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衰竭油气藏CO2地质封存全地层地质建模方法与流程

2023-10-27 12:0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一种衰竭油气藏co2地质封存全地层地质建模方法
技术领域
1.本发明属于co2地质封存碳中和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衰竭油气藏co2地质封存全地层地质建模方法。


背景技术:

2.地质建模的本质就是通过分析各种可靠的原始资料(测井和生产资料及地震构造解释结果和地震属性数据),采用三维图形学的方法建立油气藏的地层框架模型和层状实体模型,再依据地质统计学的数据插值和随机模拟方法,建立面向储层的岩石物理属性模型,定量表征和刻画储集层各种尺度的非均质性,从而研究油气藏开发中的不确定性和投资风险,为油气藏的动态模拟提供数据,为开发提供决策依据。
3.地质建模一般遵循从点-面-体的步骤,即首先建立单井的一维垂向模型,再由一系列空间叠置的二维层面模型建立起地层的框架模型,最后在地层框架模型的基础上,模拟生成地层(或储层)各种属性的三维分布模型。一般来说,三维地质建模过程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即数据准备、构造建模、储层属性建模、模型质量检验。目前国内外专家学者主要围绕构造建模、储层属性建模方法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4.(1)构造建模技术研究进展构造建模的目的是建立反映油藏内部地质界面三维空间形态的油藏构造模型,而构造模型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储层属性模型的精度。油藏的构造模型是由断层模型和层面模型组成,断层模型反映的是三维空间上的断层面以及断层之间的切割关系;层面模型反映的是地层界面的三维分布,叠合的层面模型即为地层格架模型。一般来说,在构造建模过程中,需要对断层、层面模型进行多次修改和调整,以保障所建立的构造模型更符合地下油藏的实际情况,为后期建立高精度储层属性模型和开展油藏数值模拟研究打下基础。
5.近年来,我国地质建模领域专家对不同油藏类型和构造特征的油藏,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构造建模技术系列。例如,王冰等人采取点-线-面的建模步骤对大王北油田65断块进行了精细地质建模的研究(王冰, 刘太勋, 王凯等. 复杂断块油藏精细地质建模研究——以大65断块为例[j].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16 29 (5): 38~42)。史玉成等人提出点-线-面-体四步法建立复杂断块油藏构造模型(史玉成, 陈明强, 张审琴等. 复杂断块“点-线-面-体”四步法构造建模技术[j]. 特种油气藏, 2010 17 (6): 29~31)。邹拓等人提出运用逐级控制、分步建模的方法进行复杂断块油藏的精细地质建模(邹拓, 徐芳. 复杂断块油田开发后期精细地质建模技术对策[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37 (4): 35~40;马元琨, 连运晓, 鱼雪等. 复杂断块油气藏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及其应用——以柴达木盆地南八仙油气田为例[j].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21, 15 (1): 18~23)。高寿涛通过多尺度资料约束建立复杂断块油藏的精准模型,从而使所建的复杂断块油藏地质模型更准确(高寿涛, 杨宏伟, 吕德灵等. 多资料约束的复杂断块油田精细构造地质建模[j]. 特种油气藏, 2010 17 (6): 29~31)。张建勇认为断层建模中应融入动态地质演化思想,并采取基于地质演化过程的断层面构建及曲面插值拟合方法,基
于已有数据进行了三维断层恢复、断层活动性预测及区域地质力学稳定性评价,取得了较好效果(张建勇, 崔振东, 韩伟歌等. 考虑地质演化过程的断层三维建模技术研究进展[j]. 新疆地质, 2021, 39 (2): 336~339)。目前,针对复杂断块油藏中的断层多且接触关系复杂,纵向含油砂体多等构造建模难题均获得了较好的解决,使建立的油藏地质模型精度变高,构造模型更可靠。
[0006]
(2)储层属性建模技术研究进展储层属性建模是用模型来表征储层结构及储层参数的空间分布和变化特征,是对井间储层进行多学科综合一体化、三维定量化及可视化的预测。在给定资料前提下,井间储层预测有两种途径,相应地也就有两种建模途径,即确定性建模和随机建模。确定性建模是对井间未知区给出确定性的预测结果,而随机建模则是对井间未知区应用随机模拟方法给出多个“可选”的、“等可能”的预测结果。地质建模技术主要包括两大类:确定性建模和随机建模。
[0007]
确定性建模是从具有确定性资料的控制点(如井点)出发,推测出点间(如井间)确定的、唯一的储层参数。确定性建模方法主要有储层地震学方法、储层沉积学方法及地质统计学克里金插值方法,三者可单独使用,亦可结合使用。
[0008]
随机建模是指以已知的信息为基础,以随机函数为理论,应用随机模拟方法,产生可选的、等可能的储层模型的方法。通过对多个等可能随机储层模型中的不确定性进行评价,以满足油田勘探开发决策在一定风险范围的正确性的需要。按照随机模拟中空间赋值的方式,可以把随机建模方法分为两大类:基于目标的方法和基于象元的方法。其中,基于目标的方法主要包括示性点过程和过程模拟两种方法;基于象元的方法较多,如:高斯模拟、指示模拟、分形随机模拟、多点统计模拟等方法。其中,多点统计地质建模方法克服了传统两点统计地质建模方法不能较好再现地质体空间几何形态的不足,可以描述具有复杂空间结构和几何形态的地质体,成为目前地质统计学建模技术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0009]
近年来,伴随着地质研究逐渐向定量化发展,如何将精细油藏描述中储层构型分析成果定量地表征在三维地质模型中成为研究热点,并形成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法。同时,储层属性建模还需要重视不确定性的研究,戴危艳对储层建模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来源进行了分类,认为在储层建模中存在局部不确定性、空间不确定性和响应不确定性,并提出了一些降低不确性的技术方法。
[0010]
目前随着油气勘探开发,三维地质建模方面的研究无论是在软件还是在技术方面都趋于成熟,例如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开发所的gmss、法国斯伦贝谢公司的petrel、geoframe中的p3d模块、landmark公司的stratmodel、t-surf公司的gocad和roxor公司的rms软件等为三维地质建模提供了大量良好的软件平台。在方法和技术层面三维地质建模也有了较为完善的技术系列,三维地质建模可分为确定性建模和随机建模两个方向,无论是确定性建模还是随机建模近年来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完善。但是,目前油气地质方面的三维地质建模主要针对油气富集的油气藏开展研究,即建立的模型仅仅是含有油气的储层以及其上覆的盖层及下伏的含水层等地层中的部分。在衰竭油气藏co2地质封存研究中,需要开展co2的封存安全性,不仅仅需要建立封闭co2的地质圈闭的三维地质模型,还需要对上覆地层开展研究,建立其三维地质模型,为co2沿井筒、断层、露头等的渗漏研究提供基础,也为co2泄露检测方案的部署提供地质依据,因而需要建立从目地层到地表的全
地层三维模型,现阶段缺少相关技术与方法。
[0011]
从目前国内外研究情况来看,油气藏三维地质建模方法主要是针对油气富集的油气藏开展的,因而主要研究对象是富集油气的储层、盖层以及少部分下覆的含水储层,并且由于数模过程中对于网格数量的要求,因而建立的三维地质模型往往不包括上部的大套地层。而在衰竭油气藏co2地质封存研究中缺需要针对全地层的三维地质模型,因而在研究过程中缺少建立从目地层到地表的全地层三维模型的相关技术与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0012]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衰竭油气藏co2地质封存研究中形成建立从目地层到地表的全地层三维模型的相关技术与方法。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油气藏三维地质建模方法主要是以油气藏中的富集油气的储层、盖层以及少部分下覆的含水储层为目标,建立的模型纵向上跨度较小(一般小于500m),而缺少从目的层到地表(纵向跨度一般大于1000m)即全地层的三维模型建立的方法。本发明的创新性体现在:利用构造框架构造建模(structural framework)方法,建立了对衰竭油气藏co2地质封存从目的层到地表的全地层地质模型。在常规地质建模中,一般采用角点网格构造建模(corner point gridding)方法建立构造模型,但对于构造复杂区的全地层建模,采用角点网格构造建模方法主要难点在于:一方面在断层建模中处理断层与断层、断层与层面的各种交切关系时费时费力;另一方面,由于纵向上跨度大,因断层各种复杂交切关系的影响,生成的网格容易产生畸形、混乱,严重影响了下步层面模型的建立质量。本发明针对于构造复杂区的全地层建模,利用构造框架构造建模方法,实现了断层和层面模型的高效建立,并通过采用阶梯状网格化断层解决了因断层削截而引起的翘曲或扭曲的网格在油藏模拟器中造成不合适的消耗等问题。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具体技术方案实现。
[0013]
一种衰竭油气藏co2地质封存全地层地质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数据准备:收集建模所需数据;(2)构造建模:通过建模软件采用构造框架构造建模方法,建立反映油藏内部地质界面三维空间形态的油藏构造模型,实现全地层模型的构造网格化;(3)储层属性建模:按照一定的插值或模拟方法对每个三维网格进行赋值,建立储层属性的三维数据体,得到全地层地质模型;(4)模型检验:对建立的全地层地质模型误差进行检验。
[0014]
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所需数据为坐标数据、分层数据、断层数据和储层数据。更进一步的,所述坐标数据包括井位坐标和地震测网坐标,所述分层数据包括各井的油组、砂组、小层、砂体的划分对比数据以及地震资料解释的层面数据,所述断层数据包括断层位置、断点和断距,所述储层数据包括井眼储层数据、地震储层数据和试井储层数据。
[0015]
进一步的,步骤(2)包括以下具体步骤:(2-1)定义工区的几何形状;(2-2)断层建模:根据地震资料解释的层面数据,选取层系继承性好的控制断层为对象,以角点网格建模方法建立断层模型,将已建立的断层面作为输入数据导入并模拟成单独光滑的面,依据事先建立的削截法则来处理断层的接触关系;(2-3)层面建模:利用已有的地层数据、地质关系和模拟参数开展地层模拟,得到
层面模型;(2-4)构造网格化:用阶梯状断层处理复杂断层的几何形状,实现全地层模型的构造网格化。
[0016]
进一步的,步骤(3)包括以下具体步骤:(3-1)岩性建模:利用序贯指示方法模拟得到各套地层的岩性模型;(3-2)在岩性模型约束下,采用不同的地质统计学方法依次模拟得到孔隙度、渗透率、净毛比模型。更进一步的,采用岩性模型约束下的序贯高斯模拟方法进行储层孔隙度的模拟;采用序贯高斯同位协同模拟的方法,以先模拟得到的孔隙度数据体作为软数据,以原始数据中孔隙度与渗透率的相关系数作为协同因子,获得渗透率模型。
[0017]
进一步的,步骤(4)模型检验的方法包括储量计算检验、概率分布一致性检验、再现变差函数检验、抽稀井检验和动态检验。更进一步的,所述储量计算检验是用所得到的全地层地质模型进行储量的计算,并与采用传统计算方法计算的储量结果相对比;所述概率分布一致性检验是比较全地层地质模型模拟结果与原始井数据的概率分布是否一致;所述再现变差函数检验是比较全地层地质模型模拟结果的变差函数与条件值的变差函数是否一致;所述抽稀井检验是从原来已知的井中随机抽掉一部分井,用剩余的井做已知条件数据重新模拟,比较得到的新模型与原来模型,判断被抽掉的井点处与测井数据是否吻合;所述动态检验是通过在所得到的全地层地质模型上再现油田生产历史,比较模拟计算的历史动态与实际的历史动态。
[0018]
全地层地质建模包括数据准备、构造建模、储层属性建模、模型检验等内容,其中构造建模是全地层地质建模的关键。利用建模软件进行构造建模中最常用的方法是角点网格构造建模(corner point gridding)。该方法的基本原理是首先根据断层线交互地建立断层,然后再建立断层的三维模型,形成一个由所有的断层组成的骨架模型。然后在骨架网格中插入地层层位信息(地层所有的输入信息),定义地层面的类型,根据这些信息内插出地层的层名网格,最后生产地层模型和后续的测井曲线和属性模型。角点网格建模的优点是可以交互式建立、修改断层形态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沿着断层线、边界线或尖灭线方便地设置网格走向。但如果油藏构造特别复杂,断层交接方式多样时,断层pillar的建立和相互关系的处理较为困难,而且角点网格所形成的网格索引是用于映射到参数空间的每个网格单元,因此建立的网格不是产生畸变就是导致后期数值模拟无法收敛。在建立复杂断裂系统断层模型中,有时受断层pillar几何位置的限制,不得不简化断层,无法精确体现断层的实际特征。
[0019]
所以,在复杂构造精细建模中,角点网格构造建模方法弊端较为明显。而构造框架构造建模(structural framework)方法,解决了由复杂的断层接触关系引起的各种断层建模问题,适用于构造复杂的地区(断层发育且数量多,断层接触关系复杂)。其主要特点是:一方面可以自动计算判定断层-断层交切关系,以及断层-层位、层位-层位交切关系,节省人工编辑、定义断层模型的时间和精力,大大提高了复杂构造建模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运用地质规律网格化层面,即根据层位沉积规律(是整合面、剥蚀面、基底、不整合面),划分地质层段,根据沉积体积守恒等原则,合理预测不同断块单元内层位位置及层段厚度,使构造模型更加准确合理。模拟时首先按照断层面生成一个单独的地层,然后运用层面削截法则建立完整的构造模型。
[0020]
本发明通过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前述技术问题,取得以下有益技术效果:提供了实现衰竭油气藏co2地质封存所需要的全地层地质建模方法,为co2沿井筒、断层、露头等的渗漏研究提供基础,也为co2泄露检测方案的部署提供坚实的地质依据。
附图说明
[0021]
图1是全地层地质建模流程图。
[0022]
图2是采用角点网格建模方法建立的江苏某地区断层模型(箭头指向正北)。
[0023]
图3是江苏某地区层面模型(箭头指向正北)。
[0024]
图4是江苏某地区全地层格架模型剖面图。
[0025]
图5是江苏某地区全地层格架模型(箭头指向正北)。
[0026]
图6是江苏某地区全地层砂泥岩岩性模型(箭头指向正北)。
[0027]
图7是江苏某地区全地层孔隙度模型(箭头指向正北)。
[0028]
图8是江苏某地区全地层渗透率模型(箭头指向正北)。
[0029]
图9是江苏某地区储量计算的单元格。
实施方式
[0030]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31]
一种衰竭油气藏co2地质封存全地层地质建模方法,包括以下几步:数据准备、构造建模、储层属性建模、模型检验,其中构造建模是全地层地质建模的关键。
[0032]
第一步:数据准备油藏地质建模是以数据库为基础的。数据的丰富程度及其准确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所建模型的精确程度。
[0033]
从数据来源来看,建模数据包括岩心、测井、地震、试井、开发动态等方面的数据。从建模内容来看,基本数据类型包括以下四类:(1)坐标数据:包括井位坐标、地震测网坐标等。
[0034]
(2)分层数据:各井的油组、砂组、小层、砂体的划分对比数据;地震资料解释的层面数据等。
[0035]
(3)断层数据:断层位置、断点、断距等。
[0036]
(4)储层数据:储层数据是储层建模中最重要的数据。一般包括井眼储层数据、地震储层数据和试井储层数据。
[0037]
本次研究共用到了江苏某地区186口井的基本数据,这些数据包括:井位坐标、补心高、地层划分对比数据、三层地震反射层(t30、t31、t33)构造图,地震解释的断层数据以及构造等值线数据等。共加载了186口井3978个的测井解释成果,包括孔隙度、渗透率两种测井解释成果曲线,以及自然电位、电阻率电测曲线。以上数据为建立精细的三维地质模型提供了比较全面的基础保障。
[0038]
第二步:构造建模
构造建模的目的是建立反映油藏内部地质界面三维空间形态的油藏构造模型,而构造模型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储层相模型和参数模型的精度。油藏的构造模型由断层模型和层面模型组成。断层模型实际反映的是三维空间上的断层面以及断层之间的切割关系。断层建模的最终目的是准确表征断层面的产状(走向、倾向、倾角、曲率等)以及断层面之间的相互切割关系。层面模型反映的是地层界面的三维分布,叠合的层面模型即为地层格架模型。
[0039]
(1)构造建模方法采用建模软件建立江苏某地区全地层地质模型,考虑到全地层地质建模的特殊性,优先对构造建模的方法进行了优选。
[0040]
目前,利用建模软件进行构造建模中最常用的方法是角点网格构造建模(corner point gridding)。该方法的基本原理是首先根据断层线交互地建立断层,然后再建立断层的三维模型,形成一个由所有的断层组成的骨架模型。然后在骨架网格中插入地层层位信息(地层所有的输入信息),定义地层面的类型,根据这些信息内插出地层的层名网格,最后生产地层模型和后续的测井曲线和属性模型。角点网格建模的优点是可以交互式建立、修改断层形态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沿着断层线、边界线或尖灭线方便地设置网格走向。但如果油藏构造特别复杂,断层交接方式多样时,断层pillar的建立和相互关系的处理较为困难,而且角点网格所形成的网格索引是用于映射到参数空间的每个网格单元,因此建立的网格不是产生畸变就是导致后期数值模拟无法收敛。在建立复杂断裂系统断层模型中,有时受断层pillar几何位置的限制,不得不简化断层,无法精确体现断层的实际特征。
[0041]
所以,在复杂构造精细建模中,角点网格构造建模方法弊端较为明显。而构造框架构造建模(structural framework)方法,解决了由复杂的断层接触关系引起的各种断层建模问题,适用于构造复杂的地区(断层发育且数量多,断层接触关系复杂)。其主要特点是:一方面可以自动计算判定断层-断层交切关系,以及断层-层位、层位-层位交切关系,节省人工编辑、定义断层模型的时间和精力,大大提高了复杂构造建模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运用地质规律网格化层面,即根据层位沉积规律(是整合面、剥蚀面、基底、不整合面),划分地质层段,根据沉积体积守恒等原则,合理预测不同断块单元内层位位置及层段厚度,使构造模型更加准确合理。
[0042]
考虑到江苏某地区断裂发育,而且模型纵向跨度大,不同区域断层产状变化大等因素,优选应用建模软件构造框架构造建模方法开展江苏某地区全地层的构造建模。
[0043]
(2)断层建模在断层建模前,需要定义工区的几何形状,即设置模型范围或工区范围。选择涵盖江苏某地区的一个矩形作为模型边界,覆盖面积约46.00km2。
[0044]
根据区域已解释的t30、t31、t33三套地震反射层的断层多边形展布特征,认为xx地区主力断块区断裂总体较发育,主要圈闭的控制断层在t31、t33具有较好的继承性,而在各圈闭内部的低序级断层或断块间的调节断层上下层系继承性较差。在构造建模中,结合区域断裂系统发育规律认识,选取t31、t33两套层系继承性好的13条控制断层为对象,以角点网格建模方法建立断层模型(附图2)。
[0045]
然后在断层框架模型建立中,将已建立的断层面作为输入数据导入并模拟成单独光滑的面。断层建立起来后,需要依据事先建立的削截法则来处理断层的接触关系,在削截
法则中需要确定主断层(削截断层)和次断层(被削截),以及削截方式(是顶削截还是底削截)。在构造框架构造建模中校正断层的接触关系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地质上准确的断层模型在后面的工作流中会节省很多时间。
[0046]
(3)层面建模层面模型是在断层被准确表征后才可建立,其建立效果直接决定了下步地层格架模型的生成质量。在完成了断层框架之后,需要利用已有的地层数据、地质关系和模拟参数开展地层模拟,模拟时首先按照断层面生成一个单独的地层,然后运用层面削截法则建立完整的构造模型。本次共建立了地面、e2s1底面、e2d1底面、e1f4底面、e1f
21
底面、e1f
23
底面和e1f
12
底面共7个层面模型(附图3、附图4)。
[0047]
(4)构造网格化在常规角点网格单元模型中复杂构造常会引起许多问题,如因为断层削截而引起的翘曲或扭曲的网格在油藏模拟器中造成了不合适的消耗。建模软件构造框架构造建模中基于“stair-step”(阶梯状)复杂构造建模算法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难题,用阶梯状断层处理复杂断层的几何形状,从而有效避免了因断层削截而引起的网格翘曲或挠曲。因此,本次采用阶梯状网格化断层的方式实现全地层模型的构造网格化。
[0048]
在构造网格化过程中,设置模型网格的尺寸为50m
×
50m,纵向上共划分6个单元(zone),细分网格104个,模型总网格数为2073546个(附图5)。
[0049]
第三步:储层属性建模储层属性包括离散的储层属性,如沉积相、储层结构、流动单元、裂缝等以及连续的储层参数,及连续的储层参数如储层孔隙度、渗透率、含水饱和度等。按照一定的插值(或模拟)方法对每个三维网格进行赋值,建立储层属性的三维数据体,即油藏数值模型。网络尺寸越小,标志着模型越精细。不同的油藏属性参数可以从不同角度来反映储层的不同特征,如砂岩厚度体现了沉积砂体的展布规律,对沉积相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渗透层厚度反映了油藏中渗透层的分布特征,其对应的储层物性参数模型能很好的反映地层流体在油藏中运动的地质条件,体现储层的三维宏观非均质性特征,因而可以作为油藏数值模拟的地质模型,而有效厚度则反映了油藏中油层的分布特征,因而其对应的储层物性参数模型可以用来进行油藏的地质储量计算,因此为适应不同的研究需要,可建立不同的储层属性模型。
[0050]
为精确建立江苏某地区全地层的储层物性参数模型,首先利用序贯指示方法模拟得到该块各套地层的岩性模型,并在岩性模型约束下,采用不同的地质统计学方法依次模拟得到孔隙度、渗透率、净毛比模型。
[0051]
(1)岩性建模在应用序贯指示方法模拟岩相时,主要包括三个步骤:单井岩性的离散化、数据分析、模拟算法的运行。其中,关键的一步是利用变差函数开展数据分析。
[0052]
变差函数是随机建模的基本工具,反映了变量空间变异程度随距离而变化的特征,它既能描述变量的空间结构性,又能描述其随机性变化。通常情况下,变差函数的主方向角与沉积物源或储层发育方向一致,反映了沿物源或储层发育方向研究的区域化变量的相关性高,变程是地质变量的相关半径,可以反映砂体的展布范围及储层非均质性,块金值反映地质变量的连续程度,基台值反映数据的波动程度。
[0053]
变差函数拟合过程步骤如下:首先,在对研究区沉积相特征研究的基础上,确定目
的层段沉积物源的方向为近正北方向并将其设置为主变程方向,次变程方向与主变程方向垂直;然后,根据实验变差函数图中离散点的分布特征,进行理论变差函数模型的选取,通过研究发现,采用指数模型拟合效果最好;最后,通过反复修改变差函数的搜索半径、滞后距以及容限角等参数,使理论变差函数较好的拟合上实验变差函数图中离散的点,在拟合的过程中,要给予前几个点足够的重视,因为前几个点可靠程度比较高。在做好数据分析基础上,对xx地区全地层的砂泥岩岩性进行了随机模拟,获得了岩性模型(附图6)。模拟结果表明,主力层系储层发育特征与区域的沉积特征认识较吻合。
[0054]
(2)岩性建模孔隙度建模由于孔隙度在很大程度上是与储层的岩性特征有关,所以,本次研究基于岩性模拟的成果,采用了砂泥岩岩性约束下的序贯高斯模拟方法来进行储层孔隙度的模拟。
[0055]
序贯高斯模拟是应用很广泛的连续性变量随机模拟方法,适用于各向异性不强的条件下连续变量的随机模拟,如孔隙度。在进行储层参数模拟时,也需要开展储层参数的拟合。本次通过模拟,得到了江苏某地区全地层的孔隙度模型(附图7)。
[0056]
(3)渗透率建模对于各向异性比较强的参数,像渗透率,序贯高斯很难反映其复杂的各向异性。但可以采用序贯高斯同位协同模拟方法,通过综合许多来源的软数据作多变量的联合模拟,从而获得更加符合地质情况的渗透率模型。通过前人对岩心分析的孔隙度和渗透率作交汇图,判定江苏某地区主要目的层段孔隙度和渗透率之间具有较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大于0.75。因此在建立渗透率模型时,选用了序贯高斯同位协同模拟的方法,以先模拟得到的孔隙度数据体,作为软数据,以原始数据中孔隙度与渗透率的相关系数作为协同因子,通过此方法模拟出的渗透率与孔隙度保持较好的一致性,较好的刻画了渗透率的三维分布(附图8)。
[0057]
第四步 模型检验通常可以有5种方法对建立地质模型的误差进行检验:

储量计算检验获得储集层参数模型后,可利用建模软件进行储量的计算。并与采用传统计算方法计算的储量结果相对比,依据对比结果的差异性,可以对模型的误差进行检验。
[0058]

概率分布一致性检验模拟结果与原始井数据在概率分布上必须一致,可通过作模拟数据与原始数据的概率分布或分位数的交汇图。在理想情况下,模拟值与观察值应该一致,在交会图上成一条倾角为45
°
的直线。在实际工作中,数据在直线周围较小范围的波动也可。
[0059]

再现变差函数检验可依据模拟结果的变差函数应该与条件值的变差函数是否一致对模型进行检验。
[0060]

抽稀井检验为了考察所建立的模型是否稳定,必须做抽稀井检验,从原来已知的井中随机抽掉一部分井,用剩余的井做已知条件数据,从新模拟,比较得到的新模型与原来模型,看被抽掉的井点处与测井数据是否吻合程度。
[0061]

动态检验油田开发生产动态历史拟合的目的是通过在已建立的地质模型上再现油田生产
历史,它通过调节相关参数使模拟模型计算的历史动态与实际的动态相一致(或相接近),从而获得一组油藏参数(如渗透率、孔隙度、相对渗透率等)。
[0062]
采用储量计算检验和概率分布一致性检验两种方法,对江苏某地区的全地层地质模型的精度进行了检验。如在储量计算检验时,选择相对整装且油水界面基本一致的计算单元,如附图9所示的某单元e1f2油藏,以-2040m为油水界面深度,利用地质模型计算储量为387.8
×
104t,比目标区上报的探明储量346.2
×
104t多了41.6
×
104t,误差率为12%,表明建立的全地层地质模型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0063]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衰竭油气藏co2地质封存全地层地质建模方法,较一般建模方法可以做到从地面-井口-井筒-盖层-断层-封存体的全面模拟,可以更好的为co2地质封存的封存体安全性评价、co2封存后的泄露检测、co2地质有效封存量计算等可以提供更完整的地质模型(附图9)。
[0064]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技术方案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