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腕戴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3-07-25 18:04:5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可穿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腕戴设备。


背景技术:

2.当前智能穿戴产品已经成为时代的潮流,其中智能手环也越来越受到大众的青睐,智能手环作为可穿戴设备,外观往往很酷个体很小,这种设计风格对于习惯佩戴首饰的用户而言,颇具有诱惑力,现在,消费者对智能手环的要求在不断在增强,怎么让消费者得到更好的消费体验,以最简单,最方便快捷,得到最好的智能科技感的体验,已然成为了智能穿戴领域的目标。而在智能手环中,表带作为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其材质、形式以及扣合方式的多样性、便捷性、舒适性当仁不让的也就成为了提高智能手环用户体验的重要方向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3.基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腕戴设备,表带通过母扣组件和公扣组件扣合固定,母扣组件和公扣组件之间通过磁吸以及扣合定位结构定位与扣合,其结构简单,佩戴过程操作简单、方便快捷。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腕戴设备,包括:包括主体和表带,所述表带包括第一表带和第二表带,还包括:
5.公扣组件,包括公扣主体和第一磁吸部件,所述公扣主体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表带连接,所述公扣主体的第二端具有低于第一端的台阶部,所述第一磁吸部件设置于所述台阶部上;
6.母扣组件,包括母扣主体和第二磁吸部件,所述母扣主体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表带连接;所述第二磁吸部件设置于所述母扣主体的第二端上;
7.所述公扣主体和母扣主体之间设置有扣合定位结构;所述母扣主体的第二端贴设于所述公扣主体的台阶部上,并通过所述第一磁吸部件和第二磁吸部件相互吸合以及所述扣合定位结构固定。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扣合定位结构包括:
9.定位柱,设置于所述公扣主体上;
10.定位孔,对应所述定位柱设置于所述母扣主体上;所述定位柱扣合于所述定位孔内。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台阶部的高度等于所述母扣主体的厚度。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扣合定位结构沿表带的长度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一磁吸部件和第二磁吸部件的一侧。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公扣主体的第一端开设有长条形的第一表带固定孔和第二表带固定孔,所述第二表带固定孔靠近所述公扣主体的一端端部设置,所述第一表带通过穿过第一表带固定孔和第二表带固定孔的位置,调节表带佩带的松紧度。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表带固定孔一侧的公扣主体上设置有限位齿,所述第一表带穿出所述第二表带固定孔后压设于所述限位齿上。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表带的一端穿出所述第二表带固定孔后,向外侧弯折设置于表带的外侧。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母扣主体的第一端开设有第三表带固定孔,所述第二表带穿过所述第三表带固定孔固定。
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表带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表带的长度。
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表带和第二表带为编织表带。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20.上述的腕戴设备,其结构简单,公扣组件和母扣组件之间通过磁吸吸附扣合,同时通过扣合定位结构定位,使得腕戴设备的佩戴过程操作简单、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腕戴设备的立体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腕戴设备的展开图;
23.图3为图2的爆炸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腕戴设备中公扣组件和母扣组件的爆炸图;
25.图5为本实用新型腕戴设备中公扣组件和母扣组件扣合后的侧视图;
26.图6为本实用新型腕戴设备中公扣组件与第一表带连接的示意图;
27.图7为本实用新型腕戴设备中公扣主体的立体图;
28.附图标记说明:
29.主体100;
30.第一表带200;
31.第二表带300;
32.公扣组件400;公扣主体410;台阶部411;定位柱412;第一表带固定孔413;第二表带固定孔414;限位齿415;第一磁吸部件420;
33.母扣组件500;母扣主体510;定位孔511;第三表带固定孔512;第二磁吸部件520。
具体实施方式
3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
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37.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38.参照图1-图7,为本实用新型腕戴设备的一个实施例,该腕戴设备可以为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普通手表等。
39.如图1和图2所示,腕戴设备包括主体100和表带。表带包括第一表带200和第二表带300。主体100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表带200和第二表带300。第一表带200和第二表带300之间通过公扣组件400和母扣组件500连接。
40.参见图3和图4,公扣组件400包括公扣主体410和第一磁吸部件420。公扣主体410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公扣主体410的第一端与第一表带200连接,公扣主体410的第二端具有低于第一端的台阶部411,第一磁吸部件420设置于台阶部411上。
41.母扣组件500包括母扣主体510和第二磁吸部件520。公扣主体410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母扣主体510的第一端与第二表带300连接。第二磁吸部件520设置于母扣主体510的第二端上。
42.公扣主体410和母扣主体510之间设置有扣合定位结构。
43.母扣主体510的第二端贴设于公扣主体410的台阶部411上,通过第一磁吸部件420和第二磁吸部件520相互吸合以及扣合定位结构固定。
44.第一磁吸部件420和第二磁吸部件520可以均为磁铁;或者一个为磁铁,另一个为磁吸金属。通过对磁铁适当合理的选型,可以稳定控制磁吸力即表带扣合力的大小,这样便可实现公扣组件400、母扣组件500在达到良好吸附扣合效果的同时又能满足拆解方便快捷的效果。
45.扣合定位结构可以实现公扣组件400和母扣组件500磁吸以外方向的定位,同时进一步提高表带扣合的稳定性。
46.上述的腕戴设备,其结构简单,公扣组件400和母扣组件500之间通过磁吸吸附扣合,同时通过扣合定位结构定位,使得腕戴设备的佩戴过程操作简单、方便快捷。
47.在本实施例中,扣合定位结构包括设置于公扣主体410上的定位柱412、对应定位柱412设置于母扣主体510上的定位孔511。定位柱412扣合于定位孔511内。定位柱412为长方体形,沿表带宽度方向设置。在另外的实施例中,定位柱412可以为圆柱体、椭圆柱体形状,或者设置多个定位,和定位孔。
48.在本实施例中,台阶部411的高度等于母扣主体510的厚度,参见图5,当公扣组件400和母扣组件500扣合后,母扣主体510的外侧面与公扣主体410在同一个平面上,避免母扣主体510凸出于公扣主体410。本实施例中。第一表带200和第二表带300扣合后,母扣主体510位于公扣主体410的内侧,即母扣主体510位于表带的内侧,佩戴时与佩戴者的手腕贴合。母扣主体510与公扣主体410之间无突出部分,提高了佩戴舒适性。
49.母扣主体510和公扣主体410的形状不做具体限定,可以为长方体形的板状结构,两者扣合后大致为长方体结构,也可以为圆柱或椭圆柱等,扣合后大致为圆柱或椭圆柱结构。
50.母扣主体510的第二端端面优选与台阶部411的侧面相抵接,台阶部411的侧面也起到定位作用,进一步提高表带扣合的稳定性。
51.扣合定位结构沿表带的长度方向设置于第一磁吸部件420和第二磁吸部件520的一侧。在本实施例中,公扣主体410的上定位柱412靠近其第二端设置,对应地,母扣主体510上的定位孔511靠近其第一端设置,公扣组合和母扣组件扣合后,第一磁吸部件420和第二磁吸部件520位于扣合定位结构与台阶部的侧面之间。通过两侧的台阶部侧面和扣合定位结构定位,进一步提高了表带扣合的稳定性。
52.在本实施例中,公扣主体410和母扣主体510均为注塑件,第一磁吸部件420和第二磁吸部件520可通过嵌件注塑分别与公扣主体410和母扣主体510固定,制作生产简单。第一磁吸部件420和第二磁吸部件520分别嵌入在公扣主体410和母扣主体510相贴合的表面上,第一磁吸部件420和第二磁吸部件520的表面分别与公扣主体410和母扣主体510的表面平齐,两者可直接接触吸合。第一磁吸部件420和第二磁吸部件520直接接触可提供较大的磁吸力,提高表带扣合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第一磁吸部件420和第二磁吸部件520的尺寸相同。
53.在另外的实施例中,可通过嵌件注塑方式使第一磁吸部件420和第二磁吸部件520包裹隐藏于公扣主体410和母扣主体510的内部,可提高表带美观度,且磁吸部件不会脱落导致扣合失效。
54.在另外的实施例中,在公扣主体410和母扣主体510相贴合的表面上可分别设置安装槽,第一磁吸部件420和第二磁吸部件520可通过粘接、卡接等方式固定安装在安装槽内。
55.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表带200和第二表带300为编织表带。如图4和图6,公扣主体410的第一端开设有长条形的第一表带固定孔413和第二表带固定孔414,第二表带固定孔414靠近公扣主体410的一端端部设置,第一表带200依次穿过第一表带固定孔413和第二表带固定孔414后固定,通过调整穿过第一表带固定孔413和第二表带300的位置,以调节表带佩带的松紧度。第一表带200可按需调整佩带的松紧度,满足佩戴松紧度不同的佩戴需求。
56.母扣主体510的第一端开设有第三表带固定孔512,第二表带300的一端由外向内穿过第三表带固定孔512后与第二表带300的内侧通过粘接、铆接等方式进行固定。本实施例中,第一表带200的长度大于第二表带300的长度,以满足第一表带200调节佩戴长度的需要。
57.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第二表带固定孔414一侧的公扣主体410上还设置有限位齿415,第一表带200穿出第二表带固定孔414后压设于限位齿415上。由于表带为编织表带,佩戴状态下,限位齿415卡住编织表带,可增大与编织表带的粗糙表面之间的摩擦力,防止表带的松弛。
58.参见图1,本实施例中,第一表带200穿出所述第二表带固定孔414后,向外侧弯折设置于表带的外侧。即可调节的第一表带200一端在配戴者的手腕外侧,这样不仅方便用户调节,而且长出来的表带不会直接贴着手腕,可以提高用户的舒适度。
59.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
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