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海上风机用可分离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2023-04-06 12:57:4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连接附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海上风机用可分离连接器。


背景技术:

2.随着海上风电的大力开发以及城市电力负荷的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66kv绝缘电力电缆应用在变电站配电系统中,市场需要一种最佳方案来解决66kv电力电缆线路的分支连接或设备终端连接。同时,需要一种更加紧凑,尺寸更小配电设备来代替传统的户内空气绝缘配电设备—66kv可分离连接器,在目前的海上风力项目中,66kv可分离连接器已经得到了极为广泛的运用。
3.现有的技术中心,在对于可分离连接器的研究上,国内成功开发出了35kv可分离连接器,而且在近些年已经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但对66kv可分离连接器的开发,国内基本上属于空白。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海上风机用可分离连接器,能够为66kv海上风电系统提供一种可靠的可分离连接器。
5.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海上风机用可分离连接器,包括:
6.前接头,所述前接头为管状件,所述前接头包括由内到外依次设置的第一内屏蔽层、第一绝缘管层和第一外屏蔽层,所述前接头设有第一外接端和第一对接端,所述第一外接端用于和开关设备的绝缘套管对接,在所述第一对接端,所述第一外屏蔽层伸出所述第一绝缘管层,并形成套装管口;
7.后接头,所述后接头为管状件,所述后接头包括由内到外依次设置的第二内屏蔽层、第二绝缘管层和第二外屏蔽层,所述后接头设有第二外接端和第二对接端,所述第二外接端设有屏蔽罩,在所述第二对接端,所述第二外屏蔽层的管径收缩成插装管口,所述套装管口套装在所述插装管口上,所述第二绝缘管层伸出所述第二外屏蔽层,所述第二绝缘管层和所述第一绝缘管层对接。
8.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海上风机用可分离连接器,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9.1、前接头包括由内到外依次设置的第一内屏蔽层、第一绝缘管层和第一外屏蔽层组成,能够将位于前接头管内的电芯控制在屏蔽层内,外部不存在电缆产生的强电场,不会对周围产生强电干扰和危及人身安全。
10.同样的,所述后接头包括由内到外依次设置的第二内屏蔽层、第二绝缘管层和第二外屏蔽层组成,能够将位于后接头管内的电芯控制在屏蔽层内,外部不存在电缆产生的强电场,不会对周围产生强电干扰和危及人身安全。
11.2、通过在第一对接端,将第一外屏蔽层伸出所述第一绝缘管层,并形成套装管口,
在第二对接端,第二外屏蔽层的管径收缩成插装管口,套装管口套装在插装管口上,使得第一绝缘管层和第二外屏蔽层之间能够形成良好的搭接关系,形成等电位导通,解决该处位置容易因为安装不到位出现放电的问题。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前接头的侧壁设有连通管内的第一应力锥连接口,所述前接头的管内设有第一接线端子,所述第一接线端子对应所述第一应力锥连接口设置,所述第一接线端子上设有第一导体连接件,所第一导体连接件朝向所述第一外接端,所述第一导体连接件能够和开关设备的连接导体电连接,且与所述开关设备的连接导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应力锥连接口连接有第一应力锥,第一电缆穿过所述第一应力锥与所述第一接线端子电连接。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应力锥上设有第一抱箍,所述第一抱箍抱装在所述第一应力锥的外屏蔽层上,且和所述第一应力锥的外屏蔽层电连接,所述第一抱箍的抱接口设有第一锁紧螺栓,第一接地线和所述第一锁紧螺栓连接。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应力锥包覆有第一应力锥绝缘层。
1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后接头的侧壁设有连通管内的第二应力锥连接口,所述后接头的管内设有第二接线端子,所述第二接线端子对应所述第二应力锥连接口设置,所述第二接线端子上设有第二导体连接件,所述第二导体连接件朝向所述第二对接端,所述第二导体连接件和所述第一接线端子电连接,且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应力锥连接口连接有第二应力锥,第二电缆穿过所述第二应力锥与所述第二接线端子电连接。
1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应力锥上设有第二抱箍,所述第二抱箍抱装在所述第二应力锥的外屏蔽层上,且和所述第二应力锥的外屏蔽层电连接,所述第二抱箍的抱接口设有第二锁紧螺栓,第二接地线和所述第二锁紧螺栓连接。
1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应力锥包覆有第二应力锥绝缘层。
1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外屏蔽层和所述第一绝缘管层之间设有支撑管层,在所述第一对接端,所述支撑管层与所述第一外屏蔽层一同伸出所述第一绝缘管层。
1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撑管层和所述第一绝缘管层之间气密性相接。
2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撑管层和所述第一绝缘管层之间设有导电胶层。
21.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海上风机用可分离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图;
25.图3为图1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图。
26.附图标号:
27.前接头100;第一内屏蔽层110;第一绝缘管层120;第一外屏蔽层130;第一外接端
140;第一对接端150;第一应力锥连接口160;
28.绝缘套管200;
29.后接头300;第二内屏蔽层310;第二绝缘管层320;第二外屏蔽层330;第二外接端340;第二对接端350;屏蔽罩360;第二应力锥连接口370;
30.第一接线端子400;第一导体连接件410;第一应力锥420;第一电缆430;第一抱箍440;第一锁紧螺栓441;第一接地线450;第一应力锥绝缘层460;
31.第二接线端子500;第二导体连接件510;第二应力锥520;第二电缆530;第二抱箍540;第二锁紧螺栓541;第二接地线550;第二应力锥绝缘层560。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指的是两个以上。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35.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6.参照图1到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海上风机用可分离连接器,包括:
37.前接头100,前接头100为管状件,前接头100包括由内到外依次设置的第一内屏蔽层110、第一绝缘管层120和第一外屏蔽层130,前接头100设有第一外接端140和第一对接端150,第一外接端140用于和开关设备的绝缘套管200对接,在第一对接端150,第一外屏蔽层130伸出第一绝缘管层120,并形成套装管口;
38.后接头300,后接头300为管状件,后接头300包括由内到外依次设置的第二内屏蔽层310、第二绝缘管层320和第二外屏蔽层330,后接头300设有第二外接端340和第二对接端350,第二外接端340设有屏蔽罩360,在第二对接端350,第二外屏蔽层330的管径收缩成插装管口,套装管口套装在插装管口上,第二绝缘管层320伸出第二外屏蔽层330,第二绝缘管层320和第一绝缘管层120对接。
39.在本实施例中,前接头100包括由内到外依次设置的第一内屏蔽层110、第一绝缘管层120和第一外屏蔽层130组成,能够将位于前接头100管内的电芯控制在前接头100内,外部不存在电缆产生的强电场,不会对周围产生强电干扰和危及人身安全。
40.同样的,后接头300包括由内到外依次设置的第二内屏蔽层310、第二绝缘管层320和第二外屏蔽层330组成,能够将位于后接头300管内的电芯控制在后接头300内,外部不存
在电缆产生的强电场,不会对周围产生强电干扰和危及人身安全。
41.通过在第一对接端150,将第一外屏蔽层130伸出第一绝缘管层120,并形成套装管口,在第二对接端350,将第二外屏蔽层330的管径收缩成插装管口,套装管口套装在插装管口上,使得第一绝缘管层120和第二外屏蔽层330之间能够形成良好的搭接关系,第一绝缘管层120和第二外屏蔽层330之间形成等电位导通,解决该处位置容易因为安装不到位出现放电的问题。
4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前接头100的侧壁设有连通管内的第一应力锥连接口160,前接头100的管内设有第一接线端子400,第一接线端子400对应第一应力锥连接口160设置,第一接线端子400上设有第一导体连接件410,所第一导体连接件410朝向第一外接端140,第一导体连接件410能够和开关设备的连接导体电连接,且与开关设备的连接导体固定连接,第一应力锥连接口160连接有第一应力锥420,第一电缆430穿过与第一接线端子400电连接。
43.海上风电设备长期处于大风大浪的运行环境,使得海上风电设备长期处于振动的状态,因此电缆之间的连接容易出现松动、断开,进而导致接线接触不良的情况。
44.基于此,在本实施例中,在使用的时候,外接的第一电缆430穿过第一应力锥420与第一接线端子400电连接。再通过第一导体连接件410和开关设备的连接导体电连接,完成电路的电连接。同时,第一导体连接件410与开关设备的连接导体固定连接,可以防止第一导体连接件410与开关设备的连接导体之间在长期的振动运行环境下出现松动,导致线路故障的问题。
45.具体的,采用螺栓件作为第一导体连接件410,即可实现电连接,又能通过螺母等紧固件与开关设备的连接导体固定连接在一起。
46.其中,通过在外接的第一电缆430和第一接线端子400之间设置第一应力锥420,能够解决电缆的断口处出现电场集中的问题,缓解第一电缆430和第一接线端子400连接处的电场应力集中。
4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应力锥420上设有第一抱箍440,第一抱箍440抱装在第一应力锥420的外屏蔽层上,且和第一应力锥420的外屏蔽层电连接,第一抱箍440的抱接口设有第一锁紧螺栓441,第一接地线450和第一锁紧螺栓441连接。
48.为了使第一应力锥420的外部不存在强电场,需要对第一应力锥420的外屏蔽层进行接地,常规的接地方式是通过接电线直接与第一应力锥420的外屏蔽层电连接。在时常面临大风大浪的海上运行环境,这种连接方式容易出现接电线与第一应力锥420的外屏蔽层之间出现脱离的情况,导致接地线接触不良。
49.基于此,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使第一抱箍440抱装在第一应力锥420的外屏蔽层上,第一抱箍440与第一应力锥420的外屏蔽层之间的接触面积大,第一抱箍440通过第一锁紧螺栓441锁紧,可以使得抱夹的很紧,使第一抱箍440与第一应力锥420的外屏蔽层之间的接触稳定,抵抗大风大浪的能力更强。而第一接地线450和第一锁紧螺栓441连接,不但第一接地线450的连接方便快捷。同时,可以通过第一锁紧螺栓441的锁紧,可以保证第一接地线450与第一抱箍440之间的紧密连接,降低第一接地线450松脱的可能。
5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应力锥420包覆有第一应力锥绝缘层460。相对于以往的35kv可分离连接器,66kv可分离连接器的工作电压更高,工作电场的强度更强。
通过在第一应力锥420的外部包覆上第一应力锥绝缘层460,不再采取现有应力锥半导电套外漏设计形式,改为绝缘材料全包围应力锥半导电套设计方案,提高防护效果。
5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后接头300的侧壁设有连通管内的第二应力锥连接口370,后接头300的管内设有第二接线端子500,第二接线端子500对应第二应力锥连接口370设置,第二接线端子500上设有第二导体连接件510,第二导体连接件510朝向第二对接端350,第二导体连接件510和第一接线端子400电连接,且固定连接在一起,第二应力锥连接口370连接有第二应力锥520,第二电缆530穿过第二应力锥520与第二接线端子500电连接。
52.同样的,在本实施例中,在使用的时候,外接的第二电缆530穿过第二应力锥520与第二接线端子500电连接。再通过第二导体连接件510和第一接线端子400电连接,完成电路的电连接。同时,第二导体连接件510与第一接线端子400固定连接,可以防止第二导体连接件510与第一接线端子400在长期的振动工作环境下出现松动,降低线路故障的问题。
53.具体的,采用螺栓件作为第二导体连接件510,即可实现电连接,又能通过螺母等紧固件与第一接线端子400固定连接在一起。
54.其中,通过在外接的第二电缆530和第二接线端子500之间设置第二应力锥520,能够解决电缆的断口处出现电场集中的问题,缓解第二电缆530和第二接线端子500连接处的电场应力集中。
5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应力锥520上设有第二抱箍540,第二抱箍540抱装在第二应力锥520的外屏蔽层上,且和第二应力锥520的外屏蔽层电连接,第二抱箍540的抱接口设有第二锁紧螺栓541,第二接地线550和第二锁紧螺栓541连接。
56.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使第二抱箍540抱装在第二应力锥520的外屏蔽层上,第二抱箍540与第二应力锥520的外屏蔽层之间的接触面积大,第二抱箍540通过第二锁紧螺栓541锁紧,可以是抱夹的很紧,使第二抱箍540与第二应力锥520的外屏蔽层之间的接触稳定,抵抗大风大浪的能力更强。而第二接地线550和第二锁紧螺栓541连接,不但第二接地线550连接方便快捷。同时,可以通过第二锁紧螺栓541的锁紧,可以保证第二接地线550与第二抱箍540之间的紧密连接,降低第二接地线550松脱的可能。
5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应力锥520包覆有第二应力锥绝缘层560。在第二应力锥520的外部包覆上第二应力锥绝缘层560,不再采取现有应力锥半导电套外漏设计形式,改为绝缘材料全包围应力锥半导电套设计方案,提高防护效果。
5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外屏蔽层130和第一绝缘管层120之间设有支撑管层,在第一对接端150,支撑管层与第一外屏蔽层130一同伸出第一绝缘管层120。
59.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外屏蔽层130和第一绝缘管层120之间设有支撑管层,嵌设的支撑管层具体为可以是铝管、铜管等具有良好导电性能的管件,为第一绝缘管层120提供足够的支撑,铝管能够维持第一绝缘管层120的形状,使得套装管口不变形。能够在套装管口和插装管口之间进行套装的时候,防止套装管口出现严重变形,造成套装管口和插装管口之间的界面存在空隙,出现放电通道的情况。
6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支撑管层和第一绝缘管层120之间气密性相接。
61.在本实施例中,这里说的气密相接指的是,在支撑管层和第一绝缘管层120之间不存在空隙。防止在支撑管层和第一绝缘管层120之间出现放电通道。
6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支撑管层和第一绝缘管层120之间设有导电胶层。为了使得杜绝支撑管层和第一绝缘管层120之间出现空隙的情况。在支撑管层和第一绝缘管层120之间设置有导电胶,既能提高支撑管层与第一绝缘管层120之间的粘接强度,又能通过导电胶的填充作用,消除支撑管层和第一绝缘管层120在套装过程中第一绝缘管层120变形形成空隙的问题。
63.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