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2023-04-11 23:34:1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热交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换热器。


背景技术:

2.换热器,也称热交换器,被广泛应用于换热系统中。换热器可用于换热介质和外部空气之间的热量交换,也可用于两个换热介质之间的热量交换。换热器包括集流部件,集流部件与配管部件连接,在换热器工作时,以使流体经过配管部件流入集流部件的腔室中。为提高流体的均匀分配,相关技术中增加连接于集流部件与配管部件之间的转接部件,集流部件的腔室通过转接部件的腔室与配管部件的腔室连通。但相关技术中的转接部件与集流部件之间的连接面积小,连接不可靠。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相关技术的不足,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4.一种换热器,包括集流管及转接管;
5.集流管具有集流腔,转接管具有转接腔,集流腔与转接腔连通;集流管包括集流孔部及集流管壁,集流管壁周向环绕集流腔,集流孔部位于集流管壁;
6.转接管包括定位部、第一转接管体部及第二转接管体部,第一转接管体部与第二转接管体部分别位于定位部的不同侧;定位部自第一转接管体部向远离集流腔凸出,且定位部自第二转接管体部向远离集流腔凸出;
7.集流孔部具有集流孔,集流孔部包括孔壁面,孔壁面周向环绕集流孔;第一转接管体部包括第一管体外壁面,第一转接管体部至少部分位于集流孔,至少部分第一管体外壁面与所述孔壁面配合;
8.定位部包括配合面,集流管壁包括集流管外壁面,部分集流管外壁面与至少部分配合面配合。
9.本技术中采用至少部分第一管体外壁面与孔壁面配合,且部分集流管外壁面与至少部分配合面配合,以增加转接管与集流管之间的连接面积,从而转接管与集流管之间的连接更可靠。
附图说明
10.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换热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1.图2是图1所示圆圈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12.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换热器的部分立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13.图4是图3所示圆圈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14.图5是图4所示圆圈c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15.图6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部分第一转接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7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部分第一转接管的立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17.图8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换热器的部分零件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18.图9是图8所示圆圈d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19.图10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的换热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11是图10所示圆圈a1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1.图12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的换热器的部分立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22.图13是图12所示圆圈b1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3.图14是图13所示圆圈c1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4.图15是图13所示圆圈d1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5.图16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的第一转接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17是本技术又一实施例中的第二转接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7.图18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的换热器的部分零部件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28.图19是图18所示圆圈e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9.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技术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技术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30.在本技术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技术。在本技术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31.应当理解,本技术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多个”表示两个及两个以上的数量,除非另行指出。文中“前”“下”和/或“上”等类似词语只是为了便于说明,而并非限于一个位置或者一种空间定向。“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
3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示例型实施例的换热器进行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补充或相互组合。
33.图1至图9示出了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的换热器,该换热器包括主体部1、第一集流部件2及第二集流部件3,主体部1部分位于第一集流部件2与第二集流部件3之间,且主体部1部分伸入第一集流部件2的腔室与第二集流部件3的腔室内。主体部1主要起换热作用,以实现制冷或制热的目的。在换热器工作时,第一集流部件2与第二集流部件3均用于流体流通,从而与主体一道实现流体循环,以使主体部实现换热,从而实现换热器的制冷或制热,满足换热器周围环境或零部件或设备的冷热需求。
34.如图1所示,主体部1包括边板11、若干换热管12及若干翅片(未图示)。若干换热管12沿第一集流部件2和第二集流部件3的长度方向排列。换热管12长度方向两侧分别位于第一集流部件2的腔室与第二集流部件3的腔室,用于使流体在第一集流部件2的腔室、换热管
12的腔室及第二集流部件3的腔室中流通,从使该流体通过换热管与外界换热。
35.边板11位于主体部1一侧或两侧,并位于第一集流部件2与第二集流部件3之间,边板11具有一定的厚度,且边板11一般不设置腔室,因此边板11的强度相对换热管较大,设置边板11以对换热管12起保护作用。可选的,主体部1可包括两个边板11,该两个边板11分别位于第一集流部件2长度方向两侧,并位于主体部1的不同侧,且位于第一集流部件2与第二集流部件3之间。该两个边板11与第一集流部件2和第二集流部件3一道形成一个方形框架,上述若干换热管12位于该框架中。可以理解地,主体部1可包括一个边板11或不设置边板11或设置多个边板11。
36.若干翅片位于若干换热管12之间,用于加强换热。可以理解地,根据换热器的换热需要,可在换热管12之间多设置一些翅片或少设置一些翅片或不设置翅片。
37.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换热器包括若干翅片13,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图档绘制,仅在主体部一侧设置了翅片13,这不代表翅片13仅存在该位置,根据换热器的换热需要,可在所有的换热管12之间均设置翅片13,或仅在部分换热管12之间设置翅片13,或不设置翅片13。
38.图2及图4示出了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第一集流部件2,第一集流部件2包括第一集流管21与第二集流管22。在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集流管21的长度方向两端的端口为密封状态,起封堵作用,防止流体从该两端端口流出;第二集流管22长度方向两端的端口为密封状态,起封堵作用,防止流体从该两端端口流出。
39.第一集流管21具有第一集流腔210,第一集流腔210可为换热器的流体进口腔,用于在换热器工作时供流体流通,并依次使流体流入换热管12的腔室及第二集流部件3的腔室。第二集流管22具有第二集流腔220,该第二集流腔220可为换热管的流体出口腔。在换热器工作时,流体从第二集流部件3流向一些换热管12的腔室,经过一些换热管换热后流向第二集流腔220,并从第二集流腔220流出换热器,以形成流体循环路径,实现换热。
40.如图4所示,第一集流管21包括第一集流管壁215,第一集流管壁215周向环绕第一集流腔210设置。可选的,第一集流管21呈圆管状,部分或全部第一集流管壁215即为该圆管的周向管壁,部分或全部第一集流腔210即为圆管的管腔。该第二集流管22包括第二集流管壁225,第二集流管壁225周向环绕第二集流腔220设置。可选的,第二集流管22呈圆管状,部分或全部第二集流管壁225即为该圆管的周向管壁,部分或全部第二集流腔220即为圆管的管腔。
41.上述第一集流管21与第二集流管22位于主体部1的同一侧。可以理解地,根据换热器的体积和使用场景不同,第一集流管21与第二集流管22也可分别位于主体部1的不同侧,且第一集流管21与第二集流管的22的尺寸和/或形状可相同或不同。
42.在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集流管21还包括第一集流孔部213,如图8至图9所示,第一集流孔部213位于第一集流管壁215,用于与第一转接管4配合。第一集流孔部213具有第一集流孔2130,第一集流孔2130与第一集流腔210导流体连通。可选的,第一集流孔2130为开设在第一集流管壁215上的圆形孔。可以理解地,上述圆形孔为投影圆形孔。具体地,设置投影平面为与第一集流孔2130轴线相垂直的平面,第一集流孔2130正投影到该投影平面后呈圆形孔。可以理解的,当第一集流管21为圆管时,第一集流管壁215为弧形曲面壁,开设在该第一集流管壁215上的圆形孔表现在第一集流管壁215上的孔则为椭圆形孔。
43.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至13所示,第一集流管21与第二集流管22位于主体部1的同一侧,第一集流管21与第二集流管22均大致呈方形管状体。
44.具体地,第一集流管21具有第一集流腔210,第一集流管21包括第一集流管壁215。第一集流管壁215环绕第一集流腔210,第一集流管壁215为第一集流管21的周向壁。该第一集流管壁215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及第四侧壁,第一集流腔210位于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及第四侧壁之间。若干换热管12与第一侧壁连接。第一侧壁与第四侧壁相对且分别位于第一集流管21的不同侧。在本实施例中的第一侧壁为平板状,第四侧壁呈弧形板状。第二侧壁与第三侧壁分别位于第一侧壁与第四侧壁之间,第二侧壁与第三侧壁相对且分别位于第一集流管21的不同侧。第二侧壁与第三侧壁呈平板状。第一集流管21的四个侧壁相连接处均设置倒圆角处理,以防止出现应力集中的现象。可以理解地,在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集流管21并不局限于上述形状,可在上述形状的基础上进行各种变形。
45.第二集流管22形状与第一集流管21的形状大致相同,在此不再重复赘述。当然,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集流管22形状与第一集流管21的形状也可不同,或第二集流管22与第一集流管21也可分别位于主体部1的不同侧。
46.如图18及图19所示,第一集流管21包括第一集流孔部213,第一集流孔部213具有第一集流孔2130。可选的,第一集流孔2130为开设在第一集流管壁215上的圆形孔。
47.如图1至图9所示,换热器包括第一转接管4,第一转接管4用于与第一集流孔部213连接,第一转接管4具有第一转接腔40,该第一转接腔40与第一集流腔210连通。第一转接管4起转接作用,用于连接配管部件与第一集流管21或用于连接换热系统的其它部件与第一集流管21,使流体从第一转接管4流入第一集流腔210,并朝向第一集流管21的周向内壁面流入,增加流体在第一集流腔210的分配均匀性,从而使流体更均匀的流入若干换热管12,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果。第一转接管4轴向长度方向一侧与第一集流管21连接。第一转接管4轴向长度方向另一侧与第三配管部件或换热系统中的压缩机连接。
48.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如图4、图6及图7所示,第一转接管4包括第一定位部41、第一管体部42及第二管体部43,第一管体部42及第二管体部43分别位于第一定位部41的不同侧。第一定位部41自第一管体部42的周向外壁面向远离第一转接腔40凸出,且第一定位部41自第二管体部43的周向外壁面向远离第一转接腔40凸出。第一定位部41起定位和连接作用,用于定位第一管体部42伸入第一集流腔210的多少或定位第一管体部42位于第一集流孔部213的位置。第一定位部41周向环绕第一管体部42和第二管体部43中的至少一个。可选的,第一管体部42和第二管体部43中的至少一个呈圆管状。可选的,第一定位部41呈圆环形板状体或圆环盘状。
49.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第一管体部42部分位于第一集流孔2130,且第一管体部42部分位于第一集流腔210,用于使流体通过第一管体部42的腔室流向第一集流腔210周向内壁面,增加流体在第一集流腔210中的分配均匀性。如图5及图7所述,第一管体部42包括第一管体外壁面421,第一管体外壁面421为第一管体部42的周向外壁面。
50.如图4、图7所示,第二管体部43包括第二管体外壁面431,第二管体外壁面431为第二管体部43的周向外壁面。
51.第一定位部41自第一管体外壁面421向远离第一转接腔40伸出,且第一定位部41周向环绕第一管体外壁面421;第一定位部41自第二管体外壁面431向远离第一转接腔40伸
出,且第一定位部41周向环绕第二管体外壁面431。由此可知,第一定位部41的外径大于第一管体部42的外径,且第一定位部41的外径大于第二管体部43的外径。
52.可选的,第一管体部42与第二管体部43的管径相等,即第一管体部42的内径等于第二管体部43的内径,且第一管体部42的外径等于第二管体部43的外径。可选的,第一管体部42与第二管体部43为一体件。
53.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图4、图5及图9所示,第一集流孔部213包括第一孔壁面214,第一孔壁面214周向环绕第一集流孔2130,并位于第一集流孔2130的周圈。如图3及图4所示,第一管体部42部分位于第一集流孔2130,且第一管体部42部分位于第一集流腔210。第一管体部42与第一集流孔部213配合。部分或全部第一管体外壁面421与第一孔壁面214配合。可选的,部分第一管体外壁面421与第一孔壁面214贴合,以增加第一管体部42与第一集流管21的结合强度。可选的,第一孔壁面214与部分或全部第一管体外壁面421钎焊连接。可选的,第一集流孔部213与第一管体部42过盈配合,即第一集流孔2130的孔径略小于第一管体部42的外径。第一集流孔部213与第一管体部42过盈配合能保证在钎焊前,第一管体部42与第一集流管21可固定连接在一起,以方便后续钎焊,以保证钎焊后的第一管体部42与第一集流管21适配的连接在一起。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至少部分第一孔壁面214与第一管体外壁面421配合。
5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转接管4包括第一转接管体部与第二转接管体部,第一转接管体部包括第一转接管体外壁面,第一转接管体外壁面为第一转接管体部的周向外壁面。第一转接管体部包括第一管体部42,第一转接管体外壁面包括第一管体外壁面421;第二转接管体部包括第二管体部43。
55.图6及图7示出了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的第一定位部41,第一定位部41包括第一配合面411,第一配合面411位于第一定位部41厚度方向一侧,起定位和固定作用。第一集流管壁215包括第一集流管外壁面212,至少部分第一配合面411与第一集流管外壁面212配合。可选的,至少部分第一配合面411与第一集流管外壁面212贴合,增加第一定位部41与第一集流管21的结合强度,从而提高第一转接管4与第一集流管21的连接可靠性。
56.第一定位部41包括第一侧面413,第一侧面413相对第一配合面411远离第一转接腔40。如图7所示,第一侧面413为圆弧形曲面,且为圆弧形曲面,该第一侧面413周向环绕第一定位部41。第一定位部41周向环绕第一管体部42。可选的,第一侧面413为圆环形曲面,对应的,第一定位部41为具有弧形的圆盘状或近似圆盘状或圆环盘状。
57.第一定位部41还包括第一面412,第一配合面411与第一面412分别位于第一定位部41厚度方向的不同侧,第一侧面413一侧圆弧过渡连接第一配合面411,第一侧面413另一侧圆弧过渡连接第一面412。
58.可以理解地,第一配合面411形状与第一集流管21的形状相应,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第一配合面411与第一面412也均为曲面,用于与第一集流管21的第一集流管外壁面212配合。以使第一配合面411与第一集流管外壁面212配合连接,增加第一配合面411与第一集流管外壁面212的贴合面积,从而增加第一转接管4与第一集流管21的结合强度。
59.如图4所示,第一集流管21为圆管状,对应的,第一配合面411为弧形曲面,且第一配合面411曲率与第一集流管外壁面212的曲率相等或近似相等,以使第一配合面411与第
一集流管外壁面212部分或全部贴合。可选的,第一配合面411与第一集流管外壁面212钎焊连接。
60.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至图14所示,第一集流管21为方形管体状,第一集流管外壁面212包括第一侧壁外壁面。第一配合面411与第一侧壁外壁面配合,因第一侧壁外壁面为平面,对应的第一配合面411为平面。第一定位部41呈板状。如图16所示,第一侧面413为弧形曲面,第一定位部41为圆盘状体,有便于加工、减少应力、连接可靠等的优点。可选的,本技术中的第一面412也为平面。
6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19所示,第一定位部41的径向宽度大于第一管体部42的管壁厚度,且大于第二管体部43的管壁厚度。增大第一定位部41与第一集流管外壁面212的接触面积,以增加第一转接管4与第一集流管21的连接可靠性。
62.定义第一连接面10为第一配合面411与第一集流管外壁面212的配合面。定义第二连接面20为第一管体外壁面421与第一孔壁面214配合面。第一连接面10与第二连接面20连接成一体曲面。具体地,如图5及图14所示,第一连接面10一侧与第二连接面20一侧相互连接,使第一连接面10与第二连接面20连接成一体曲面,该一曲面为一体曲面,该一体曲面使第一转接管4与第一集流管21之间的连接更可靠。
63.第一连接面10与第二连接面20的双重配合连接作用,增加了第一转接管4与第一集流管21的连接可靠性。进一步的,第一配合面411与第一集流管外壁面212的配合面积大于第一配合面411与第一集流管外壁面212的配合面积,增强第一转接管4与第一集流管21的配合牢固度。可选的,第一转接管4为一体件。
64.如图1至图4所示,第一集流管21还包括第一伸出部211,第一伸出部211为第一集流管21伸出主体部1的部分,第一伸出部211位于第一集流管21长度方向一侧。第一集流孔部213位于伸出部。具体地,第一集流孔部213与主体部1位于第一集流部件2的同一侧,相应的,第一转接管4与主体部1位于第一集流部件2的同一侧,即位于第一集流管21的同一侧,在换热器工作时,以使流体流向第一集流腔210的周向内壁面,从而使流体在第一集流腔210分配均匀。
65.具体地,如图1所示,第一集流管21长度方向一侧伸出主体部1,第一集流管21长度方向另一侧大致与主体部1平齐。该第一集流管21伸出主体部的部分即为上述第一伸出部211。
66.在一些实施例中的换热器还包括第三配管部件,第三配管部件的腔室与第一转接管4的腔室连通,且该第三配管部件用于与换热系统中的其它部件连接,例如与换热系统中的压缩机连接。
67.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三配管部件包括第二管体部43。具体地,第二管体部43长度方向一侧与第一定位部41连接,且第二管体部43长度方向一侧与第一管体部42一道起转接作用,用于与第一集流管21的周向壁面连接,使流体流向第一集流腔210的周向内壁面,避免流体直接从第一集流管21的端口冲入第一集流腔210。第二管体部43长度方向另一侧与换热系统中的其它部件连接,例如与换热系统中的压缩机连接,用于供流体从上述第二管体部43的另一侧流入,并通过第一管体部42流入第一集流腔210。
68.由此可知,第一转接管4的第二管体部43相等于第三配管部件的作用,第一转接管4一体成型为一体件,结构简单,减少了换热器的零部件的数量,从而减少了零部件连接处
的流体泄露风险,可靠性强。
69.在本实施例中的第二集流管22还包括第二集流孔部223,如图8至图9所示,第二集流孔部223位于第二集流管壁225,用于与第二转接管5配合。第二集流孔部223具有第二集流孔2230,第二集流孔2230与第二集流腔220导流体连通。可选的,第二集流孔2230为开设在第二集流管壁225上的圆形孔。可以理解地,上述圆形孔为投影圆形孔。具体地,设置投影平面为与第二集流孔2230的轴线相垂直的平面,第二集流孔2230正投影到该投影平面后呈圆形孔。当第二集流管22为圆管时,第二集流管壁225为弧形曲面壁,开设在该第二集流管壁225上的圆形孔表现在第二集流管壁225上的孔则为椭圆形孔。
70.如图1至图9所示,换热器包括第二转接管5,用于与第二集流管22配合。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第二转接管5与第一转接管4的结构相同,第二转接管5和第二集流管22的连接关系与第一转接管4和第一集流管21的连接关系相同。在此不再重复描述第二转接管5的结构及第二转接管5与第二集流管22的连接关系。
71.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第一转接管4与第二转接管5位于第一集流部件2长度方向一侧。可以理解地,第一转接管4与第二转接管5也可分别位于第一集流部件2长度方向不同侧。根据换热器的使用场景不同,第一转接管4与第二转接管5的位置关系可做调整。
7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集流腔220为流体出口腔。因此,第二转接管5是否设置在第二伸出部221的周向壁上,对流体的分配影响不大。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第一转接管4与第二转接管5的结构相同,且第一转接管4与第二转接管5分别于第一集流管21和第二集流管22连接关系相同,且均位于第一集流部件2的同一侧,一方面是使加工工艺和装配工艺简单,便于换热器加工制作,例如针对第一转接管4和第二转接管5可仅设置一个或一套工装就能满足装配工艺。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能使换热器的整体结构具有简单、美观、占用面积少等的优点。可以理解地,第二集流管22侧的第二转接管5与第一转接管4的形状也可不同。第二管转接管5也并非一定设置在第二集流管壁225上。
73.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换热器还可包括第三转接管6,第三转接管6长度方向一侧与第一集流管壁215连接,使第三转接管6的管腔通过第一集流管壁215与第一集流腔210导流体连通。在换热器工作时,该第三转接管6用于使流体通过第三转接管6的腔室流入第一集流腔210。可选地,第三转接管6与第一转接管4位于第一集流管21长度方向的不同侧。第三转接管6与主体部1位于第一集流管21的不同侧。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同时设置第一转接管4与第三转接管6能使流入第一集流腔210中的流体更均匀的分配到多个换热管12中,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第三转接管6的结构与第一转接管4的结构相同或大致相同,且第三转接管6与第一集流管壁215的配合关系和第一转接管4与第一集流管壁215配合关系相同或大致相同,在此不再对第三转接管6进行详细赘述。
74.如图10至图19所示,换热器还包括第一配管部件,第一转接管4连接于第一配管部件与第一集流管21之间,起转接作用。具体地,当换热器工作时,第一集流腔210为流体进口腔时,第一转接管4用于使流体从通过第一配管部件依次流入第一转接管4与第一集流腔210,并朝向第一集流管21的周向内壁面流入,增加流体在第一集流腔210的分配均匀性,从而使流体更均匀的流入若干换热管12,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果。可以理解地,第一集流腔210也可是流体出口腔。
75.如图10至14所示,第一配管部件包括第一配管7,第一配管7呈圆管状。第一配管7
长度方向一侧与第二管体部43配合,第一配管7长度方向另一侧与换热系统中的其它部件连接,例如与压缩机连接。
76.具体地,第一配管7呈圆管状,第一配管7包括第一配管外壁面72,第一配管外壁面72为第一配管7的周向外壁面。第二管体部43包括第二管体内壁面432,第二管体内壁面432为第二管体部43周向内壁面。部分第一配管外壁面72与第二管体内壁面432配合,可选的,部分第一配管外壁面72与第二管体内壁面432贴合。
77.如图10所示,第一集流部件2还包括第二集流管22。换热器包括第二转接管5,第二转接管5与第二集流管22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转接管5与第一转接管4的结构相同,且第二转接管5与第一转接管4分别与第二集流管22和第一集流管21的连接关系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78.如图10至14及图17所示,换热器还包括第二配管部件,第二配管部件包括第二配管8,第二配管8呈圆管状。第二配管8长度方向一侧与第二转接管5连接,第二配管8长度方向另一侧与换热系统中的其它部件连接,如与阀部件或泵部件连接。第二配管8包括配管端面81及配管内壁面82。配管端面81位于第二配管8长度方向一侧的端部,为第二配管8的一端的端面。配管内壁面82位于上述第二配管8长度方向一侧,为第二配管8的周向内壁面。该第二配管8长度方向一侧与第四管体部53配合。
79.具体地,如图15及图17所示,第二转接管5包括第二定位部51、第三管体部52及第四管体部53。该第二定位部51包括第二配合面511及第三配合面512,第二配合面511与第三配合面512分别位于第二定位部51厚度方向的不同侧。第四管体部53包括第四管体外壁面531,第四管体外壁面531为第四管体部53的周向外壁面。第一端面81与第三配合面512配合,配管内壁面82与第四管体外壁面531配合,可选的,配管端面81与第三配合面512贴合,配管内壁面82与第四管体外壁面531贴合,增加第二配管8与第四管体部53的连接可靠性。可以理解地,第二集流腔220可以是流体进口腔,也可以是流体出口腔。第一集流腔210与第二集流腔220中的其中之一为流体进口腔,其中另一个为流体出口腔。
80.可以理解地,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配管8与第二转接管5可为一体件。第一配管7与第一转接管4可为一体件。
8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转接管5包括第一转接管体部与第二转接管体部。第一转接管体部包括第三管体部52,第二转接管体部包括第四管体部53。
82.如图13所示,可选的,第一转接管4与第二转接管5的结构和尺寸相同,靠近第一集流部件2的第一配管7的管径小于靠近第一集流部件2的第二配管8的管径,第一配管7的外壁面与第一转接管4的内壁面贴合;第二配管8的内壁面与第二转接管5的外壁面贴合。相同尺寸的第一转接管4与第二转接管5可以简化换热器的装配工艺。可以理解地,当换热器工作时,换热器流通的流体为液体时,第一转接管4与第二转接管5的尺寸相同,且第一配管7与第二配管8的管径相同,可使换热器的装配工艺更简化。
83.上述实施例中的换热器可以做冷凝器,也可以做蒸发器。
84.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
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