电控曲线图;
28.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烹饪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30.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一些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的技术范围。
3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烹饪设备的示意图,如图1a所示,所述设备包括:锅体110、电极组件120、温度检测组件130和控制组件140,其中:
32.所述锅体110,用于盛装食材;
33.这里,锅体可以是方形锅体也可以是圆形锅体,其中,所述圆形锅体为横截面为圆形的锅体;长方形锅体为横截面为长方形的锅体,其中长方形包括正方形,正方形是一种特殊的长方形。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实施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锅体形状,本技术实
施例对此并不限定。
34.所述电极组件120,设置于所述锅体内,且各电极上各点之间的水平距离相同;所述电极组件,用于通电后向所述食材施加电场,使得所述食材中有电流通过而产生热能加热所述食材;
35.这里,电极组件设置于锅体内,当锅体内未放入食材时,各电极之间绝缘。当锅体内放入食材后,各电极分别与食材直接接触,在通电时,各电极向所述食材施加电场。由于食材通常具有一定的导电特性,在电场作用下,食材中会产生电流,通过自身的阻抗,食材可在流进其内部的电流作用下产生热能,使食材加热。此时,由于各电极上各点之间的水平距离相同,可以使得在通电时各电极上任意对应的两点之间的电势差相等,从而保证电极的各极之间各个区域产生的电流相同,促进加热均匀。在实施时,电极组件可采用导电食品级材料制成,其中导电食品级材料不限于不锈钢电极或新型电极材料,例如钛、铂等电极,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实施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电极,本技术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
36.所述温度检测组件130,用于检测所述加热容器内所述食材的温度。
37.温度检测组件130可以为接触式测温组件和非接触式测温组件。所述接触式测温组件可以为热电偶测温组件、热电阻测温组件和温度传感器等。所述非接触式测温单元可以为电热型传感组件、光电探测器等传感组件。这里,与食材接触的温度检测组件采用不导电的食品级材料制成。
38.温度检测组件130可以包括设置在烹饪设备的底部的温度检测组件,用于检测烹饪设备底部的温度值;在一些实施例中,温度检测组件130可以包括设置在烹饪设备的顶部的温度检测组件,用于检测烹饪设备顶部的温度值;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温度检测组件130可以包括设置在烹饪设备的锅体外壁或内壁的温度检测组件,用于检测烹饪设备锅体外壁或内壁的温度值。
39.所述控制组件140,用于:响应烹饪开始操作,确定所述烹饪设备进入特定功能,其中,所述特定功能用于根据所述食材确定烹饪程序;根据所述烹饪程序,控制所述电极组件使用第一功率加热所述食材;控制所述温度检测组件检测所述锅体内所述食材的温度;当所述食材的温度大于或等于切换温度时,控制所述电极组件采用第二功率进行加热。
40.当烹饪设备为便携式烹饪设备,例如加热杯、保温杯、便携式烹饪锅等时,控制组件140可以设置于烹饪设备的底座,用来控制整个加热过程。当烹饪设备为非便携式的家用烹饪设备,例如电饭煲、煲汤锅、电炖锅等时,控制组件140可以设置于烹饪设备的外壁。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实施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位置设置控制组件,本技术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
41.这里,特定功能是由用户根据需要烹饪的食材选定的。例如,在烹饪设备上可以设置功能档提供给用户选择。功能档的标识可以为“养生类食材”、“茶类”、“粥”、“稀饭”和“甜点”等。因为不同的食材需要加热的温度不同,所以切换温度是根据所选功能档确定的。
42.这里,烹饪程序为根据确定的加热参数和对应的加热时长实现自动烹饪食材的程序,其中加热参数可以为功率或调功比,调功比为一个真分数的比值,例如n/m,其含义为:在以m个单位为周期的功率控制中,有n个单位是以某一功率加热的,其余的(m-n)个单位是不加热的。其中n大于等于0小于等于m,m可以看作是周期,单位可以为秒(s)。例如,m被设置
为16,即以16秒为一个周期,当n设置为2时,调功比为2/16,其含义为:在16s中有2s是加热的,其余的14s是不加热的。加热的功率可以是全功率,也可以是一个小于全功率的一个功率值,例如全功率的百分之50。
43.用户选择好功能档后,可以在烹饪设备上设置“启动”或“开始”按钮,点击烹饪设备上的“启动”或“开始”按钮,也可以根据用户选择的功能档确定的烹饪程序,直接根据烹饪程序开始烹饪:控制组件根据选定的不同功能档,控制电极组件使用所选功能档对应的第一功率加热食材;同时控制所述温度检测组件检测食材的温度;当食材的温度大于或等于切换温度时,控制所述电极组件采用第二功率进行加热。
44.这里,第一功率可以大于第二功率。当使用第二功率加热食材时,可以通过设定预设时长,使得食材维持用户需要的温度值,满足用户对食材温度和口感的要求。
4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锅体110为方形绝缘锅体;所述电极组件120包括设置于所述锅体110内的中心电极和设置于所述绝缘锅体上的任意两个相对的侧壁内侧的两个侧壁电极,所述中心电极与所述侧壁电极之间绝缘。
46.这里,两个侧壁电极面积相等,且中心电极与侧壁电极的面积也相等。中心电极设置于方形绝缘锅体内,使得中心电极与任一所述侧壁电极上各点之间的水平距离相同。在通电时,侧壁电极和中心电极分别作为电极组件的两个电极,对置于锅体内的食材施加电场。在实施时,侧壁电极和中心可以采用任意合适的耐高温导体材料。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绝缘的固定件将中心电极设置于锅体底部。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烹饪设备还包括一个绝缘上盖,中心电极可以固定在绝缘上盖上,当上盖与锅体扣合时,中心电极处于锅体内。
47.本实施例中,由于锅体本身绝缘,因此,只要保证中心电极与侧壁电极之间是绝缘的即可。
48.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烹饪设备的示意图,如图1b所示,所述设备还包括置于所述锅体底部的加热组件180;
49.所述底部加热组件180,可以使用远红外发热膜制作,用于辅助保温。
50.所述锅体110为绝缘锅体;
51.所述电极组件120包括面积相等的两个侧壁电极。
52.这里,锅体的造型可以为立方形,非传统的圆形,在锅体内壁两侧的长边安装电极组件120可以有利于提高导电率。因为两电极之间的距离越近,导电率越高,所以长边安装加热会更快。在一些实施例中短边安装也可以安装电极组件。在通电时,两个侧壁电极对置于锅体内的食材施加电场。该锅体为绝缘体,以防止两电极直接导通,锅体可以使用玻璃、陶瓷材质等耐高温绝缘材料。
53.所述设备还包括显示组件191、电参数检测组件192和电源控制组件193;
54.所述显示组件191用于烹饪参数,所述电参数检测组件192用于采集所述电极组件120在使用过程中的电流、电压和功率,并反馈给控制组件140,所述电源控制组件193用于为电极组件120和底部加热组件180提供驱动开关电路,并接受控制组件140的控制信号。当控制组件140检测到输入系统的启动信号,即开始工作。
55.图1c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源控制组件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1c所示,调压模块和直流稳压电源均由市电提供电力驱动,调压模块为电力输出回路提供交流电,
直流稳压电源将市电转换为电压恒定的直流电,为控制模块和电参数采集模块供电。
56.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烹饪设备的示意图,如图1d所示,所述设备还包括采用不导电的食品级材料制成的上盖150;所述锅体110复用为一电极的圆形导电锅体121;所述电极组件120包括设置于所述锅体内的柱状电极或设置于所述上盖上的柱状电极122,所述柱状电极与所述锅体之间绝缘。
57.这里,锅体的内壁是导电的,可以相当于给锅体内壁设置了一个整体电极,柱状电极设置于圆形导电锅体内,使得柱状电极上的任意一点到锅体内壁之间的水平距离均相同。在通电时,圆形导电锅体和柱状电极分别作为电极组件的两个电极,对置于锅体内的食材施加电场。在实施时,圆形导电锅体可以采用任意合适的耐高温导体材料,柱状电极可以为电极棒。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绝缘的固定件将柱状电极设置于锅体底部。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烹饪设备还包括一个绝缘上盖,柱状电极可以固定在绝缘上盖上,当上盖与锅体扣合时,柱状电极处于锅体内。本实施例中,由于锅体本身导电且所述锅体被作为一电极,因此柱状电极与锅体之间需要通过绝缘的固定件来固定,以保证锅体与柱状电极之间是绝缘的。
58.对应地,烹饪设备工作流程为:先将食材放入加热容器中,盖好容器盖,启动程序,然后控制柱状电极和圆形导电锅体通电(存在电压差),内部食材在柱状电极和圆形导电锅体之间形成电流通路进行加热;通过温度检测组件检测食材温度传输给控制组件,控制组件分析食材温度,通过调节电压、频率等电参数来控制食材的温度进行烹饪。
59.在又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锅体110为圆形绝缘锅体;所述电极组件120包括设置于所述锅体110内的柱状电极和设置于所述绝缘锅体上的曲面电极,所述柱状电极与所述曲面电极之间绝缘。
60.这里,柱状电极设置于圆形绝缘锅体内,使得柱状电极上的任意一点到曲面电极之间的水平距离均相同。在通电时,曲面电极和柱状电极分别作为电极组件的两个电极,对置于锅体内的食材施加电场。在实施时,曲面电极可以采用任意合适的耐高温导体材料,柱状电极可以为电极棒。
61.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固定件将柱状电极设置于锅体底部。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烹饪设备还包括一个绝缘上盖,柱状电极可以固定在绝缘上盖上,当上盖与锅体扣合时,柱状电极处于锅体内。
6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烹饪设备,采用电极在食材的两端施加电场,使得食材中有电流通过,利用食材自身的阻抗可在流进食材内部的电流作用下产生热能,使食材加热;并根据不同的食材提供不同的烹饪程序。这样,首先,采用该烹饪设备进行加热时,通过电流使食物从内部产热来加热食物,使食材内部发热,食材受热更均匀,营养物质破坏少,能量利用率高。其次,由于这种采用电极加热的方式不存在加热面,因此不会存在糊底的现象。再次,根据不同的食材提供对应的烹饪程序,可以提高烹饪的便捷性,改善食材的烹饪口感和提升用户的烹饪体验,同时在烹饪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保留营养成分以及色、香、味。
6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烹饪设备的示意图,如图2a所示,所述设备包括:锅体110、电极组件120、温度检测组件130、控制组件140、上盖150和压升感应组件160,其中:
64.所述锅体110为方形或圆形绝缘锅体;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实施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锅体形状,本技术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
65.所述电极组件120包括面积相等的第一电极123和第二电极124,其中,所述第一电极123与所述上盖通过压升感应组件相连接,所述第二电极124设置在所述锅体的底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面积相等,形状相同,且形状与与锅底和上盖的形状匹配。
66.压升感应组件160,采用压力感应材料制成,用于调整所述电极组件之间的距离。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实施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压力感应材料,本技术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压升感应组件包括弹簧和压力传感器,弹簧的一端与第一电极123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上盖150连接,压力传感器是能感受压力信号,并能按照一定的规律将压力信号转换成可用的输出的电信号的器件或装置。这里,压力传感器将弹簧的压力信号转化成电信号发送给控制组件140,控制组件根据电信号确定食材的形态。
67.这里,锅体110和上盖150均采用不导电的食品级材料制成,电极组件120采用导电食品级材料制成。其中第二电极124置于在锅体的底部,第一电极123由压升感应组件160将第一电极123与上盖150连接在一起,被加热的食材放置在第一电极123与第二电极124之间。压升感应组件160的作用一方面连接第一电极123与上盖150,另一方面通过感应食材来调整第一电极123的高度使食材保持被加热的状态。
68.所述控制组件140,还用于控制所述压升感应组件调整所述第一电极的位置,以使得所述食材与所述第一电极接触,并根据所述压升感应组件感应到的压力确定所述食材的形态;根据所述食材的形态确定所述烹饪程序。
69.这里,控制组件控制压升感应组件调整第一电极的位置,使得第一电极与食材接触。接触后通过感应压力,可以确定食材的形态。例如,当食材为块状肉时,压升感应组件感应到的压力大于食材为液体时感应到的压力。确定了食材的形态后,可以根据食材的形态确定对应的烹饪程序。
70.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烹饪设备,可以先利用压升感应组件感应食材的压力确定食材的形态,再根据食材的形态确定对应的烹饪程序。这样,控制组件控制电极组件在烹饪过程中紧密接触食材,并根据食材的形态确定对应的烹饪程序,制作出的食材口感更好,并且提升了食材制作的便捷性。
7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烹饪设备的示意图,如图2b所示,所述设备100包括:锅体110、电极组件120、温度检测组件130、控制组件140、上盖150和蒸汽阀170,其中:
72.所述锅体110,用于盛装食材;
73.所述电极组件120,用于通电后向所述食材施加电场,使得所述食材中有电流通过而产生热能加热所述食材;
74.所述温度检测组件130,用于检测所述加热容器内所述食材的温度;
75.所述控制组件140,用于:确定所述特定功能为煮粥或饭类时,确定所述电极组件使用第三功率加热所述食材至恒定温度;当检测到所述食材的温度大于或等于所述恒定温度时,控制所述电极组件使用第四功率进行加热,以使得所述食材完成吸水。
76.在煮粥或做饭时,需要先恒温吸水,在确定所述特定功能为煮粥或饭类时,首先控制电极组件使用合适的第三功率加热食材至恒定温度。然后使用第四功率进行加热,以使得所述食材完成吸水。
77.蒸汽阀170,安装在所述上盖中;
78.所述控制组件,还用于当检测到所述烹饪设备加热时,控制所述蒸汽阀在加热所
述食材的过程中排除水蒸气;当检测到所述烹饪设备未加热时,控制关闭所述蒸汽阀。
79.上盖150包括一个蒸汽阀170,蒸汽阀170的作用是在加热的过程中排除水蒸气,防止溢出。可以使用电磁结构以实现通电自动打开、断电自动闭合的作用。也可以使用食品级的渗透膜来实现水蒸气可通过、液体无法通过。在上盖150上设计蒸汽阀170的目的是为了防止用户外出携带时发生渗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实施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蒸汽阀,本技术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
80.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烹饪设备,在煮粥或做饭时控制食材先恒温吸水,针对煮粥或做饭可以达到改善食材的烹饪口感的效果。在烹饪设备的上盖设置蒸汽阀,达到在加热的过程中排除水蒸气,防止溢出的效果,还满足了用户外出携带时防止发生渗漏的需求,提升了用户的使用感受。
81.基于前述的实施例,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烹饪方法,由烹饪设备的控制组件执行。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烹饪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82.步骤301、响应烹饪开始操作,确定烹饪设备进入特定功能,其中,所述特定功能用于根据食材确定烹饪程序;
83.特定功能是由用户根据需要烹饪的食材选定的。例如,在烹饪设备上可以设置功能档提供给用户选择。功能档的标识可以为“养生类食材”、“茶类”、“粥”、“稀饭”和“甜点”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实施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功能档,本技术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
84.步骤302、根据所述烹饪程序,控制电极组件使用第一功率加热所述食材;
85.用户选择好功能档后,可以在烹饪设备上设置“启动”或“开始”按钮,点击烹饪设备上的“启动”或“开始”按钮,也可以根据用户选择的功能档直接开始烹饪:控制组件根据选定的不同功能档使用对应的烹饪程序,控制电极组件使用所选功能档对应的第一功率加热食材。
86.步骤303、控制温度检测组件检测锅体内所述食材的温度;
87.步骤304、当所述食材的温度大于或等于切换温度时,控制所述电极组件使用第二功率进行加热。
88.这里,第一功率与第二功率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其中,第一功率可以大于第二功率,即先使用大功率加热到切换温度再使用小功率加热。第一功率可以设置为800瓦特到2200瓦特之间,第二功率可以设置为0瓦特到500瓦特之间。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功率也可以小于第二功率,即先使用小功率加热到切换温度再使用大功率加热。
89.切换温度根据选择的功能档不同取值不同。例如:“茶类”功能档的切换温度可以设置为70摄氏度到100摄氏度之间;“养生食材”或“甜点”功能档的切换温度可以设置为80摄氏度到100摄氏度之间;“水果茶类”功能档的切换温度可以设置为40摄氏度到85摄氏度之间;“粥”或“饭”功能档切换温度可以设置为85摄氏度到100摄氏度之间。
90.还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设置预设时长,控制电极组件加热使得食材在预设时长内维持用户指定的温度。
9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烹饪方法,采用了新的电加热技术,首先根据食材确定烹饪程序,然后使用先大功率加热到合适的温度再小功率加热食材的方法烹饪食材。因为电加
热在烹饪的过程中,会有电流通过食材,对食材细胞产生电穿孔作用,食材细胞破碎,营养更易溶出。这样,首先,可以通过电极组件在食物的两端施加电场,利用食物自身的阻抗特性可在流经其内部的电流作用下产生热量,使食材加热,实现了在食材内部将电能直接转化成热能,对热能利用率高,缩短了食材烹饪时间。其次,通过电极组件进行电加热可以对食材细胞产生电穿孔作用,破坏食材细胞,使营养物质更容易溶出,也更易入味。最后,电加热的烹饪过程中会形成电场,在电场的作用下会使食材中的带电荷物质(例如钙)加速溶出,使烹饪后的食材更有营养。
92.基于前述的实施例,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烹饪方法,由烹饪设备的控制组件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93.步骤311、响应烹饪开始操作,根据压升感应组件感应到的压力确定所述食材的形态;
94.烹饪开始时,先控制压升感应组件感应食材的压力,根据感应到的食材的压力可以确定食材的形态。例如,当食材为块状肉时,压升感应组件感应到的压力大于食材为液体时感应到的压力。
95.例如:将食材放入锅具中,合上盖后,电控模块控制压升感应组件检测食材是否为块状肉或肉汤类。
96.步骤312、根据所述食材的形态确定所述烹饪程序;
97.确定了食材的形态后,可以根据食材的形态确定对应的烹饪程序。
98.步骤313、根据所述烹饪程序,控制电极组件使用第一功率加热所述食材;
99.当检测到食材是块状肉时,压升感应组件自动下压第一电极,使电极组件紧贴肉块,然后使用小功率(100瓦特到500瓦特之间)进行加热。
100.当检测到食材是肉汤类时,压升感应组件自动下压第一电极,使第一电极接触水面处于水位线以下,先进行大功率加热(800瓦特到2200瓦特之间)进行加热,在加热的过程中压升感应模块检测水位线变化或计算水位线下降速度,从而使上加热电极保持在液面以下。
101.步骤314、控制温度检测组件检测锅体内所述食材的温度;
102.步骤315、当所述食材的温度大于或等于切换温度时,控制所述电极组件使用第二功率进行加热。
103.当检测到食材是块状肉时,且所述食材的温度大于或等于切换温度时,控制所述电极组件间歇式加热,在加热过程中通过温度检测组件监控肉质温度,直至烹饪结束。
104.当检测到食材是肉汤类时,且所述食材的温度大于或等于切换温度时,改用小功率(0瓦特到500瓦特之间)加热直至烹饪结束。
10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烹饪方法,可以先利用压升感应组件感应食材的压力确定食材的形态,再根据食材的形态确定对应的烹饪程序。这样,控制组件控制电极组件在烹饪过程中紧密接触食材,并根据食材的形态确定对应的烹饪程序,制作出的食材口感更好,并且提升了食材制作的便捷性。
106.基于前述的实施例,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又一种烹饪方法,由烹饪设备的控制组件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107.步骤321、响应烹饪开始操作,确定烹饪设备进入特定功能,其中,所述特定功能用
于根据食材确定烹饪程序;
108.步骤322、当确定所述特定功能为煮粥或饭类时,确定所述电极组件使用第三功率加热所述食材至恒定温度;
109.步骤323、当所述食材的温度大于或等于所述恒定温度时,控制所述电极组件采用第四功率进行加热,以使得所述食材完成吸水;
110.在煮粥或做饭时,需要先恒温吸水,在确定所述特定功能为煮粥或饭类时,首先控制电极组件使用合适的第三功率加热食材至恒定温度。然后使用第四功率进行加热,以使得所述食材完成吸水。
111.步骤324、根据所述烹饪程序,控制电极组件使用第一功率加热所述食材;
112.步骤325、控制温度检测组件检测锅体内所述食材的温度;
113.步骤326、当所述食材的温度大于或等于切换温度时,控制所述电极组件使用第二功率进行加热。
11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烹饪方法,在煮粥或做饭时控制食材先恒温吸水,针对煮粥或做饭可以达到改善食材的烹饪口感的效果。
115.基于前述的实施例,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再一种烹饪方法,由烹饪设备的控制组件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116.步骤331、响应烹饪开始操作,确定烹饪设备进入特定功能,其中,所述特定功能用于根据食材确定烹饪程序;
117.步骤332、根据所述烹饪程序,控制电极组件使用第一功率加热所述食材;
118.步骤333、控制温度检测组件检测锅体内所述食材的温度;
119.步骤334、当所述食材的温度大于或等于切换温度时,控制所述电极组件使用第二功率进行加热;
120.步骤335、当检测到所述烹饪设备加热时,控制蒸汽阀在加热所述食材的过程中排除水蒸气;
121.步骤336、当检测到所述烹饪设备未加热时,控制关闭所述蒸汽阀。
12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烹饪方法,在烹饪设备的上盖设置蒸汽阀,达到在加热的过程中排除水蒸气,防止溢出的效果,还满足了用户外出携带时防止发生渗漏的需求,提升了用户的使用感受。
123.图4a为本技术实施例烹饪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4a所示,该烹饪设备包括:
124.加热容器410,采用不导电的食品级材料制成,用于放置需要烹饪的食材;
125.加热电极420,位于加热容器410内部两侧,通过两电极之间的电压差对食材进行加热,采用导电食品级材料制成;
126.测温探头430,可以位于加热容器410的底部、也可以位于加热容器410的内壁或上盖450的底部,用于检测加热容器内食材的温度,采用不导电的食品级材料制成;
127.电控模块440,用来控制整个加热过程;上盖450,采用不导电的食品级材料制成;
128.蒸汽阀460,位于上盖450,蒸汽阀的作用是在加热的过程中排除水蒸气,防止溢出。
129.蒸汽阀可以使用电磁结构,实现通电自动打开、断电自动闭合的作用;也可以使用食品级的渗透膜来实现水蒸气可通过、液体无法通过。
130.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烹饪方法,该方法包括:
131.步骤401、确定烹饪的功能档;
132.步骤402、根据所述功能档,设置第一功率加热食材升温至切换温度;
133.当所述功能档为茶类功能档时,切换温度可以设置为70摄氏度到100摄氏度之间;当所述功能档为养生食材或甜点功能档时,切换温度可以设置为80摄氏度到100摄氏度之间;当所述功能档为水果茶类功能档时,切换温度可以设置为40摄氏度到85摄氏度之间;当所述功能档为粥或饭类功能档时,切换温度可以设置为85摄氏度到100摄氏度之间。当所述功能档为煲汤功能档时,切换温度可以设置为80摄氏度到95摄氏度之间。
134.当所述功能档为煲汤功能档时,测温探头反馈食材温度,电控模块判断是否达到切换温度,当温度小于等于切换温度时,采用800瓦特到200瓦特的功率加热使食材快速升温。
135.步骤403、确定所述食材温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切换温度,设置第二功率维持所述食材温度;
136.当所述功能档为茶类功能档时,设置第二功率维持所述食材温度,维持时间可以设置为0分钟到10分钟;当所述功能档为养生食材或甜点功能档时,设置第二功率维持所述食材温度,维持时间可以设置为15分钟到45分钟;当所述功能档为粥或饭类功能档时,设置第二功率维持所述食材温度,维持时间可以设置为0分钟到10分钟;当所述功能档为煲汤功能档时,设置第二功率维持所述食材温度,维持时间可以设置为0分钟到20分钟。
137.当所述功能档为煲汤功能档时,食材温度大于切换温度时,采用100瓦特到500瓦特的功率加热使食材快速升温,同时烹饪设备开始加热倒计时,倒计时时间为30分钟到90分钟,倒计时结束,加热电极自动断电。
138.采用电加热和普通加热烹饪枸杞、石斛、灵芝等养生食材,研究烹饪前后溶出总糖(保健功效的营养成分)含量的变化情况。
139.图4b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枸杞总糖溶出含量的对比结果示意图,如图4b所示,电加热的枸杞总糖溶出含量为6.32克每升(g/l),普通加热的枸杞总糖溶出含量为5.85克每升(g/l),电加热的枸杞总糖溶出含量401大于普通加热的枸杞总糖溶出含量402。
140.图4c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石斛总糖溶出含量的对比结果示意图,如图4c所示,电加热的石斛总糖溶出含量为0.68克每升(g/l),普通加热的石斛总糖溶出含量为0.5克每升(g/l),电加热的石斛总糖溶出含量403大于普通加热的石斛总糖溶出含量404。
141.图4d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灵芝总糖溶出含量的对比结果示意图,如图4d所示,电加热的灵芝总糖溶出含量为0.04克每升(g/l),普通加热的灵芝总糖溶出含量为0.033克每升(g/l),电加热的灵芝总糖溶出含量403大于普通加热的灵芝总糖溶出含量404。
142.从图4b、4c和4d的结果中可以看出,电加热对于食材营养物质的溶出是有利的。
143.图4e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筒骨汤透光率的对比结果示意图,如图4e所示,采用不同的烹饪工具进行烹饪猪筒骨汤,得到的透光率数据如图4e所示,使用电加热烹饪的筒骨汤的透光率407为32%,使用电磁壶烹饪的筒骨汤的透光率408为42%,使用电压力锅烹饪的筒骨汤的透光率409为45%,使用电炖锅烹饪的筒骨汤的透光率410为68%,使用电加热烹饪的筒骨汤的透光率407最小。这里,透光率越小说明汤越浓,从数据的结果可知,电加热在浓汤的作用上比其他三种烹饪方式都有优势,这是食材营养物质和钙质溶出的体现。
144.步骤404、在步骤402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设置第三功率加热所述食材升温至恒定温度,且保持恒定温度满足时长需求。
145.若选择粥、饭类功能档,电控程序默认先恒温(25摄氏度到60摄氏度)吸水。保持恒定温度的时间可以为0分钟到20分钟。
14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烹饪方法,采用了新的电加热技术,通过电流使食物从内部产热来加热食物,使食材内部发热,食材受热更均匀,营养物质破坏少,能量利用率高。因为加热不存在加热面,不会存在糊底的现象,在柱状加热容器中可实现大功率加热。电加热在烹饪的过程中,会有电流通过食材,对食材细胞产生电穿孔作用,食材细胞破碎,营养更易溶出。
14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烹饪方法,该方法包括:
148.步骤411、确定食材的形态;
149.将食材放入容器中,合上锅体的上盖,整个系统通电,启动程序后,控制组件控制压升感应模块检测食材是否为块状肉或肉汤类。
150.步骤412、根据食材的形态,确定烹饪方法;
151.当检测到食材是块状肉时,压升感应模块自动下压上加热电极,使电极紧贴肉块,然后通过小功率的电流进行加热,加热功率在100瓦特至500瓦特之间,间歇式加热,在加热过程中通过测温探头监控肉质温度,直至烹饪结束。
152.当检测到食材是肉汤类时,压升感应模块自动下压上加热电极,使电极接触水面处于水位线以下,先进行大功率加热,在加热的过程中压升感应模块检测水位线变化或计算水位线下降速度,从而使上加热电极保持在液面以下。当加热到切换温度时,改用小功率加热直至烹饪结束。
153.图4f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肥肉部分的油脂含量对比示意图,如图4f所示,电加热后的油脂含量411为56%,普通加热后的油脂含量412为87.4%。显然,使用电加热对猪肉降脂有明显的效果。
15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烹饪方法,采用了新的电加热技术,通过电流使食物从内部产热来加热食物,食材内部发热,使食材受热更均匀,营养物质破坏少,能量利用率高。脂质细胞中含水较高,其电导率比肌肉细胞高,电流更易击穿脂质细胞,使油脂更易溶出。加热时盐离子也会随着电流往返运动,从而容易进入食材内部,加速食材入味、减少用盐量。
15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烹饪方法,该方法包括:
156.步骤421、将食材放入加热容器中,盖好锅体的上盖,启动程序;
157.步骤422、根据程序,控制柱状电极和圆形导电锅体通电;
158.内部食材在柱状电极和圆形导电锅体之间形成电流通路进行加热。
159.步骤423、通过温度检测组件检测食材温度传输给控制组件,控制组件分析食材温度,通过调节电压、频率等电参数来控制食材的温度进行烹饪。
160.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烹饪方法,采用了新型的烹饪技术,通过电物理加热技术,直接对食材进行加热。使用电极组件在食物的两端施加电场,通过食物自身的阻抗特性可在流进其内部的电流作用下产生热量,使物料均匀加热。在食材内部将电能直接转化成热能,能量利用率高,缩短食材烹饪时间。电加热的烹饪过程中会形成电场,在电场的作用下会使食材中的带电荷物质(例如钙)在电场的作用下加速溶出,可以起到浓汤的作用。
16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烹饪方法,该方法包括:
162.步骤431、将食材放入加热容器中,盖好锅体的上盖,启动程序;
163.步骤432、根据程序,控制电极组件和加热组件完成烹饪。
164.这里,以米饭烹饪为例,图4g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米饭烹饪的电控曲线图。如图4g所示,横轴为时间轴,纵轴为温度轴,在快速升温阶段采用高电压使水快速升温;当水温达到沸腾时,只需较小的电压即可维持沸腾;随着烹饪过程中水分的蒸发,电流减小,当电流小于0.1安培时,断电进入焖饭阶段。
165.基于前述的实施例,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烹饪装置,该装置包括所包括的各单元、以及各单元所包括的各模块,可以通过烹饪设备中的处理器来实现;当然也可通过逻辑电路实现;在实施的过程中,处理器可以为中央处理器(cpu)、微处理器(mpu)、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或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166.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烹饪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所述烹饪装置500包括第一确定模块501、第一控制模块502、检测模块503和第二模块504,其中:
167.第一确定模块501,用于响应烹饪开始操作,确定烹饪设备进入特定功能,其中,所述特定功能用于根据食材确定烹饪程序;
168.第一控制模块502,用于根据所述烹饪程序,控制电极组件使用第一功率加热所述食材;
169.检测模块503,用于控制温度检测组件检测锅体内所述食材的温度;
170.第二控制模块504,用于当所述食材的温度大于或等于切换温度时,控制所述电极组件使用第二功率进行加热。
17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包括第一确定子模块和第二确定子模块,其中: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响应烹饪开始操作,根据压升感应组件感应到的压力确定所述食材的形态;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食材的形态确定所述烹饪程序。
17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烹饪装置还包括第二确定模块和第三控制模块,其中: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当确定所述特定功能为煮粥或饭类时,确定所述电极组件使用第三功率加热所述食材至恒定温度;第三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食材的温度大于或等于所述恒定温度时,控制所述电极组件采用第四功率进行加热,以使得所述食材完成吸水。
17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烹饪装置还包括第四控制模块和第五控制模块,其中:第四控制模块,用于当检测到所述烹饪设备加热时,控制蒸汽阀在加热所述食材的过程中排除水蒸气;第五控制模块,用于当检测到所述烹饪设备未加热时,控制关闭所述蒸汽阀。
174.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上述的烹饪方法,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相关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烹饪设备执行本技术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这样,本技术实施例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175.对应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所
述烹饪方法中的步骤。
176.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存储介质和设备实施例的描述,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描述是类似的,具有同方法实施例相似的有益效果。对于本技术存储介质和设备实施例中未披露的技术细节,请参照本技术方法实施例的描述而理解。
177.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应理解,在本技术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技术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上述本技术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178.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179.在本技术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180.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既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181.另外,在本技术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182.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或者,本技术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相关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烹饪设备执行本技术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ro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183.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
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