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冰箱的制作方法

2023-05-16 12:00:2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公开涉及冰箱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冰箱。


背景技术:

2.相关技术中,对于采用直冷制冷方式的冰箱而言,该冰箱的冷冻室由于蒸发器温度较低,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往往容易出现冷冻室内部,蒸发器及其附近会出现较厚的冰霜。因此,亟需设计一种能够减少蒸发器结霜量的冰箱。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冰箱,该冰箱能够减少蒸发器的结霜量。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冰箱,包括冷媒循环回路和除霜装置,所述冷媒循环回路上设置有毛细管和位于所述毛细管下游的蒸发器,所述除霜装置包括连通在所述毛细管和所述蒸发器之间的第一储液器,所述第一储液器和所述蒸发器设置于冰箱的冷冻室,并且均能够与所述冷冻室进行热交换。
5.可选地,所述第一储液器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冷冻室中,所述除霜装置包括外罩,所述外罩从所述第一储液器的下方罩设于所述第一储液器。
6.可选地,所述外罩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冷冻室。
7.可选地,所述外罩与所述第一储液器之间形成有空气通路,所述空气通路与所述冷冻室的内部空间连通。
8.可选地,所述空气通路具有入气口和出气口,所述除霜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出气口处的引流风扇。
9.可选地,所述第一储液器的截面构造为倒三角状,倒三角状的截面宽度自上而下逐渐变窄。
10.可选地,所述外罩构造为v形罩,所述v形罩的宽度自上而下逐渐变窄。
11.可选地,所述第一储液器具有第一底角,所述外罩具有第二底角,其中,所述第一底角的角度与所述第二底角的角度相等。
12.可选地,所述第一储液器设置在所述冷冻室中,并安装于所述冷冻室的顶部。
13.可选地,所述冷媒循环回路上设置有位于所述毛细管上游的第二储液器和冷凝器,所述第二储液器连通在所述冷凝器和所述毛细管之间。
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本公开的冰箱中,在冰箱对冷冻室进行制冷工作时,冷媒例如制冷剂会在毛细管处变成液体,其中,制冷剂从毛细管流出后会依次进入到第一储液器内和蒸发器内,由于第一储液器和蒸发器的内部压力较低,因此,液态的制冷剂会在第一储液器内和蒸发器内蒸发吸热,此时,冰箱可以实现对冷冻室的制冷,在制冷过程中,冷冻室内的空气中的水分会部分凝结在第一储液器上,由此,可以减少蒸发器的结霜量。另外,由于制冷剂先进入第一储液器内,后进入到蒸发器内,因此,第一储液器内的制冷剂温度相较于蒸发器内的制冷剂温度更低,这样,利于冷冻室内的空气中的水分凝结在第一储液器上,
即利于减少蒸发器的结霜量。
15.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16.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17.图1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冰箱中的冷媒循环示意图;
18.图2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冰箱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19.图3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冰箱中除霜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0.图4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冰箱中冷冻室与第一储液器的配合示意图。
21.附图标记说明
22.1-毛细管,2-蒸发器,3-第二储液器,4-冷凝器,5-压缩机,10-冷媒循环回路,20-冷冻室,201-内部空间,202-发泡层,101-第一储液器,1011-第一底角,102-外罩,1021-第二底角,103-空气通路,104-引流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2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24.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是基于图2和图4定义的,具体可参考图2和图4的图面方向,其中,上与顶对应,下与底对应。“上游、下游”是基于冷媒的流动方向定义的。“内、外”是指各零部件自身轮廓的内和外。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是为了区分一个要素和另一个要素,不具有顺序性和重要性。此外,下面的描述在涉及附图时,不同附图中的相同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素,本公开对此不作赘述。
25.根据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冰箱,参考图1和图4中所示,该冰箱包括冷媒循环回路10和除霜装置,冷媒循环回路10上设置有毛细管1和位于毛细管1下游的蒸发器2,除霜装置包括连通在毛细管1和蒸发器2之间的第一储液器101,第一储液器101和蒸发器2设置于冰箱的冷冻室20,并且均能够与冷冻室20进行热交换。
2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本公开的冰箱中,在冰箱对冷冻室20进行制冷工作时,冷媒例如制冷剂会在毛细管1处变成液体,其中,制冷剂从毛细管1流出后会依次进入到第一储液器101内和蒸发器2内,由于第一储液器101和蒸发器2的内部压力较低,因此,液态的制冷剂会在第一储液器101内和蒸发器2内蒸发吸热,此时,冰箱可以实现对冷冻室20的制冷,在制冷过程中,冷冻室内的空气中的水分会部分凝结在第一储液器101上,由此,可以减少蒸发器2的结霜量。另外,由于制冷剂先进入第一储液器101内,后进入到蒸发器2内,因此,第一储液器101内的制冷剂温度相较于蒸发器2内的制冷剂温度更低,这样,利于冷冻室20内的空气中的水分凝结在第一储液器101上,即利于减少蒸发器2的结霜量。
27.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储液器101和蒸发器2设置于冰箱的冷冻室20,并且均能够与冷冻室20进行热交换”这样的设置能够保证第一储液器101和蒸发器2对冷冻室20的制冷,这里,第一储液器101和蒸发器2一般与冷冻室20的空气进行热交换,这一过程中,冷冻室20
内空气中的水分会部分凝结在第一储液器101上和蒸发器2上,由此,可以减少蒸发器2上的结霜量。
28.还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地,毛细管1的上游还一般设置有冷凝器4和压缩机5,其中,蒸发器2内的气态的制冷剂会返回到压缩机5中,重新被压缩机5压缩,压缩后的制冷剂会进入到冷凝器4内进行冷凝,之后液态的制冷剂会进入到毛细管1中。
29.在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参考图2和图4中所示,第一储液器101至少部分地设置在冷冻室20中,以便于第一储液器与冷冻室内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其中,除霜装置包括外罩102,外罩102可以从第一储液器101的下方罩设于第一储液器101。这里,在冷冻室20的制冷工作完成后,上述的压缩机5停止工作,此时,随着制冷剂的流动,蒸发器2侧的压力升高,进入到第一储液器101内部的制冷剂不再蒸发吸热,而是以液体的状态存在第一储液器101内部,此时,存入第一储液器101内部的制冷剂的温度较高,明显高于零度以上,由此,会将第一储液器101外表面的冰霜融化,而从第一储液器101脱落的冰霜会掉落到该外罩102上。这样,用户取下外罩102即可以实现第一储液器101处的除霜。另外,这样的设置还可以保证在冰箱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第一储液器101上也不会凝结很多冰霜,即利于减少冷冻室20内的冰霜。此外,在每一次制冷结束后,冰箱都可以自动对第一储液器101进行除霜,即,第一储液器101脱落的冰霜会掉落到该外罩102上。
30.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外罩102可拆卸地连接于冷冻室20。这样,方便用户取下外罩102进行除霜,由此,用户可以定期取下外罩102,将冰霜倒掉即可,另外,通过用户的定期除霜,利于冰箱的长期使用。这里,外罩102可以卡接于冷冻室20,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制。当然,外罩102还可以可分离地滑动连接于冷冻室20,这样,也可以方便用户取下外罩102。
31.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图2和图4中所示,外罩102与第一储液器101之间可以形成有空气通路103,空气通路103与冷冻室20的内部空间201连通。这样,在对冷冻室20进行制冷时,空气通103路的设置利于内部空间201中的空气与第一储液器101进行对流,即利于内部空间201中的空气充分地与第一储液器101进行热交换,这样,空气中的水分可以更多地凝结在第一储液器101上,由此,可以有效减少蒸发器2的结霜量。这里,外罩102可以与第一储液器101间隔设置,以形成上述空气通路103,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制。
32.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2和图3中所示,空气通路103具有入气口和出气口(图中未示出),除霜装置可以包括设置在出气口处的引流风扇104。这样,在冰箱对冷冻室20进行制冷工作时,引流风扇104可以使冷冻室20内的空气不断且快速地通过空气通路103,即,使冷冻室20内的空气强制与第一储液器101不断地进行对流和热交换,由此,空气内的水分大部分会凝结在第一储液器101上,而与蒸发器2进行热交换的空气存在微量水分,因此,可以进一步减少蒸发器2的结霜量,有效保证蒸发器2对冷冻室20的制冷效率。这里,参考图3中所示,空气通路103内的气体流动方向可以与第一储液器101内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相同,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制。
33.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图2和图3中所示,第一储液器101的截面可以构造为倒三角状,倒三角状的截面宽度自上而下逐渐变窄。这样,在冰箱停止制冷工作后,与第一储液器101外表面接触的冰霜会逐渐的融化,这样,由于倒三角状的截面宽度自上而下逐渐变窄,因此,冰霜会通过自身的重力作用逐渐滑落至外罩102上,由此可以利于第一储
液器101的冰霜掉落到外罩102上。此外,由于第一储液器101的两个外侧面由上到下逐渐彼此靠近,因此,这两个外侧面上的化霜水也会逐渐聚集到第一储液器101的尖角处,由此,也利于化霜水滴落到外罩102上。另外,外罩102在上述出口处和入口处均可以设置有挡板,这样,通过挡板可以防止化霜水滴落到冷冻室20内的物品上,此时,外罩102的底部形成有积水槽。
34.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2中所示,外罩102可以构造为v形罩,v形罩的宽度自上而下逐渐变窄。这样,外罩102的形状可以适应于第一储液器101的形状,一方面可以形成较规则的空气通路103,利于空气在空气通路103中稳定的流动,另一方面可以适应性地存储融化掉落的冰霜。
35.可选地,参考图2中所示,第一储液器101具有第一底角1011,外罩102具有第二底角1021,其中,第一底角1011的角度与第二底角1021的角度相等。这样,第一储液器101的两个侧面可以分别平行于v形罩的两侧边板,由此,利于空气通路103中的空气充分地与第一储液器101进行热交换,利于第一储液器101上的结霜。当然,在一些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底角1011的角度可以小于第二底角1021的角度,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制。
36.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图4中所示,第一储液器101可以设置在冷冻室20中,并安装于冷冻室20的顶部。这样,可以使整个第一储液器101均能够与冷冻室20内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另外,第一储液器101安装于冷冻室20的顶部可以避免占用冷冻室20的储物空间,当然,该实施方式下,外罩102也位于冷冻室20的顶部,这一位置还可以方便用户取放外罩102。这里,根据一些实施例,参考图2中所示,冷冻室20的顶部可以具有发泡层202,第一储液器101可以安装于发泡层202上,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制。在第一储液器101的截面构造为倒三角状的实施方式下,第一储液器101的顶面可以贴合于发泡层202。
37.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冷媒循环回路10上可以设置有位于毛细管1上游的第二储液器3和冷凝器4,第二储液器3连通在冷凝器4和毛细管1之间。这样,在冰箱对冷冻室20进行制冷工作时,第二储液器3会逐渐储满液态的制冷剂,此时,液态的制冷剂可以通过毛细管1逐渐进入到第一储液器101时,此时,利于第一储液器101与冷冻室20内空气的热交换。在制冷工作停止后,处于第二储液器3内部的温度较高的制冷剂液体,会经过毛细管1进入到第一储液器101中,此时,利于第一储液器101外表面上冰霜的融化。根据一些实施例,第二储液器3可以构造为圆柱状,这样,在同样的容积下可以保证第二储液器3的表面积较小。
38.下面,本公开将结合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对冷冻室20的除霜过程进行详细介绍。首先,参考图1中所示,制冷剂从压缩机5触发,依次经过冷凝器4、第二储液器3、毛细管1、第一储液101和蒸发器2,最后回到压缩机5,由此形成制冷循环。具体而言,在冰箱对冷冻室20进行制冷时,由于毛细管1的作用,使得制冷剂在冷凝器4端形成高压,随着温度降低,制冷剂变成液态,在第二储液器3位置,储存满冷凝后的制冷剂,制冷剂随着毛细管1进行流动,当从毛细管1内流出后,首先进入到第一储液器101内,此时因为压缩机5一直在启动运行过程中,蒸发器2以及第一储液器101内部压力较低,此时液态的制冷剂进入后瞬间蒸发吸热,使得第一储液器101和蒸发器2温度降低,此时引流风扇104一直在运行,使得冷冻室20内的空气,大量快速的经过空气通路103与第一储液器101发生对流和热交换,由于此时第一储液器101位于毛细管1出口位置,此处较蒸发器2温度更低,空气中的水分大部分凝结在第一储
液器101上。制冷剂随着冷媒循环回路10继续流动到蒸发器2,进而对整个冷冻室20的内部空间进行制冷。由于引流风扇104的强制对流作用,使得冷冻室20内的空气,强制与第一储液器101对流交换,使得空气中的水分大部分已经进行凝结到第一储液器101上。而蒸发器2与冷冻室20内的空气的热交换是自热对流,其强度与引流风扇104强制对流的强度,相差太多,因此空气中的水分,只有微量的凝结在蒸发器2表面上,由此,可以有效减少蒸发器2上的结霜量。
39.当制冷工作完成后,此时压缩机5停止工作,由于制冷剂在冷凝器4端的压力较高,因此停机后,制冷剂依然会向蒸发器2端流动,此时处于第二储液器3内的温度较高的制冷剂液体,会经过毛细管1进入到第一储液器101内部,由于此时压缩机5停止工作,随着制冷剂的流动,蒸发器2端的压力升高,此时进入到第一储液器101内部的制冷剂,不再蒸发吸热,而是以液体的状态存在第一储液器101内部。而制冷剂的温度较高,明显高于零度以上,会将第一储液器101外表面的冰霜融化,冰霜融化后会掉落到外罩102内。当下次制冷时,随着压缩机5的开机,蒸发器2端的压力降低,原先在第一储液器101内部的液态制冷剂,会重新蒸发吸热,然后开始下一个循环。这样,可以实现每次制冷结束,都对第一储液器101进行一次除霜,用户只要定期取下外罩102,倒掉冰霜和化霜水就可以。这样,可以防止冷冻室20内积存较多的冰霜,利于冷冻室20内储物空间的充分利用。
40.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41.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42.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