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温感模组及厨房电器的制作方法

2023-04-11 01:53:2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温感模组及厨房电器。


背景技术:

2.油烟机又被称为抽油烟机,是一种用于净化厨房环境的厨房电器,油烟机安装在燃气灶上方,能将炉头燃烧的废物和烹饪过程中产生的对人体有害的油烟迅速抽走,排出室外,减少污染,净化空气。
3.随着自动化水平的提高,现有的油烟机开始加入温感模组用来监测油烟浓度以使油烟机及时做出相应调整。温感模组包括壳体结构、检测探头和电气元件等。检测探头和电气元件设置在壳体结构内。壳体结构一般包括外壳、壳盖以及螺钉,将壳盖覆盖在外壳上后,通过螺钉将壳盖与外壳锁紧,导致壳盖与外壳的连接和拆装操作不够便利。
4.因此,亟待需要一种温感模组及厨房电器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温感模组,能够实现外壳和壳盖的快速拆装,使得温感模组的组装和调试方便且效率高。
6.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厨房电器,通过设置上述的温感模组,装配操作方便、效率高。
7.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8.一种温感模组,包括:
9.检测探头;
10.外壳,其包括有具有敞口的容纳腔,所述检测探头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并能检测所述外壳外部的温度;以及
11.壳盖,能覆盖所述敞口,所述壳盖和所述外壳两者中的一个包括第一配合部,两者中的另一个包括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所述第二配合部能相配合以锁定所述外壳和所述壳盖。
12.作为一个可选的方案,所述第一配合部包括卡勾,所述第二配合部包卡凸,所述卡勾和所述卡凸能相卡接。
13.作为一个可选的方案,所述壳盖包括:
14.盖本体,能覆盖所述敞口;以及
15.柔性连接部,分别与所述盖本体和所述卡勾相连接,所述柔性连接部能够使所述卡勾相对所述壳盖活动,以使所述卡勾和所述卡凸相卡接或分离。
16.作为一个可选的方案,所述盖本体、所述柔性连接部及所述卡勾一体成型;和/或
17.所述柔性连接部的厚度小于所述盖本体的厚度;和/或
18.所述卡凸上开设有卡接槽,所述卡勾卡接在所述卡接槽中。
19.作为一个可选的方案,所述壳盖还包括翻边所述翻边围设于所述盖本体的外周,
当所述盖本体覆盖在所述敞口时,所述翻边包覆在所述卡凸的外周。
20.作为一个可选的方案,所述翻边的内壁和/或所述柔性连接部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台阶部,所述卡凸上设置有第二台阶部,所述第一台阶部和所述第二台阶部凹凸配合。
21.作为一个可选的方案,所述卡勾为至少两个,其中,所述卡凸为环状结构,至少两个所述卡勾均与所述环状结构相卡接;或
22.每个所述卡勾与一个对应的所述卡凸相卡接。
23.作为一个可选的方案,所述外壳内设置有第一定位部,所述壳盖上设置有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二定位部凹凸配合;和/或
24.所述壳盖朝向所述敞口的一侧设置有环状挡筋,所述环状挡筋插接于所述敞口并与所述容纳腔的内壁相抵接。
25.作为一个可选的方案,所述外壳的外侧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被配置与外部结构的连接;和/或
26.所述外壳的外侧设置有防滑凸起;和/或
27.所述外壳和/或所述壳盖上设置有与所述容纳腔相连通的透光口,所述检测探头发出或接收的光路从所述透光口通过。
28.作为一个可选的方案,所述温感模组包括至少两个所述检测探头,其中:
29.至少两个所述检测探头发出或接收的光路的中心线呈夹角设置;和/或
30.所述透光口处设置有滤光组件,至少两个所述检测探头发出或接收的光路从所述滤光组件通过。
31.作为一个可选的方案,所述温感模组包括两个所述检测探头,两个检测探头分别发出或接收的光路的中心线的交汇位置位于所述检测探头靠近所述透光口的一侧。
32.一种厨房电器,包括所述的温感模组。
33.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
34.本实用新型的温感模组,在安装壳盖时,只需将将壳盖盖设在外壳上,同时在一定的外力下使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相配合,即可实现外壳与壳盖的位置锁定。本实用新型的温感模组的壳盖和外壳,通过自身的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即可实现锁定和解锁,不需要借助其他部件,能够实现外壳与壳盖的快速拆装,使温感模组的组装和调试方便且效率高。
35.本实用新型的厨房电器,通过设置上述的温感模组,装配方便、效率高。
附图说明
36.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温感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37.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温感模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38.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温感模组的剖视图;
39.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壳盖的结构示意图;
40.图5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去掉壳盖后的温感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41.图中:
42.1、外壳;11、侧壁;111、侧周板;112、卡凸;1121、卡接槽;1122、第二台阶部;12、底板;121、透光口;13、敞口;14、第一定位部;141、沉槽;15、安装板;16、加强筋;17、防滑凸起;
18、出线孔;
43.2、壳盖;21、盖本体;22、翻边;221、第一台阶部;23、柔性连接部;24、卡勾;25、第二定位部;26、第三定位部;27、环状挡筋;
44.3、内支撑件;31、定位孔;32、第四定位部;
45.4、第一电线组件;
46.5、检测探头;
47.6、电路板;
48.7、滤光片;
49.81、第一密封件;82、出线密封件。
具体实施方式
5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5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52.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53.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54.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温感模组和厨房电器。厨房电器包括温感模组。厨房电器可以是但不限于为油烟机、集成灶等。本实施例中,以厨房电器为油烟机为例进行说明。
55.油烟机包括机架、风机、进风通道和排风通道,其中风机支撑于机架上。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均形成于机架上。风机工作时,油烟自进风通道进入,经过风机后从排风通道排出至室外。油烟机包括面板,面板倾斜向下设置,面板上设置有开孔。温感模组安装在面板内侧,温感模组发出或接收的光路通过开孔,从而检测油烟机下方的灶具或台面的温度。
56.如图1-图5所示,温感模组包括壳体、检测探头5、电路板6和第一电线组件4。其中壳体包括外壳1和壳盖2。外壳1形成有具有敞口13的容纳腔,检测探头5和电路板6均可以自敞口13安装于容纳腔内,壳盖2盖设于外壳1并覆盖敞口13。检测探头5与电路板6电连接,第
一电线组件4的一端与电路板6电连接,另一端伸出至壳体外并与油烟机的控制模块连接。本实施例中,温感模组构成一个整体结构,从而便于进行独立的维护和更换,且壳体能够对检测探头5和电路板6进行保护,从而提高温感模组的使用寿命。
57.如图2所示,外壳1上还设置有与容纳腔相连通的透光口121,检测探头5发出或接收的光路从透光口121处通过,进而实现对壳体外部的温度检测。如图2所示,温感模组还包括滤光组件,滤光组件安装在透光口121处,具体地,滤光组件包括滤光片7,滤光片7可以选择硅晶片,硅晶片能够滤除掉除红外线之外的杂散光,能够保证进入探头的辐射能量仅为红外辐射能量,从而提升检测探头5的测量准确性。
58.检测探头5检测到温度数据发送给电路板6,电路板6根据接收到的温度数据向控制模块发出对应的控制指令,油烟机的控制模块在接收到检测探头5的控制指令后对应调节风机的工作模式,即实现了油烟机吸油烟模式的自动调节,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由于检测探头5与电路板6均设置在壳体中,所以检测探头5与电路板6之间的通讯距离较短,从而使电路板6快速接收到检测探头5检测到的温度数据,此外由于通讯路径短,温度数据不会发生失真问题。由于电路板6对油烟机的控制模块发出的控制指令以简单的二进制形式进行,所以控制指令受到较长通讯路径的影响较小,故不会影响到对油烟机的精准控制。需要说明的是,检测探头5与电路板6之间通过第二电线组件进行电连接。其中第一电线组件4和第二电线组件均包括电源线、地线和用于信号传输的通讯线。对于检测探头5的类型,本实施例不做限制,例如可以设置为主动式红外测温传感器或被动式红外测温传感器。主动式红外测温传感器会发出红外线,红外线接触待测物体后被反射,重新被主动式红外测温传感器接收,实现对待测物体温度的测量;被动式红外测温传感器的测温原理如下:当物体的温度高于热力学零度时,会有红外线向周围辐射,被动式红外测温传感器检测物体的红外辐射能量,实现对待测物体温度的检测。除了上述两种类型外,任意一种能够实现对待测物体温度的非接触式测量的红外测温传感器均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59.如图2所示,温感模组包括至少两个检测探头5,至少两个检测探头5发出或接收的光路的中心线呈夹角设置,从而可以检测不同区域处的温度状态。至少两个检测探头5发出或接收的光路从同一个滤光组件通过,故可以减少滤光组件的设置数量,简化温感模组的结构。本实施例中,温感模组包括两个检测探头5,两个检测探头5分别发出或接收的光路的中心线的交汇位置位于检测探头5靠近透光口121的一侧,从而可以缩小透光口121及滤光组件的大小,进而使整个温感模组的结构更为紧凑。此外,还使得面板上的开孔的尺寸减小,从而提高油烟机外观的美观度。
60.现有技术中,外壳1和壳盖2之间的连接和拆卸不够方便,从而导致温感模组在组装或者调试过程中操作便利性差、效率低。
61.如图3所示,外壳1和壳盖2两者中的一个包括第一配合部,两者中的另一个包括第二配合部,第一配合部与第二配合部能相配合,以锁定外壳1和壳盖2。本实施例的温感模组的壳盖2和外壳1,通过自身的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即可实现锁定和解锁,不需要借助其他部件,能够实现外壳1与壳盖2的快速拆装,使温感模组的组装和调试方便且效率高。具体地,第一配合部包括卡勾24,第二配合部包括卡凸112,卡勾24能与卡凸112卡接。通过卡勾24与卡凸112的配合,使得外壳1与壳盖2之间的连接和拆卸不需要借助于外部工具,提高了温感模组的组装效率。本实施例中,外壳1于敞口13处设置有卡凸112,壳盖2的边缘处设
置有卡勾24,当将壳盖2设置于壳盖2的敞口13处时,在一定的外力下卡24与卡凸112钩设连接,从而实现外壳1与壳盖2之间的位置锁定。在拆卸壳盖2时,只需要用户扳动卡勾24,使卡勾24与卡凸112分离即可。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卡勾24设置在外壳1上,卡凸112设置在壳盖2上,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在此不做限定。
62.如图3所示,卡凸112上开设有卡接槽1121,卡勾24卡接在卡接槽1121中。通过设置卡接槽1121使卡勾24与卡凸112之间的钩设更为牢固。本实施例中,卡接槽1121设置在卡凸112背离壳盖2的一侧。
63.壳盖2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卡勾24,对应地,卡凸112为围设于敞口13处的环形结构,至少两个卡勾24均卡接于卡凸112。通过两个卡勾24的设置,使得壳盖2与外壳1之间的连接更为可靠。本实施例中,壳盖2上设置有两个卡勾24,且两个卡勾24设置在壳盖2相对的两侧,两个卡勾24对称设置,从而使得两个卡勾24分别以相反的方向钩设卡凸112,进而使外壳1与壳盖2的连接更为牢固。其他实施例中,壳盖2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卡勾24,而外壳1上沿敞口13的周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卡凸112,每个卡勾24与一个相对应的卡凸112钩设。可以理解的是,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温感模组也可以设置三个、四个或者更多的卡勾24来与卡凸112配合,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设置,在此不做限定。
64.如图3和图4所示,壳盖2还包括盖本体21和柔性连接部23。其中盖本体21能够覆盖敞口13,柔性连接部23分别与盖本体21和卡勾24连接,柔性连接部23能使卡勾24相对于壳盖活动,进而使得卡勾24和卡凸112相卡接或分离。在安装壳盖2时,用户向外侧扳动卡勾24,由于柔性连接部23的设置使卡勾2可以相对于盖本体21活动,进而避让外壳1上的卡凸112,以使壳盖2顺利盖设在外壳1上,接着用户松开卡勾24,用户按压卡勾24,使得卡勾24向靠近卡凸112的方向运动,进而与卡凸112钩设。本实施例通过在盖本体21与卡勾24之间设置柔性连接部23,使卡勾24与盖本体21之间、卡勾24与卡凸112之间不会发生刚性的挤压或拉拽,避免卡勾24与卡凸112的损坏,也使外壳1与壳盖2之间的连接更方便。
65.如图4所示,壳盖2还包括翻边22,翻边22围设于盖本体21的外周,当盖本体21覆盖在敞口13时,翻边22包覆在卡凸112的外周。从而可以提高外壳1与壳盖2在连接位置处的配合面积,进而提高温感模组的密封效果,避免油烟等进入到容纳腔内,保证检测探头5的检测精度和电路板6的使用寿命。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沿盖本体21的周向,翻边22和柔性连接部23交替设置,即翻边22和柔性连接部23共同包围盖本体21的外周,这种方案中,使得柔性连接部23在盖本体21与卡勾24之间形成足够的长度,进而具有较好的变形能力,进而使卡勾24与卡凸112能在较小的外力下即可实现钩设或分离。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翻边22自身构成环形并完全围设盖本体21,而柔性连接部23连接于翻边22的自由端,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设置,在此不做限定。
66.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外壳1包括侧壁11和底板12,侧壁11围设于底板12的外周从而形成具有敞口13的容纳腔。侧壁11包括侧周板111,侧周板111围设于底板12,卡凸112形成于侧周板111靠近敞口13的一端。
67.本实施例中,盖本体21、柔性连接部23及卡勾24一体成型,成型方便。柔性连接部23的壁厚小于盖本体21的壁厚和卡勾24的壁厚,从而使柔性连接部23具有较佳的变形能力,进而方便卡勾24与卡凸112的钩设和分离。
68.如图3所示,翻边22和柔性连接部23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台阶部221,卡凸112上设
置有第二台阶部1122,第一台阶部221和第二台阶部1122凸配合。通过第一台阶部221和第二台阶部1122的配合进一步增加了油烟或油滴进入到壳体内路径的长度和曲轴程度,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外壳1与壳盖2之间的密封效果。本实施例中,第二台阶部1122的延伸轨迹与卡凸112的延伸轨迹一致,从而保证良好的密封效果。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第一台阶部221和第二台阶部1122的台阶的数量为一阶、两阶、三阶、四阶等,在此不做限定。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仅在翻边22的内壁或柔性连接部23的内壁设置第一台阶部221,在此不做限定。
69.温感模组还包括第一密封件81,第一密封件81夹设在壳盖2与卡凸112之间。从而能够提高壳盖2与外壳1的连接位置的密封性。如图3所示,卡凸112和壳盖2两者中的其中一个上设置有环状凹槽,第一密封件81设置在环状凹槽中并夹设在壳盖2和卡凸112之间。环状凹槽能够对第一密封件81起到较好的定位效果,不仅可以提高第一密封件81、外壳1与壳盖2之间的组装效率,且能防止第一密封件81位置发生错动,提高密封的可靠性。本实施例中,环状凹槽设置在卡凸112朝向壳盖2的一侧。其他实施例中,环状凹槽可以设置在壳盖2朝向卡凸112的一侧。
70.如图3所示,壳盖2于盖本体21朝向敞口13的一侧还设置有环状挡筋27,环状挡筋27插接于敞口13并与容纳腔的内壁相抵接。环状挡筋27与敞口13的配合进一步提高了外壳1与壳盖2的相对位置精度,且环状挡筋27增加了温感模组外部油滴或油烟从外壳1与壳体的连接位置进入容纳腔的难度从而提高了温感模组的密封性。
71.如图3-图5所示,外壳1于容纳腔内设置有第一定位部14,壳盖2在盖本体21朝向敞口13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定位部25,第一定位部14与第二定位部25凹凸配合。通过第一定位部14和第二定位部25的配合,能够保证外壳1与壳盖2之间的配合精度,从而保证壳盖2能可靠地覆盖敞口13,保证温感模组良好的密封性。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部14和第二定位部25均呈柱状结构,并沿垂直于底板12的方向延伸。第一定位部14的端部设置有沉槽141,第二定位部25的端部插接于沉槽141内,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第二定位部25的端部设置有沉槽141,而第一定位部14的端部插接于第二定位部25的沉槽141中,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72.本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5所示,外壳1内设置有两个第一定位部14,对应的,壳盖2上设置有两个第二定位部25,每个第一定位部14对应与一个第二定位部25凹凸配合。通过两组第一定位部14和第二定位部25的配合,能够更准确地实现外壳1与壳盖2之间的定位。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定位部14和第二定位部25的具体数量可以灵活设置,在此不做限定。
73.如图2和图5所示(需要说明的是,图2中未示出卡勾24、柔性连接部23、卡凸112等结构),温感模组还包括内支撑件3,内支撑件3限位于容纳腔内,检测探头5和电路板6均安装在内支撑件3上。故在安装检测探头5时,可以先在容纳腔外部将检测探头5和电路板6安装在内支撑件3上,接着再整体装入到容纳腔内,提高了装配的便利性,此外,通过内支撑件3对检测探头5的定位,能够保证检测探头5的接收端或发出端对准透光口121,进而保证准确地接收/发出光路。
74.本实施例定义内支撑件3装入容纳腔的方向为内支撑件3的轴向,即轴向垂直于底板12。如图2和图5所示,内支撑件3上设置有定位孔31,第一定位部14插接于定位孔31中,以沿容纳腔的周向限位内支撑件3。本实施例中内支撑件3上设置有两个定位孔31,每个第一定位部14穿设一个定位孔31,通过两组第一定位部14与定位孔31的配合,能够沿内支撑件3的周向限位内支撑件3。此外,两个第一定位部14能够对内支撑件3装入容纳腔的过程起到
导致导向作用。可以理解的是,其他实施例中,定位孔31的数量与第一定位部14的数量匹配即可,在此不做限定。
75.如图3-图5所示,壳盖2于盖本体21朝向容纳腔的一侧还设置有第三定位部26,内支撑件3上设置有第四定位部32,第三定位部26与第四定位部32相配合,以沿内支撑件3的轴向和/或周向限位内支撑件3。即内支撑件3上的定位孔31与外壳1上的第一定位部14的插接配合实现对内支撑件3沿周向的定位,内支撑件3上的第四定位部32与外壳1上的第三定位部26的配合实现对内支撑件3沿轴向的定位,进而实现对内支撑件3完全定位,保证内支撑件3及其上的检测探头5和电路板6的位置稳定。本实施例中,第三定位部26为凸起结构,第四定位部32为形成于内支撑件3上的平面,此时第三定位部26和第四定位部32的配合可以实现对内支撑件3轴向的定位。可选地,第三定位部26可以为环形、十字形、一字型等,在此不做限定。另外的实施例中,当第三定位部26与第四定位部32为凹凸配合时,可以同时实现对内支撑件3轴向和周向的定位。
76.如图5所示,外壳1于侧壁11的外表面上还构造有安装板15,安装板15用于温感模组整体与油烟机内的结构进行连接。具体地,安装板15上设置有安装孔,可以通过紧固件穿设安装孔并连接在油烟机内部。本实施例中,温感模组包括两个安装板15,两个安装板15设置在外壳1相对的两侧,保证温感模组安装的可靠性,其他实施例中,温感模组也可以设置一个、三个或者更多的安装板15,在此不做限定。如图5所示,外壳1还包括加强筋16,加强筋16设置在外壳1的侧壁11的外侧且支撑于安装板15,加强筋16对安装板15起到加强的作用,保证温感模组与油烟机本体连接的可靠性。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每个安装板15上各设置有三个加强筋16,其他实施例中,每个安装板15处的加强筋16的具体数量不做限定。一些实施例中,加强筋16也可以分布在安装板15的两侧。
77.如图5所示,外壳1的侧壁11上构造有防滑凸起17,防滑凸起17的设置便于用户进行握持,从而降低温感模组在握持过程中意外掉落的风险,进而避免温感模组掉落时造成其内部的测试探头的损坏。本实施例中,外壳1于侧壁11相对的两侧各设置一个防滑凸起17。具体地,每个防滑凸起17对应与一个安装板15设置在侧壁11的同一侧,且防滑凸起17设置在对应侧的安装板15的上方位置,以便于在安装温感模组时进行握持。其他实施例中,防滑凸起17的具体位置和数量不做限定。
78.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外壳1的侧壁11于敞口13的边缘处设置有出线孔18,则第一电线组件4可以从出线孔18处引出至温感模组外侧,进而与油烟机的控制器电连接。出线孔18处设置有出线密封件82,从而防止油烟从出线孔18处进入到外壳1内部。其他实施例中,出线孔18也可以设置在壳盖2上,或者外壳1与壳盖2共同围设形成出线孔18,具体出线孔18的设置位置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设置,在此不做限定。
79.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