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用于车辆座椅的解锁结构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2021-11-03 14:4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车辆座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车辆座椅的解锁结构。同时,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具有该用于车辆座椅的解锁结构的车辆。


背景技术:

2.目前,针对三车门的车型,通常在车辆的前排座椅上配置ez-entry功能,以便于后排乘客进入车厢内,且对于具有ez-entry功能的座椅,通常需要拉线解锁eze机构。目前,现有的解锁方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过靠背肩部的扣手拉动拉线而解锁eze机构,另一种是通过靠背肩部的拉带拉动拉线而解锁eze机构。其中,拉带解锁方式虽具有诸多优点,但也存在所需解锁力过大的问题,因此,通常在解锁结构上设置省力机构。但因现有的省力机构设计不合理,导致所需解锁力不恒定,容易出现力值突然增大或变小的现象,从而大大影响了手部操作感知。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用于车辆座椅的解锁结构,其所需的解锁力恒定,且力值较小。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5.一种用于车辆座椅的解锁结构,所述车辆座椅包括靠背和座垫,且于所述靠背和所述座垫之间配置有对两者相对位置进行锁止的锁止机构,所述解锁结构包括:
6.解锁轮盘,可枢转的设于所述靠背或所述座垫上,于所述解锁轮盘上设有与外部执行端连接的执行线,以及与所述锁止机构连接的第一解锁线;
7.执行线约束部和第一解锁线约束部,构造于所述解锁轮盘上,且均为环所述解锁轮盘的枢转轴设置的弧形结构,所述执行线约束部和所述第一解锁线约束部被配置为分别约束与两者一一对应的所述执行线和所述第一解锁线绕经所述解锁轮盘滑动,且所述执行线约束部相对于所述解锁线约束部远离所解锁轮盘的枢转轴设置。
8.进一步的,所述执行线约束部和所述第一解锁线约束部于所述解锁轮盘上相对布置。
9.进一步的,于所述执行线约束部的两端均设有可与所述执行线连接的执行线连接点,于所述第一解锁线约束部的两端均设有可与所述第一解锁线连接的第一连接点。
10.进一步的,于所述解锁轮盘的一侧设有外凸布置的挂线块,于所述挂线块设有第二连接点,于所述第二连接点上连接有一端与所述锁止机构相连接的第二解锁线,且于所述挂线块和所述解锁轮盘之间形成有第二解锁线约束部,所述第二解锁线约束部与所述第一解锁线约束部为等径设置的弧形结构,且所述第二解锁线约束部被配置为约束所述第二解锁线绕经所述挂线块滑动。
11.进一步的,所述执行线约束部、所述第一解锁线约束部和所述第二解锁线约束部均为弧形槽,且所述执行线连接点、所述第一连接点和所述第二连接点为与各自对应的弧
形槽相连通的连接孔。
12.进一步的,于所述解锁轮盘上构造有位于所述执行线约束部端部外的线束导向部,且所述线束导向部具有与构成所述执行线约束部的弧形槽的槽底等径设置的弧形导向面。
13.进一步的,所述解锁轮盘装设于所述靠背的上部,所述外部执行端为一端与所述执行线连接、另一端外露于所述靠背的拉带。
14.进一步的,于所述车辆座椅上设有以容置所述解锁轮盘的壳体,于所述壳体的两侧构造有相对布置的若干线束孔,且各所述线束孔的开孔方向均为沿所述解锁轮盘的切线方向设置。
15.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包括扣合相连的上壳体和下壳体,且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之间卡接相连。
16.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优势:
17.(1)本发明所述的用于车辆座椅的解锁结构,通过设置与执行线和第一解锁线连接的解锁轮盘,以及在该解锁轮盘上构造弧形结构的执行线约束部和第一解锁线约束部,并使得执行线约束部相对于解锁线约束部远离解锁轮盘的枢转轴设置,从而可根据力矩相等的原理,使得在解锁车辆座椅时所需的解锁力恒定且力值较小,进而可解决现有的解锁结构在解锁时解锁力不稳定的难题。
18.(2)执行线约束部和第一解锁线约束部于解锁轮盘上相对布置,有利于实现对锁止机构的解锁。
19.(3)通过在执行线约束部和第一解锁线约束部的两端均设有以可与两者一一对应的执行线和第一解锁线连接的执行线连接点和第一连接点,从而可使得本解锁结构于主驾驶座椅和副驾驶座椅上均能适用。
20.(4)通过设置挂线块及第二解锁线,能够使得本解锁结构进一步应用于电动座椅上。
21.(5)执行线连接点、第一连接点和第二连接点均为连接孔,结构简单,便于设计实施。
22.(6)通过设置与执行线约束部的弧形槽的槽底等径设置的弧形导向面,有利于使得执行线沿弧形槽的切线方向滑动。
23.(7)将各线束孔的开孔方向均沿解锁轮盘的切线方向设置,能够有效确保各线束沿解锁轮盘的切线方向滑动。
24.(8)上壳体和下壳体卡接相连,结构简单,便于设计实施。
25.此外,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所述车辆上装设有车辆座椅,所述车辆上还设有如上所述的用于车辆座椅的解锁结构。
26.本发明所述的车辆,通过在车辆座椅上设置如上所述的解锁结构,有利于提高对座椅解锁的操作感知,从而可提升整车品质。
附图说明
27.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8.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用于车辆座椅的解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9.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用于车辆座椅的解锁结构的分解爆炸图;
30.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解锁轮盘与下壳体的装配状态图;
31.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上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32.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33.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解锁轮盘的结构示意图;
34.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解锁轮盘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35.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用于车辆座椅的解锁结构于手动主驾驶座椅上的应用状态图;
36.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用于车辆座椅的解锁结构于手动副驾驶座椅上的应用状态图;
37.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解锁轮盘与执行线及第一解锁线的连接状态图;
38.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解锁轮盘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39.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用于车辆座椅的解锁结构于电动主驾驶座椅上的应用状态图;
40.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用于车辆座椅的解锁结构于电动副驾驶座椅上的应用状态图;
41.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用于车辆座椅的解锁结构于调角器上的应用状态图;
42.附图标记说明:
43.1-壳体;
44.11-上壳体,111-轴套,112-卡头,113-插板,114-上凹槽;
45.12-下壳体,121-插槽,122-卡孔,123-下凹槽,124-安装柱;
46.2-解锁轮盘;
47.21-执行块,211-执行弧形槽,212-执行线连接孔;
48.22-解锁块,221-轴孔,222-第一连接孔,223-第一弧形槽;
49.23-线束导向部,231-弧形导向面;
50.24-挂线块,241-第二弧形槽,242-第二连接孔;
51.3-执行线,4-第一解锁线,5-护管,6-拉带,7-芯线接头,8-第二解锁线,9-调角器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52.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53.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54.本实施例涉及一种用于车辆座椅的解锁结构,其中,该车辆座椅包括靠背和座垫,且于靠背和座垫之间配置有对两者相对位置进行锁止的锁止机构,而本实施例的解锁结构则主要包括解锁轮盘2、执行线约束部和第一解锁线约束部,并且于解锁轮盘2上设有与外部执行端连接的执行线3,以及与锁止机构连接的第一解锁线4。
55.本实施例中,解锁轮盘2可基于不同需求而选择枢转的设于靠背或座垫上,且作为
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的解锁轮盘2具体为可枢转的设于靠背上,并优选为设于靠背的肩部位置。此时,外部执行端具体即为设于靠背上的拉带6。
56.执行线约束部和第一解锁线约束部均构造于解锁轮盘2上,且均为沿解锁轮盘2的枢转轴设置的弧形结构。另外,执行线约束部和第一解锁线约束部被配置为分别约束与两者一一对应的执行线3和第一解锁线4绕经解锁轮盘2滑动,且执行线约束部相对于解锁线约束部远离解锁轮盘2的枢转轴设置。
57.本实施例的用于车辆座椅的解锁结构,通过设置与执行线3和第一解锁线4连接的解锁轮盘2,以及在该解锁轮盘2上构造弧形结构的执行线3约束和第一解锁线约束部,并使得执行线约束部为相对于解锁线约束部远离枢转轴设置,从而可根据力矩相等的原理,使得执行线3输入的恒定的较小的解锁力,即可解锁车辆座椅,并可具有较好的操作感知。
58.基于如上设计思想,本实施例的用于车辆座椅的解锁结构的一种示例性结构如图1至图3中所示,解锁轮盘2具体装设于壳体1内,并经由壳体1安装于靠背上。且需要说明的是,为提高操作便利性,壳体1优选地安装于靠背的肩部位置。其中,如图2中所示,为便于加工制造,本实施例的壳体1大致呈矩形结构,并包括上下扣合相连、且围构形成有收容腔的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另外,为便于连接,本实施例的上壳体11与下壳体12之间卡接相连。此外,如图1中所示,于壳体1的两相对侧还构造有相对布置的若干线束孔。
59.具体而言,由图4中所示,本实施例的上壳体11形成有向其内侧凸出的轴套111,以用于安装解锁轮盘2的枢转轴。于上壳体11的各侧边上均形成有以与下壳体12卡接相连的若干卡头112,且该卡头112的结构与现有技术类似。另外,基于图4状态下所示,于上壳体11的左右两侧板上分别构造有外凸布置的两个插板113。
60.本实施例的插板113不仅可与下述插槽121插接相连而形成上述线束孔,同时因插板113和插槽121的插接相连,也可提高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间连接的牢固性。且作为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本实施例的插板113具体呈锥形,并于插板113的自由端构造有弧形缺口。此外,如图4中所示,于上壳体11上还构造有位于两个插板113之间的上凹槽114,以与下述下凹槽123围构形成上述线束孔。
61.本实施例的下壳体12的结构如图5中所示,于下壳体12上构造有与各卡头112一一对应设置的卡块,且于各卡块上形成有以与上述卡头112卡接相连的卡孔122。另外,对应于上述插板113,于下壳体12上构造有与上述插板113适配设置的插槽121,因插板113于各插槽121内的插接,而可于两者间围构形成有如图1中所示的供线束穿过的线束孔。
62.与此同时,由图5并结合图1中所示,对应于上壳体11的上凹槽114,于下壳体12上构造有可与上凹槽114围构成形成上述线束孔的下凹槽123。此外,基于图5状态下所示,于下壳体12的顶部外凸形成有间隔布置的三个安装柱124,且于各安装柱124上形成有安装孔,壳体1即经由该安装孔安装于靠背上。
63.前述解锁轮盘2的结构由图6并结合图7中所示,其包括固连于一起的执行块21和解锁块22,该执行块21和解锁块22均为弧形块,且两个弧形块同轴布置但半径不同。另外,解锁块22的圆心角大于执行块21的圆心角,且于解锁块22上构造有轴孔221,以此可将该轴孔221套装于上述壳体1的轴套111上,而实现解锁轮盘2的枢转设置。此外,为有效保证执行线3沿执行块21的切向滑动,由图6中所示,于解锁轮盘2上构造有位于执行块21上的弧形槽端部外的线束导向部23。且该线束导向部23具有与该弧形槽的槽底等径设置的弧形导向面
231。
64.另外,为提高解锁座椅时的操作感知,本实施例的执行线约束部和第一解锁线约束部于解锁轮盘2上相对布置。基于上述解锁轮盘2的具体结构,如图6和图7中所示,执行线约束部具体为沿执行块21的边缘构造于其上的弧形槽,而第一解锁线约束部则为沿解锁块22的边缘构造于其上的弧形槽。在此,为便于下文描述,将构造于执行块21和解锁块22上的弧形槽分别称为“执行弧形槽211”和“第一弧形槽223”。
65.此外,为使得本实施的解锁结构可于手动主驾驶座椅和手动副驾驶座椅上均能适用,本实施例中,于执行弧形槽211的两端均设有可与执行线3连接的执行线3连接点,于第一弧形槽223的两端均设有可与第一解锁线4连接的第一连接点。如此设置,可如图8和图9中所示,通过分别改变执行线3和第一解锁线4于执行弧形槽211和第一弧形槽223上的设置位置,从而可使得本解锁结构于主驾驶座椅和副驾驶座椅上均能适用。
66.仍由图6和图7中所示,本实施例的执行线3连接点具体为构造于执行块21上、并与执行弧形槽211连通的连接孔,而第一连接点则为与第一弧形槽223连通的连接孔。且作为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各连接孔的轴向沿解锁轮盘2的枢转轴的轴向布置。另外,为便于下文描述,本文将执行块21上的连接孔称为“执行线连接孔212”,将解锁块22上的连接孔称为“第一连接孔222”。
67.本实施例中,为提高解锁效果,由图10中所示,无论执行线3抑或第一解锁线4,均经由设于其端部的芯线接头7挂接于各自对应的连接孔内,且芯线接头7为与连接孔适配设置的圆柱形。另外,由图10中所示,于执行线3和第一解锁线4上均设有护管5,执行线3及第一解锁线4即经由护管5穿过上述线束孔。如此设置,不仅可以有效防止执行线3和第一解锁线4被壳体1割伤,同时也可有效保证各线束沿解锁轮盘2的切向滑动。
68.除此以外,为了能够使本实施例的解锁结构还可适用于电动座椅上,如图11中所示,基于现有的电动座椅其具有两根解锁线的锁止机构,本实施例中,于解锁轮盘2的一侧设有外凸布置的挂线块24,该挂线块24具体构造于解锁块22上,并且于其上设有与第一连接点相对布置的第二连接点。该第二连接点用于设置与电动座椅的锁止机构连接的第二解锁线8。
69.另外,于挂线块24和执行块21之间形成有第二解锁线约束部,该第二解锁线约束部与第一解锁线约束部为等径设置的弧形结构,且第二解锁线约束部被配置为约束第二解锁线8绕经挂线块24滑动。其中,本实施例的第二解锁线8约束具体为由挂线块24和执行块21围构形成的第二弧形槽241。基于该第二解锁线约束部的弧形槽结构,与上述结构类似,本实施例的第二连接点为与第二弧形槽241相连通的连接孔,并具体于第二弧形槽241的两端分别设置。且为便于描述,将构成第二连接点的连接孔称为“第二连接孔242”。
70.如图12中所示,通过设置第二弧形槽241和第二连接孔242,可使得前述第一解锁线4和第二解锁线8分别与电动主驾驶座椅的锁止机构相连,再通过拉动与执行线3连接的拉带6即可使得解锁轮盘2转动,从而可牵引第一解锁线4和第二解锁线8,以解锁锁止机构。另外,如图13中所示,通过改变执行线3、第一解锁线4及第二解锁线8于解锁轮盘2上的挂接位置,即可使得本实施例的解锁结构适用于电动副驾驶座椅上。
71.最后,需要说明的是,除了将本解锁结构通过壳体1设于靠背上,亦可如图14中所示,直接将解锁轮盘2的轴孔221套装于座椅的调角器转轴9上使用。
72.基于以上整体描述,本实施例的用于车辆座椅的解锁结构,可于手动座椅、电动座椅以及主驾驶座椅和副驾驶座椅上共用,另外,通过使得执行弧形槽211的半径大于第一弧形槽223和第二弧形槽241的半径,不仅减小了所需的解锁力,同时也使得所需的解锁力恒定,从而可解决现有的解锁结构因解锁力不稳定而导致的操作感知较差的难题。
73.此外,本实施例还涉及一种车辆,该车辆上装设有车辆座椅,且设有如上所述的用于车辆座椅的解锁结构。
74.本实施例所述的车辆,通过在车辆座椅上设置如上所述的解锁结构,有利于提高对座椅解锁的操作感知,从而可提升整车品质。
75.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