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微导管结构的颅内血管支架的制作方法

2023-10-26 09:41:1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血管支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微导管结构的颅内血管支架。


背景技术:

2.血管支架是指在管腔球囊扩张成形的基础上,在病变段置入内支架以达到支撑狭窄闭塞段血管,减少血管弹性回缩及再塑形,保持管腔血流通畅的目的。部分内支架还具有预防再狭窄的作用。主要分为冠脉支架、脑血管支架、肾动脉支架、大动脉支架等。
3.颅内动脉瘤好发于脑底动脉环分叉处及其主要分支。约85%的动脉瘤位于willis动脉环前半环颈内动脉系统,即颈内动脉颅内段、大脑前动脉、前交通动脉、大脑中动脉、后交通动脉的后半部。颅内动脉瘤的大小悬殊,通常在0.5~2cm。动脉瘤的破裂与其大小有一定关系,一般认为破裂的动脉瘤较大,未破裂的动脉瘤较小。动脉瘤破裂的临界大小为直径在0.5~0.6cm。直径超过0.5cm的动脉瘤出血机会逐渐增多,其直径超过3.0cm后,则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取代了出血症状;通常情况下,对于颅内动脉瘤患者来说,可以通过采用开颅手术,动脉瘤夹闭或者是采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手术来进行治疗。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成熟,目前多数对于颅内动脉瘤采用介入栓塞治疗的方法,可以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通过介入手术方式,将弹簧圈栓塞填塞入动脉瘤,从而使得动脉瘤内部成为无效腔,瘤壁逐渐缺血坏死,从而有效地消除动脉瘤的存在,支架辅助治疗技术是将导引导管头端放置于椎动脉颅外段,沿着导引管在微导丝引导下送进微导管,尖端送入颅内动脉瘤体内,再沿微导丝将微导管送入瘤体内,同时将支架小心准送入确定位好的部位,然后释放支架以充全覆盖动脉瘤瘤颈。
4.目前在通过向患者颅内血管放入支架的过程中,医疗人员通过微导管带动支架移动至患者颅内血管的狭窄部位,但是当患者颅内血管内部过于狭窄时,现有的血管支架大多不具备牵引拉伸功能,进而导致医疗人员只能够用力推动血管支架移动,血管支架不易进入狭窄部位,而且目前的血管支架大多是直接套设在球囊的表面,在血管的内部移动的过程中,无法对自身进行固定,进而导致血管支架在移动过程中容易出现移动甚至脱落的情况,给后续的手术工作带来不便,在对患者进行手术的过程中,医疗人员往往还需要在血管支架的表面涂抹药剂,但是血管支架在患者血管内部移动的过程中,血管支架表面的药剂容易涂抹在其他血管部位,降低了对患者的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导管结构的颅内血管支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微导管结构的颅内血管支架,包括导丝本体和微导管本体,所述微导管本体套设在导丝本体的表面,所述微导管本体表面的中部固定有球囊本体,所述球囊本体的表面套设有支架本体,所述球囊本体的表面设置有涂药结构,所述微导管本体的表面且位于球囊本体的左侧固定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
上下两侧均设置有定位板,所述连接块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复位结构,且复位结构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气囊,所述导丝本体表面的右侧套设有牵引块,所述牵引块的上下方均设置有牵引绳,且牵引绳的一端与球囊本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牵引块的右侧固定有固定盒,且固定盒的内部设置有拉伸结构,所述固定盒内部的中部设置有第二气囊。
7.优选的,所述涂药结构包括凹槽、储药袋和排液孔,所述凹槽开设在球囊本体表面的中部,所述储药袋固定在凹槽的内部,且储药袋的内部注入有抗栓抗凝药液,所述排液孔开设在储药袋的表面。
8.优选的,所述储药袋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它们之间的间距相同,所述排液孔以储药袋的中心处为圆心呈环形分布在储药袋的表面。
9.优选的,所述复位结构包括固定槽、活动片、连接杆和弹簧,所述固定槽开设在连接块的上下两侧,所述活动片滑动连接在连接块的内部,所述连接杆固定在活动片的上下两侧表面,且连接杆的一端贯穿固定槽并与定位板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固定在活动片左侧的表面,且弹簧的另一端与连接块的内壁固定连接。
10.优选的,所述连接块内壁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活动片的前后两侧均固定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位于限位槽的内部并与限位槽的内壁滑动连接。
11.优选的,所述定位板呈半圆弧形设置,且定位板的右侧延伸至支架本体表面的上方并与支架本体之间滑动连接。
12.优选的,所述拉伸结构包括安装槽、引导轮、通槽和活动块,所述安装槽开设在牵引块的上下两侧,所述引导轮转动连接在安装槽的内部,所述通槽开设在固定盒的上下两侧表面,所述活动块设置在固定盒内部的上下两侧,且活动块的一侧贯穿通槽并延伸至固定盒的外侧,所述活动块的一侧与第二气囊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牵引绳的一端贯穿安装槽并与活动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牵引绳与引导轮之间滚动连接。
13.优选的,所述固定盒内壁前后两侧的上下方均开设有导向槽,所述活动块的前后两侧表面均固定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的一侧延伸至导向槽的内部并与导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
14.优选的,所述牵引块呈圆形设置,且牵引块的直径小于球囊本体的直径。
15.优选的,所述第一气囊、第二气囊以及球囊本体的一侧均连通有连接管,且连接管的一端与压力泵连通。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7.本发明具备牵引功能,能够在遇到狭窄的血管区域时,能够对支架和球囊进行牵引拉伸操作,方便支架进入狭窄区域内,以便进行后续的治疗工作,而且该支架还具备定位功能,在血管内部移动的过程中,能够对自身位置进行简单固定,避免血管支架发生移动,该支架还可以提前将药剂进行存储,等到达治疗区域后,再对存储的药剂进行释放,有效提高了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解决了现有的血管支架在遇到较为狭窄的颅内血管区域时,不方便支架进入的情况,还解决了现有的血管支架在患者颅内血管中移动时,容易产生移动的问题。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发明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发明中球囊本体的立体示意图;
21.图4为本发明中复位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22.图5为本发明中连接块的剖面图;
23.图6为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立体示意图;
24.图7为本发明中固定盒的剖面图;
25.图8为本发明中固定盒的剖面图。
26.图中:1、导丝本体;2、微导管本体;3、球囊本体;4、支架本体;5、涂药结构;51、凹槽;52、储药袋;53、排液孔;6、连接块;7、定位板;8、复位结构;81、固定槽;82、活动片;83、连接杆;84、弹簧;9、第一气囊;10、牵引块;11、牵引绳;12、固定盒;13、拉伸结构;131、安装槽;132、引导轮;133、通槽;134、活动块;14、第二气囊;15、限位槽;16、限位块;17、导向槽;18、导向块。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8.请参阅图1-8所示,一种微导管结构的颅内血管支架,包括导丝本体1和微导管本体2,微导管本体2套设在导丝本体1的表面,微导管本体2表面的中部固定有球囊本体3,球囊本体3的表面套设有支架本体4,球囊本体3的表面设置有涂药结构5,微导管本体2的表面且位于球囊本体3的左侧固定有连接块6,连接块6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定位板7,连接块6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复位结构8,且复位结构8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气囊9,导丝本体1表面的右侧套设有牵引块10,牵引块10的上下方均设置有牵引绳11,且牵引绳11的一端与球囊本体3的表面固定连接,牵引块10的右侧固定有固定盒12,且固定盒12的内部设置有拉伸结构13,固定盒12内部的中部设置有第二气囊14,本发明具备牵引功能,能够在遇到狭窄的血管区域时,能够对支架和球囊进行牵引拉伸操作,方便支架进入狭窄区域内,以便进行后续的治疗工作,而且该支架还具备定位功能,在血管内部移动的过程中,能够对自身位置进行简单固定,避免血管支架发生移动,该支架还可以提前将药剂进行存储,等到达治疗区域后,再对存储的药剂进行释放,有效提高了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解决了现有的血管支架在遇到较为狭窄的颅内血管区域时,不方便支架进入的情况,还解决了现有的血管支架在患者颅内血管中移动时,容易产生移动的问题。
29.涂药结构5包括凹槽51、储药袋52和排液孔53,凹槽51开设在球囊本体3表面的中部,储药袋52固定在凹槽51的内部,且储药袋52的内部注入有抗栓抗凝药液,排液孔53开设在储药袋52的表面,本实施例中,在将血管支架放入患者的颅内血管中时,医疗人员可以首先将药剂注入储药袋52的内部,然后当球囊本体3发生膨胀,带动支架本体4扩张的时候,储药袋52受到挤压,进而将储药袋52内部的抗栓抗凝药液从排液孔53中挤出,避免药剂出现浪费的情况。
30.储药袋52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它们之间的间距相同,排液孔53以储药袋52的中心
处为圆心呈环形分布在储药袋52的表面,本实施例中,能够将药剂均匀涂抹在支架本体4的表面,进而提高对患者的治疗效果。
31.复位结构8包括固定槽81、活动片82、连接杆83和弹簧84,固定槽81开设在连接块6的上下两侧,活动片82滑动连接在连接块6的内部,连接杆83固定在活动片82的上下两侧表面,且连接杆83的一端贯穿固定槽81并与定位板7固定连接,弹簧84固定在活动片82左侧的表面,且弹簧84的另一端与连接块6的内壁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一气囊9在充气后发生膨胀,进而可以将活动片82向左侧推动,上下两侧的连接杆83带动定位板7向左侧移动,使得定位板7停止对支架本体4的位置固定,然后医疗人员便可以继续后续的支架扩张操作。
32.连接块6内壁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15,活动片82的前后两侧均固定有限位块16,限位块16位于限位槽15的内部并与限位槽15的内壁滑动连接,本实施例中,活动片82在连接块6的内部来回活动时,能够对活动片82进行限位处理,对定位板7的活动范围进行控制。
33.定位板7呈半圆弧形设置,且定位板7的右侧延伸至支架本体4表面的上方并与支架本体4之间滑动连接,本实施例中,在第一气囊9未充气时,定位板7的一侧会与支架本体4的表面接触,进而对支架本体4整体进行定位,防止支架本体4在球囊本体3的表面活动。
34.拉伸结构13包括安装槽131、引导轮132、通槽133和活动块134,安装槽131开设在牵引块10的上下两侧,引导轮132转动连接在安装槽131的内部,通槽133开设在固定盒12的上下两侧表面,活动块134设置在固定盒12内部的上下两侧,且活动块134的一侧贯穿通槽133并延伸至固定盒12的外侧,活动块134的一侧与第二气囊14之间固定连接,牵引绳11的一端贯穿安装槽131并与活动块134的表面固定连接,牵引绳11与引导轮132之间滚动连接,本实施例中,当医疗人员向第二气囊14的内部充气后,第二气囊14发生膨胀,进而带动上下两侧的活动块134向相反方向移动,活动块134便可以带动牵引绳11活动,牵引绳11与引导轮132接触,并且使得引导轮132发生转动,牵引绳11便向右侧拉动球囊本体3,对球囊本体3进行牵引工作。
35.固定盒12内壁前后两侧的上下方均开设有导向槽17,活动块134的前后两侧表面均固定有导向块18,导向块18的一侧延伸至导向槽17的内部并与导向槽17的内壁滑动连接,本实施例中,当活动块134活动时,能够对活动块134进行导向,以便活动块134拉动一侧的牵引绳11活动。
36.牵引块10呈圆形设置,且牵引块10的直径小于球囊本体3的直径,本实施例中,使得牵引块10可以进入患者颅内血管中较为狭窄的区域,以便后续对支架本体4进行牵引。
37.第一气囊9、第二气囊14以及球囊本体3的一侧均连通有连接管,且连接管的一端与压力泵连通,本实施例中,方便医疗人员在手术的过程中向第一气囊9、第二气囊14和球囊本体3内部充入空气或者生理盐水。
38.工作原理:当需要将该支架放入患者的颅内血管时,医疗人员首先将导丝本体1放入患者的颅内血管中,并将微导管本体2和牵引块10套设在导丝本体1的表面并将微导管本体2沿着导丝本体1推入患者的体内,球囊本体3和支架本体4便在患者的血管中移动,当患者的血管内部较为狭窄,球囊本体3和支架本体4不易通过时,医疗人员首先推动牵引块10穿过该区域,然后向第二气囊14的内部充气,进而使得第二气囊14发生膨胀,上下两侧的活动块134发生活动,拉动上下两侧的牵引绳11活动,通过医疗人员的推动以及牵引绳11的拉
扯,使球囊本体3和支架本体4进入狭窄区域,在支架本体4移动的过程中,上下两侧的定位板7始终对支架本体4的位置进行简单固定,防止支架本体4脱落,需要对支架进行扩张时医疗人员首先向第一气囊9的内部充气,进而使得第一气囊9向左侧推动活动片82活动,使得定位板7从支架本体4的表面移开,然后医疗人员便可以向球囊本体3的内部充气,使得球囊本体3发生膨胀,进而使得支架本体4扩张,在球囊本体3发生膨胀的过程中,球囊本体3表面的若干储药袋52受到挤压,便通过排液孔53将药剂挤出,药剂流至支架本体4的表面,当支架本体4扩张完成后,球囊本体3收缩回原样,然后医疗人员从外界将微导管本体2抽出,即可完成对患者的颅内血管支架搭建操作。
39.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40.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