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马达的制作方法

2023-04-25 09:30:0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马达。
2.本技术基于2020年3月25日申请的日本技术特愿2020-054903号主张优先权,这里引用其内容。


背景技术:

3.以往,从马达的线圈延伸的引出线(线圈导线的端部)在马达轴的轴向一侧被支承。而且,已知有例如具有将引出线朝向马达的轴向一侧引导的引导部的结构的马达。该引导部构成为筒状,供引出线沿轴向观察(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4.现有技术文献
5.专利文献
6.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12/319511号说明书


技术实现要素:

7.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8.在上述结构的引导部的附近,在将引出线与其他被连接部件电连接的情况下,有时必须使引出线变形、位移。此时,引导部的筒状部分有可能妨碍电连接。然而,引导部的筒状部分是为了使引出线相对于周围绝缘而需要的,因而课题在于兼顾引出线的连接时的作业性和引出线的绝缘性。
9.鉴于上述问题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兼顾引出线的绝缘性和引出线的连接时的作业性的马达。
10.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11.本发明的例示性的马达具有:转子,其具有沿着中心轴线配置的轴,该中心轴线沿上下方向延伸;定子,其具有多个线圈,该定子与所述转子在径向上对置地配置;以及引出线支承部,其配置于所述线圈的上侧,支承从多个所述线圈延伸的多个引出线。所述引出线支承部具有供所述引出线贯穿的引导部,该引导部将所述引出线沿轴向引导至该引出线支承部的上侧。所述引导部具有:筒状的插入部,其与所述线圈对置地配置,供所述引出线插入;以及筒状的引出部,其配置于比所述插入部靠上侧的位置,供从所述插入部插入的所述引出线引出。所述引出部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圆筒状的周壁,并且具有由所述周壁的周向的一部分在径向上开口而成的缺口部。
12.发明效果
13.根据本发明的例示性的马达,将引出线沿轴向引导的引导部具有筒状的插入部和筒状的引出部。引出线内包于引导部,能够确保绝缘性。并且,在引出部的缺口部中,能够设置使引出线变形、位移的可动区域。即,马达能够兼顾引出线的绝缘性和引出线的连接时的作业性。
附图说明
14.图1是一个实施方式的马达的纵剖视图。
15.图2是马达的立体图。
16.图3是马达的局部放大俯视图。
17.图4是马达的拆下壳体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18.图5是示出马达的引出线支承部和端子部件的部位的局部放大纵剖视图。
19.图6是示出引出线支承部和端子部件的位置关系的俯视图。
20.图7是引出线支承部的立体图。
21.图8是端子部件和安装部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22.图9是端子部件和安装部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23.图10是从上方观察端子部件的立体图。
24.图11是从下方观察端子部件的立体图。
25.图12是变形例1的端子部件和安装部的俯视图。
26.图13是变形例2的端子部件和安装部的俯视图。
27.图14是变形例3的端子部件和安装部的俯视图。
28.图15是变形例4的端子部件和安装部的俯视图。
29.图16是变形例5的端子部件和安装部的俯视图。
30.图17是变形例6的端子部件和安装部的俯视图。
31.图18是变形例7的端子部件和安装部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例示性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马达进行说明。另外,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方式,能够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任意地变更。
33.在本说明书中,将与马达的中心轴线平行的方向简称为“轴向”,将与马达的中心轴线垂直的方向简称为“径向”,将沿着以马达的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圆的方向简称为“周向”。另外,在本说明书中,为了便于说明,设马达的中心轴线沿上下方向延伸。由此,以轴向为“上下方向”、以图2中的上下方向为马达的上下方向来说明各部的形状和位置关系。另外,该上下方向的定义并不限定马达使用时的朝向和位置关系。
34.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将与轴向平行的剖面称为“纵剖面”。另外,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平行”、“垂直”在严格的意义上并不表示平行、垂直,而包含大致平行、大致垂直。
35.<1.马达的概略结构>
36.图1是一个实施方式的马达1的纵剖视图。图2是马达1的立体图。图3是马达1的局部放大俯视图。马达1具有转子20、定子30、轴承40、壳体50、引出线支承部60以及端子部件70。
37.转子20配置于定子30的径向内方。转子20具有沿着中心轴线c配置的轴21,该中心轴线c沿上下方向延伸。轴21例如是由金属构成的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柱状的部件。
38.转子20还具有转子铁芯22和磁铁23。转子铁芯22呈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圆筒状,固定在插入于径向内侧的轴21的径向外周部。转子铁芯22例如通过将多张电磁钢板沿上下方向层叠而构成。
39.磁铁23固定于转子铁芯22的径向外周部。磁铁23例如呈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圆筒状,固定于转子铁芯22的径向外周部。磁铁23的径向外周面在径向上与定子30的径向内周面对置。磁铁23具有在周向上交替排列的s极和n极。
40.定子30配置于转子20的径向外方。定子30与转子20在径向上对置地配置。定子30具有定子铁芯31、绝缘件32以及多个线圈33。
41.定子铁芯31具有铁芯背部311和多个齿部312。铁芯背部311呈以中心轴线c为中心的环状。多个齿部312从铁芯背部311的径向内周面向径向内侧朝向中心轴线c延伸。多个齿部312在周向上以规定的间隔排列。定子铁芯31例如通过将多张电磁钢板沿上下方向层叠而构成。
42.绝缘件32配置于定子铁芯31。绝缘件32以包围齿部312的外表面的方式设置。绝缘件32配置在定子铁芯31与线圈33之间。绝缘件32例如由合成树脂等绝缘部件构成。另外,齿部312的径向内周面的与磁铁23对置的对置部从绝缘件32露出。
43.线圈33由在多个齿部312中分别卷绕于绝缘件32的周围的导线构成。即,绝缘件32介于齿部312与线圈33之间。齿部312和线圈33通过绝缘件32而相互电绝缘。多个线圈33在周向上以规定的间隔排列。
44.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马达1具有12个线圈33。而且,通过1根导线将2个线圈33作为一组连续卷绕,从而形成6个线圈33的组。6个线圈33的组分别具有朝向上侧延伸的2根引出线331。即,马达1具有12根引出线331。另外,引出线331是构成线圈33的导线的端部。
45.轴承40在轴向上下成对配置。上侧的轴承40配置在比定子30靠上方的位置。下侧的轴承配置在比定子30靠下方的位置。在一对轴承40的径向内侧固定有轴21。一对轴承40将轴21的上部和下部支承为能够绕中心轴线c旋转。
46.壳体50包含转子20和定子30。壳体50具有轴承保持部51和马达壳(未图示)。轴承保持部51例如呈以中心轴线c为中心的圆筒状,配置于转子20和定子30的上侧。轴承保持部51保持上侧的轴承40。由此,壳体50经由轴承40支承转子20。马达壳配置于定子30的径向外周部,对定子30进行支承。即,壳体50支承转子20和定子30。
47.另外,壳体50也可以包含用于使在马达1的使用时产生的热散发的散热器。并且,轴承保持部51也可以为兼作散热器的结构。
48.引出线支承部60配置于定子30的上侧。引出线支承部60呈以中心轴线c为中心沿着定子30的周向延伸的环状。引出线支承部60支承从多个线圈33延伸的多个(12根)引出线331。
49.端子部件70安装于壳体50。详细而言,端子部件70配置于定子30的上侧且配置于轴承保持部51的外周部。端子部件70与从线圈33延伸的6根引出线331电连接。
50.在上述结构的马达1中,当向线圈33提供驱动电流时,在定子铁芯31产生径向的磁通。由定子30的磁通产生的磁场和由磁铁23产生的磁场起作用,在转子20的周向上产生扭矩。通过该扭矩,转子20以中心轴线c为中心进行旋转。
51.<2.引出线支承部的概略结构>
52.图4是马达1的拆下壳体50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引出线支承部60具有导通部件61和环状部62。
53.在本实施方式中,导通部件61是中性点汇流条。导通部件61在环状部62上安装有2
个。导通部件61是沿着定子30的周向延伸的板状部件,例如由铜等导电性高的材料形成。2个导通部件61分别将多个(3根)引出线331电连接。3根引出线331经由导通部件61以y接线的方式电连接。另外,也可以不使用导通部件61,而将引出线331彼此直接电连接。即,导通部件61也可以是引出线331。
54.环状部62配置于定子铁芯31的径向外周侧的上侧(参照图1)。环状部62沿着定子30的周向呈环状延伸。在环状部62上安装有导通部件61。
55.<3.引出线支承部的详细结构>
56.图5是示出马达1的引出线支承部60和端子部件70的部位的局部放大纵剖视图。图6是示出引出线支承部60和端子部件70的位置关系的俯视图。图7是引出线支承部60的立体图。
57.环状部62具有环状台部621、支承柱622、保持部623以及引导部624。即,引出线支承部60具有环状台部621和引导部624。
58.环状台部621以中心轴线c为中心沿着定子30的周向呈环状延伸,形成为沿径向扩展的大致板状。在本实施方式中,环状台部621具有6个引出槽部6211。6个引出槽部6211在周向上以规定的间隔排列。
59.引出槽部6211配置于环状台部621的径向外周部侧,从环状台部621的径向外端部朝向径向内侧以规定的长度凹陷。引出槽部6211从环状台部621的上表面至下表面在上下方向上贯通。引出槽部6211的内部的周向的间隔比引出线331的外径大。引出线331例如从径向外端侧插入至引出槽部6211。
60.支承柱622配置于环状台部621的下表面,呈朝向下侧延伸的柱状。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承柱622设置有3根,在周向上以规定的间隔排列。支承柱622的下端部与铁芯背部311的上表面接触。由此,支承柱622在铁芯背部311的上侧支承环状部62。
61.保持部623配置于环状台部621的上表面。在本实施方式中,保持部623设置有2个,沿周向排列配置。保持部623沿着环状部62的周向延伸。保持部623沿着环状部62的周向安装有导通部件61。由此,保持部623保持导通部件61。环状部62最多能够保持2个导通部件61。
62.2个保持部623分别与3个引出槽部6211在周向上重叠。由此,2个导通部件61分别与3根引出线331相邻(参照图4)。
63.引导部624配置于环状台部621的上表面,呈朝向上侧延伸的筒状。在本实施方式中,引导部624设置有6个,沿周向排列配置。即,多个(6个)引导部624通过环状的环状台部621而连结。6个引导部624按照以2个为一组的方式在周向上相邻地排列。3个引导部624的组在周向上以规定的间隔排列。
64.从线圈33延伸的6根引出线331从下侧插入至引导部624,被朝向引导部624的上侧引导。即,引导部624供引出线331贯穿,将引出线331沿轴向引导至引出线支承部60的上侧。
65.<4.引导部的详细结构>
66.引导部624具有引导孔6241、插入部6242、引出部6243以及圆筒部6244。
67.引导孔6241沿上下方向贯穿引导部624。从线圈33延伸的引出线331从下侧插入至引导孔6241,被朝向引导部624的上侧引导。
68.插入部6242在引导部624的下部与线圈33对置地配置。插入部6242的下端部开口
出引导孔6241。插入部6242呈供从线圈33延伸的引出线331插入的筒状。在插入部6242的下端部,引导孔6241的内径比引出线331的外径大,以使引出线331容易插入。插入部6242的外形例如是外径随着从上侧朝向下侧而变大的圆锥台状。
69.引出部6243配置于比插入部6242靠上侧的位置且配置于引导部624的上部。引出部6243的上端部开口出引导孔6241。引出部6243呈供从插入部6242插入的引出线331引出的筒状。
70.引出部6243具有周壁6243a和缺口部6243b。周壁6243a呈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圆筒状。缺口部6243b是由周壁6243a的周向的一部分在径向上开口而成的。详细而言,缺口部6243b与引导孔6241相邻。在引出部6243的上端部,与引导孔6241连续地开口出缺口部6243b。另外,缺口部6243b相对于中心轴线c朝向径向外侧开口。
71.圆筒部6244与引出部6243的下侧连续地配置。圆筒部6244配置在引出部6243与插入部6242之间。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插入部6242与圆筒部6244的下侧连续地配置。圆筒部6244具有与引出线331的外径相同的内径。
72.根据上述的结构,沿上下方向引导引出线331的引导部624具有筒状的插入部6242和筒状的引出部6243。引出线331内包于引导部624,能够确保绝缘性。并且,在引出部6243的缺口部6243b中,能够设置使引出线331变形、位移的可动区域。即,马达1能够兼顾引出线331的绝缘性和引出线331连接时的作业性。
73.另外,根据上述的结构,在缺口部6243b中使引出线331变形、位移的情况下,能够利用其下侧的圆筒部6244来保持引出线331。因此,能够实现引出线331连接时的作业性的提高。
74.另外,详细而言,圆筒部6244的内径优选比引出线331的外径稍大、大致相同,以使引出线331容易插入且容易保持引出线331。
75.在图6中,示出了将缺口部6243b的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侧壁的内表面向径向外侧延长而得到的延长线le。即,缺口部6243b具有开口的周向的间隔随着从引出部6243的径向内侧朝向径向外侧而变窄的锥形部。如图6所示,缺口部6243b的径向外缘的周向的间隔d1比引出线331的外径d2短。
76.根据上述的结构,能够抑制引出线331向缺口部6243b上的径向以外的位移。由此,能够容易地将引出线331朝向缺口部6243b上的径向引导。
77.如图6所示,马达1具有在后面详细说明的引出线端子部71。引出线端子部71在端子部件70上各设置有2个。端子部件70的2个引出线端子部71与相邻的多个(2根)引出线331电连接。如图6所示,从上侧观察时,缺口部6243b在与轴向交叉的方向上与引出线端子部71对置。根据该结构,能够容易地将引出线331朝向引出线端子部71引导。
78.如图5所示,引导部624的上端部位于比轴承保持部51的下端部靠上侧的位置。根据该结构,引导部624的上侧的一部分与轴承保持部51在径向上重叠。因此,能够抑制马达1在上下方向上大型化。
79.如图6所示,引导部624由环状台部621连结。引导部624的插入部6242的下部比环状台部621的径向内端部621a朝向径向内侧(图6的上侧)突出。即,插入部6242的径向内端部位于比环状台部621的径向内端部621a靠径向内侧的位置。
80.根据上述的结构,能够减少环状部62的使用材料。另外,从上下方向观察时,能够
增大插入部6242,能够容易地进行引出线331向引导部624的插入。
81.如图5所示,引出线331在与被连接部件(后述的引出线端子部71)电连接时,在引导部624附近朝向被连接部件屈曲。此时,引出线331被缺口部6243b朝向被连接部件引导。详细而言,引出线331通过缺口部6243b而相对于中心轴线c朝向径向外侧屈曲。由此,引出线331在比引导部624靠上侧的位置处与缺口部6243b在上下方向上重叠。
82.引出线331能够在与被连接部件电连接之前与被连接部件分离。由此,在将被连接部件安装于壳体50时,引出线331不会成为障碍,能够容易地进行安装。
83.<5.轴承保持部的详细结构>
84.图8和图9是轴承保持部51的局部放大立体图。图9示出了将3个端子部件70中的2个从轴承保持部51拆下的状态。轴承保持部51具有台阶部511、开口部512以及安装部513。
85.台阶部511配置于轴承保持部51的上部的径向外周部,呈在周向上以规定的长度延伸的弧状。台阶部511从轴承保持部51的上表面朝向下侧以规定的高度凹陷,从轴承保持部51的径向外端部向径向内侧以规定的长度凹陷。
86.开口部512配置在台阶部511的内底部。开口部512沿轴承保持部51的上下方向贯通。在本实施方式中,轴承保持部51具有4个开口部512。4个开口部512沿周向排列。从上侧观察时,开口部512为大致矩形。
87.引导部624从下侧朝向上侧插入到开口部512中。在4个开口部512中的周向两端部的2个开口部512中分别插入有1个引导部624。在4个开口部512中的靠近周向中央部的2个开口部512中分别插入有2个引导部624。即,4个开口部512中的靠近周向中央部的2个开口部512为比周向两端部的2个开口部512大的尺寸。
88.安装部513在周向上配置于4个开口部512各自之间。即,在本实施方式中,轴承保持部51具有3个安装部513。3个安装部513分别相对于按照以2个为一组的方式沿周向排列的3个引导部624的组设置,并且从上侧观察时,配置于各组的2个引导部624之间。在3个安装部513上分别安装有端子部件70。
89.<6.端子部件的详细结构>
90.图10是从上方观察端子部件70的立体图。图11是从下方观察端子部件70的立体图。端子部件70具有引出线端子部71、外部端子部72以及保持部件73。
91.引出线端子部71分别配置于保持部件73的在与轴向交叉的2个方向上对置的2个侧面。端子部件70具有彼此朝向相反方向延伸的2个引出线端子部71。引出线端子部71在与轴向交叉的方向上朝向端子部件70的外侧延伸。
92.引出线端子部71呈在其延伸方向和轴向上延伸的板状,例如由铜等导电性高的材料形成。如图8和图9所示,2个引出线端子部71分别与从插入于开口部512的引导部624引出的引出线331电连接。即,端子部件70具有朝向引出线331沿与轴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引出线端子部71。
93.另外,例如也可以是,引出线端子部71的前端部是弯曲的,呈供引出线331包绕的形态。另外,例如也可以是,引出线端子部71的前端部分支为多个,呈夹持引出线331的形态。
94.外部端子部72配置于保持部件73的上表面。外部端子部72朝向壳体50的外部向轴向上侧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端子部件70具有3个外部端子部72。外部端子部72也可以根
据流过的电流值等来变更数量。外部端子部72在端子部件70的内部与引出线端子部71电连接。
95.外部端子部72呈在其延伸方向上延伸的柱状,例如由铜等导电性高的材料形成。外部端子部72例如也可以由压配合端子构成。外部端子部72与马达1的外部的控制基板等电连接。
96.根据上述的结构,在线圈33的引出线331与马达1的外部之间设置有端子部件70。而且,通过端子部件70,能够相对于线圈33的引出线331的位置调整与马达1的外部的连接位置。因此,马达1能够容易地相对于外部的控制基板等定位。
97.另外,如图6所示,3个外部端子部72各自的位置在径向上是不同的。详细而言,沿周向排列的3个外部端子部72中的、中央的1个外部端子部72位于比其两侧的其他2个外部端子部72靠径向外侧的位置。根据该结构,能够缩短端子部件70的周向长度。因此,能够实现端子部件70的配置区域的省空间化。
98.保持部件73保持引出线端子部71和外部端子部72。引出线端子部71和外部端子部72分别相对于保持部件73分别朝向外侧延伸。保持部件73具有第1臂部731和第2臂部732。
99.第1臂部731沿与轴向交叉的方向朝向端子部件70的外侧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端子部件70具有彼此朝向相反方向延伸的2个第1臂部731。2个第1臂部731呈长方体形状。2个第1臂部731分别沿着2个引出线端子部71各自的延伸方向延伸。引出线端子部71从第1臂部731的前端部露出。
100.另外,作为变形例而如后所述,第1臂部731至少有一个即可。例如,在仅在端子部件70的周向两侧中的任意一方存在引出线331的情况下,第1臂部731也可以为1个。
101.第2臂部732与第1臂部731的延伸方向交叉地沿径向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臂部732沿径向延伸。端子部件70具有彼此朝向相反方向延伸的2个第2臂部732。2个第2臂部732呈长方体形状。
102.另外,作为变形例而如后所述,第2臂部732至少有一个即可。
103.根据上述的结构,端子部件70具有沿相互交叉的方向延伸的第1臂部731和第2臂部732,由此容易相对于安装部513定位。
104.第1臂部731具有倾斜部7311。倾斜部7311与引出线331对置地配置(参照图6)。在倾斜部7311中,第1臂部731的径向内侧的周向外端部向远离引出线331的方向倾斜。
105.在本实施方式中,倾斜部7311呈沿与第1臂部731的延伸方向和第2臂部的延伸方向分别交叉的方向延伸并与引出线331对置的斜面状。另外,倾斜部7311例如也可以呈以引出线331的轴线为中心的曲面状。
106.根据上述的结构,能够将端子部件70配置为不会过于接近引出线331。因此,能够实现引出线331与引出线端子部71的连接时的作业性的提高。
107.保持部件73还具有凸部733。凸部733配置于保持部件73的下表面。凸部733呈朝向保持部件73的下侧延伸的圆柱状。在本实施方式中,保持部件73具有2个凸部733。2个凸部733在径向上以规定的间隔排列。
108.另外,详细而言,保持部件73还具有肋部734。肋部734配置于圆柱状的凸部733的外周部。肋部734从凸部733的外周部向外侧突出,并沿上下方向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保持部件73在2个凸部733分别具有4个肋部734。配置于1个凸部733的外周部的4个肋部734在
凸部733的外周的周向上以规定的间隔排列。
109.<7.安装部的详细结构>
110.如图8和图9所示,安装部513具有第1支承部5131、第2支承部5132以及凹部5133。
111.第1支承部5131从轴承保持部51的上表面向轴向上侧延伸。安装部513具有2个第1支承部5131。2个第1支承部5131隔着安装于安装部513的端子部件70的第2臂部732而在与轴向交叉的方向上相互对置地配置。2个第1支承部5131呈长方体形状。
112.第2支承部5132从轴承保持部51的上表面向轴向上侧延伸。安装部513具有1个第2支承部5132。第2支承部5132在径向上隔着安装于安装部513的端子部件70的第1臂部731而与2个第1支承部5131对置地配置。第2支承部5132呈长方体形状。
113.根据上述的结构,能够以通过2个第1支承部5131和1个第2支承部5132夹持端子部件70的方式将端子部件70固定于轴承保持部51。
114.凹部5133配置于安装部513的底部。凹部5133朝向轴承保持部51的下侧凹陷。在本实施方式中,安装部513具有2个凹部5133。2个凹部5133在径向上以规定的间隔排列。
115.在端子部件70安装于安装部513时,凸部733(参照图11)插入于凹部5133。另外,在端子部件70安装于安装部513时,以压扁肋部734的方式将凸部733压入于凹部5133。
116.另外,也可以是,凹部设置于保持部件73,凸部设置于安装部513。即,马达1具有:凸部,其配置于安装部513和保持部件73中的一方并朝向另一方突出;以及凹部,其配置于安装部513和保持部件73中的另一方,供凸部插入。
117.根据上述的结构,能够在上下方向(轴向)上容易地对端子部件70进行定位。
118.<8.端子部件和安装部的变形例>
119.接着,对端子部件70和安装部513的变形例进行说明。另外,变形例的基本结构与使用图1至图11进行了说明的上述实施方式相同,因此有时对共同的构成要素标注与前面相同的标号或者与前面相同的名称,并省略其说明。另外,在图中,省略了除了特征部分以外的构成要素的描绘。
120.<8.1变形例1>
121.图12是变形例1的端子部件70和安装部513的俯视图。变形例1的马达1具有端子部件70和安装部513。
122.第1支承部5131隔着间隙g与第1臂部731和第2臂部732对置。详细而言,第1支承部5131与第1臂部731在径向上隔着间隙g而对置。另外,第1支承部5131与第2臂部732在周向上隔着间隙g而对置。第2支承部5132隔着间隙g与第2臂部732对置。详细而言,第2支承部5132与第2臂部732在径向上隔着间隙g而对置。
123.根据上述的结构,能够使安装于安装部513的端子部件70稍微位移。因此,能够缓和在引出线端子部71与引出线331的连接时或者外部端子部72与外部的连接时可能产生的应力。
124.<8.2变形例2>
125.图13是变形例2的端子部件70和安装部513的俯视图。变形例2的马达1具有端子部件70和安装部513。
126.端子部件70具有朝向与轴向(图13的纸面进深方向)交叉的方向的两侧(图13的左右两侧)延伸的2个第1臂部731。另外,端子部件70具有朝向径向外侧(图13的下侧)延伸的1
个第2臂部732。
127.安装部513具有与2个第1臂部731的径向内侧(图13的上侧)相邻的1个第2支承部5132。
128.根据上述的结构,能够以通过2个第1支承部5131和1个第2支承部5132夹持端子部件70的方式将端子部件70固定于轴承保持部51。
129.<8.3变形例3>
130.图14是变形例3的端子部件70和安装部513的俯视图。变形例3的马达1具有端子部件70和安装部513。
131.端子部件70具有朝向与轴向(图14的纸面进深方向)交叉的方向的两侧(图14的左右两侧)延伸的2个第1臂部731。引出线端子部71仅配置于2个第1臂部731中的1个第1臂部731。即,端子部件70具有2个第1臂部731和1个引出线端子部71。另外,在本变形例中,端子部件70具有2个外部端子部72。
132.根据上述的结构,能够以通过2个第1支承部5131和1个第2支承部5132夹持端子部件70的方式将端子部件70固定于轴承保持部51。
133.<8.4变形例4>
134.图15是变形例4的端子部件70和安装部513的俯视图。变形例4的马达1具有端子部件70和安装部513。
135.端子部件70具有朝向与轴向(图15的纸面进深方向)交叉的方向的一侧(图15的右侧)延伸的1个第1臂部731。另外,1个第1臂部731也可以设置在保持部件73的相反侧(图15的左侧)。引出线端子部71配置于1个第1臂部731。即,端子部件70具有1个第1臂部731和1个引出线端子部71。另外,在本变形例中,端子部件70具有1个外部端子部72。
136.根据上述的结构,能够以通过2个第1支承部5131和1个第2支承部5132夹持端子部件70的方式将端子部件70固定于轴承保持部51。
137.<8.5变形例5>
138.图16是变形例5的端子部件70和安装部513的俯视图。变形例5的马达1具有端子部件70和安装部513。
139.安装部513具有隔着第2臂部732在与轴向(图16的纸面进深方向)交叉的方向(图16的左右方向)上相互对置地配置的2个第1支承部5134。2个第1支承部5134呈沿轴向延伸的板状。
140.安装部513具有与2个第1臂部731的径向内侧(图16的上侧)相邻的1个第2支承部5135。1个第2支承部5135呈沿轴向延伸的板状。
141.根据上述的结构,能够以通过2个板状的第1支承部5134和1个板状的第2支承部5135夹持端子部件70的方式将端子部件70固定于轴承保持部51。
142.<8.6变形例6>
143.图17是变形例6的端子部件70和安装部513的俯视图。变形例6的马达1具有端子部件70和安装部513。
144.安装部513具有隔着第2臂部732在与轴向(图17的纸面进深方向)交叉的方向(图17的左右方向)上相互对置地配置的2个第1支承部5136。2个第1支承部5136呈沿轴向延伸的圆柱状。
145.安装部513具有与2个第1臂部731的径向内侧(图16的上侧)相邻的1个第2支承部5137。1个第2支承部5137呈沿轴向延伸的圆柱状。
146.根据上述的结构,能够以通过2个圆柱状的第1支承部5136和1个圆柱状的第2支承部5137夹持端子部件70的方式将端子部件70固定于轴承保持部51。
147.<8.7变形例7>
148.图18是变形例7的端子部件70和安装部513的俯视图。变形例7的马达1具有端子部件70和安装部513。
149.端子部件70具有朝向径向内侧和外侧(图18的上侧和下侧)延伸的2个第2臂部735。2个第2臂部735呈从上方观察时为梯形状的长方体形状,与轴向(图18的纸面进深方向)交叉的方向(图17的左右方向)的长度随着朝向径向外侧而变长。
150.安装部513具有隔着第2臂部735在与轴向交叉的方向上相互对置地配置的2个第1支承部5138。2个第1支承部5138呈从上方观察时为梯形状的长方体形状。
151.根据上述的结构,能够以通过2个第1支承部5138和1个第2支承部5132夹持端子部件70的方式将端子部件70固定于轴承保持部51。
152.<9.其他>
153.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定于此,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结构的附加、省略、置换以及其他各种变更来实施。
154.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155.本发明能够在马达中利用。
156.标号说明
157.1:马达;20:转子;21:轴;22:转子铁芯;23:磁铁;30:定子;31:定子铁芯;32:绝缘件;33:线圈;40:轴承;50:壳体;51:轴承保持部;60:引出线支承部;61:导通部件;62:环状部;62a:径向内端部;70:端子部件;71:引出线端子部;72:外部端子部;73:保持部件;311:铁芯背部;312:齿部;331:引出线;511:台阶部;512:开口部;513:安装部;621:环状台部;622:支承柱;623:保持部;624:引导部;731:第1臂部;732:第2臂部;733:凸部;734:肋部;735:第2臂部;5131:第1支承部;5132:第2支承部;5133:凹部;5134:第1支承部;5135:第2支承部;5136:第1支承部;5137:第2支承部;5138:第1支承部;6211:引出槽部;6241:引导孔;6242:插入部;6243:引出部;6243a:周壁;6243b:缺口部;6244:圆筒部;7311:倾斜部;c:中心轴线;d1:间隔;d2:外径;g:间隙;le:延长线。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