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割台自动仿形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3-07-19 06:20:2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割台自动仿形装置。


背景技术:

2.人工操作收割时,跟据地形的变化,需要手动操作割台的离地高度,在操作过程中存在误操作,延迟操作,由于收割作业时,灰尘大,视野条件差,机手很难实时准确观察到地形的变化,误操作和延迟操作往往导致割台撞击损坏,吃泥,或割茬留茬高,漏割等现象,频繁操作也造成机手的工作量较大。
3.中国专利公开号cn216626699u,公开了一种仿形割台系统及收获机,割台底部的两侧分别安装有仿形机构和仿形角度传感器;两个仿形机构分别通过传动件一与两个仿形角度传感器传动连接,两个仿形角度传感器分别用于检测两个仿形机构随地形变化的角度,从而可实现割台随地形变化的智能化检测,从而适应性的调整割台的位置,使得割台有效的贴近地面,提高收获的效果。但是,上述专利中的仿形机构仅在割台底部的两侧,感应区域具有局限性,实际使用效果并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相关技术中仿形机构仅在割台底部的两侧,感应区域具有局限性,实际使用效果并不好的问题,提出一种割台自动仿形装置,彷形托板在割台下通长布置,基本充满割台的收割带,可以检测到割台任意位置的地形变化,从而做出彷形动作,避免了地形局部凸起而传感器检测不到导致的割台撞击问题。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割台自动仿形装置,包括通长布置于割台下方的若干块仿形托板,所述仿形托板通过回转杆安装于割台下方,所述回转杆的两端均安装有角度传感器,所述回转杆的两端还设置有回位弹簧,所述割台的下方设置有割台油缸,所述割台油缸通过升降电磁阀控制,所述角度传感器以及升降电磁阀分别与中央控制盒电连接。
6.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回转杆包括第一回转杆和第二回转杆,所述第一回转杆和第二回转杆的接缝处套有中间回转套,所述第一回转杆和第二回转杆不相接的一端形成弯折的l形,所述第一回转杆和第二回转杆靠近弯折的位置套有侧回转套。
7.作为优选方案,各所述仿形托板上均设置有托板回转套,各所述仿形托板之间的回转杆上套有中间回转套,所述托板回转套上焊接有螺母,所述第一回转杆和第二回转杆穿过侧回转套、中间回转套、托板回转套后通过螺栓紧固,所述中间回转套与侧回转套焊接于割台上。
8.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回位弹簧主体套于回转杆上,且所述回位弹簧的一端抵住割台,另一端钩住回转杆。
9.作为优选方案,两所述角度传感器均通过转臂安装于回转杆两端,所述转臂内部设置有回位机构,使得转臂始终紧贴第一回转杆与第二回转杆。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1)彷形托板在割台下通长布置,基本充满割台的收割带,可以检测到割台任意位置的地形变化,从而做出彷形动作,避免了地形局部凸起而传感器检测不到导致的割台撞击问题;
12.(2)割台的仿形高度在托板检测范围内可调,可以根据需要调整留茬高度;
13.(3)在仿形状态下收割机倒退时,割台自动升起,向前行驶时,割台自动下落至设定的仿形高度,防止倒退过程中,托板撞击损坏。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状态一);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状态二);
16.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的b向视图;
17.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3中c处的放大图;
18.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3中d处的放大图;
19.图6是本实用新型图3中e处的放大图。
20.图中:
21.1、仿形托板,2、回转杆,21、第一回转杆,22、第二回转杆,3、角度传感器,4、回位弹簧,5、割台,61、托板回转套,62、中间回转套,63、侧回转套,7、螺母,8、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24.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2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
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26.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
……
之上”、“在
……
上方”、“在
……
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
……
上方”可以包括“在
……
上方”和“在
……
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27.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28.如图1至6所示,一种割台自动仿形装置,包括通长布置于割台5下方的五块仿形托板1,仿形托板1通过回转杆2安装于割台5下方,回转杆2的两端均安装有角度传感器3,回转杆2的两端还设置有回位弹簧4,割台5的下方设置有割台油缸,割台油缸通过升降电磁阀控制,角度传感器3以及升降电磁阀分别与中央控制盒电连接。
29.工作时,回转杆2和仿形托板1一起转动,在仿形托板1触地时,仿形托板1和回转杆2逆时针旋转,角度传感器3在回位弹簧4的作用下,贴紧回转杆2的下端,在回转杆2逆时针转动时,带动角度传感器3顺时针转动,设a
°
角度为此时割台5可以调节的仿形高度范围,即如图1-2所示,l1至l的高度范围,假如此时设定的仿形高度为l1至l中间随机一个高度l2,在仿形托板1回转给到角度传感器3顺时针转动信号时,角度传感器3将此信号反馈给中央控制盒,中央控制盒做出指令,打开控制割台5升降的升降电磁阀,给出割台5上升指令,当仿形托板1回转给到角度传感器3逆时针转动信号时,角度传感器3将此信号反馈给中央控制盒,中央控制盒做出指令,打开控制割台5升降的升降电磁阀,给出割台5下降指令,仿形托板1在回位弹簧4的作用下,始终有旋转至l高度位置的趋势,割台5给到下降信号后,直至角度传感器3识别到l2高度时,停止升降命令。
30.在仿形模式中,当中央控制盒检测到车辆的后退信号时,中央控制盒会发出割台5抬升的指令,防止仿形托板1撞击,当中央控制盒检测到车辆的前进信号时,中央控制盒会发出割台5下降的指令,直到割台5达到设定的l2仿形高度。
31.在一个实施例中,由于回转杆2的两端形成弯折的l形,以方便安装角度传感器3以及回位弹簧4,所以将回转杆2做成两根式,即第一回转杆21和第二回转杆22,第一回转杆21和第二回转杆22的接缝处套有中间回转套62,第一回转杆21和第二回转杆22不相接的一端形成弯折的l形,第一回转杆21和第二回转杆22靠近弯折的位置套有侧回转套63。
32.在一个实施例中,各个仿形托板1上均设置有托板回转套61,各仿形托板1之间的回转杆2上套有中间回转套62,托板回转套61上焊接有螺母7,第一回转杆21和第二回转杆22穿过侧回转套63、中间回转套62、托板回转套61后并设定好角度,将螺栓8拧入,顶紧回转
杆2,并用螺母7并死防止松动,螺栓8将回转杆2和仿形托板1固定后,也可以起到左右限位的作用;其中,中间回转套62与侧回转套63焊接于割台5上。
33.在一个实施例中,回位弹簧4主体套于回转杆2上,且回位弹簧4的一端抵住割台5,另一端钩住回转杆2。
34.在一个实施例中,两个角度传感器3均通过转臂安装于回转杆2两端,转臂内部设置有回位机构,使得转臂始终紧贴第一回转杆21与第二回转杆22。
35.以上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